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河南黄河大事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河南黄河大事记](https://www.shukui.net/cover/20/30668671.jpg)
- 河南黄河河务局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 ISBN:978755090555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523页
- 文件大小:113MB
- 文件页数:620页
- 主题词:黄河-水利史-大事记-河南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河南黄河大事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虞夏至春秋战国时期3
大禹治水(约公元前21世纪初)3
商侯冥治河(公元前2108年)3
商都数迁(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3
葵丘之会(公元前651年)4
禹河大徙(公元前602年)4
河绝于扈(公元前453年)4
开鸿沟运河(公元前360年)4
楚伐魏决河(公元前358年)5
赵国决河灌齐、魏(公元前332年)5
河水溢酸枣(公元前309年)5
赵伐魏决河(公元前281年)5
秦灌大梁(公元前225年)5
二、秦汉时期9
整治河防(公元前215年)9
“黄河”之称始见于汉初9
河决酸枣(公元前168年)9
河溢通泗(公元前163年)9
濮阳瓠子河决(公元前132年)9
引汾溉皮氏和开褒斜道(公元前128年~前117年)9
河决馆陶分出屯氏河(公元前109年)10
齐人延年建议改河(公元前95年)10
濮阳裁弯取直工程(公元前69年)10
馆陶及东郡金堤河决(公元前29年)11
孙禁建议改河(公元前17年)11
开宽三门河道(公元前17年)11
贾让治河三策(公元前7年)11
张戎论黄河水沙(公元4年)11
河决魏郡(公元11年)12
河南府大旱灾、蝗灾(公元47年)12
白马寺建成(公元68年)12
王景治河(公元69年)13
建八激堤(公元113年)13
“河水清”多次发生(公元154~171年)13
遏淇水入白沟(公元204年)13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17
伊、洛河大水(公元223年)17
沁河五龙口建石闸门(公元225年)17
伊、洛、河、汉皆溢(公元230年)17
开挖广漕、淮阳、百尺等渠(公元242~243年)17
河、洛、伊、沁皆溢(公元271年)17
杜预建桥(公元274年)18
河南府大旱(公元309年)18
龙马负图寺建成(公元310年)18
汲县地震(公元344年)18
开凿桓公渎、石门(公元369年)19
洛阳龙门石窟开始开凿(公元494年)19
崔楷议治河(公元516年)19
开封大相国寺建成(公元555年)19
四、隋唐五代时期23
温润渠建成(公元581~601年)23
济渎庙建成(公元 582年)23
河南9县发生涝灾(公元602年)23
开通济渠(公元605年)23
开永济渠(公元608年)24
河南多县发生涝灾(公元633年)24
孟津等县大雨(公元637年)24
河溢河北县(公元637年)24
河水清(公元637年)24
滑县、长垣等8县大水(公元655年)26
辟开元新河(公元741年)26
引丹水溉田(公元763年)26
开挖广利渠(公元789年)26
《吐蕃黄河录》问世(公元798年)26
黎阳开分洪道(公元813年)27
崔弘礼修理秦渠(公元825年)27
温造开浚古秦渠枋口堰(公元833年)27
朱全忠决河(公元896年)27
梁决河拒唐(公元923年)27
修酸枣至濮州堤防(公元930年)28
河决滑州(公元944年)28
河决澶、滑、怀诸州(公元946年)28
杨刘至博州河溢(公元954年)28
疏浚汴水(公元955年)28
五、北宋时期31
河决阳武(公元965年)31
岁修之始(公元967年)31
