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继承法讲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林秀雄著 著
- 出版社: 林秀雄出版社
- ISBN:978957415543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6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继承法讲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继承之根据1
第一项 总说1
第二项 我国民法上关于继承之根据2
一、继承制度之根据2
二、继承权之根据5
第二节 继承法之编定7
第一项 民国十九年之制订7
第二项 民国七十四年之修正8
第三项 民国九十六年之修正11
第二章 遗产继承人15
第一节 继承人之资格、种类及顺序15
第一项 继承人之资格15
第二项 继承人之种类16
第三项 继承人之顺序16
一、血亲继承人16
二、配偶19
第二节 法定应继分21
第一项 配偶之法定应继分21
第二项 血亲继承人之法定应继分22
第三节 代位继承24
第一项 代位继承之立法沿革及立法意旨24
第二项 代位继承之性质25
第三项 代位继承之要件26
第四项 代位继承之效力32
第四节 继承权之丧失33
第一项 立法理由33
第二项 继承权丧失之事由34
一、绝对失权34
二、相对失权37
三、表示失权41
四、被继承人之宥恕43
第三项 丧失继承权之效力44
一、时的效力44
二、人的效力45
第五节 继承回复请求权50
第一项 立法理由50
第二项 侵害继承权之意义及时点52
一、侵害继承权之意义52
二、侵害继承权之时点53
第三项 继承回复请求权之性质55
一、继承回复请求权及回复诉讼之性质55
二、继承回复请求权与物上返还请求权之关系58
第四项 继承回复请求之当事人61
一、继承回复请求之权利人61
二、继承回复请求之相对人62
第五项 继承回复请求权之行使66
第六项 继承回复请求权之消灭时效与抛弃68
一、消灭时效之设置68
二、继承回复请求权罹于消灭时效后之效力71
三、继承回复请求权之抛弃73
第三章 继承之效力77
第一节 继承之标的77
第一项 总说77
第二项 得为继承之标的78
第三项 不为继承之标的81
第四项 法律关系与继承82
第二节 继承之费用85
第一项 立法意旨85
第二项 继承费用之内容85
第三节 遗产酌给请求权87
第一项 总说87
第二项 遗产酌给请求之要件87
第三项 遗产酌给之顺序及标准91
第四项 遗产酌给请求权之性质94
第五项 遣产酌给请求权之消灭时效96
第四章 共同继承99
第一节 遗产之公同共有99
第一项 总说99
第二项 遗产之管理100
第三项 遗产之使用收益及处分100
第二节 债务之继承104
第一项 外部关系104
第二项 内部关系107
第三节 遗产分割之自由与限制108
第一项 遗产分割之自由108
第二项 遗产分割之限制108
一、禁止分割之遗嘱108
二、不分割之契约110
三、胎儿应继分之保留111
第四节 遗产分割之方法115
第一项 遣嘱指定分割115
一、被继承人为分割方法之指定116
二、委托他人为分割方法之指定116
第二项 协议分割117
一、协议分割契约之性质117
二、协议分割之当事人118
三、协议分割之方法119
第三项 裁判分割120
一、裁判分割之前提条件120
二、裁判分割之方法121
三、遗产分割判决之性质122
第五节 分割之实行124
第一项 债务之扣还124
一、立法意旨124
二、扣还之意义及方法124
三、继承人对于被继承人享有债权之处理125
第二项 生前特种赠与之归扣126
一、立法意旨126
二、生前特种赠与之意义128
三、归扣义务人129
四、归扣权利人134
五、归扣之免除135
六、归扣之效力137
第六节 分割之效力141
第一项 移转主义141
第二项 共同继承人间权利及物之瑕疵担保责任141
一、担保责任之性质141
二、担保责任之成立要件142
三、担保责任之内容144
四、担保责任之分担比例146
第三项 债务人支付能力之担保责任147
一、立法意旨147
二、担保责任之时期147
第四项 各继承人有无资力者时担保责任之分担148
一、立法意旨148
