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光纤通信网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原荣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15478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100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光纤网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光纤通信网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光纤通信网络概述1
1.1光纤通信网络技术发展过程1
1.1.1光纤通信史回顾和技术发展现状1
1.1.2三种基本的光纤通信系统4
1.1.3三代通信网络介绍4
1.1.4全光网络——第三代网络介绍7
1.1.5通信网络的分层结构8
1.2网络性能9
1.2.1网络性能参数9
1.2.2全光网络的出现及应用11
1.3光纤通信网络分类12
1.3.1按主要性能分类12
1.3.2按技术特征分类13
1.4光传输网技术的演进13
1.4.1对光传输网的要求和技术路线图13
1.4.2光传输网标准化进展16
1.4.3光传输网络技术和功耗的关系19
1.4.4光通道层技术的演进20
1.4.5波段节点技术的最新进展20
复习思考题22
参考文献23
第2章 光纤通信网络拓扑结构24
2.1方向耦合器24
2.1.1 2x2光纤方向耦合器24
2.1.2基于2x2方向耦合器的器件26
2.1.3单纤双向光耦合器26
2.2总线拓扑结构27
2.2.1无源线形总线27
2.2.2有源线形总线29
2.3环状拓扑结构30
2.3.1双环网30
2.3.2星状环网31
2.3.3菊花链双环网32
2.4星状拓扑结构33
2.4.1传输型星形耦合器网络33
2.4.2反射型星形耦合器34
2.4.3分布星状网络35
2.4.4阵列波导光栅(AWG)星形耦合器36
2.4.5有源星状网络36
2.5多光纤系统38
2.6树状拓扑结构38
2.7多跳光网络拓扑结构39
2.7.1单跳光网络39
2.7.2多跳光网络40
2.8复合网络43
2.8.1星状/总线拓扑结构43
2.8.2星状/树状拓扑结构44
2.8.3环状/星状/总线拓扑结构44
2.8.4星状/总线/星状拓扑结构44
2.8.5正在运营的骨干网拓扑结构45
复习思考题45
参考文献46
第3章 光纤通信网络用户47
3.1 SDH47
3.1.1 SDH的基本概念47
3.1.2 SDH帧结构和传输速率48
3.1.3 SDH复用映射结构49
3.1.4 SDH设备类型和系统组成50
3.1.5 SDH接入52
3.1.6 SDH物理层52
3.1.7 SDH网同步53
3.2 ATM54
3.2.1从STM到ATM54
3.2.2 ATM的基本概念55
3.2.3 ATM信元结构56
3.2.4 ATM复用和交换原理56
3.2.5 ATM物理层60
3.2.6 ATM层和ATM适配层(AAL)61
3.2.7流量整形、流量管理和拥塞控制62
3.2.8 ATM的现状和未来63
3.3 IP64
3.3.1 IP简述64
3.3.2以太网65
3.3.3 IP骨干网技术及其演进66
3.3.4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 )69
3.3.5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70
3.4光纤信道71
复习思考题72
参考文献73
第4章 光纤通信传输媒质和器件74
4.1光纤和光缆74
4.1.1光纤结构和类型74
4.1.2光纤传光原理74
4.1.3光纤传输特性75
4.1.4光纤种类80
4.2光源和光发射机81
4.2.1发光机理82
4.2.2半导体激光器82
4.2.3波长可调半导体激光器83
4.2.4高速光发射机84
4.3光探测器和光接收机85
4.3.1光探测原理85
4.3.2 PIN光敏探测器86
4.3.3波导光敏探测器(WG-PD )86
4.3.4光接收机工作原理和性能88
4.3.5相干光接收机90
4.4光无源器件90
4.4.1连接器91
4.4.2光滤波器91
4.4.3波分复用/解复用器94
4.4.4光频交错(IL) DWDM复用/解复用器97
4.4.5光调制器98
4.5光放大器101
4.5.1光放大器概述101
4.5.2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的构成101
4.5.3 EDFA工作原理及其特性102
4.5.4光纤拉曼放大器103
4.6波长转换器105
复习思考题5
习题106
参考文献107
