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生物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微生物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30756148.jpg)
- 邱立友,王明道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12258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71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微生物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微生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什么是微生物1
二、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1
三、微生物学的范畴4
四、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4
五、微生物的特点9
六、微生物与我们11
本章小结13
思考题13
参考文献14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15
第一节 细菌的结构与功能15
一、细胞的形态、排列和大小15
二、细胞的构造17
三、细菌的繁殖35
四、细菌的群体形态35
五、细菌与疾病36
第二节 放线菌37
一、放线菌的形态结构38
二、放线菌的繁殖40
三、放线菌的菌落特征40
第三节 蓝细菌40
一、蓝细菌的形态结构41
二、蓝细菌的繁殖42
第四节 其他原核微生物42
一、支原体42
二、立克次体43
三、衣原体44
四、螺旋体45
五、黏细菌45
第五节 古菌46
一、古菌的细胞结构46
二、古菌的主要类群48
三、古菌与细菌和真核生物的特征比较51
本章小结51
思考题52
参考文献52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53
第一节 真核微生物细胞的构造53
一、真菌的细胞构造53
二、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比较56
第二节 酵母菌57
一、酵母菌的形态和大小57
二、酵母菌的细胞构造58
三、酵母菌的繁殖方式59
第三节 霉菌67
一、霉菌的菌丝67
二、霉菌的繁殖方式70
三、霉菌的菌落特征72
四、常见的霉菌73
第四节 蕈菌78
一、菌体结构79
二、形态特征79
第五节 黏菌80
一、概述80
二、黏菌的生活史81
三、黏菌的形态特征81
四、黏菌的主要类群及其代表种类81
本章小结82
思考题83
参考文献83
第四章 病毒与亚病毒84
第一节 病毒84
一、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85
二、病毒的分类92
三、细菌的病毒——噬菌体93
四、植物病毒101
五、人类和脊椎动物病毒102
六、昆虫病毒107
第二节 亚病毒108
一、类病毒108
二、拟病毒109
三、朊病毒110
本章小结113
思考题113
参考文献114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115
第一节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和所需营养物质115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115
二、营养物质及其功能116
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119
第二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122
一、吞噬作用122
二、渗透吸收作用122
第三节 培养基124
一、配制培养基的原则124
二、培养基的种类及应用125
本章小结129
思考题130
参考文献130
第六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131
第一节 能量代谢131
一、ATP的结构131
二、ATP产生方式132
三、生物氧化145
四、能量利用和储存148
第二节 分解代谢148
一、葡萄糖的分解及丙酮酸的生成149
二、丙酮酸代谢的多样性151
三、其他有机物的分解159
第三节 合成代谢162
一、自养微生物CO2的固定162
二、生物固氮166
三、肽聚糖的生物合成170
四、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172
本章小结176
思考题176
参考文献177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178
第一节 测定生长繁殖和获得纯培养的方法178
一、微生物生长的测定178
二、纯培养的定义及分离方法182
第二节 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184
一、营养物质184
二、温度184
三、氧气和氧化还原电位186
四、氢离子浓度188
五、水分和渗透压190
第三节 微生物的生长191
一、微生物的个体生长191
二、细菌的群体生长192
三、丝状真菌的群体生长196
四、细菌的二次生长、同步生长和连续培养197
第四节 微生物培养法概论200
一、好氧培养方法200
二、厌氧菌的培养202
第五节 微生物生长的控制204
一、控制微生物的物理方法205
二、控制微生物的化学方法210
本章小结217
思考题218
参考文献218
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219
第一节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219
一、3个经典实验220
二、遗传物质在微生物细胞内存在的部位和方式222
三、DNA的结构224
四、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226
第二节 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232
一、基因突变232
二、突变与育种239
第三节 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247
一、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组247
二、真菌的基因重组255
第四节 重组DNA技术258
一、目的基因的克隆259
二、重组体的筛选260
三、DNA的人工合成和扩增260
四、基因的定位诱变261
第五节 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262
一、菌种的衰退与复壮262
二、菌种的保藏264
本章小结265
思考题266
参考文献267
第九章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268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类单元和命名268
一、微生物的分类单元268
二、微生物的命名269
第二节 微生物分类鉴定方法270
一、形态特征270
二、生理生化反应271
三、血清学反应272
四、噬菌体分型272
五、细胞化学成分组成272
六、核酸的碱基组成和分子杂交273
七、各种分类方法联合应用276
第三节 微生物分类系统介绍279
一、细菌分类和伯杰氏手册279
二、安·贝氏真菌学词典280
本章小结281
思考题282
参考文献282
第十章 微生物生态283
第一节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283
一、微生物间的相互关系284
二、微生物与高等动植物间的相互关系289
第二节 土壤微生物学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294
一、土壤微生物294
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297
第三节 水体微生物学与污水污物处理301
一、水体中的微生物301
二、污水污物的微生物处理304
本章小结308
思考题309
参考文献309
第十一章 传染与免疫311
第一节 传染311
一、微生物侵染宿主312
二、微生物的病原特性313
第二节 非特异性免疫315
一、表皮和屏障结构316
二、嗜菌作用316
三、炎症反应316
四、抗菌物质317
第三节 特异性免疫318
一、抗原318
二、抗体322
三、细胞介导的免疫324
四、免疫学的实际应用326
本章小结329
思考题330
参考文献330
第十二章 应用微生物331
第一节 食品微生物331
一、微生物与食品腐败及食品保藏331
二、应用微生物生产食品337
第二节 工业微生物343
一、发酵技术343
二、主要发酵工业产品347
第三节 农业微生物352
一、微生物肥料352
二、微生物农药355
三、微生物饲料357
四、食用菌359
第四节 微生物在其他领域的应用361
一、生理活性物质361
二、微生物与能源开发363
三、微生物冶金364
四、微生物与环境保护365
本章小结366
思考题366
参考文献366
附录368
附录1 微生物学大事记368
附录2 微生物学研究获得的诺贝尔奖369
附录3 常见微生物学名及其读音370
一、微生物学名的发音370
二、常见微生物学名及读音370
附录4 《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2版简表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