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诉讼法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刑事诉讼法学
  • 樊崇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5141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69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485页
  • 主题词:刑事诉讼法-法的理论-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刑事诉讼法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概述1

第一节 刑事诉讼1

一、诉讼1

二、刑事诉讼3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5

一、刑事诉讼法的概念5

二、刑事诉讼法的渊源6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相邻部门法的关系7

一、刑事诉讼法与宪法7

二、刑事诉讼法与刑法8

三、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关系9

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10

第二章 刑事诉讼制度的历史沿革12

第一节 西方刑事诉讼制度的沿革12

一、西方古代刑事诉讼制度概述12

二、西方近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演进16

第二节 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沿革22

一、中国古代刑事诉讼制度的产生与发展22

二、中国近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演进与变革24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制定与修改26

第三章 刑事诉讼基本理论范畴30

第一节 刑事诉讼的目的30

一、刑事诉讼目的的概念30

二、关于惩罚犯罪及其实现31

三、关于保障人权及其实现32

四、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辩证关系35

第二节 刑事诉讼的价值38

一、目的价值观38

二、过程价值观40

第三节 刑事诉讼的本质42

一、一般本质42

二、阶级本质43

第四节 刑事诉讼的认识44

一、刑事诉讼认识主体44

二、刑事诉讼认识对象45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刑事诉讼45

第五节 刑事诉讼的结构48

一、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48

二、大陆法系职权主义刑事诉讼50

三、日本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52

第六节 刑事诉讼的职能53

一、关于刑事诉讼职能的不同学说53

二、刑事诉讼职能的历史演变55

三、基本诉讼职能55

第七节 刑事诉讼的法律关系57

一、刑事诉讼法律关系概述57

二、刑事诉讼法律关系构成58

三、刑事诉讼法律关系意义62

第八节 刑事诉讼的阶段64

一、刑事诉讼阶段的历史演变64

二、刑事诉讼阶段与刑事诉讼目的关系65

三、审判中心说与诉讼阶段论65

第四章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67

第一节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67

第二节 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68

第三节 诉讼以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原则68

第四节 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原则69

第五节 职权原则70

第六节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原则72

第七节 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74

第八节 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原则76

第九节 检察监督原则77

第十节 人权保障原则80

第十一节 程序法定原则83

第十二节 司法审查原则85

第十三节 控审分离原则87

第十四节 控辩平等原则88

第十五节 审判中立原则89

第十六节 证据裁判原则91

第十七节 保障辩护权原则92

第十八节 程序公开原则95

第十九节 无罪推定原则96

第二十节 陪审原则99

第二十一节 多重审级原则100

第二十二节 一事不再理原则102

第五章 刑事诉讼主体105

第一节 概述105

第二节 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107

一、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任务和职权107

二、国家安全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任务和职权108

第三节 人民检察院109

一、人民检察院的性质、任务和组织体系109

二、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的任务和职权110

第四节 人民法院111

一、人民法院的性质、任务和组织体系111

二、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审判组织113

第五节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116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概念及诉讼地位116

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118

第六节 被害人120

一、被害人的概念及诉讼地位120

二、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121

第七节 单位当事人122

一、单位犯罪嫌疑人、单位被告人122

二、单位被害人124

第八节 国家专门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管辖126

一、管辖的概念、意义及确定管辖的原则126

二、职能管辖128

三、审判管辖134

第九节 公安司法人员及相关人员在刑事诉讼中的回避140

一、回避的概念和意义140

二、回避的人员范围、事由及种类141

三、回避的程序145

第六章 刑事诉讼行为147

第一节 刑事诉讼行为的概念147

一、诉讼行为理论的产生147

二、刑事诉讼行为的概念147

三、刑事诉讼行为的种类148

第二节 刑事诉讼行为的要素150

一、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要件150

二、刑事诉讼行为的无效153

三、刑事诉讼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及其救济154

四、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诉讼行为无效制度155

第三节 刑事诉讼行为的程式156

一、诉讼行为之语言文字156

二、诉讼行为之时间157

三、诉讼行为之文书160

第七章 刑事诉讼法的效力164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的效力的概念164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关于对人的效力范围164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对时的效力165

