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物联网核心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物联网核心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78/30774880.jpg)
- 黄玉兰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35260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73页
- 文件大小:135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物联网核心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物联网的总览篇2
第1章 物联网概述2
1.1物联网的本质2
1.1.1物联网的基本概念2
1.1.2物联网的技术特征3
1.1.3物联网的内涵本质4
1.2物联网的发展概况6
1.2.1物联网概念的诞生6
1.2.2物联网国外发展概况6
1.2.3物联网国内发展概况8
1.3从互联网到物联网的演进9
1.3.1物联网与互联网的不同10
1.3.2 H2H与T2T的发展路线11
1.3.3网络向下一代演进12
1.4物联网与智慧地球14
1.4.1物联网带来更透彻的感知15
1.4.2物联网带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15
1.4.3物联网带来更深入的智能化16
1.4.4物联网使地球变得更加智慧17
习题17
第2章 物品的自动识别技术18
2.1自动识别技术概述18
2.1.1自动识别技术的概念18
2.1.2自动识别系统的构成19
2.2自动识别技术分类20
2.2.1分类标准20
2.2.2常用的自动识别技术20
2.3射频识别技术25
2.3.1射频识别的概念25
2.3.2射频识别的发展历史26
2.3.3射频识别的应用现状29
习题30
第3章 互联网的运行环境31
3.1互联网的基本概念31
3.1.1互联网的定义31
3.1.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32
3.1.3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33
3.1.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35
3.2互联网的形成与发展38
3.2.1计算机网络的诞生38
3.2.2 ARPANET(阿帕网)38
3.2.3网络体系标准化39
3.2.4 Internet高速发展的时代41
3.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43
3.3.1 OSI参考模型43
3.3.2 TCP/IP参考模型44
3.4互联网的系统构成45
3.4.1互联网的硬件系统45
3.4.2互联网的软件系统47
习题48
第4章 物联网核心技术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49
4.1物联网核心技术的基本构成49
4.1.1物联网的推动力49
4.1.2物联网的基本组成52
4.2物品的编码方法——电子产品编码(EPC码)54
4.2.1物品编码概述54
4.2.2条形码编码55
4.2.3电子产品编码56
4.3物品的识别系统——电子标签与读写器58
4.3.1 EPC标签58
4.3.2 EPC读写器58
4.4系统的运作中枢——中间件59
4.4.1中间件的作用与特征59
4.4.2中间件的结构60
4.4.3中间件的发展阶段60
4.4.4中间件的应用61
4.5网络的运行与服务——名称解析和信息发布61
4.5.1物联网的网络服务概述62
4.5.2物联网名称解析服务63
4.5.3物联网信息发布服务64
习题65
第二篇 物联网的物品标识篇68
第5章 物品的EPC码体系68
5.1 EPC global68
5.1.1 EPC global的体系结构68
5.1.2 EPC global的标准化工作70
5.1.3 EPC global标准总览70
5.2 EPC码体系71
5.2.1编码原则71
5.2.2编码内嵌的信息73
5.2.3编码类型74
5.3 EPC码结构75
5.3.1 EPC码的标识类型及编码方案75
5.3.2 EPC码的通用标识符77
5.3.3 GTIN和SSCC的编码规则78
5.3.4 EPC码基于EAN·UCC标识的编码规则79
5.3.5 EPC码与条形码的相互转换83
习题85
第6章 射频识别系统86
6.1无线频谱与射频识别的工作频率86
6.1.1频谱的划分86
6.1.2 ISM频段87
6.1.3射频识别使用的频段88
6.2射频识别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89
6.2.1射频识别系统的基本组成89
6.2.2射频识别系统的分类90
6.2.3电子标签与读写器的结构形式94
6.2.4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特点97
6.3射频识别标准体系99
6.3.1射频识别的标准化100
6.3.2 ISO/IEC射频识别标准101
6.3.3 EPC和UID射频识别标准102
6.3.4 AIM global和IP- X射频识别标准103
习题103
第7章 天线与射频前端技术104
7.1天线的概念与天线的电参数104
7.1.1天线的定义104
7.1.2天线的分类105
