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工程设计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网络工程设计与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4/30798938.jpg)
- 夏靖波,杜华桦,段弢编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62596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97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407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设计-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网络工程设计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布线原理与线缆制作1
1.1 布线原理1
1.1.1 综合布线系统综述1
1.1.2 综合布线的优点2
1.1.3 综合布线系统标准2
1.1.4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等级4
1.1.5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点5
1.2 线缆的制作5
1.2.1 双绞线5
1.2.2 双绞线的制作7
1.3 网络测试仪表的使用9
1.3.1 DSP-40009
1.3.2 OneTouch网络助手21
1.3.3 Fluke 620局域网电缆测试仪27
1.3.4 ST-248网络电缆测试仪31
思考题32
第2章 Hub原理与交换机设置互连33
2.1 基本原理33
2.1.1 交换技术基础33
2.1.2 交换机的外观35
2.1.3 交换机的内部组成35
2.1.4 交换机的简单分类35
2.1.5 交换机在网络中的连接及作用36
2.1.6 局域网交换机的选择38
2.1.7 交换机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38
2.2 LAN协议39
2.2.1 LAN协议属性39
2.2.2 LAN性能的改善41
2.3 交换机互连42
2.3.1 系统特性42
2.3.2 外观与接口43
2.3.3 LED说明44
2.3.4 交换机与终端的连接44
2.3.5 交换设备间的连接45
2.4 交换机配置方式45
2.4.1 RS-232口配置45
2.4.2 Telnet配置46
2.4.3 Web配置46
2.5 交换机设置47
2.5.1 交换机的首次配置47
2.5.2 控制台的使用47
2.5.3 系统基本配置48
2.5.4 Web配置61
思考题62
第3章 路由器设置与互连63
3.1 基本原理63
3.1.1 路由器的基本组成63
3.1.2 路由器的基本功能65
3.1.3 路由器的分类65
3.1.4 路由器的接口信息及其配置环境的搭建66
3.2 WAN协议68
3.2.1 X.2568
3.2.2 SLIP68
3.2.3 PPP69
3.2.4 帧中继70
3.3 路由器的互连70
3.3.1 路由器系统特性参数70
3.3.2 路由器安装要求70
3.3.3 路由器的安装71
3.3.4 路由器的串行连接73
3.4 路由器的配置方式74
3.4.1 Console配置74
3.4.2 Telnet配置74
3.4.3 AUX配置75
3.5 路由器的设置75
3.5.1 获得帮助75
3.5.2 命令模式75
3.5.3 系统监控模式配置76
3.5.4 系统基本配置78
3.5.5 广域网协议配置81
3.5.6 配置实例84
思考题90
第4章 Internet/Intranet应用的建立91
4.1 活动目录概述91
4.1.1 活动目录的概念与特点91
4.1.2 活动目录的建立99
4.1.3 利用活动目录管理对象104
4.2 WWW和FTP服务的配置与管理112
4.2.1 IIS简介112
4.2.2 IIS 6.0的安装113
4.2.3 服务器管理114
4.2.4 Web站点管理117
4.2.5 安全简介120
4.3 DHCP的安装与配置121
4.3.1 DHCP简介121
4.3.2 理解DHCP123
4.3.3 DHCP的使用125
4.4 DNS的安装与配置132
4.4.1 DNS简介132
4.4.2 理解DNS137
4.4.3 DNS的安装与设置144
思考题149
第5章 网络管理平台与工具151
5.1 网络管理平台151
5.1.1 网络管理平台的功能与特征151
5.1.2 网络管理平台的结构153
5.1.3 网络管理平台的操作环境157
5.2 分布式网络管理平台158
5.3 网络管理平台举例160
5.3.1 SNMPc简介160
5.3.2 人工创建网络图161
5.3.3 使用自动发现创建网络图163
5.3.4 监视网络节点164
5.3.5 管理节点165
5.3.6 设备显示168
思考题170
第6章 Windows 2000网络工具应用171
6.1 命令行网络工具171
6.1.1 ARP命令172
6.1.2 FTP命令172
6.1.3 Hostname命令174
6.1.4 IPConfig命令174
6.1.5 Nbtstat命令175
6.1.6 NET命令176
6.1.7 NETSTAT命令181
