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饮食文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饮食文化](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0799054.jpg)
- 林胜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8066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饮食-文化-中国-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饮食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饮食文化之史论与研究2
绪论2
第一节 饮食文化概述2
一、文化的涵义3
二、“饮食文化”的内涵3
三、饮食文化的研究内容6
第二节 饮食文化的研究7
一、国内的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状况7
二、饮食文化研究的目的意义及趋势8
第一章 饮食文化史略12
第一节 饮食文化理论的历史发掘12
一、饮食文化理论的四大原则12
二、民族饮食文化的特性18
第二节 饮食文化区位的历史考述23
一、“文化圈”与“饮食文化圈”23
二、中国饮食文化区位类型24
三、中国饮食文化区位形成的历史原因25
四、饮食文化区位概况28
第三节 饮食文化层次的历史考略36
一、文化层与饮食文化层36
二、饮食文化层是阶级社会历史的产物37
三、历史上不同饮食文化层的概况37
第二章 传统食俗概览47
第一节 居家食俗47
一、民俗及饮食民俗47
二、主要传统年节食俗49
三、居家日常食俗51
四、人生仪礼食俗52
第二节 宗教食俗53
一、宗教、宗教信仰及宗教食俗53
二、佛教食俗55
三、伊斯兰教食俗59
四、基督教食俗59
五、道教食俗59
第三节 传统食礼60
一、中国食礼概述60
二、封建社会时代的食礼62
三、近代中国上层社会宴席礼仪64
四、现代宴席礼仪65
中篇 饮食文化之传承与发展70
第三章 烹食的发展历史70
第一节 烹食的渊源70
一、烹食的含义70
二、烹食的本质属性71
第二节 烹食的发展72
一、历朝历代的烹食发展73
二、烹食各历史发展时期的特点93
三、烹食的传承与变异97
第三节 食文化演变99
一、熟食文化——人类文明的开端99
二、陶器文化——人类食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99
三、食具食器文化——对人类文明的又一贡献100
四、农耕文化——开拓了人类的食源100
五、烹食文化——从中国走向世界102
六、食品文化——不断融合与升华103
七、膳食文化——食物结构科学、合理105
八、养生保健文化——饮食适时、适量、营养平衡106
第四章 烹食的风味流派107
第一节 烹食风味流派的形成与划分107
一、中国烹食风味流派的形成107
二、中国烹食风味流派划分的方法109
第二节 烹食风味流派简介110
一、菜系110
二、四大菜系111
三、浙、闽、湘、皖风味113
四、京、沪、鄂、秦、豫风味114
五、面食及风味小吃115
第三节 传统烹食风味的审视118
一、烹食风味的特征118
二、烹食风味飘香的思考120
第五章 烹食的传统特色122
第一节 传统食品的特色122
一、主食122
二、副食126
三、主、副食品的特色129
第二节 传统烹饪方法的特色134
第六章 古典与时尚兼容的筵席文化138
第一节 中餐筵席史钩沉138
一、筵席起源及历史演变138
二、中餐筵席的分类139
三、中餐筵席的发展及趋势140
第二节 千载不散的筵席142
一、烧尾宴142
二、曲江宴143
三、诈马宴144
四、文会145
五、孔府宴145
六、国宴146
七、船宴148
八、冷餐会148
九、全羊席149
十、全鸭席149
十一、燕翅席150
第三节 中餐筵席的设计150
一、宴会管理150
二、整套菜肴的组配152
第七章 始于中国的筷子文化157
第一节 筷子的历史渊源157
一、筷子的发端157
二、筷子的历史变迁159
第二节 筷子的文化内涵160
一、筷子风俗160
二、刀叉文化与筷子文化的比较162
三、筷子的禁忌与仪礼162
四、筷子与环保164
第八章 传统与流行兼具的茶文化165
第一节 茶文化的形成165
第二节 茶及茶馆167
一、茶的种类及制茶167
二、茶水171
三、茶器174
四、烹制与品饮175
五、斗茶178
六、茶馆179
第三节 茶艺、茶德与茶道182
一、茶艺182
二、茶道188
三、茶德189
第九章 典藏历史与酒香的酒文化190
第一节 酒文化的渊源190
一、酒的起源与发展190
二、酒文化的历史发展196
三、酒文化与医学的联系198
第二节 酒文化的载体199
一、酒礼、酒道与酒令199
二、酒旗与酒店202
第三节 文学中的酒文化204
下篇 饮食文化之阐扬与拓展210
第十章 饮食神髓210
第一节 饮食神髓的形成210
一、在普通的饮食生活中咀嚼人生的美好与意义210
二、饮食神髓在艺术创造中得到升华211
三、饮食神髓的创造者215
第二节 不同人群的饮食观218
一、饕餮贵族的饮食神髓219
二、庶民大众的饮食神髓219
三、清正之士的饮食神髓219
四、本草家的饮食神髓220
五、素食者的饮食神髓220
六、美食家的饮食神髓221
第三节 饮食神髓的特征221
一、以食为天的传统饮食观念221
二、养生为尚的现代饮食观念223
第十一章 饮食审美225
第一节 味觉审美225
一、美食与审美225
二、审美的渊源226
三、味觉审美的特性227
第二节 饮食味觉审美与心理审美228
一、味觉228
二、嗅觉229
三、从感觉到审美230
四、味觉审美中的心理效应231
第三节 饮食情趣审美233
一、食物的形象美233
二、饮食环境美236
三、饮食器具美238
四、食物的香、味、名、音等美240
第十二章 饮食流通243
第一节 中华饮食文化的圈内流通及引入243
一、从食物品种互通审视饮食文化243
二、从相邻文化区位食俗审视饮食文化244
三、从豆腐、烟草审视饮食文化246
四、从面条、饺子和筷子审视饮食文化247
第二节 对外饮食文化的流通249
一、丝绸之路上的饮食文化流通249
二、佛教传播中的饮食文化流通250
三、使者、商人的饮食文化流通250
四、郑和下西洋的饮食文化流通251
五、传教士的饮食文化流通251
六、华侨的饮食文化流通252
第三节 中国饮食的未来之路252
一、继承与创新252
二、饮食文化的走向253
参考文献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