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潮汐河口河床演变与治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熊绍隆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978750847733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75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212页
- 主题词:潮汐-河口-河道演变-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潮汐河口河床演变与治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潮汐河口的水流运动与河口分段1
1.1 潮汐现象1
1.2 潮汐河口水流运动的主要特征2
1.2.1 潮汐河口水流运动的主要制约因素2
1.2.2 潮区界与潮流界及其间水流运动特点2
1.2.3 潮流界下游的水流运动和潮波变形3
1.2.4 潮流量与潮量5
1.3 潮汐河口分段6
1.4 盐水楔异重流7
1.4.1 盐水楔异重流与潮汐河口咸淡水掺混分类7
1.4.2 盐水楔异重流对河口流速分布的影响8
1.4.3 咸水入侵距离估算10
2 潮汐河口的泥沙运动12
2.1 潮汐河口泥沙来源与絮凝及团聚12
2.1.1 潮汐河口泥沙来源12
2.1.2 泥沙的絮凝12
2.1.3 泥沙的团聚13
2.2 潮汐河口悬移质运动14
2.2.1 潮汐河口悬移质运动的主要特征14
2.2.2 河口悬移质含沙量随潮变化与水流挟沙力14
2.2.3 盐水楔异重流对含沙量分布的影响16
2.3 潮汐河口推移质运动16
2.3.1 推移质运动是山溪性河流河口泥沙运动的主要形式16
2.3.2 潮汐河口推移质运动的主要特征16
2.4 潮汐河口浮泥运动17
2.4.1 潮汐河口浮泥及其浓度17
2.4.2 潮汐河口浮泥主要运动形式与特征17
2.4.3 浮泥的消浪作用18
3 潮汐河口分类与河口河床演变20
3.1 潮汐河口分类20
3.1.1 国外河口分类研究概述20
3.1.2 国内河口分类研究进展21
3.1.3 潮汐河口分类的进一步探讨22
3.2 河口湾型河口形成条件与河床演变28
3.2.1 河口湾型河口形成条件28
3.2.2 河口湾型河口水流泥沙运动与河床演变的一般特点30
3.3 过渡型河口的形成条件与河床演变31
3.3.1 过渡型河口的形成条件31
3.3.2 小喇叭过渡型河口的水沙运动与河床演变31
3.3.3 弯曲过渡型河口的水沙运动与河床演变32
3.3.4 山区过渡型河口的水沙运动与河床演变34
3.4 三角洲河口的形成条件与河床演变35
3.4.1 三角洲河口的一般特征与形成过程35
3.4.2 少汊三角洲河口的水沙运动与河床演变37
3.4.3 网状三角洲河口的水沙运动与河床演变38
3.4.4 摆动三角洲河口的水沙运动与河床演变40
3.5 河口不同分段河床演变特点及其差异41
4 潮汐河口治理的一般原则43
4.1 潮汐河口治理的发展过程简述43
4.2 现代河口治理的基本思路44
4.3 潮汐河口综合治理的一般原则45
5 河口湾型河口河床演变与治理实例47
5.1 钱塘江河口历史变迁与近代过程47
5.1.1 钱塘江河口的历史变迁47
5.1.2 河口纵向沙坎的近代过程48
5.2 钱塘江河口水流运动和泥沙输移49
5.2.1 钱塘江河口水流运动49
5.2.2 钱塘江河口泥沙输移53
5.3 钱塘江河口河床演变55
5.3.1 钱塘江河口过渡段和潮流段上段冲淤变化的一般特征55
5.3.2 潮流段(杭州湾)河床演变58
5.4 钱塘江河口的治理61
5.4.1 钱塘江河口治理历程简述61
5.4.2 大规模围涂后过渡段河床演变特征61
5.4.3 钱塘江河口综合治理63
5.5 塞纳河口治理及国外其他河口湾型河口治理简介66
5.5.1 塞纳河口概况66
