图书介绍
免疫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免疫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0827291.jpg)
- 陈仁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14048·3133
- 出版时间:1965
- 标注页数:354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免疫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绪论1
第一章 免疫学的简史及其近代研究特点(谢少文)1
疫学简史1
目录1
?究免疫学的基础及免疫学的分类3
代免疫学研究的几个特点4
?疫形成新理论的发展6
疫学的今后发展方向8
第二章 病毒性免疫(黄祯祥)8
?障结构对病毒感染的防御作用9
?噬和呑饮对病毒感染的防御作用11
织与体液中非特异性病毒抑制物质11
体温对病毒的防御作用12
获得性非特异性抵抗(干扰素、病毒繁殖抑制物)13
?酸酶在病毒感染的防御作用13
获得性特异性免疫16
结语18
第三章 传染与微生物致病性(谢少文)20
微生物致病因素的初步分类21
细菌结构和形态与致病力的关系22
代谢产物(包括毒素)与致病力的关系24
实验室内及流行病学中影响微生物毒力的因素27
机体在感染时的病理表现28
隐性感染、混合感染及自身感染29
结语29
第四章 细菌内毒素(余?)31
内毒素的毒性与作用机制31
内毒素与机体抗感染能力33
结语38
第二篇 免疫化学40
第五章 抗原(杨贵贞)40
杭原的分类40
构成抗原的条件41
抗原的特异性43
抗原进入机体后的命运48
细胞内抗原的鉴定法51
结语52
第六章 抗体蛋白的免疫化学(刘思职)54
抗体蛋白的提取54
抗体蛋白的化学性质56
抗体的生成机制58
结语63
抗体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66
第七章 抗体的形成及作用(杨贵贞、彭大才)66
抗体生成时期及其合成途径71
改变抗体生成的动力学72
结语75
第八章 正常体液的免疫因素(闻玉梅)77
天然抗体77
补体80
裂解素81
团集素84
其它正常体液免疫因素85
结语86
第九章 干扰素(朱既明)87
干扰素的发现88
干扰素的性状和定义89
影响干扰素产生的因素90
影响干扰素作用的因素92
干扰素的作用机制94
干扰素的生物学意义95
在抗病毒免疫中的作用96
干扰素对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效果97
结语98
第三篇 免疫生物学102
第十章 种系及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免疫形成(杨贵贞)102
免疫反应发展的阶段102
种系发育过程中抗体的形成及超敏反应103
在哺乳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抗体的形成107
婴儿的抗体反应109
免疫形成活力的来源112
结语114
第十一章 生成抗体细胞的超微结构(姚楚铮)116
参与抗体形成的细胞类型117
形成抗体细胞的超微结构118
细胞结构与抗体的生成和分泌119
结语121
第十二章 细胞(组织)免疫(谢少文)123
用组织培养来研究细胞免疫125
用动物细胞研究免疫126
从被动免疫传递来研究细胞免疫129
细胞免疫的机制131
结语133
第十三章 呑噬作用(俞用川)134
研究呑噬作用方法的原则134
影响呑噬作用的几种因素135
近年来的研究成果136
结语142
生活移植片移植后的过程144
第十四章 同种异体组织移植的免疫(朱洪荫)144
对“移植反应”的解释145
与免疫假说有关的几项研究146
延长同种异体组织生存期的一些尝试150
结语152
第十五章 动物模型(唐冀雪)154
动物的正常生理指标154
实验动物的自然感染以及环境因素对感染的影响157
对人工感染的易感性158
实验动物的照料和护理159
实验感染模型举例160
新的动物模型163
结语164
无菌动物的建立及无菌情况的检查165
第十六章 无菌动物(唐冀雪)165
无菌动物的形态学和生理学特点166
无菌动物体内自然存在的抗体〔16,17,18〕170