第5章 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网络108
5.1波分复用网络的概念和进展108
5.1.1 WDM概念108
5.1.2 WDM系统109
5.1.3高速WDM光纤传输系统111
5.1.4相干光密集波分复用(CoDWDM)系统113
5.1.5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CO-OFDM) WDM系统115
5.2 WDM网络单元117
5.2.1光线路终端(OLT )117
5.2.2光分插复用器(OADM )118
5.2.3阵列波导光栅(AWG)光分插复用器119
5.2.4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ROADM)121
5.2.5光交叉连接器(OXC)122
5.2.6光线路放大器(OLA)123
5.3 DWDM系统工程设计123
5.3.1中心频率、信道间隔和带宽123
5.3.2光收发模块和复用/解复用器规范125
5.3.3光放大器系统设计125
5.3.4光功率预算及其代价128
复习思考题129
习题130
参考文献130
第6章 光正交频分复用(O-OFDM)网络131
6.1 OFDM介绍131
6.1.1 OFDM系统发展概况131
6.1.2 OFDM的基本原理132
6.1.3傅里叶变换在OFDM中的应用135
6.2 O-OFDM技术的发展137
6.2.1 O-OFDM技术的发展状况137
6.2.2 O-OFDM的基本思想138
6.2.3 O-OFDM实现的基本原理138
6.2.4 O-OFDM的优点和应用140
6.2.5 O-OFDM的缺点和未来前景141
6.3 O-OFDM技术综述142
6.3.1光I/Q调制器142
6.3.2 O-OFDM系统的相干探测和直接探测143
6.3.3相干光OFDM的通用结构144
6.3.4偏振复用CO-OFDM光纤传输系统144
6.3.5 MIMO-OFDM系统146
6.3.6正交带宽复用O-OFDM的频谱组成及系统实现148
6.3.7副载波调制CO-OFDM技术149
6.4 OFDM光纤通信系统153
6.4.1 OFDM多模光纤通信系统153
6.4.2 OFDM单模光纤传输系统154
6.4.3相干光OFDM用于每信道1 Tb/s传输156
6.4.4副载波调制O-OFDM系统158
复习思考题159
参考文献160
第7章 光交换162
7.1光交换概述162
7.1.1通信交换技术的发展史162
7.1.2光交换分类163
7.1.3光交换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164
7.2光交换器件165
7.2.1 MEMS(微机电系统)光开关166
7.2.2半导体光放大器(SOA)开关168
7.2.3耦合波导光开关168
7.2.4热光波导开关169
7.3光交换技术170
7.3.1时分光交换170
7.3.2波分光交换171
7.3.3空分光交换172
7.3.4多协议波长标签交换(MPλLS)174
7.3.5光分组交换175
7.3.6波分/空分混合交换系统176
7.3.7多维交换系统176
复习思考题179
参考文献179
第8章 光传输网络管理181
8.1网络管理概述181
8.1.1网络管理协议和体系结构181
8.1.2对网络管理体系的要求181
8.1.3光网络的分级管理182
8.2光学层管理183
8.2.1对光学层的要求183
8.2.2设备的互操作性183
8.2.3光监控信道184
8.2.4光学安全管理184
8.3性能和故障管理185
8.3.1误码率测量186
8.3.2报警管理186
8.3.3控制186
8.4配置管理187
8.4.1设备管理187
8.4.2波长管理187
8.4.3连接管理188
8.4.4带宽和协议管理188
8.4.5适应性管理189
8.5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189
8.5.1 ASON概述189
8.5.2 ASON的体系结构190
8.5.3 ASON提供的3种连接192
8.5.4 ASON网络结构模型192
8.5.5 ASON请求建立过程193
8.5.6 ASON网络管理194
复习思考题195
参考文献195
第9章 光纤通信网络的生存性197
9.1网络生存性基本概念197
9.1.1生存性定义和措施197
9.1.2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198
9.1.3单向保护切换和双向保护切换198
9.2 SDHI网络的保护199
9.2.1路径保护199
9.2.2环路保护200
9.2.3路由保护202
9.2.4保护切换准则202
9.3 IP网络的生存性202
9.3.1 IP/MPLS备用通道恢复203
9.3.2 IP/MPLS的LSP通道保护203
9.4光学层保护204
9.4.1光学层保护技术204
