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低碳转型 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低碳转型 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 潘家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苑出版社
  • ISBN:978750773682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82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194页
  • 主题词:气候变化-影响-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低碳转型 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与政治属性1

一、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内涵1

(一)减缓气候变化的科学内涵1

(二)适应气候变化的科学内涵6

二、应对气候变化的公平问题11

(一)减缓气候变化的公平问题11

(二)适应气候变化的公平问题14

三、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16

(一)国际合作的发展历程16

(二)国际合作中科学与政治的妥协18

四、融气候变化于可持续发展23

(一)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23

(二)融气候变化于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的努力25

(三)融气候变化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框架26

(四)融气候变化于可持续发展:中国的机遇与政策27

气候变化的科学认知31

一、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31

(一)大气中的温室气体32

(二)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33

(三)气候变化的科学观测34

(四)气候变化是否符合气候系统自然演化规律36

二、全球升温的直接后果37

(一)大气变化37

(二)冰雪圈的变化39

(三)海平面的变化41

(四)极端气候事件43

三、人类活动是否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44

(一)气候变化归因研究44

(二)人类改变气候的主要方式46

四、预估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49

(一)预估气候变化影响的主要方法49

(二)预估气候变化需要考虑的主要因子49

(三)主要排放情景50

(四)预估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51

五、科学认知的不确定性53

(一)不确定性的主要含义53

(二)不确定性的分类54

(三)正确认识和对待科学的不确定性55

适应变化中的气候57

一、适应是必要的选择57

(一)什么是适应58

(二)为什么需要适应59

(三)适应的主要领域61

(四)适应的主要方式63

二、社会经济系统是否更脆弱了65

(一)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气候风险加大66

(二)气候风险暴露人口不断增多68

(三)资源与环境基础日益削弱69

(四)气候变化风险下的脆弱部门70

三、适应气候变化的目标选择74

(一)减小脆弱性75

(二)增强适应能力76

(三)促进可持续发展77

(四)促进全球环境保护80

四、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81

(一)国际社会推动适应行动的努力82

(二)发达国家的适应行动83

(三)发展中国家的适应行动85

五、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需求87

(一)适应的政策设计88

(二)将适应纳入发展战略89

(三)适应的资金机制89

(四)适应能力建设90

协同减排与发展91

一、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格局91

(一)全球二氧化碳历史排放轨迹(1860--1990)91

(二)全球二氧化碳现状排放格局与未来趋势94

二、稳定温室气体浓度的减排目标98

(一)《公约》目标98

(二)《京都议定书》2008--2012年各国和各国家集团减排目标99

(三)稳定温室气体浓度目标100

(四)稳定温室气体浓度450ppm的经济可行性分析102

三、低碳发展的经济和技术分析103

(一)碳排放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104

(二)低碳的选择与调控潜力106

(三)低碳发展的约束因子分析108

四、温室气体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协同111

(一)减缓气候变化成本与收益分析111

(二)温室气体减排与发展协同技术112

(三)温室气体减排与发展的协同分析114

(四)以发展促进减排116

五、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行业及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选择118

(一)温室气体主要减排行业、成本和潜力分析118

(二)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选择120

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理性进程122

一、国际气候谈判进程122

(一)国际气候公约——气候谈判进程中第一座里程碑122

(二)《京都议定书》——气候谈判进程中第二座里程碑125

(三)《巴厘行动计划》——气候谈判进程中第三座里程碑126

二、联合国其他机构推动国际合作的努力127

(一)联合国秘书长的外交斡旋127

(二)联合国大会128

(三)联合国各机构的努力和整合128

(四)调动企业力量129

三、《公约》框架外的国际多边合作机制130

(一)八国集团峰会(G8)130

(二)其他多边和双边合作机制131

四、国际气候政治格局与利益纷争131

(一)国际气候政治格局131

(二)各方在关键问题上的利益纷争133

五、非国家实体促进全球减排的行动142

(一)非政府组织142

(二)企业(联盟)143

(三)国内地方政府144

(四)国会的气候变化立法145

六、墨西哥坎昆会议146

迈向低碳社会150

一、低碳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50

(一)人类利用能源的阶段特征150

(二)低碳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155

二、世界各国迈向低碳社会的措施和行动156

(一)欧盟引领低碳时代156

(二)日本倡导建立“低碳社会”157

(三)美国推进低碳能源技术开发和应用160

三、社会发展方式的低碳化161

(一)生产方式的低碳化161

(二)生活方式的低碳化164

四、低碳社会建设的前景与展望167

(一)能源结构的调整167

(二)经济结构优化169

(三)提高能源效率171

(四)增强碳汇潜力173

部分参考文献175

缩写缩略语1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