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壤分析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土壤分析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0774798.jpg)
- 李庆达,鲁如坤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58
- 标注页数:220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土壤分析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土壤分析工作通论1
(一)天平使用法1
1:1:1 普通等臂天平1
1:1:2 链码天平1
1:1:3 普通分析天平的使用手续2
1:1:4 “Mettler”式电动天平4
1:1:5 “Mettler”式电动天平用法6
1:1:6 天平防潮剂7
(二)仪器使用7
1:2:1 洗液的配制及仪器的洗涤7
1:2:2 玻璃仪器7
1:2:3 磁质仪器8
1:2:4 白金仪器8
1:2:5 干燥器9
1:2:6 镍质仪器10
1:2:7 古氏坩埚10
1:2:8 过滤用玻璃坩埚11
1:2:9 试验桌的加漆11
1:2:10 瓷器及玻璃仪器的号码书写法12
(三)容量分析技术12
1:3:1 常用容量分析仪器12
1:3:2 酸礆指示剂15
1:3:3 氧化还原指示剂16
1:3:4 药品及试剂17
(四)重量分析技术19
1:4:1 熔化19
1:4:2 蒸发19
1:4:3 沉淀20
1:4:4 过滤及洗涤20
1:4:5 烧灼23
(五)比色分析技术24
1:5:1 比色法所根据的原理24
1:5:2 常用比色仪器24
1:5:3 滤光板的作用及选择方法27
(六)分析结果误差的限制29
(七)分析标本的制备30
二、矿质部分的全量分析31
(一)分析意义及计算问题的讨论31
(二)土壤中的硅、铝、铁、钛、锰、钙、镁等成分的系统分析35
(三)水分、燃灼减重和结合水36
2:3:1 分析意义36
2:3:2 水分38
2:3:3 燃灼减重及结合水38
(四)硅、铝、铁的测定39
2:4:1 分析意义39
2:4:2 分析方法40
(1)熔化40
(2)硅的测定42
(3)铁及铝的沉淀43
(4)氧化铁的测定48
(5)氧化铝的计算50
(五)亚铁(FeO)的测定50
(六)钛的测定——比色法51
2:6:1 分析意义和应注意之点51
2:6:2 分析方法52
2:6:3 分析结果的改正54
(七)钙、镁的测定54
2:7:1 分析意义54
2:7:2 钙的测定55
2:7:3 镁的测定56
(八)磷的测定58
2:8:1 分析意义58
2:8:2 全磷测定方法的讨论60
2:8:3 礆熔容量法61
2:8:4 礆熔比色法64
2:8:5 混合酸法(比色法)66
(九)锰、硫的测定68
2:9:1 分析意义68
2:9:2 锰的测定70
2:9:3 硫的测定72
(十)钾、钠的测定73
2:10:1 分析意义73
2:10:2 钾为测定74
2:10:3 钠的计算81
三、土壤粘粒部分全量分析82
(一)分析意义及讨论82
(二)粘粒部分的提取方法84
3:2:1 去有机质及可溶盐84
3:2:2 分散土壤85
〔附录〕土壤盐酸浸出液的研究86
四、土壤有机成分的测定(碳和氮)88
(一)有机碳的测定88
4:1:1 分析意义88
4:1:2 关于各种分析有机质方法的总结90
4:1:3 干烧法92
4:1:4 湿烧法95
4:1:5 容量法(速测法)99
(二)全氮的测定102
4:2:1 分析意义102
4:2:2 方法原理104
4:2:3 分析方法(Ⅰ)106
4:2:4 分析方法(Ⅱ)109
五、土壤酸度(酸礆度)111
(一)分析意义111
5:1:1 活性酸度112
5:1:2 潜性酸度114
(二)水浸出液pH值(卽活性酸度)的测定116
5:2:1 缓冲液的配制116
5:2:2 雷位测定法(玻璃电极)120
5:2:3 比色法122
(三)盐浸出液pH值的测定127
(四)代换性酸度的测定127
5:4:1 方法说明127
5:4:2 总酸量的测定128
5:4:3 代换性氢的测定128
5:4:4 代换性铝的计算129
(五)水解性酸度的测定129
(六)碳酸钙的测定130
5:6:1 重量分析法131
5:6:2 约测法133
5:6:3 CaCO3与MgCO3的分别测定法134
六、土壤代换性及石灰需用率136
(一)分析意义136
(二)中性或酸性土壤代换量及代换性盐基的测定——醋酸铵淋洗法139
6:2:1 方法原理139
6:2:2 提取步骤141
6:2:3 代换性盐基总量的测定142
6:2:4 代换性钙、镁、钾的测定142
6:2:5 代换量的测定144
6:2:6 代换性氢的测定144
(三)盐土及礆土的代换量及代换性钠的测定144
(四)石灰性土壤代换性的分析146
(五)石灰需用率147
6:5:1 分析意义及原理147
6:5:2 滴定法148
6:5:3 石灰需用率的计算149
七、土壤溶液的研究及土壤中可溶盐的测定152
(一)分析土壤溶液的意义152
(二)可溶盐的测定——水浸出法156
7:2:1 分析意义156
7:2:2 分析方法159
(1)干物质总量及阳离子的测定159
(A)溶液的提取159
(B)去有机质的方法160
(C)干物质总量及残渣的测定160
(D)钙161
(E)镁162
〔附录〕应用有机试剂EDTA测定水浸出液中的Ca与Mg163
(F)钠164
(G)钾165
(2)阴离子的测定166
(A)碳酸根(CO3=)及重碳酸根(HCO3-)的测定——礆度166
(B)氯离子(Cl-)167
(C)硫酸根(SO4=)168
(3)应用离子交换剂测定盐礆土水浸出液的阴离子总量及强酸阴离子总量及SO4=172
(4)全盐量的电阻测定法174
(5)土壤中石膏的测定177
八、速效性氮、磷、钾的分析179
(一)分析意义及方法选择179
(二)速效性钾181
8:2:1 分析方法181
8:2:2 结果的计算183
8:2:3 分级标准183
(三)速效性磷184
8:3:1 酸性及中性土壤中速效性磷的测定184
(四)速效性氮的分析186
8:4:1 水解性氮的分析186
8:4:2 硝酸态氮的分析188
九、机械分析190
(一)通论190
9:1:1 分析方法介绍190
9:1:2 颗粒分级方法介绍191
9:1:3 土壤质地的分类192
(二)吸管法195
9:2:1 标本的处理195
9:2:2 标本的分散和悬液的制备197
9:2:3 土壤颗粒沉降速度和样品吸取时间的计算198
9:2:4 样品的吸取201
9:2:5 各级颗粒百分数的计算202
(三)比重计法205
9:3:1 标本的处理、分散及悬液的制备205
9:3:2 机械成分的测定206
十、附录208
(一)药品208
(二)仪器212
(三)重量分析计算表214
(四)容量分析计算表216
(五)1952年原子量表217
(六)二氧化碳比重表218
(七)对数表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