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发现东方 王岳川学术作品集 修订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发现东方 王岳川学术作品集 修订版
  • 王岳川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6480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32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356页
  • 主题词:文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发现东方 王岳川学术作品集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言:发现东方——文化定输赢1

一 缺席的中国是否可以返回现场1

二 失效的中国身份是否可以再合法化6

三 发现东方事关文化创新与文化自信10

四 发现东方表征新时代中国文化自觉14

五 当代知识分子对价值重建的文化担当18

第二章 后东方主义与全球化反思24

第一节 后东方主义时代的“主义”与“问题”25

一 东方主义问题25

二 东方主义与西方主义的“看”与“被看”28

三 被看的身份:西方中心主义对中国的偏见与误读30

四 破除西方中心主义模式与重建文化自信36

第二节 后东方主义时代的文化对话40

一 后东方主义与超越东西二元对立41

二 全球分享东方价值的意义42

第三节 全球化反思与中国文化立场定位45

一 多维度的全球化理解46

二 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场域53

三 在文化差异中寻求互补、共进58

四 在文化重建中重塑民族价值63

第三章 文化帝国主义批判与现代性审理66

第一节 从人类现代史进入中国问题域67

一 东方对现代西方的深刻影响67

二 现代以来西方世界中的中国形象变迁71

三 没有永远的落后:大历史视野下的文明走向73

第二节 现代性谱系批判77

一 现代性的四大维度与二元结构78

二 现代性理性批判79

三 从现代性走向后现代性81

四 后现代思维剖析及其价值内核83

第三节 中国现代性是否合法?87

一 一元现代性的终结:现代性的多元选择权87

二 东方智慧的文化重量91

三 后霸权主义时代的文化多极多样化93

第四章 文化纷争与大国文化软实力96

第一节 当代国际文化纷争的严峻局势96

一 当代亚洲文化战略格局的重组97

二 四大发明遭遇挑战与文化民族主义问题100

三 中韩文化论战显示韩国文化的扩张心态106

四 以创新输出推动东亚文化新格局110

第二节 国际文化战略与竞争111

一 当代中国文化的战略处境111

二 美国文化全球霸权的形成:从文化冷战到文化热战117

三 当代国际文化产业竞争的白热化120

四 文化提升是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重要标志124

第五章 汉语文化危机与汉语思想再发现127

第一节 从英语中心主义到汉语文化自觉127

一 英语霸权对汉语的挤压128

二 英语强势地位与汉语“自我东方化”129

三 消除汉语危机与重估母语价值131

第二节 汉字文化的历史踪迹与当代际遇134

一 汉字本体论降解:从神性到罪性134

二 走出汉字失语的文化误区138

三 汉字象性思维与诗性命名的文化意义140

四 汉字文化圈中的书法艺术世界142

五 从后殖民话语到边缘对话理论148

第三节 发现东方与创生汉语思想151

一 创生汉语思想151

二 中国汉字文化的美丽精神155

第六章 太空文明时代的中国文化身份158

第一节 大陆文明、海洋文明、太空文明时代的身份改写158

一 太空文明时代的文化世界观158

二 文化身份的重新改写与确认160

三 近现代中国文化的危机162

四 太空文明时代的文化身份改写164

第二节 太空文明时代的儒学价值重估172

一 儒学与大陆文明172

二 反思中国的海洋文明观174

三 太空文明时代的后儒学价值180

第三节 文学性话语与中国文学身份的确立182

一 文学对象的文化语境变迁183

二 文化知识建构应该走出封闭而重释世界185

三 身份疏离与回归传统186

第七章 生态思潮与东方生态精神价值189

第一节 社会现代化与精神生态化190

一 盲目追新的赶超话语及其弊端190

二从“升级”到“超越”的精神生态转型194

三 精神生态的人文价值197

第二节 深生态学的文化张力与人类价值199

一 生态文化理论的兴起199

二 深生态学的思想拓展201

三 深生态学的现实语境204

四 生态文化的启示与精神价值整体创新207

第三节 中国文化的生态精神价值210

一“三和文明”与“三争文明”的互动210

二 中国儒文化的和谐之境与道禅互补218

三 中国文化“道”与“艺”的双螺旋结构222

四 向世界发出中国文化的声音227

第八章 中国形象重塑与再中国化230

第一节 审视中国形象的历史变迁231

一 从西方镜像到中国形象231

二 急剧下滑的近现代中国形象233

三 消费主义时代中国形象表面化症候242

四 美国金融危机后的中国艺术形象244

五从“妖魔化中国”走向文化对话消除误读246

第二节 新世纪中国形象重塑248

一 后奥运时代中国形象在国际公共艺术空间中的拓展248

二 文化象征资本促进中国形象的完整性252

三 中国形象的文化软着陆256

第三节“再中国化”:重新确立大国文化地位260

一 去中国化:中国文化衰落的历史表征260

二 再中国化:东方文化复兴的可选方案264

第九章 文化输出:重返世界的中国话语268

第一节 历史意识与文化输出实践269

一 扭转文化交流的逆差与落差269

二 接续文化输出的历史路标274

三 减少误读与增进交流278

第二节 文化输出的思路分析282

一 文化输出的文化分层282

二 文化输出的翻译与文化问题285

第三节 中国文化输出的全方位策略288

一 思想输出:向海外推出300种中国思想文化著作288

二 形象展现:向海外发行100集《发现中国》高清电视文化片291

三 文化机制:建立“新西方”中国文化学校294

第十章 结语:人类新文明的吁求297

一 西方现代性极度扩张与人类文化断根298

二 必须直面严峻的人类精神生态危机302

三 超越后现代美学与激发东方美学原创力307

四 文化创新深度审视与中国立场确立313

五 东西方话语整合创造新人类价值322

初版后记327

新版后记3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