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产动物预防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水产动物预防医学
  • 夏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8612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水产生物-动物疾病-预防医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水产动物预防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水产动物疾病与预防医学研究史1

一、世界水产动物疾病与预防医学研究简史1

二、我国水产动物疾病与预防医学研究史2

第二章 水生动物免疫系统与疫苗5

第一节 概述5

第二节 鱼类免疫系统概述6

一、初级免疫器官6

二、次级淋巴器官6

第三节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7

一、MHC的命名8

二、MHC的精细结构8

三、MHC分子的抗原递呈12

四、鱼类MHC研究15

五、MHC的遗传学特点17

第四节 特异性免疫18

一、特异性体液免疫18

二、特异性细胞免疫21

第五节 非特异性免疫21

一、非特异性细胞免疫21

二、非特异性体液免疫24

第六节 干扰素系统35

一、鱼类干扰素基因与抗病毒活性35

二、干扰素诱导基因转录的信号传递途径39

三、干扰素生物功能41

第七节 温度和环境因子对鱼类免疫应答的影响42

第八节 甲壳动物免疫系统43

第九节 疫苗及免疫接种44

一、鱼类疫苗学研究概况44

二、疫苗类型和制苗工艺45

三、鱼用疫苗47

四、鱼用生物制品的应用前景56

五、免疫增强剂56

六、免疫接种方法59

七、免疫监控60

八、疫苗在我国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61

第三章 免疫学诊断技术63

一、凝聚性试验63

二、荧光抗体法73

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76

第四章 药物学基础84

第一节 药物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84

一、药物学的起源84

二、药物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85

三、药物学的分支——渔药药学的发展趋势85

第二节 药理学概要87

一、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物效应动力学87

二、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物代谢动力学90

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92

第三节 渔药的分类与剂型97

一、渔药的定义和分类97

二、渔药的制剂与剂型98

三、药物的保存100

四、药品批号及有效期101

第四节 常用药物101

一、抗微生物类药物101

二、杀虫驱虫药物111

三、中草药113

第五节 消毒剂120

一、福尔马林120

二、生石灰121

三、氯化钠121

四、碳酸氢钠122

五、氯胺-T122

六、漂白粉122

七、漂粉精123

八、二氧化氯123

九、二氯异氰脲酸钠124

十、三氯异氰脲酸125

十一、二氯海因125

十二、溴氯海因125

十三、碘126

十四、聚维酮碘126

十五、高锰酸钾126

十六、过氧化氢127

十七、吖啶黄127

十八、亚甲蓝128

十九、硫酸铜128

二十、硫酸亚铁128

二十一、硫酸锌129

二十二、氯化铜129

二十三、络合铜129

二十四、新洁尔灭130

二十五、洗必泰130

第六节 环境改良剂131

一、光合细菌131

二、明矾131

三、聚合氯化铝132

四、沸石粉132

五、麦饭石132

六、膨润土133

七、过氧化钙133

八、过碳酸钠133

第七节 鱼用激素134

一、脑垂体PC134

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34

三、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134

第八节 鱼用麻醉剂135

一、巴比妥类135

二、碘化钾烷卡因135

第九节 防霉剂和抗氧化剂136

一、苯甲酸钠136

二、丙酸、丙酸钙、丙酸钠136

三、山梨酸、山梨酸钾、山梨酸钠136

四、富马酸二甲酯137

五、乙氧基喹啉137

六、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137

七、二叔丁基对甲酚137

第十节 渔药的安全使用138

一、禁用渔药138

二、渔药的选择和合理使用142

三、渔药残留的控制144

第五章 水生动物细菌性疾病预防148

第一节 概述148

一、病原菌的致病机理149

二、细菌病的传染149

三、细菌病的控制151

第二节 主要鱼类细菌性疾病153

一、淡水鱼类细菌性出血败血症153

二、淡水鱼类细菌性烂鳃病155

三、淡水鱼类赤皮病155

四、淡水鱼类细菌性肠炎156

五、鲤科鱼类疖疮病156

六、草鱼烂尾病157

七、链球菌病157

八、罗非鱼溃疡综合征157

九、淡水鱼类白头白嘴病158

十、淡水鱼类竖鳞病158

十一、淡水鱼类白皮病159

十二、淡水鱼类打印病159

十三、鳗爱德华菌病159

十四、鳗鲡烂鳃病160

十五、鳗烂尾病160

十六、鳗赤鳍病160

十七、鳗红点病161

十八、鳗弧菌病161