河决滑州(公元983年、984年)31
孟津、汲县等6县大旱(公元991年)31
新安、尉氏等4县大旱(1009年)31
李垂上书(1012年)31
河溢滑州(1019年)32
举物候为水势之名(1021年)32
宋代卷埽(1021年)32
河决横陇(1034年)33
河决商胡(1048年)33
开封铁塔建成(1049年)33
塞商胡回横陇故道(1056年)33
黄河分出“二股河”(1060年)34
闭北流二股河(1069年)34
制定农田水利法(1069年)34
利用多沙河道大放淤(1070~1080年)34
设疏浚黄河司(1073年)34
孟津、沁阳等6县旱(1076年)35
河决曹村(1077年)35
导洛通汴(1079年)35
河决小吴埽(1081年)35
回河东流(1081~1094年)36
东流断绝(1099年)36
宽立堤防(1101年)36
六、金元时期39
杜充决河(1128年)39
河决李固渡(1168年)39
长垣发生蝗灾(1176年)39
整饬河防(1187年)39
河决阳武(1194年)39
颁布《河防令》(1202年)40
河决寸金淀(1234年)40
王允中奉诏开沁河渠(1261年)40
登封观星台创建(1264~1294年)40
郭守敬提出“海拔”概念(1275年)41
开凿运河(1282~1293年)41
河决开封等县(1286年)41
河决浦口(1297年、1298年)41
编著《河防通议》(1321年)42
河南多地大旱(1326年)42
河决白茅口、金堤(1344年)42
贾鲁堵口(1351年)42
永乐宫竣工(1358年)43
七、明代47
河决开封(1375年)47
河决兰考、封丘等地(1378年)47
河决原武、祥符等地(1381年)47
河决荥泽、阳武(1382年)47
黄河连决河南各地(1384~1397年)47
修筑河南各地堤防(1404~1406年)48
陈州、开封河决(1409~1410年)48
宋礼修浚会通河(1411年)48
河南黄河继续决溢成灾(1418年)49
浚封丘荆隆口河道(1431年)49
修筑阳武等县河堤(1437年)49
河决范县(1437年)49
王永和奉命治河(1448年)49
徐有贞治河(1453年)50
河续决开封等地(1456~1460年)50
开封河决(1461年)50
专设总理河道之职(1471年)50
沁河发生特大洪水(1482年)50
河南发生大面积旱灾(1484年)51
白昂治河(1489年)51
刘大夏治张秋决河(1493年)51
河南参政朱瑄整修广济渠(1493年)52
河南归德连续决口(1500年)52
濮州地震(1502年)53
黄河河道北徙(1509年)53
开封禹王台建成(1523年)53
南流北流之议纷起(1526年)53
河南20余县发生旱灾(1528年)54
刘天和治河(1534年)54
河决野鸡冈夺涡入淮(1540年)55
周用倡沟洫治河议(1543年)55
陕西华州发生强烈地震(1555年)56
万恭治河(1572年)56
潘季驯第三次出任总河(1578年)57
河南多县连续发生大旱(1585~1588年)57
潘季驯四任总河(1588年)58
《河防一览》刊印成书(1591年)58
袁应泰大修广济渠(1600年)59
河决阳武(1619年)59
尉氏、杞县等5县发生雹灾(1630年)59
河决原武、封丘等地(1631年)59
孟津河决(1632年)59
沿河连年大旱(1641年)60
开封为黄水沦没(1642年)60
八、清代63
河决温县(1644年)63
河决考城等地(1645年)63
河决兰阳(1648年)63
河决封丘荆隆(1650年)63
封丘、祥符河决(1652年)63
河决祥符、陈留(1657年)63
河决阳武(1658年)64
河决陈留、虞城(1660年)64
河决原武、祥符等地(1662年)64
河决杞县、祥符(1664年)64
河决河南(1665年)64
靳辅出任河督(1677年)64
靳辅治河获奖(1678年)65
建立河防营(1678年)65
靳辅巡视河南堤工(1685年)65
工部劾靳辅治河不力(1686年)65
靳辅复任河督(1692年)66
河决仪封(1696年)66
《河防述言》刊印成书(1698年)66
张鹏翮出任河督(1700年)66
《禹贡锥指》刊印成书(1702年)66