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对地的效力167

第八章 强制措施169

第一节 强制措施概述169

一、强制措施的概念和意义169

二、强制措施的体系171

三、适用强制措施应当考虑的因素171

四、强制措施与侦查的关系172

第二节 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173

一、拘传173

二、取保候审175

三、监视居住181

第三节 拘留183

一、拘留的概念与特征183

二、拘留的程序185

三、刑事拘留与其他拘留的区别188

四、公民扭送189

第四节 逮捕190

一、逮捕的概念及条件190

二、逮捕的提请、批准与决定、执行权限和程序192

三、逮捕的执行194

第五节 我国刑事诉讼法上强制措施的现状与改革完善196

一、强制措施基本理论和准则196

二、我国强制措施的现状与改革完善200

第九章 刑事证据的一般理论205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与意义205

一、证据的概念205

二、证据的特性:证据的证明力与证据能力206

三、证据的意义208

第二节 刑事证据的种类211

一、物证、书证211

一、证人证言214

三、被害人陈述215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216

五、鉴定结论217

六、勘验、检查笔录220

七、视听资料221

第三节 刑事证据的分类222

一、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223

二、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223

三、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225

四、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226

第四节 证明的概念227

一、证明的概念227

二、证明的真理性和正当性原理231

三、证明的种类233

第五节 证明责任234

一、证明责任的概念234

二、公诉案件证明责任的承担236

三、自诉案件证明责任的承担238

第六节 证明对象238

一、证明对象的概念238

二、证明对象的特征239

三、程序法事实、证据事实与证明对象240

四、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242

第七节 证明要求245

一、证明要求的概念、意义245

二、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要求247

三、疑难案件的处理248

第八节 证据的收集与审查判断249

一、收集证据249

二、证据的审查判断259

第九节 国外主要证据规则简介264

一、外国证据规则简介264

二、相关性规则266

三、司法令状规则268

四、非法证据规则270

五、传闻规则275

六、意见证据规则280

第十章 立案与侦查282

第一节 立案的概念和意义282

一、立案的概念282

二、立案的意义284

第二节 立案的条件和程序285

一、立案材料的来源285

二、立案的条件287

三、立案的程序289

第三节 侦查的概念294

一、侦查的概念和意义294

第四节 侦查的实施297

一、侦查行为及其程序297

二、侦查终结312

三、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315

四、侦查监督316

第五节 我国刑事诉讼法上侦查的现状和改革完善318

一、侦查模式与基本理论318

二、我国侦查程序的立法、司法现状与改革完善321

第十一章 起诉327

第一节 起诉的概念与意义327

一、起诉概述327

二、起诉的意义328

第二节 提起公诉的程序329

一、提起公诉概述329

二、审查起诉330

三、提起公诉335

四、不起诉337

第三节 提起自诉的程序339

一、提起自诉的条件339

二、提起自诉的程序341

第四节 我国刑事起诉制度的改革与完善341

一、关于诉权理论341

二、关于检察制度347

三、关于起诉变更351

第十二章 刑事辩护与代理359

第一节 刑事辩护359

一、刑事辩护概述359

二、我国刑事辩护制度366

第二节 刑事代理377

一、刑事代理概述377

二、公诉案件中的代理379

三、自诉案件中的代理381

四、附带民事诉讼中的代理382

第十三章 刑事审判384

第一节 概述384

一、刑事审判的概念384

二、刑事审判的价值基础385

三、刑事审判的原则385

四、刑事审判组织390

第二节 第一审普通程序392

一、第一审普通程序的概念和意义392

二、对公诉案件的审查393

三、开庭审判前的准备396

四、法庭审判程序397

五、法庭审判笔录403

六、法庭秩序404

七、审判障碍及其处理404

八、第一审普通程序的审理期限406

九、判决、裁定、决定406

第三节 简易程序409

一、简易程序的概念和意义409

二、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410

三、简易程序的特点411

第四节 自诉案件的审判程序413

一、自诉案件的概念和范围413

二、提起自诉的条件和程序414

三、自诉案件的受理414

四、自诉案件审理的特点415

第五节 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审判程序417

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意义417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请求范围419

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420

四、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421

第六节 第二审程序423

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特点423

二、提起二审程序的主体424

三、提起二审程序的理由和方式425

四、提起二审程序的期限426

五、二审程序的审判426

六、上诉不加刑430

第七节 死刑复核程序432

一、死刑复核程序概述432

二、判处死刑(死缓)案件的复核程序436

三、死刑复核程序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438

第八节 审判监督程序440

一、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意义440

二、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和决定441

三、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的重新审判程序443

第九节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程序445

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程序的概述445

二、未成年刑事审判程序的特有原则446

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程序的特点449

第十节 我国审判程序的现状和改革完善450

一、我国审判程序的现状450

二、我国审判程序存在的问题451

三、我国审判程序的改革与完善454

第十四章 执行458

第一节 执行的概念和意义458

一、执行的概念和特征458

二、执行的意义459

第二节 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程序461

一、无罪和免除刑罚判决的执行461

二、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的执行462

三、死刑缓期2年执行判决的执行463

四、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及拘役判决的执行464

五、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464

六、缓刑的执行465

七、罚金刑、没收财产刑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判决的执行465

第三节 变更执行程序466

一、监外执行466

二、减刑467

三、假释468

四、新罪与漏罪的处理468

五、原判有错误的处理4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