十九、鳗鲡出血性败血症162

二十、噬纤维细菌病162

二十一、鲑鳟鱼类弧菌病163

二十二、鲑鳟疖疮病164

二十三、鲑鳟肠型红嘴病165

二十四、鳜细菌性烂鳃病165

二十五、淡水白鲳白皮病166

二十六、鲇科鱼类爱德华菌病166

二十七、鲇肠炎病166

二十八、鲇黑体病167

二十九、大口鲇细菌性败血症167

三十、乌鳢腐皮病168

三十一、海产鱼类弧菌病168

三十二、海水鱼类链球菌病169

三十三、海水鱼类爱德华菌病170

三十四、海水鱼类巴氏杆菌病170

三十五、分支杆菌病171

三十六、细菌性肾病171

第三节 主要养殖甲壳类细菌性疾病172

一、细菌性败血病172

二、甲壳溃疡病173

三、烂眼病173

四、对虾肠道细菌病174

五、丝状细菌病174

第六章 水生动物病毒病预防175

第一节 概述175

第二节 鱼类病毒学基础知识176

一、病毒基因组176

二、病毒的结构中可能与免疫有关的蛋白179

三、鱼类病毒的传播179

第三节 鱼类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诊断方法180

一、生物测定180

二、细胞培养180

三、显微和超微观察181

四、免疫学方法181

五、核酸扩增及杂交技术181

六、生化分析182

七、生物芯片技术182

第四节 鱼类病毒病182

一、草鱼出血病182

二、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183

三、病毒性出血败血症184

四、鲤春病毒血症185

五、鱼类疱疹病毒感染185

六、虹彩病毒感染186

七、水生双节段RNA病毒感染188

八、野田病毒感染188

第五节 甲壳类及贝类动物病毒病189

一、对虾白斑综合征189

二、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病190

三、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190

四、Taura综合征191

五、对虾黄头病191

六、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191

七、牡蛎疱疹病毒病191

第六节 两栖类和水生爬行类动物病毒病192

一、两栖类动物病毒病192

二、水生爬行类病毒病193

第七章 真菌病预防194

第一节 概述194

第二节 真菌学基础195

一、真菌的致病性195

二、真菌病的诊断196

第三节 淡水鱼类真菌病196

一、水霉病196

二、鳃霉病198

第四节 鲑鳟鱼类真菌病199

一、水霉病199

二、鳃霉病199

三、鱼醉菌病199

第五节 甲壳类及贝类真菌病200

一、链壶菌病200

二、镰刀菌病201

三、白斑病201

四、河蟹离壶菌病202

五、鲍海壶菌病202

六、牡蛎幼体离壶菌病203

第六节 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真菌病203

一、水霉病203

二、毛霉病204

第八章 原生动物病预防205

第一节 概述205

第二节 肉足鞭毛虫病206

一、锥体虫病206

二、隐鞭虫病207

三、鳟变形虫肾炎207

第三节 孢子虫病207

一、艾美耳球虫病207

二、黏孢子虫病208

三、肤孢子虫病209

四、微孢子虫病209

五、折光马尔太虫病209

第四节 纤毛虫病210

一、斜管虫病210

二、小瓜虫病210

三、刺激隐核虫病211

四、车轮虫病212

第九章 寄生虫病预防213

一、指环虫病213

二、三代虫病214

三、本尼登虫病214

四、片盘虫病214

五、复口吸虫病(白内障病,瞎眼病)215

六、血居吸虫病215

七、华支睾吸虫病216

八、头槽绦虫病216

九、舌型绦虫病216

十、鲤嗜子宫线虫病217

十一、拟嗜子宫线虫病217

十二、长棘吻虫病217

十三、锚头鳋病218

十四、鱼鲺病218

十五、钩介幼虫病219

十六、人鱼共患寄生虫病219

第十章 特种水产动物疾病预防220

第一节 鳖的疾病220

一、鳖红脖子病220

二、鳃腺炎220

三、红底板病221

四、出血性肠道坏死症221

五、腐皮病222

六、穿孔病222

七、疖疮病223

八、爱德华菌病224

九、白斑病224

十、白毛病225

十一、鳖钟形虫病226

十二、血簇虫病226

十三、鳖锥虫病226

十四、萎瘪病227

十五、脂肪代谢不良症227

十六、氨中毒症228

十七、外生殖器下垂症228

第二节 龟的疾病229

一、龟颈溃疡病229

二、腐甲病229

三、烂板壳病229

四、肠胃炎230

五、口腔炎230

六、溃烂病231

七、绿毛秃斑症231

第三节 蛙的疾病232

一、红腿病232

二、肠胃炎232

三、脑膜炎黄杆菌病233

四、链球菌病233

五、烂皮病234

六、腹水病235

七、爱德华菌病235

八、温和气单胞菌病236

九、车轮虫病236

十、纤毛虫病237

十一、锚头鳋病237

第四节 大鲵疾病237

一、疖疮病237

二、赤皮病237

三、打印病238

四、肠胃炎238

五、水霉病238

六、车轮虫病239

七、复口吸虫病239

第十一章 营养和环境疾病预防241

第一节 藻类引起的疾病(或中毒)241

一、赤潮241

二、微囊藻引起的中毒246

三、三毛金藻引起的中毒246

四、卵甲藻病247

五、淀粉卵甲藻病248

六、楔形藻病248

七、针杆藻病248

八、丝状绿藻249

第二节 水质引起的疾病249

一、感冒和冻伤249

二、浮头和泛池249

三、气泡病253

四、pH的危害254

第三节 污染物质引起的中毒256

一、菊酯类农药中毒257

二、酚化合物中毒258

参考文献2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