7.1.3电基本振子的辐射106
7.1.4发射天线的电参数107
7.1.5互易定理和接收天线的电参数109
7.2射频识别中的天线技术109
7.2.1射频识别天线的应用现状110
7.2.2射频识别天线的设计现状111
7.2.3低频和高频频段的天线技术111
7.2.4微波频段的天线技术113
7.2.5天线的制造工艺116
7.3近场耦合方式的射频前端118
7.3.1近场耦合的工作方式118
7.3.2读写器的射频前端119
7.3.3电子标签的射频前端120
7.3.4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近场耦合121
7.4电磁反向散射方式的射频前端123
7.4.1射频前端的工作方式123
7.4.2射频前端的总体设计124
7.4.3射频前端的功能模块124
习题130
第8章 数据的完整性与数据的安全性131
8.1常用的编码方法131
8.1.1编码与解码132
8.1.2编码格式133
8.1.3编码方式的选择因素133
8.2常用的调制方法134
8.2.1调制和解调134
8.2.2振幅键控136
8.2.3频移键控137
8.2.4相移键控138
8.2.5副载波调制138
8.3数据的完整性139
8.3.1差错控制139
8.3.2常用的差错控制方法142
8.3.3数据传输中的防碰撞问题143
8.3.4数据完整性的实施策略146
8.4数据的安全性147
8.4.1密码学与信息安全148
8.4.2电子标签的安全设计149
8.4.3应用系统的安全设计151
习题152
第9章 电子标签与读写器153
9.1电子标签153
9.1.1电子标签的技术参数和体系 结构153
9.1.2利用物理效应的标签154
9.1.3采用芯片电子标签的基本构成157
9.1.4具有存储功能的电子标签159
9.1.5含有微处理器的电子标签162
9.1.6电子标签的发展趋势164
9.2读写器166
9.2.1读写器的技术特征和技术参数166
9.2.2读写器的功能模块和设计要求167
9.2.3低频读写器169
9.2.4高频读写器170
9.2.5微波读写器173
9.2.6读写器的发展趋势175
习题176
第三篇 物联网的网络运行篇178
第10章 物联网中间件178
10.1物联网中间件概述178
10.1.1中间件的概念178
10.1.2物联网中间件179
10.1.3中间件的分类181
10.1.4中间件的特征与作用182
10.2物联网中间件的发展历程184
10.2.1中间件的发展阶段184
10.2.2国际和国内发展现状185
10.3中间件结构187
10.3.1中间件的系统框架187
10.3.2中间件的处理模块188
10.4中间件标准和中间件产品190
10.4.1中间件标准190
10.4.2中间件产品192
习题197
第11章 互联网的服务198
11.1互联网服务概述198
11.1.1互联网服务的机构198
11.1.2互联网服务的内容199
11.2域名服务200
11.2.1域名与IP地址201
11.2.2互联网的域名空间205
11.2.3域名解析过程208
11.3万维网210
11.3.1万维网简介210
11.3.2统一资源定位器211
11.3.3超文本标记语言212
11.3.4 WWW的工作过程213
习题214
第12章 物联网名称解析服务215
12.1 ONS概述215
12.1.1 ONS研究与应用现状215
12.1.2 ONS工作原理216
12.2 ONS结构与服务方式218
12.2.1 ONS的层次结构218
12.2.2静态ONS与动态ONS219
12.3 ONS设计与实现221
12.3.1 DNS与ONS的关系221
12.3.2 ONS的工作流程222
12.3.3 ONS的实现步骤223
12.4 ONS的功能模块224
12.4.1 ONS关于DNS的询问形式224
12.4.2 ONS关于DNS NAPTR记录226
12.4.3 ONS对于询问结果的处理228
习题229
第13章 物联网信息发布服务230
13.1 IOT- IS概述230
13.1.1 IOT-IS研究与应用现状230
13.1.2 EPCIS工作原理232
13.2 PML233
13.2.1 PML概述233
13.2.2 PML的核心思想235
13.2.3 PML的组成与设计方法237
13.2.4 PML设计举例238
13.3 EPCIS系统设计239
13.3.1 EPCIS总体设计239
13.3.2 EPCIS层次分析240
13.3.3 EPCIS模块功能242
13.4 EPCIS Version 1.0简介243
习题244
第14章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和标准245
14.1物联网的体系结构245
14.1.1物联网的编码体系245
14.1.2物联网的识别体系246
14.1.3物联网的网络服务体系246
14.2物联网标准247
14.2.1标准的意义、本质与作用247
14.2.2标准与知识产权248
14.2.3物联网标准发展现状249
14.3 EPC标准体系250
14.3.1 EPC标准体系概述250
14.3.2 EPC码标准253
14.3.3 EPC标签分类标准255
14.3.4 EPC信息网络标准257
14.3.5 EPC体系框架标准258
14.4 UID标准体系260
14.4.1 UID标准体系概述260
14.4.2泛在识别码标准261
14.4.3泛在标签分级标准262
14.4.4泛在通信器标准262
14.4.5 UID信息网络标准263
习题264
附录 缩略语英汉对照表265
参考文献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