6.1.8 PathPing命令182
6.1.9 Ping命令183
6.1.10 Route命令183
6.1.11 Telnet命令185
6.1.12 TFTP命令185
6.1.13 TLNTADMN命令186
6.1.14 Tracert命令186
6.2 网络管理187
6.2.1 测试TCP/IP配置187
6.2.2 验证链路状况187
6.2.3 测试TCP/IP连接189
6.3 网络协议失配故障的检测与排除190
6.3.1 故障检测191
6.3.2 实例191
思考题193
第7章 网络工程实例分析与设计194
7.1 基本原理194
7.1.1 网络规划基本原理及其作用194
7.1.2 网络总体设计196
7.1.3 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196
7.1.4 网络设备的选型与比较198
7.1.5 网络实施205
7.2 网络总体方案设计207
7.2.1 网络系统的组成207
7.2.2 XX学校校园网案例212
思考题215
第8章 网络管理的实现217
8.1 网络管理系统平台简介217
8.1.1 选择网管系统的原则217
8.1.2 网络管理的基本内容218
8.1.3 网络管理的实现218
8.2 基于Windows 2003实现网络管理219
8.2.1 用户管理219
8.2.2 性能管理225
8.2.3 使用性能监视器监控网络226
8.2.4 使用网络监视器监控网络232
8.2.5 远程访问管理237
8.2.6 使用NET命令进行网络管理250
思考题250
第9章 网络数据报的捕获与分析251
9.1 基本原理251
9.1.1 TCP/IP体系结构251
9.1.2 TCP/IP组件252
9.1.3 IEEE 802.3网络253
9.1.4 数据监听原理255
9.1.5 网络拓扑与数据监听256
9.2 常见的IP数据报259
9.2.1 IPv4头结构260
9.2.2 TCP261
9.2.3 UDP264
9.2.4 ARP265
9.2.5 ICMP268
9.2.6 SNMP270
9.3 Wireshark的使用275
9.3.1 数据报捕捉275
9.3.2 停止捕捉277
9.3.3 重新启动捕捉277
9.3.4 数据报分析277
9.4 数据采集与分析278
9.4.1 TCP连接278
9.4.2 Ping282
9.4.3 Tracert286
9.4.4 UDP数据288
9.4.5 SNMP数据290
9.4.6 网络嗅探设备检测292
思考题293
第10章 网络故障及其处理294
10.1 常见的网络系统故障294
10.1.1 网络系统故障概述294
10.1.2 通信媒介故障294
10.1.3 计算机故障295
10.1.4 通信设备故障296
10.1.5 协议失配297
10.1.6 网络堵塞297
10.1.7 网络风暴297
10.2 网络故障的分析与检测方法297
10.3 排除网络故障的常用工具303
10.4 网络测试306
10.4.1 延误时间的测量分析306
10.4.2 吞吐量的测量分析307
10.4.3 基本的线缆测试308
10.5 网络故障的解析举例311
10.5.1 服务器与局域网交换故障的检测与排除举例311
10.5.2 路由器故障的检测与排除举例314
10.5.3 TCP/IP故障的检测与排除举例317
10.5.4 ISDN故障的检测与排除举例319
思考题323
第11章 路由算法与实验324
11.1 基本原理324
11.1.1 路由器的定义324
11.1.2 路由器的构成324
11.1.3 路由器的分类325
11.1.4 路由器的功能325
11.1.5 路由选择算法326
11.1.6 图论基础知识329
11.2 Prim算法337
11.2.1 Prim算法原理337
11.2.2 Prim算法实现339
11.3 Kruskal算法340
11.3.1 Kruskal算法原理340
11.3.2 Kruskal算法实现342
11.4 Dijkstra算法343
11.4.1 Dijkstra算法原理343
11.4.2 Dijkstra算法实现344
11.5 Floyd算法346
11.5.1 Floyd算法原理346
11.5.2 Floyd算法实现348
思考题349
第12章 WinSock网络程序设计350
12.1 WinSock的基本情况350
12.2 套接字编程基本概念350
12.2.1 套接字350
12.2.2 网间进程通信351
12.2.3 服务方式352
12.2.4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353
12.3 Sockets库函数354
12.3.1 库函数综述354
12.3.2 标准Sockets函数357
12.3.3 数据库函数365
12.3.4 增设函数367
12.4 典型套接字系统调用时序图372
12.5 Windows Sockets对Berkeley Sockets的扩充373
12.6 基于WinSock函数的网络应用程序开发374
12.6.1 服务器程序375
12.6.2 客户程序379
12.7 使用面向对象的开发语言提供的与网络通信相关的类开发网络应用程序383
12.7.1 CAsyncSocket383
12.7.2 CSocket384
12.7.3 开发网络通信程序的技术要点386
12.7.4 制作过程386
12.8 使用可视化开发工具的网络控件开发网络应用程序392
思考题395
参考书目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