无菌动物对生物性刺激的抵抗力171
结语173
第四篇 免疫生理学175
第十七章 非特异性免疫与影响免疫的某些非特异性因素(谢少文)175
定义及范围175
遗传因素与免疫176
年龄因素与免疫179
屏障180
营养因素与免疫181
其它因素与免疫182
结语183
第十八章 抗传染特异性免疫(谢少文)184
遗传与特异性免疫185
获得性特异性免疫的基础187
人工获得性免疫的原则188
结语193
第十九章 神经活动对传染及免疫的影响(谢少文)194
神经类型与机体免疫反应194
神经活动定型与免疫的关系197
周围神经系活动对免疫的影响198
高级神经机能状态改变时对免疫反应的影响200
免疫的条件反射203
结语205
(何维谷、言穆琳)207
胸腺-腔上囊系统207
第二十章 激素系统对免疫的影响207
垂体-肾上腺皮层系210
其它激素215
结语216
第二十一章 电离辐射与感染和免疫(余?)220
电离辐射与感染220
电离辐射影响感染过程的机制222
电离辐射对机体免疫性的影响224
电离辐射与抗体的形成及其作用机制226
电离辐射对速发型和延缓型超敏反应的影响227
放射病的治疗227
结语229
第五篇 免疫病理学232
第二十二章 免疫病理(谢少文)232
γ-球蛋白缺乏或异常症232
非自身免疫病235
自身免疫病236
免疫病的诊断标准237
免疫病的治疗原则238
免疫病的实验动物模型238
结语241
第二十三章 速发型超敏感性(徐标秀)242
速发型超敏感性的基本特点和形成242
敏感机体接触抗原后出现反应的机制245
参加反应的细胞种类245
抗原抗体结合释放生物活性物质的机制245
神经-体液调节和超敏反应关系问题250
影响速发型超敏反应发生和发展的因素252
结语254
第二十四章 延缓型超敏感性(徐标秀)255
延缓型超敏感性的基本特点256
延缓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257
结语264
第二十五章 某些超敏感性问题的探讨(徐标秀)265
速发型与延缓型超敏感性间的关系265
混合型超敏感性268
抗体对细胞的毒性作用270
补体和超敏反应损害的关系271
超敏感性与免疫性的关系271
结语272
第二十六章 Sanarelli-Shwartzman超敏现象(郑武飞)274
S-S超敏现象引起的方法和表现274
发生S-S超敏现象时的表现和变化275
影响S-S超敏现象的因素277
S-S超敏现象的机制279
临床上的S-S超敏现象281
结语282
第二十七章 血液免疫学概论(陆道培)284
有关红细胞的免疫学284
各种血细胞自身抗体的性质和意义286
红细胞同族或自身抗体的不良影响288
有关白细胞的免疫学288
白细胞的同族或自身抗体的不良影响289
有关血小板的免疫学290
有关血管性紫癜的免疫学291
结语292
第六篇 免疫学技术294
第二十八章 现代免疫学技术概况(杨贵贞、程松高)294
结语300
试验方法301
第二十九章 琼脂扩散试验(陈仁)301
结果分析304
应用305
结语305
第三十章 蛋白抗原间接血细胞凝集反应(张绍伦、杨贵贞)306
基本材料307
鞣酸法309
BDB法311
间接血细胞凝集抑制试验312
间接血凝及血凝抑制反应的应用313
结语313
第三十一章 抗球蛋白试验(徐令巽、陈仁、程松高)314
原理314
试验方法315
抗球蛋白试验的应用321
结语322
第三十二章 抗球蛋白消耗试验(陈仁、程松高)323
原理323
试验方法324
应用326
结语327
第三十三章 萤光抗体技术(刘俊达)327
萤光素328
萤光抗体制备330
萤光抗体染色331
萤光显微镜334
萤光抗体技术的应用335
结语335
第三十四章 免疫电泳(杨贵贞、彭大才、吴克立)336
纸上电泳简介336
免疫电泳的方法337
电泳在免疫学上的应用342
结语342
第三十五章 免疫电子显微镜技术(梁希若、杨贵贞)343
铁蛋白的性质与制备344
铁蛋白抗体结合物的制备344
铁蛋白抗体复合物的纯化问题346
免疫电子显微镜技术中标本的固定问题347
铁蛋白抗体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348
结语348
第三十六章 小鼠食物运动性条件反射(闻玉梅)349
材料与设备350
方法351
结果的分析353
结语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