二、担保责任分担之要件149
第五项 继承人连带责任之免除149
一、立法意旨149
二、连带责任免除之原因150
第五章 限定继承、抛弃继承与强制包括继承153
第一节 限定继承153
第一项 限定继承之意义及效用153
第二项 限定继承之性质154
第三项 限定继承之要件155
第四项 限定继承之效力157
一、继承人清偿责任之限制157
二、共同继承人与限定继承之关系160
三、继承人对被继承人之权利义务不消灭162
第五项 遗产之清算163
一、公示催告163
二、清偿债务及交付遗赠之时期165
三、清偿债务及交付遗赠之顺序167
四、清偿之方法171
第六项 继承人之赔偿责任及不当受领人之返还义务172
一、继承人之赔偿责任172
二、不当受领人之返还义务174
第二节 抛弃继承177
第一项 抛弃继承之意义177
第二项 抛弃继承之要件180
第三项 抛弃继承之效力183
一、对于抛弃继承人之效力183
二、对于其他继承人之效力186
三、代位继承人中有抛弃继承权时之效力188
第三节 强制包括继承191
第一项 强制包括继承之意义191
第二项 强制包括继承之情形193
一、继承人为法定的不正行为时193
二、未于法定期间内为限定继承或抛弃继承时196
第六章 无人承认之继承197
第一节 总说197
第一项 无人承认继承制度之存在理由197
第二项 无人承认继承之场合198
第二节 遗产管理人201
第一项 遗产管理人之选任201
第二项 遗产管理人之职务202
第三项 遗产管理人之法律地位209
第三节 继承人之搜索211
第四节 剩余财产之归属213
第七章 遗嘱217
第一节 通则217
第一项 遗嘱之意义与特殊性217
一、遗嘱之意义217
二、遗嘱之特殊性218
第二项 遗嘱之内容219
一、与财产有关之遗嘱220
二、与身分有关之遗嘱220
第三项 遗嘱能力221
一、无行为能力人221
二、未满十六岁之人222
三、决定遗嘱能力之时期223
第四项 共同遗嘱224
第二节 遗瞩之方式227
第一项 总说227
第二项 自书遣嘱228
一、概说228
二、自书遗嘱之方式228
第三项 公证遗嘱230
一、概说230
二、公证遗嘱之方式230
三、公证人职务之代行233
第四项 密封遗嘱233
一、概说233
二、密封遗嘱之方式234
三、无效密封遗嘱之转换237
第五项 代笔遗瞩238
一、概说238
二、代笔遗嘱之方式238
第六项 口授遗嘱240
一、概说240
二、口授遗嘱之前提要件240
三、口授遗嘱之方式241
四、口授遗嘱之有效期间244
五、口授遗嘱之认定245
第七项 遗嘱见证人之资格249
一、概说249
二、法定之消极资格249
三、无见证人资格者参与时之遗嘱效力251
第三节 遗嘱之撤回252
第一项 总说252
第二项 遗嘱撤回之方法253
一、明示撤回253
二、法定撤回254
第三项 遗嘱撤回之撤回261
一、概说261
二、个别具体情形之检讨262
第四节 遗嘱之执行268
第一项 总说268
第二项 遗嘱执行之准备程序269
一、遗嘱之提示269
二、遗嘱之开视272
第三项 遗嘱执行人273
一、遗嘱执行人之产生方法273
二、遗嘱执行人之资格限制277
三、遗嘱执行人之法律地位279
四、遗嘱执行人之职务与权限281
五、数遗嘱执行人执行职务之方法286
六、遗嘱执行人之报酬请求权与注意义务287
七、遗嘱执行人之解任与辞任288
第五节 遗赠290
第一项 总说290
一、遗赠之意义290
二、遗赠与死因赠与291
第二项 遗赠之效力295
第三项 遗赠之要件297
第四项 民法所定遗赠之种类302
一、附条件之遗赠302
二、物上代位之遗赠303
三、用益遗赠307
四、附负担遗赠308
第五项 遗赠之承认与抛弃313
一、遗赠之承认313
二、遗赠之抛弃315
第六节 特留分319
第一项 特留分之意义319
第二项 特留分之比例321
第三项 特留分之算定323
第四项 侵害特留分之法律行为之效力328
第七节 扣减权330
第一项 扣减权之性质330
第二项 扣减之标的334
第三项 扣减权人及其相对人339
一、扣减权人339
二、相对人341
第四项 扣减之效力341
一、当事人间之效力341
二、对于第三人之效力343
第五项 扣减权之消灭344
主要参考文献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