河决兰阳、仪封等地(1709年)66
以皮馄饨传递水情(1709年)66
河溢武陟(1718年)67
河再决武陟等地(1721年)67
河决武陟马营口等地(1722年)67
齐苏勒出任河督(1723年)67
河决中牟、武陟等地(1723年)67
嵇曾筠任副总河(1724年)67
加修太行堤(1724年)68
嘉应观建成(1724年)68
河决仪封(1725年)68
《行水金鉴》刊印成书(1725年)68
雍正帝褒扬齐苏勒(1729年)68
分设江南、河东两河道总督(1729年)68
《河防奏议》刊印成书(1733年)69
白钟山出任东河总督(1734年)69
沁河木栾店设水志报汛(1736年)69
河决阳武(1751年)69
河官李焞等受极刑(1753年)69
开始用捆厢船法进占堵口(1753年)69
黄河多处决口(1761年)70
《水道提纲》成书(1761年)70
陕州、巩县设水志报汛(1765年)70
《治河方略》刊印成书(1767年)70
仪封大工费帑500余万两(1778年)70
青龙冈堵口费帑2000万两(1781年)71
河决睢州二堡(1784年)71
河决睢州(1798年)71
河决封丘衡家楼(1803年)71
嘉庆帝斥河工弊端(1806年)72
睢州河决(1812年)72
河工用款剧增(1818年)72
兰阳、武陟决口(1819年)72
仪封堵口(1820年)73
议于东河推广石工(1821年)73
张井奏报东河淤积状况(1825年)73
河北磁县大地震(1830年)74
林则徐任东河总督(1831年)74
河决祥符(1832年)74
《续行水金鉴》刊印成书(1832年)74
栗毓美任东河总督(1835年)74
文冲任东河总督(1840年)75
祥符张家湾决口(1841年)75
慧成任东河总督(1842年)75
魏源主张改河北流(1842年)75
武陟料厂失火(1843年)76
中牟九堡大工(1843年)76
河阴决口(1843年)76
开封城灾后重建(1843年)76
河决荥泽(1845年)77
安排河道总督防汛(1845年)77
阌乡封河(1845年)77
河道总督增添养廉银(1848年)77
彦以燠任东河总督(1849年)77
河决原阳(1851年)77
兰仪料垛被烧(1852年)77
慧成再任东河总督(1852年)77
福济任东河总督(1852年)77
长臻任东河总督(1853年)78
李钧任东河总督(1855年)78
兰阳铜瓦厢决口黄河改道(1855年)78
黄赞汤任东河总督(1859年)79
黄河两岸险情频发(1859年)79
黄赞汤奏报河决后情况(1859年)79
沈兆霖主顺河水之势入海(1860年)80
江南河道总督裁撤(1860年)80
3省督抚请从缓筑堤(1860年)80
黄河堤防多次出险(1861年)81
谭廷襄任东河总督(1862年)81
御史奏报河工弊端(1862年)81
范县凌汛河决(1862年)81
裁撤干河五厅(1863年)81
谭廷襄建议河工经费改用现银拨付(1863年)82
谭廷襄主疏马颊、徒骇以减河水(1863年)82
筹修开州、东明、长垣3州县堤埝(1864年)82
郑敦谨任东河总督(1864年)82
中牟抢险(1864年)82
开州河北徙抵金堤(1864年)82
张之万任东河总督(1865年)83
修筑长垣临黄堤(1865年)83
郑下汛出险(1865年)83
祥符大堤裂缝(1865年)83
濮州城被淹(1866年)83
苏廷魁任东河总督(1866年)83
捻军掘黑岗、荥泽堤坝(1866年)83
培修开州金堤(1867年)83
增拨河工银(1867年)83
濮州河决(1867年)84
荥泽十堡决口(1868年)84
沁溢赵樊(1868年)84
黄河南流北流之争(1868年)84
英人艾略斯考察河道(1868年)84
催还商欠河工巨款(1870年)85
沁河决沁阳徐堡、武陟方陵(1871年)85
乔松年任东河总督(1871年)85
李鸿章反对河归故道(1873年)85
兰仪以下相机修筑民埝(1873年)86
曾国荃任河东河道总督(1875年)86
金堤等堤段培修完工(1875年)86
濮阳修筑民埝(1875年)86
长垣梁寨扒决(1875年)86
南北两岸续修堤防(1876年)87
黄河两岸多处抢险(1876年)87
李鹤年任河东河道总督(1876年)87