5.5.2 塞纳河口治理68
5.5.3 国外其他河口湾型河口治理简介70
6 过渡型河口河床演变与治理实例76
6.1 飞云江河口河床演变与治理76
6.1.1 飞云江河口概貌76
6.1.2 飞云江河口河床演变特征77
6.1.3 以通航为主的飞云江河口综合整治79
6.2 瓯江河口河床演变与治理83
6.2.1 瓯江河口概貌83
6.2.2 瓯江河口过渡段河床演变与治理84
6.2.3 瓯江河口潮流段河床演变与治理85
6.3 鸭绿江河口河床演变与治理87
6.3.1 鸭绿江河口概貌87
6.3.2 鸭绿江河口河床演变88
6.3.3 鸭绿江河口治理90
7 少汊三角洲河口河床演变与治理实例93
7.1 长江口的历史变迁与近代过程93
7.1.1 长江口的历史变迁93
7.1.2 长江口近代过程—三级分汊四口入海格局的形成93
7.2 长江口的水流运动和泥沙输移97
7.2.1 长江河口概貌97
7.2.2 长江口水流运动98
7.2.3 长江口的泥沙输移100
7.3 长江口河床演变102
7.3.1 长江河口地貌与河床演变特征102
7.3.2 长江口河床演变的主要动力和物质条件103
7.4 长江口综合整治开发104
7.4.1 长江口自然经济地理区位优势与存在问题104
7.4.2 长江口治理实践105
7.4.3 长江口综合整治规划108
7.5 莱茵河口的治理112
7.5.1 莱茵河口概况112
7.5.2 莱茵河口的治理113
8 网状三角洲河口河床演变与治理实例116
8.1 珠江口概貌与河网三角洲的形成116
8.1.1 珠江口概貌116
8.1.2 珠江河网三角洲的形成118
8.2 珠江河口水沙运动与河床演变120
8.2.1 珠江河口水流运动120
8.2.2 珠江河口泥沙运动124
8.2.3 珠江河口河床演变125
8.3 珠江河口治理127
8.3.1 珠江河口整治历程127
8.3.2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28
8.3.3 珠江河口综合治理129
9 摆动三角洲河口河床演变与治理实例131
9.1 密西西比河口河床演变与治理131
9.1.1 密西西比河口概貌131
9.1.2 密西西比河口主要水文特征132
9.1.3 河口泥沙及鸟趾状三角洲的形成133
9.1.4 19世纪70年代以前密西西比河口面貌与早期治理133
9.1.5 19世纪70年代以来密西西比河口治理134
9.1.6 密西西比河口其他治理开发工程135
9.1.7 密西西比河口治理成效与经验教训136
9.1.8 卡特里娜飓风的启示136
9.2 黄河口河床演变与治理137
9.2.1 黄河口近代过程与典型的游荡特征137
9.2.2 黄河河口范围与水文特征138
9.2.3 清水沟流路与河口拦门沙演变特点140
9.2.4 黄河口治理141
10 关于潮汐河口治理开发的综合思考144
10.1 不同类型河口水沙运动与河床演变的主要差异144
10.2 河口健康与环境变异145
10.3 潮汐河口治理的共同原则和不同类型河口的治理关键与难点146
11 河口整治科研方法及部分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152
11.1 潮汐河口整治科研方法简介152
11.1.1 实测资料分析152
11.1.2 数值模拟153
11.1.3 实体模拟155
11.2 河口治理科研方法的合理应用156
11.2.1 实测资料分析河口河床演变规律是河口治理的基础156
11.2.2 不同治理阶段的科研方法156
11.2.3 河口整体模拟158
11.2.4 局部模拟158
11.2.5 潮汐河口实体泥沙模型设计与试验若干问题159
11.2.6 温排放模拟163
11.3 河口治理工程若干施工技术163
11.3.1 土工充泥袋和吹填技术的应用164
11.3.2 坝头防冲165
11.3.3 围涂工程布置对促淤效果的影响166
参考文献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