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创新视野中的商事法变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金融创新视野中的商事法变革
  • 季奎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2983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0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24页
  • 主题词:商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金融创新视野中的商事法变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金融创新与商事法律变革的宏观联系1

第一节 金融创新的历史沿革与演进趋势1

1.金融创新的背景1

2.金融创新的发展历程3

3.二十一世纪金融创新的宏观发展趋势8

第二节 金融创新与法律环境的关系9

1.法律环境对于金融创新的一般意义9

2.两大法系的法律环境对金融创新的不同影响11

第三节 金融创新与商事法律变革的联系12

1.金融创新对传统私法基本价值判断的否定12

2.商事主体制度的变革13

3.商事行为制度的变革14

第二章 金融创新主要现象的商事法考察16

第一节 证券化的法律结构16

1.资产证券化的概念17

2.资产证券化的流程20

3.资产证券化流程中的法律关系22

4.资产证券化对商事法律的特殊需求24

第二节 金融表外业务的法律分析25

1.表外业务的概念与主要形态25

2.信用风险表外业务在商事法领域中的新发展:次级债务27

3.市场风险表外业务:以金融衍生产品为中心31

4.目前表外业务商事规范适用的主要缺陷36

第三节 金融全球化进程中的商事法移植37

1.金融创新中最重要的法律移植:信托制度38

2.信托的商业化创新39

3.我国的信托制度在金融创新中的窘境41

第三章 金融创新中商事主体组织形式的发展:非经营性金融实体43

第一节 特殊目的机构的法律特性43

第二节 特殊目的机构的法律功能:破产隔离44

1.SPV与自身破产风险隔离45

2.SPV与发起人的破产风险隔离45

3.SPV与母公司的破产风险隔离46

第三节 特殊目的机构的法律组织形式49

1.公司形式49

2.有限合伙形式50

3.信托形式51

4.SPV组织形式选择的原则52

第四节 我国特殊目的机构商事规范的不足53

1.特殊目的公司(SPC)的立法缺陷53

2.特殊目的合伙(SPP)的立法缺陷54

3.特殊目的信托(SPT)的立法缺陷55

4.我国“理财产品”型SPV的法理悖论57

第五节 特殊目的机构暨非经营性金融实体商事规范的完善构想59

1.SPC法律制度的完善方向59

2.SPP法律制度的完善方向60

3.SPT法律制度的完善方向61

4.我国非经营性金融实体的宏观发展路径62

第四章 金融创新中商事主体资本框架的补充:次级债务65

第一节 次级债务对我国金融改革的现实意义65

1.拓宽我国金融机构的资本来源65

2.缓和旧股权体制遗留的矛盾66

3.活跃投资市场66

4.发挥市场约束与辅助监管的功能66

第二节 次级债在我国的法律效力67

1.次级债的法理依据67

2.第三人利益合同在我国《合同法》中的争议及其立法规格68

3.次级债及次级债券的转让69

第三节 次级债的融资手段与破产强行规则的协调70

1.约定的次级顺位与法定的平等受偿之间的冲突70

2.金融实务中化解矛盾的途径71

3.我国在制度层面的完善71

第四节 次级债权人与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72

1.次级债权人与一般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平衡72

2.次级债权人与公司控制人之间的利益平衡:法定“次级性”的引入75

第五章 金融创新中商事主体内部治理的完善:经营者的约束76

第一节 对金融机构经营者进行特殊约束的必要性76

1.股东对金融机构的控制有限77

2.利益相关者对治理的参与不足77

3.公司困境时责任分配机制的不均衡77

4.行政监管的强制性要求78

第二节 信义义务扩张的理论依据78

1.社会责任:金融机构经营者信义义务扩张的法理基础79

2.公司合同理论:董事主体类型及其责任的多元化80

第三节 信义义务在我国立法中的体现及其扩张81

1.传统信义义务内容的具体化与严格化81

2.金融机构董事承担的特别信义义务83

第四节 金融机构经营者在商事法上的问责标准85

第五节 对利益相关者的救济87

1.司法途径:利益相关者派生诉讼87

2.非司法途径:经营者责任保险90

第六章 金融创新驱动下商事交易客体的多元化93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与衍生产品交易中客体的新发展93

1.证券化资产的重要类型:未来债权93

2.金融衍生产品95

第二节 代表性新型客体在我国的制度环境99

1.未来债权可转让性的争议99

2.金融衍生产品在我国的合法性101

第三节 代表性新型客体的特殊法律规范102

1.未来债权102

2.金融衍生产品106

第七章 金融创新驱动下商事交易结构的革新109

第一节 传统商事法律关系在金融资产交易中的演进109

1.金融资产交易的形态109

2.针对“真实出售”的特别规范111

第二节 超越“交易”:信托对大陆法系相关制度的突破118

1.信托法律构造的“超越性”118

2.信托法律关系在金融上的应用价值121

3.信托对大陆法系物权法的挑战122

第三节 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路径125

1.金融资产让与行为之法律标准的发展方向125

2.关于我国信托立法的评析及建议129

3.重构相邻法律制度的设想:以物权体系为中心134

第八章 金融创新驱动下商事交易履行方式的专业化139

第一节 净额结算的实践与基本规则139

1.净额结算的意义与法律实践139

2.净额结算的基本法律规则140

第二节 不涉及破产的净额结算在中国法上的适用141

第三节 涉及破产的净额结算在中国法上的适用142

1.我国立法对破产抵销权的基本态度142

2.破产抵销权与破产程序的关系143

3.通行格式合同中的净额结算方式在我国的争议辨析144

4.我国净额结算制度的完善方向145

第九章 商事法律对金融创新风险的因应:以金融危机为中心147

第一节 金融危机与法制的关系147

1.二十世纪以来重大金融危机事件的导因147

2.“次贷危机”的简要回顾148

3.金融危机与法律制度的联系151

第二节 金融信用的商事法规范152

1.金融信用及其立法与金融危机的关系153

2.我国关于金融信用之私法体系的发展方向154

3.我国金融信用专门立法的建议155

第三节 虚拟经济的商事法规范157

1.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影响力157

2.完善虚拟经济私法制度环境的宏观维度159

3.商事法律对虚拟经济责任机制的微观矫正162

第四节 金融创新风险防范中经济法手段的强势介入166

1.各国应对次贷危机的法律措施分析166

2.金融创新背景下公权力介入商事关系的必要性167

余论 金融创新法制环境变革中的三个“强化”171

第一节 法律内容上强化市场退出制度的地位172

1.企业破产制度的政策目标172

2.自然人破产立法的重要意义173

3.金融机构破产的特殊性174

第二节 法律体系上强化财产法与商事法的衔接175

1.物权法的发展方向175

2.债法的变革趋势177

3.消除两大法系财产法壁垒的理念基础179

第三节 法律渊源上强化“软法”的调整作用180

1.“软法”的意义180

2.软法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形态182

3.软法对金融创新的价值183

4.金融软法与硬法的关系184

结语185

参考文献188

后记1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