华北大旱(1876年)87
直豫境内南北民堤修竣(1877年)87
沁河决武陟方陵、朱原村、郭村(1878年)88
开州安儿头民埝决口(1878年)88
增修孟津铁谢险工(1879年)88
荥泽十堡抢险(1881年)88
勒方锜、梅启照先后任河东河道总督(1881年)88
荥泽接管民埝(1881年)88
庆裕、成孚先后任河东河道总督(1883年)88
荥泽保合寨抢险(1883年)89
河内、武陟沁工请改官督绅办(1883年)89
孟津铁谢抢险(1885年)89
开州大小辛庄民堰漫口(1887年)89
郑州十堡大工(1887年)89
沁河武陟小杨庄堤溃决(1887年)90
第一条黄河专用电报线架通(1887年)90
长垣中堡漫决(1887年)91
长垣决口(1888年)91
吴大澂论河工用石(1888年)91
培修开州金堤(1888年)91
广武大坝工竣工(1889年)91
濮州辛寨抢险(1889年)92
沁河河内内都庄决口(1889年)92
濮州刘柳村堤冲决(1889年)92
长垣民埝冲决(1889年)92
许振袆任河东河道总督(1890年)92
河南至山东河道图测成(1890年)92
濮、范等州县培修金堤和临黄堤(1890年)92
沁河木栾店抢险(1890年)92
长垣河溢(1890年)93
确定河防岁额、整顿河务(1890年)93
河内、武陟两县培修沁河堤防(1891年)93
阌乡高柏滩护坝竣工(1891年)93
孟州城防护堤坝竣工(1891年)93
武陟驾部抢险(1893年)94
孟州、武陟新修多道坝垛(1894年)94
郑州保合寨抢险(1894年)94
河阴河决(1895年)94
郑州保合寨民埝出险(1895年)94
河内、武陟两县沁河堤防多处决口(1895年)94
刘树堂兼署河东河道总督(1895年)95
任道熔任东河总督(1896年)95
任道熔反对东河总督兼管山东省河工(1896年)95
增设郑中厅(1896年)95
兰仪县出险(1897年)95
东河总督裁而复设(1898年)96
河防局裁撤(1898年)96
荥泽于庄抢修碎石护沿(1898年)96
长垣漫决(1898年)96
李鸿章建议沿堤安装电话(1898年)96
首次河床地质钻探(1898~1903年)96
孟州小金堤出险(1899年)96
兰仪薛家庵增修坝垛(1899年)96
长垣决口(1899年)96
考古发现殷墟(1899年)96
荥泽、兰仪加抛护沿、坝垛(1900年)97
锡良任东河总督(1901年)97
兰考、濮阳河决(1901年)97
河南山东河道总督裁撤(1902年)97
周馥治河建议(1903年)97
孟州抢险(1903年)98
郑州马渡抢险(1903年)98
濮阳牛寨、开州白岗等处河决(1903年)98
平汉铁路郑州黄河大桥建成(1904年)98
沁河决武陟北樊(1906年)98
濮阳河决(1906年)98
开州王称堌河决(1907年)99
兴修孟州逯村工程(1908年)99
开州牛寨,濮州王称堌、习城集决口(1909年)99
豫河岁额预算清单(1909年)99
8厅公所改称河防公所(1910年)99
长垣、濮阳漫决(1910年)99
培修武陟沁河堤防(1911年)99
荥泽、濮州抢险(1911年)100
孙宝琦主张统筹治河(1911年)100
濮阳、寿张河决(1911年)100
九、中华民国时期103
民国元年(1912年)103
河南、直隶省都督兼管河务103
民国2年(1913年)103
原管河务的道改为观察使103
河南河防局设立103
沁河多处决口104
濮阳双合岭决口104
濮、范民埝多处决口104
直隶省设立东明河务局104
沁堤改归官办104
民国3年(1914年)104
河南河防局改组机构104
吕耀卿任河南河防局局长104
兰封小新堤建成104
施测黄河流域地形图104
沁阳马铺决口105
民国4年(1915年)105
濮阳双合岭堵口105
老大坝竣工105
姚联奎兼直隶省黄河河务局局长105
民国5年(1916年)105
修筑温孟大堤105
北洋政府测量局埋设石标水准线105
民国6年(1917年)105
濮阳民埝改为官民共守105
沁河方陵、北樊决口105
范县、寿张民埝多处决口105
费礼门来华研究治河106
民国7年(1918年)106
吴筼孙任河南河防局局长106
直隶省设立北岸河务局106