9.4.2 1+1光信道专用保护205
9.4.3格状网的保护206
9.4.4 WDM网络保护、生存和互连206
9.5 ASON网络的生存性207
9.5.1 ASON网络生存性新特点207
9.5.2基于控制平面的保护208
9.5.3基于传输平面的保护208
9.5.4 ASON网络的恢复209
复习思考题209
参考文献209
第10章 光纤接入网210
10.1接入网在网络建设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210
10.1.1接入网在网络建设中的作用210
10.1.2光接入网技术演进210
10.1.3三网融合——接入网的发展趋势212
10.2网络结构213
10.2.1网络结构213
10.2.2光线路终端(OLT)215
10.2.3光网络单元(ONU)216
10.2.4光分配网络(ODN)218
10.3无源光网络(PON)基础220
10.3.1分光比220
10.3.2结构和要求220
10.3.3下行复用技术221
10.3.4上行接入技术221
10.3.5安全性和私密性223
10.4 PON接入系统224
10.4.1 EPON系统224
10.4.2 GPON系统226
10.4.3 WDM-PON系统230
10.4.4 WDM/TDM混合无源光网络234
10.5光正交频分复用(O-OFDM)接入网235
10.5.1 OFDM在射频信号光纤传输(RoF)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应用235
10.5.2混合使用OFDM和TDM的10 Gb/s PON236
10.5.3偏振复用直接探测40 Gb/s MIMO OFDM-PON238
10.5.4 OFDM-PON的优点239
10.6光纤/电缆混合(HFC)网络240
10.6.1 HFC网络的结构和功能241
10.6.2 HFC网络的频谱安排242
10.6.3 HFC网络的调制和复用242
10.7射频信号光纤传输(RoF)宽带接入网243
10.7.1光频间插(IL) DWDM毫米波RoF系统光谱图244
10.7.2微波信号的光学产生245
10.7.3单边带光调制247
10.7.4光纤传输宽带无线接入网247
复习思考题249
习题250
参考文献251
第11章 光纤通信网络设计252
11.1网络设计的总体考虑252
11.1.1系统结构253
11.1.2光纤损耗限制系统255
11.1.3光纤色散限制系统256
11.2传输层设计257
11.2.1空分复用257
11.2.2时分复用257
11.2.3波分复用258
11.3功率预算258
11.3.1系统功率预算258
11.3.2功率代价因素259
11.4带宽设计261
11.4.1上升时间带宽设计261
11.4.2电带宽和光带宽263
11.5单信道光纤通信系统设计263
11.5.1模拟系统设计264
11.5.2数字系统设计266
复习思考题268
习题269
参考文献269
第12章 海底光缆通信网络270
12.1海底光缆网络概述270
12.1.1海底光缆通信网络的发展历程270
12.1.2海底光缆网络分类272
12.1.3 ITU-T海底光缆系统标准研究进展274
12.1.4海底光缆网络的拓扑结构274
12.2海底光缆系统技术276
12.2.1全光放大中继技术277
12.2.2光调制技术278
12.2.3前向纠错技术278
12.2.4光纤技术280
12.2.5色散管理和补偿技术281
12.2.6波分复用技术282
12.2.7偏振复用/相干接收技术283
12.2.8性能和可靠性保证技术284
12.3海底光缆系统光放大中继技术286
12.3.1海底中继器286
12.3.2分支单元287
12.3.3终端传输设备289
12.3.4线路监视292
12.3.5供电设备293
12.4海底光缆系统无中继技术294
12.4.1传输终端294
12.4.2无中继系统的设计297
12.4.3无中继系统维护设备298
12.4.4无中继系统的发展299
12.5海底光缆系统300
12.5.1中继海底光缆系统300
12.5.2无中继海底光缆系统302
12.5.3 WDM无中继传输试验系统303
12.5.4偏振复用相干接收无中继传输试验系统305
12.6海底光缆通信系统工程设计306
12.6.1工程设计应考虑的问题306
12.6.2系统路由选择原则309
12.6.3选择海底光缆的注意事项309
12.6.4损耗和功率预算310
复习思考题314
参考文献314
附录A电磁波频率与波长的换算316
附录B dBm与MW、 μW的换算316
附录C dB值和功率比317
附录D百分损耗(%)与分贝(dB)损耗换算表318
附录E PDH与SDH速率等级318
附录F WDM信道Δλ和ΔV的关系319
附录G物理常数319
附录H 系统设计参数320
附录I电磁波频谱表321
附录J名词术语索引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