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桥梁抗震研究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桥梁抗震研究 第2版
  • 王克海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978711318012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696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712页
  • 主题词:桥梁结构-防震设计-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桥梁抗震研究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全国地震活动概况1

1.1 全国地震活动的基本特征1

1.2 1949~1981年全国地震活动的概况分析4

1.2.1 地震活动基本特征4

1.2.2 地震灾害情况6

1.3 1982年以来全国地震活动概况8

1.4 本章小结33

第2章 桥梁震害37

2.1 典型地震及桥梁震害37

2.1.1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37

2.1.2 1960年智利地震39

2.1.3 1976年唐山地震40

2.1.4 1989年美国Loma Prieta地震59

2.1.5 1994年美国Northridge地震68

2.1.6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75

2.1.7 1999年土耳其地震86

2.1.8 1999年中国台湾集集地震88

2.1.9 2004年日本新澙地震94

2.1.10 2007年秘鲁地震96

2.1.11 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桥梁震害107

2.1.12 2010年玉树地震中的桥梁震害111

2.1.13 2010年智利地震113

2.1.14 2010年墨西哥地震118

2.1.15 2010年新西兰地震125

2.1.16 其他地震中的桥梁震害129

2.2 桥梁震害内因136

2.2.1 桥梁上部结构震害136

2.2.2 桥梁支座震害136

2.2.3 桥梁下部结构震害137

2.2.4 桥梁基础震害137

2.3 本章小结137

第3章 国内外地震工程学的发展历程141

3.1 地震工程学发展的几个阶段141

3.1.1 第一阶段——地震工程学发展的萌芽阶段141

3.1.2 第二阶段——地震工程学发展的成熟阶段143

3.1.3 第三阶段——地震工程学发展的扩展阶段145

3.1.4 其他划分148

3.2 现阶段地震工程学发展情况149

3.3 我国地震工程学发展研究160

3.3.1 创建阶段160

3.3.2 发展阶段161

3.3.3 横向发展阶段163

3.4 国内外生命线地震工程的研究165

3.5 本章小结168

第4章 桥梁抗震计算与抗震性能评价方法综述174

4.1 结构抗震动力学基本概念174

4.1.1 运动方程174

4.1.2 结构动力特性176

4.2 桥梁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178

4.2.1 静力阶段179

4.2.2 反应谱法182

4.2.3 动态时程分析法192

4.2.4 随机振动方法207

4.2.5 分析和设计方法总结209

4.3 桥梁抗震性能评估及分析方法211

4.3.1 确定加固优先权211

4.3.2 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分析213

4.4 非线性静力弹塑性分析214

4.4.1 能力谱方法214

4.4.2 位移影响系数法218

4.4.3 适应谱Pushover方法220

4.4.4 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222

4.4.5 基于模态分析的Pushover方法225

4.5 本章小结235

第5章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240

5.1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基本概念241

5.1.1 定义241

5.1.2 研究内容242

5.1.3 特点245

5.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防标准和方法245

5.2.1 国外抗震设防标准245

5.2.2 国内抗震设防标准247

5.2.3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249

5.3 中小跨径梁桥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260

5.3.1 国内外桥梁体系、震害与规范260

5.3.2 考虑支座摩擦滑移的抗震设计方法269

5.3.3 美、日与中国桥梁支座检算规定273

5.3.4 结构性能破坏模式276

5.3.5 我国中小跨径桥梁抗震性能设计276

5.4 基于性能(多水平性能目标)的既有桥梁抗震性能评价280

5.5 本章小结282

第6章 梁桥抗震分析实例286

6.1 梁桥结构特点286

6.1.1 简支梁桥结构特点286

6.1.2 连续梁桥结构特点287

6.1.3 连续刚构桥结构特点288

6.2 梁桥震害特点及其原因分析289

6.3 中小跨径梁桥抗震设计方法292

6.3.1 桥梁抗震设计理念292

6.3.2 抗震设防标准293

6.3.3 抗震设计流程294

6.4 简支梁桥抗震分析295

6.4.1 简支梁桥地震反应实例295

6.4.2 简支梁桥有限元建模308

6.4.3 简支梁桥抗震设计及构造措施311

6.5 连续梁桥抗震分析314

6.5.1 连续梁桥地震反应实例314

6.5.2 连续梁桥抗震设计及构造措施342

6.5.3 连续梁桥有限元建模344

6.6 连续刚构桥抗震分析347

