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艺术社会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艺术社会学
  • 陈秉璋,陈信木著 著
  • 出版社: 巨流图书有限公司
  • ISBN:957732016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艺术社会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第一章 绪论3

壹 艺术的定义问题6

贰 艺术的范畴与内涵问题10

参 艺术研究的差异性观点、态度与派别13

肆 文艺社会学的意义及其构思14

伍 介绍西方艺术理论与知识体系之意义16

上篇 西方艺术理论的简介和批判21

第二章 西方传统哲学的意念主义思想及其艺术论21

壹 促成或形成意念主义艺术论之原因追踪23

贰 意念主义艺术论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内涵24

一、圣多玛斯25

二、康德的艺术观31

三、黑格尔的絶对观念44

参 意念主义艺术论之所以能够存在并发展的理由47

第三章 近代经验主义的美学论51

壹 托尔斯泰的传达论53

一、艺术的定义53

二、真假艺术的判准55

三、好坏艺术的判准57

贰 柯林悟的艺术表现论58

一、表现不是什么59

二、表现是什么61

三、表现与情感65

参 贝尔的形成主义艺术论66

一、有意义的形式67

二、艺术欣赏的孤立主义72

三、艺术与道德关系的唯美主义74

肆 苏珊·兰格的符号论76

一、艺术的定义77

二、幻象原则81

第四章 物质主义或唯物史观的艺术论87

壹 物质主义或唯物史观的艺术论之先驱者89

一、费尔巴哈90

二、恩格斯与马克思91

贰 物质主义或唯物史观的艺术论之发扬者92

一、保尔·拉法格93

二、弗兰茨·梅林93

参 唯物史观的艺术理论家—普列汉诺夫94

一、普列汉诺夫在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上的地位94

二、普列汉诺夫的美学方法论96

三、普列汉诺夫论艺术或美学的起源99

四、普列汉诺夫论审美109

五、普列汉诺夫论艺术的本质与社会作用129

六、普列汉诺夫论功利主义与纯艺术主义之艺术观132

七、普列汉诺夫论艺术与社会心理的关系142

八、普列汉诺夫论艺术的相对独立性155

九、普列汉诺夫对现代派艺术的批判162

第五章 西方美学或艺术理论的主要争议及其论述179

壹 艺术本质的争议问题181

一、什么是艺术?181

二、传统艺术论的操作性定义183

三、艺术本质的否定观187

四、艺术或艺术作品的本质问题之再出发191

贰 审美态度与审美经验的争议问题193

一、审美态度与形象直觉194

二、审美态度的解析197

三、审美态度的重要性200

四、对审美态度说的批判201

五、心理距离説205

六、移情説211

参 审美价值论的争议217

一、主观主义与情感主义217

二、特殊主义与相对主义219

三、怀疑主义与客观主义221

四、工具主义223

下篇 东方社会学的艺术论231

第六章 从西方美学艺术论到东方社会学的艺术论231

壹 前言233

贰 艺术的操作性定义234

参 文艺社会学的方法论237

一、思维方法237

二、研究方法238

三、分析技巧与技术238

四、文艺方法论的基本分析架构239

第七章 文艺的起源论241

壹 审美能力的来源243

贰 自然审美能力与自然艺术的起源244

一、自然艺术的内在创造过程245

二、促成自然的外在演变过程及其内涵245

参 共识性社会情感与人文艺术之起源247

肆 智性想像与精神艺术的起源248

第八章 文艺的发展或变化论251

壹 文艺的存在理由—独立运作及其自主化过程253

一、自然艺术的存在理由254

二、社会人文艺术的存在理由255

三、精神艺术的存在理由255

贰 社会生活世界与艺术的互动关系(一)256

参 社会生活世界与艺术的互动关系(二)261

肆 社会生活世界与艺术互动的结果分析—社会学力的分析267

一、社会学力分析法的简介268

二、社会与艺术的互动结果之一:社会型态与艺术特质之关系271

三、社会与艺术的互动结果之二:社会生活世界与艺术的内涵判断275

第九章 东方社会学文艺论的总结论279

壹 前言281

一、社会生活的再现282

二、社会生活世界282

三、情感283

四、快感与美感286

五、艺术创作者与外在生活世界的互动关系289

贰 艺术起源的社会学理论294

一、生活我、社会我,与精神我294

二、劳动场域295

三、精神艺术或向往艺术296

参 艺术演变或变化的社会理论297

一、艺术存在的理由297

二、艺演变或变化的原因298

肆 文艺创作的社会学理论299

一、审美能力的本能观300

二、直觉性情感论300

三、倾向性艺术思想、艺术形象之创意论301

四、艺术表现或传达论301

伍 艺术的审美价值论302

一、价值的定义303

二、审美价值的界定及其特徵303

三、形成审美价值的社会过程304

陆 艺术的本质论306

一、艺术的本质307

二、美307

三、就人类的历史时序与社会类型论美的实质内涵308

四、就人类的社会活动论美的实质内涵3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