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税收政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琴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
- ISBN:978780235587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13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242页
- 主题词:保险业-税收管理-财政政策-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税收政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1研究综述15
1.1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差异的一般理论分析15
1.1.1国外的税会关系模式理论和实证分析15
1.1.2国内的税会差异根源及其走向研究16
1.2非寿险业务准备金计提方法探讨19
1.2.1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计提方法比较和改进19
1.2.2未决赔款准备金精算方法及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22
1.2.3总准备金的来源和量化27
1.3保险税制改革30
1.3.1保险税制优化的评价标准30
1.3.2保险税制在整个税制中的定位和改革取向31
1.3.3保险公司所得税制和准备金扣除政策调整33
2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的构成与评估基础36
2.1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的界定36
2.1.1非寿险业务的内涵36
2.1.2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的性质和构成39
2.2评估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的重要性与目的47
2.2.1评估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的重要性47
2.2.2评估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的目的51
2.3评估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的基础55
2.3.1通用会计准则为基础55
2.3.2法定会计准则为基础55
2.3.3纳税会计准则为基础56
3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的会计制度与监管规则间的关系及其变迁58
3.1会计制度与监管规则间的关系58
3.1.1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的会计地位58
3.1.2非寿险业务准备金与偿付能力监管60
3.1.3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的监管规则和会计制度间的关系68
3.2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的会计制度和监管规则间的关系变迁73
3.2.1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的监管规则趋向专业化73
3.2.2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的财会制度趋于融合76
3.2.3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的会计制度和监管规则间的关系变迁80
3.3新会计准则实施对保险监管的影响84
3.3.1改变偿付能力报表编制规则85
3.3.2重构保险监管信息系统86
3.3.3对监管人员素质要求提高87
4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的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间的关系及其变迁89
4.1会计与税收的辩证关系89
4.1.1会计是税收的微观基础90
4.1.2税收从宏观层面上影响会计发展91
4.2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关系92
4.2.1会计制度、财务制度、会计准则间的关系93
4.2.2税收法规的基本构成97
4.2.3不同经济条件下税会关系模式99
4.3保险会计制度变革与非寿险业务准备金评估方法之变化104
4.3.1 1984~1993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会计制度》105
4.3.2 1993~1998年,《保险企业会计制度》105
4.3.3 1999~2001年,《保险公司会计制度》107
4.3.4 2002~2006年,《金融企业会计制度》108
4.3.5 2007年,《企业会计准则》110
4.4非寿险业务准备金适用的税收法规变化115
4.4.1归属于金融企业的所得税法规115
4.4.2针对保险企业的所得税单行法规116
4.4.3具体到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的专门法规116
4.4.4对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税收法规变革的评价118
4.5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的税会关系分析:变迁及趋势120
4.5.1 1994~1998年,两者完全一致121
4.5.2 1999 ~2001年,两者出现一定程度的分离121
4.5.3 2002年至今,两者间的分离呈扩大趋势123
5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税会差异的理论分析及其检验127
5.1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税会差异的理论分析127
5.1.1不同的目标与原则127
5.1.2政府主导制度的制定129
5.1.3会计政策选择导致的差异130
5.2非寿险业务准备金提存现状和检验131
5.2.1样本和数据选择131
5.2.2各项责任准备金提取状况及检验133
5.3税会差异造成的宏微观经济效率损失155
5.3.1增加财务核算成本155
5.3.2提高税收征管成本156
5.3.3加重产险公司的税收负担156
5.3.4诱发偷漏税等不法行为157
5.3.5抑制非寿险业的发展158
6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税务处理的国际比较160
6.1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税务处理比较160
6.1.1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不同说法160
6.1.2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会计与税务处理方式比较161
6.2未决赔款准备金的税务处理比较163
6.2.1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构成和提取方法163
6.2.2未决赔款准备金会计与税务处理方式比较164
6.2.3未决赔款准备金是否要求贴现164
6.3总准备金的税务处理165
6.3.1总准备金准予税前扣除166
6.3.2总准备金税前不予扣除167
6.4对各国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税会处理的评价及启示170
6.4.1准备金充足性测试的规定有待完善170
6.4.2巨灾准备金的会计做法有待考证172
7协调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税会差异的建议175
7.1协调差异的理论和现实基础175
7.1.1会计与税收具有内在一致性175
7.1.2保险税制完善有政策依据176
7.1.3差异的协调已取得初步成果177
7.1.4税法直接授权财税部门177
7.2协调税会差异应注意的问题178
7.2.1理顺税收和保险业发展间的关系179
7.2.2体现非寿险业务的基本特征179
7.2.3坚持双向积极协调的原则180
7.2.4内在遵从与外部调整相结合办法181
7.3完善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税收政策的建议182
7.3.1采用更精确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扣除方法182
7.3.2按精算方法计提未决赔款准备金并准予税前据实扣除184
7.3.3完善理赔费用准备金和保费不足准备金的税法规定185
7.3.4给予总准备金一定的税收优惠186
7.4完善相关配套措施188
7.4.1严格税收征管188
7.4.2健全精算责任制度189
7.4.3加强财税管理层面间的合作189
结论191
参考文献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