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工业园的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态工业园的理论与实践
  • 谢华生,包景岭,温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110545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70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83页
  • 主题词:工业园区-生态环境-研究-天津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态工业园的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生态工业园概述1

1.1 生态工业园的发展历程1

1.1.1 末端治理1

1.1.2 清洁生产3

1.1.3 生态工业7

1.1.4 生态工业园8

1.2 生态工业园的概念10

1.3 生态工业园的类型与特点12

1.3.1 类型12

1.3.2 特点13

1.4 发展生态工业园的意义15

1.5 生态工业园未来的发展趋势15

参考文献16

第2章 生态工业园的研究与实践现状19

2.1 生态工业园的研究现状19

2.1.1 国外生态工业园的研究现状19

2.1.2 国内生态工业园的研究现状21

2.2 生态工业园的实践现状22

2.2.1 国外生态工业园的实践现状22

2.2.2 国内生态工业园的实践现状29

2.3 国内外生态工业园的比较研究34

参考文献35

第3章 生态工业园的学科理论基础与方法38

3.1 生态工业园的学科理论基础38

3.1.1 生态学38

3.1.2 产业生态学39

3.1.3 生态经济学39

3.1.4 环境科学40

3.1.5 信息科学41

3.1.6 系统工程学42

3.1.7 景观生态学43

3.2 生态工业园的基本理论43

3.2.1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43

3.2.2 循环经济理论44

3.2.3 清洁生产理论45

3.2.4 低碳经济理论45

3.3 生态学理论在生态工业园建设中的应用46

3.3.1 “关键种”理论及其对构筑企业共生体的指导作用46

3.3.2 食物链及食物网理论的应用47

3.3.3 生态位理论及其应用49

3.3.4 生态系统多样性理论的应用51

3.3.5 生态系统耐受性理论的应用52

3.4 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基本方法53

3.4.1 生命周期评价(LCA)53

3.4.2 工业代谢分析55

3.4.3 系统集成56

3.4.4 地理信息系统(GIS)57

参考文献58

第4章 生态工业园的指导性指标体系61

4.1 生态工业园的指标体系功能及流程61

4.1.1 指标体系的功能61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流程61

4.2 生态工业园现有的指标体系62

4.2.1 标准类生态工业园的指标体系62

4.2.2 学术类生态工业园的指标体系65

4.3 生态工业园的评价方法66

4.4 生态工业园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66

4.5 适应低碳发展要求的生态工业园指导性指标体系66

4.5.1 构建原则66

4.5.2 生态工业园指导性指标的选取67

4.5.3 生态工业园指导性指标的说明69

参考文献77

第5章 生态产业体系79

5.1 基本概念79

5.1.1 生态产业链79

5.1.2 生态产业共生网络80

5.2 生态产业共生网络模式80

5.2.1 依托型工业共生网络的运作模式80

5.2.2 平等型工业共生网络的运作模式83

5.2.3 嵌套型工业共生网络的运作模式84

5.2.4 虚拟型工业共生网络的运作模式85

参考文献86

第6章 资源高效利用体系87

6.1 能源高效利用体系87

6.1.1 低碳能源发展战略88

6.1.2 提高能效,节约用能90

6.1.3 推广化石能源的洁净利用技术94

6.1.4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98

6.2 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体系101

6.2.1 节约用水102

6.2.2 分质供水103

6.2.3 非传统水源的利用104

6.3 土地及岸线资源的高效利用体系110

6.3.1 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110

6.3.2 岸线集约利用111

参考文献112

第7章 污染控制与生态景观体系114

7.1 环境污染控制114

7.1.1 水污染控制114

7.1.2 大气污染控制115

7.1.3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116

7.2 生态景观建设123

7.2.1 生态用地建设123

7.2.2 工业园区的景观建设127

7.2.3 工业旅游开发131

参考文献137

第8章 管理与保障体系139

8.1 保障体系139

8.1.1 组织保障体系139

8.1.2 管理保障体系140

8.1.3 政策保障体系146

8.1.4 技术保障体系150

8.1.5 人才保障体系152

8.2 管理信息系统153

8.2.1 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153

8.2.2 生态工业园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153

8.2.3 信息系统构建原则154

8.2.4 信息系统分析155

8.2.5 信息系统的实现165

参考文献167

第9章 高新区——天津滨海高新技术开发区华苑科技园169

9.1 园区概述169

9.1.1 社会经济现状169

9.1.2 资源环境现状170

9.2 生态工业发展的雏形172

9.2.1 资源、能源节约与再生利用的雏形172

9.2.2 重点产业生态工业的雏形174

9.3 规划设计176

9.3.1 总体设计176

9.3.2 资源、能源循环利用规划178

9.3.3 主要污染控制规划的设计185

9.3.4 重点产业规划设计187

9.3.5 现代服务业规划设计198

9.4 园区特色200

9.4.1 以信息和技术为媒介的工业共生网络200

9.4.2 以优化配置为主体的水资源体系202

9.4.3 以新能源为特色的能源利用系统202

9.4.4 以标准化厂房为主的土地利用模式203

9.4.5 引入建筑合同的能源管理实践203

参考文献204

第10章 综合加工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205

10.1 园区概述205

10.1.1 社会经济现状205

10.1.2 生态环境现状206

10.2 生态工业发展的雏形207

10.2.1 第二产业生态工业发展的雏形207

10.2.2 再生产业生态工业发展的雏形213

10.3 规划设计215

10.3.1 总体设计215

10.3.2 第二产业生态工业的发展规划218

10.3.3 静脉产业生态工业的发展规划设计226

10.4 建设成果232

10.4.1 第二产业生态化的建设成果232

10.4.2 静脉产业生态化的建设成果233

10.5 园区特色234

10.5.1 以现代制造业为主导的生态工业共生网络235

10.5.2 一体化水资源管理模式235

10.5.3 一体化固体废物管理体系235

10.5.4 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全民参与的发展格局236

参考文献237

第11章 研发加工混合区——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238

11.1 园区概述238

11.1.1 社会经济现状238

11.1.2 资源环境现状239

11.2 生态工业发展的雏形241

11.2.1 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的雏形241

11.2.2 主要产业生态工业的雏形241

11.3 规划设计243

11.3.1 总体设计243

11.3.2 生态产业链的构建规划246

11.3.3 主要污染控制、资源循环利用与能源节约利用的规划258

11.4 园区特色268

11.4.1 产业转移承接导致产业结构不尽合理268

11.4.2 总部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68

11.4.3 处于开发建设初期,可塑空间大269

11.4.4 广泛采用多种热泵技术269

参考文献2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