顺直水利委员会成立106
李仪祉考察黄河106
沁河多处决口106
恩格斯提出黄河治理设想106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治黄计划106
民国8年(1919年)107
河南河防局易名107
直隶省黄河河务局成立107
陕县水文站设立107
台前民埝两处决口107
河南黄河河道地形测量开始107
《豫河志》编纂开始107
督办运河工程总局测量黄河堤岸107
民国9年(1920年)107
《濮阳河上记》出版107
太行堤东柳园决口108
张昌庆任直隶省黄河河务局局长108
孟津筑成铁谢民埝108
华北大旱108
民国10年(1921年)108
“华洋民埝”筑成108
沁河武陟赵樊决口108
考古发现仰韶遗址108
民国11年(1922年)109
凌汛成灾109
培修老安堤109
濮县廖桥民埝决口109
邓长耀、陈善同先后任河南河务局局长109
李仪祉《黄河之根本治法商榷》发表109
民国12年(1923年)109
沁河决徐堡、方陵109
恩格斯教授做黄河丁坝试验109
民国13年(1924年)109
长垣黄河漫溢109
河南河务局呈请沿堤种柳109
沁河范村、常乐决口110
民国14年(1925年)110
张含英查勘黄河下游110
沈怡开始编写《黄河年表》110
民国16年(1927年)110
河南河务局局长更迭110
《历代治黄史》出版110
河南创立黄河平民学校110
沁河北樊、高村决口110
民国17年(1928年)110
关树人、张文炜先后任河南河务局局长110
开封柳园口建成轻便铁道110
河南河务局建成3处造林场110
举办机器抽黄灌溉工程111
华北水利委员会测量黄河两岸地形111
开封柳园口设立水文站111
沁河下游两岸新建涵闸38座111
黄河流域大旱111
民国18年(1929年)111
国民政府公布《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条例》111
直隶省黄河河务局改组111
河南省创立水利工程学校112
《淮系年表全编》出版112
花园口虹吸工程建成112
周致祥任河南河务局局长112
中牟抢险112
河南河务局改组112
河南黄河南岸险工架设电话线112
方修斯教授来华112
黄河流域大旱112
民国19年(1930年)113
王怡柯任整理黄河委员会委员长113
河南黄河大堤行驶汽车113
孟津土埝决口113
濮县廖桥民埝决口113
濮阳南小堤决口113
陈汝珍呈报导黄入卫计划113
孙庆泽任河北省黄河河务局局长113
民国20年(1931年)113
濮县廖桥民埝凌汛决口113
架设来童寨电话支线113
台前发生扒堤决口113
伊、洛河发生大洪水114
潼关、陕县等地设立水文站114
华北水利委员会组织查勘黄河114
内政部召开黄河河务会议114
民国21年(1932年)114
冀鲁豫成立3省黄河河务联合会114
恩格斯教授做黄河模型试验114
王应榆、张含英视察黄河下游114
架设沁河两岸及黄河北岸电话线115
朱延平任河北省黄河河务局局长115
武陟沁河决口115
民国22年(1933年)115
李仪祉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115
长垣土匪扒决石头庄大堤115
黄河下游大水灾115
河南河务局有权指挥沿河县长办理河工事宜115
安立森应聘任职116
李仪祉召开6省黄河防汛会议116
黄河水利委员会在南京正式成立116
国民政府成立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116
黄河水利委员会举行委员会议116
黄河水利委员会第一测量队施测下游116
长垣冯楼堵口工程开工116
航测下游灾区水道堤防图117
秦厂水文站设立117
沁河武陟北王村决口117
民国23年(1934年)117
长垣石头庄凌汛成灾117
《黄河水利月刊》创刊117
李仪祉制定《治理黄河工作纲要》117
黄河水利委员会制定报汛办法117
河南黄河干支流增设多处水文站、水位站117
滑县老安堤培修117
黄河水利委员会公布《黄河防护堤坝规则》118
河北省黄河堤工告竣118
《黄河修防暂行规定》施行118
黄河流域进行精密水准测量118