6.6.1 实例一347

6.6.2 实例二351

6.6.3 连续刚构桥抗震设计及构造措施360

6.6.4 连续刚构桥的抗震特点361

6.7 本章小结362

第7章 斜拉桥抗震分析及减震研究365

7.1 斜拉桥的历史与发展概况365

7.2 斜拉桥几何非线性分析方法377

7.2.1 斜拉索非线性刚度矩阵378

7.2.2 描述梁-柱效应的刚度矩阵380

7.2.3 描述大变形的刚度矩阵392

7.2.4 斜拉桥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方程的数值解法392

7.2.5 斜拉桥几何非线性静力分析过程393

7.2.6 实例分析395

7.3 斜拉桥结构动力分析398

7.3.1 斜拉桥结构自振特性分析399

7.3.2 斜拉桥结构一致激励的地震反应分析406

7.3.3 斜拉桥结构多支承激励的地震响应分析423

7.4 斜拉桥结构减震技术431

7.4.1 被动控制431

7.4.2 主动控制439

7.4.3 斜拉桥结构基于模态分析的减震控制443

7.4.4 非线性结构的滑动状态控制466

7.5 本章小结470

第8章 高墩桥梁的地震反应研究474

8.1 高墩桥梁建设概况474

8.2 高墩桥梁地震反应分析方法477

8.2.1 高墩桥梁动力反应谱分析477

8.2.2 高墩桥梁动态时程分析法478

8.2.3 考虑P-△效应的高墩抗震计算479

8.3 高墩桥梁地震反应481

8.3.1 高墩桥梁地震反应特点481

8.3.2 工程实例482

8.4 高墩桥梁合理抗震型式492

8.4.1 高桥墩常用型式492

8.4.2 工程实例493

8.5 本章小结510

第9章 国内外桥梁抗震规范的介绍515

9.1 抗震性能设防目标515

9.2 设计地震动521

9.2.1 地震动区划521

9.2.2 场地分类523

9.2.3 地震设计谱524

9.2.4 阻尼修正533

9.3 地震反应分析和计算方法535

9.4 延性设计544

9.5 约束和减震、耗能设计554

9.6 本章小结555

第10章 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557

10.1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概念及发展阶段557

10.2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559

10.3 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机理561

10.3.1 土体响应563

10.3.2 运动响应564

10.3.3 惯性响应564

10.3.4 分析方法564

10.3.5 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集中质量法581

10.4 本章小结589

第11章 桥梁抗震加固技术593

11.1 桥梁结构抗震加固的概念593

11.1.1 桥梁结构主要震害593

11.1.2 国内外抗震加固情况594

11.2 上部结构抗震加固方法598

11.2.1 支座与伸缩缝的加固措施598

11.2.2 上部结构抗弯能力的加固措施610

11.2.3 上部结构抗震加固实例612

11.3 桥墩、盖梁和节点的加固方法614

11.3.1 混凝土墩的加固方法614

11.3.2 盖梁的加固方法626

11.3.3 桥墩抗震加固实例631

11.4 基础的加固方法634

11.4.1 承台634

11.4.2 桥台638

11.5 不良地质区桥梁的加固措施640

11.5.1 横跨或靠近断层的桥梁640

11.5.2 位于或靠近不稳定边坡的桥梁641

11.5.3 位于可液化土层上的桥梁641

11.5.4 不良地质区桥梁抗震加固实例644

11.6 运用抗震保护系统的加固方法645

11.6.1 减隔震原理645

11.6.2 设计目的648

11.6.3 适合使用隔震系统的桥梁648

11.6.4 桥梁位移649

11.7 本章小结649

第12章 桥梁抗震计算可视化652

12.1 计算机仿真和科学计算的可视化技术652

12.1.1 改善建模环境654

12.1.2 一体化仿真环境654

12.1.3 仿真数据库654

12.1.4 动 画655

12.1.5 实现仿真结果分析到建模的自动回馈656

12.1.6 基于信息处理的仿真656

12.2 桥梁抗震软件开发技术658

12.2.1 国内外桥梁CAD现状659

12.2.2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660

12.2.3 软件构件对象模型662

12.2.4 ActiveX Automation技术663

12.2.5 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664

12.3 BAS系统总体介绍664

12.4 BAS系统前处理介绍667

12.4.1 几何建模生成有限元模型667

12.4.2 直接建立有限元模型669

12.4.3 建立截面672

12.4.4 与AutoCAD的无缝接合674

12.5 BAS后处理介绍676

12.5.1 输出形式676

12.5.2 输出内容677

12.6 算例678

12.7 几点体会680

第13章 桥梁抗震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683

13.1 关于正确认识和使用地震动区划图的思考与建议683

13.2 中小跨径桥梁抗震设计理念687

13.3 关于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的思考与建议688

13.4 关于获取实桥强震记录的思考与建议689

13.5 关于橡胶支座抗震性能的思考与建议690

13.6 关于小跨径拱桥抗震问题的思考691

13.7 关于计算机模拟地震动实验室建设的思路691

13.8 建议注意国内外规范中混凝土强度的换算关系693

13.9 关于在规范中桥梁重要性分类的建议694

13.10 关于在规范中统一抗震构造措施的建议6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