封丘华洋堤决口118
施测秦厂、开封天文经纬度118
长垣太行堤决口4处119
首次进行悬移质泥沙颗粒分析119
孙庆泽被撤职查办119
全国经济委员会下设水利委员会119
邵鸿基弹劾孔祥榕119
李仪祉著《黄河水文之研究》119
开封黑岗口铺设河底电缆119
计划引河水补给开封潘、杨二湖119
北金堤培修工程竣工119
民国24年(1935年)120
国联专家视察黄河120
贯台堵口120
齐寿安任河北省黄河河务局局长120
一批大堤培修紧急工程陆续开工120
李仪祉建议开挖金堤河121
《黄河志》3篇志稿完成并出版121
宋浵任河南河务局局长121
黄河水利委员会改隶全国经济委员会121
伊、洛河大水121
封丘店集决口121
安立森查勘陕县至孟津干流河段121
龙门和洛阳水文站建立121
石头庄水位站建立121
宋浵发表《豫省河防定策刍议》121
开封黑岗口虹吸建成122
李仪祉辞职122
《黄河年表》出版122
日本航拍黄河下游122
李仪祉写出大量治河论著122
民国25年(1936年)122
恩格斯荣获一等宝光水利奖章122
杜玉六任河北省黄河河务局局长122
《中国防洪治河法汇编》出版122
孔祥榕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122
入汛日期改为7月1日123
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督察河防处123
河南河务局调整河防组织123
黄河水利委员会下令不准私筑滩地小埝123
河南黄河两岸架设电话新线123
《治河论丛》出版123
灵宝防止土壤冲刷实验区成立123
黄河陕县至包头段航测123
民国26年(1937年)124
修正公布《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法》124
河南河务局机构改组124
范县、寿张多处民埝决口124
河南修防处通令沿河县长汛期协助河防124
河南修防处制定南岸最险堤段防空计划124
豫皖绥靖主任公署布告驻军保护堤防124
山东菏泽发生7级地震124
险要工段汛期搭防汛棚住人防守125
日机连续轰炸黄河堤坝125
河南黄河实行汛兵制125
武陟沁河决口两处125
黄河流域大旱125
民国27年(1938年)125
国民党军炸毁京汉铁路郑州黄河铁桥125
黄河水利委员会西迁125
中牟赵口黄河大堤扒决126
郑县花园口黄河大堤扒决126
王郁骏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126
抢修花园口口门裹头工程126
修筑防泛西堤126
花园口设立水文站127
日伪修筑防泛东堤127
扒决沁堤127
河北省黄河河务局西迁并撤销127
孟津堤改为官守127
《中国水利史》和《中国之水利》出版127
民国28年(1939年)127
北岸原有黄河大堤遭大规模破坏127
日伪堵塞赵口口门127
日本东亚研究所成立第二调查委员会127
日伪筹堵花园口口门128
汴新铁路通车128
孔祥榕再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128
苗振武任河南修防处主任128
国民党军、日军扒决沁堤多处128
日军扩大花园口口门128
防泛西堤决口38处129
黄河水利委员会颁布防泛新堤防守办法129
日军航拍黄泛区129
沿防泛新堤各专员、县长分别兼任河防职务129
防泛新堤全线分设3段防守129
加修花京军工堤129
武陟付村大惨案130
日本侵略军在沁堤龙涧炸口130
郑县金水河改道130
民国29年(1940年)130
花园口修筑河防御敌工程130
扶沟吕潭黄河凌灾130
史安栋代理河南修防处主任130
河南修防处完成新堤造林工作131
武陟民众堵塞两处沁河口门131
郑县村民挖开防泛新堤131
防泛东堤决口多处131
防泛新堤尉氏斗虎营抢险131
日军在沁阳仲贤扒决沁堤131
黄河水利委员会举办尉氏堵口工程131
河南修防处恢复沁西总段131
扶沟王盘等多处决口堵塞131
整理沙河工程131
整理双洎河工程132
民国30年(1941年)132
防泛新堤在尉氏决口132
日伪在河南黄河北岸挑挖长沟132
河南修防处修筑河防军工132
联合侦察班潜入敌后侦察132
周口白马沟堵口132
培修防泛新堤132
日军在郑县沿河一带肆虐133
日伪再次筹堵花园口口门133
张含英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133
河南修防处设立4个防汛处133
日军侵袭郑县133
河南修防处进行引河南流查勘133
沁河发生4处决口134
河南沿黄各县组织民工防汛总队134
民国31年(1942年)134
加修军工挑水坝134
修复日军毁坏工程134
日伪培修防泛东堤134
日人编制《三门峡堰坝筑造计划概要》134
防泛新堤多处漫决135
西华民众武装扒堤泄水135
黄河水利委员会改隶全国水利委员会135
临泉会议决定成立黄泛视察团135
沁河五车口决口135
拟订花园口堵口复堤计划135
《再续行水金鉴》出版135
黄河中下游大旱135
民国32年(1943)136
防泛新堤凌汛决口136
整修黄泛工程136
修筑沈丘东蔡河军工工程137
抢堵西华县道陵岗一带漫口工程完工137
防泛新堤决口48处137
修筑尉氏里穆张军工挑水坝137
荣村堵口工程暂停137
黄、沁河在武陟境内多处决口137
赵守钰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138
日伪举办引黄济卫工程138
防泛东堤多处决口138
巴里特查勘黄河138
整理豫境黄泛临时工程委员会成立138
民国33年(1944年)138
河南修防处造林植苇138
黄河沿河县长受水利机关指导监督139
日本侵略军攻占郑县139
国民党驻军及日伪在防泛新堤扒口多处139
《第二调查(黄河)委员会综合报告书》出版139
尉氏、扶沟、西华防泛新堤决口140
拟订黄泛区善后救济计划140
民国34年(1945年)140
苏冠军任河南修防处主任140
防泛东、西堤决口140
河南修防处、黄河水利委员会相继迁回开封140
花园口堵口大型模型试验在四川进行140
薛笃弼提出花园口堵口计划140
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花园口堵口工程处141
《历代治河方略述要》出版141
民国35年(1946)141
武陟沁河凌汛决口141
冀鲁豫行署调查黄河故道141
花园口黄河堵口复堤工程局成立141
中共中央就黄河归故问题作出指示141
晋冀鲁豫边区成立治黄机构141
防泛东堤第四修防段成立142
花园口堵口工程开工142
赵守钰求见“三人小组”142
开封会谈达成协议142
黄河水利委员会设立河北修防处143
白崇禧、刘峙视察花园口143
菏泽协商达成协议143
行政院聘请外国专家成立黄河顾问团143
宋子文反对延缓堵口143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负责人就黄河堵口发表谈话144
中共中央发言人发表谈话144
南京会谈达成协议144
周恩来同联总代表达成口头协议144
整修豫境黄泛工程招工购料委员会成立145
解放区人民武装夜袭新乡潞王坟石厂145
解放区开展复堤工程145
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第一、二、三、四修防处成立145
国民政府故意拖拨复堤粮款145
塔德等评论国共两区复堤146
花园口堵口工程受挫146
黄河水利委员会建立无线电通信系统146
周恩来向马歇尔提出暂停堵口146
上海会谈达成协议146
周恩来向张玺等部署工作147
河南黄河多处决口147
朱光彩接任花园口堵复局局长147
国民党军队掠夺解放区治河物资147
花园口堵复局恢复堵口147
国民党军炮轰救济物资147
商定故道居民迁移救济费拨付办法147
导黄入卫测量完竣147
蒋介石电促堵复花园口口门148
张秋会谈无结果148
治黄顾问团查勘黄河148
河南修防处全面整修防泛东、西堤148
黄河水利委员会测量黄泛区和三花间地形148
民国36年(1947年)148
蒋介石再次督促花园口堵口工程148
邯郸会谈148
周恩来就黄河堵口发表声明149
河南举行泛区善后建设会议149
上海会议未获结果149
艾格顿向宋子文提出堵口复堤建议149
花园口堵口再次受挫150
国民党军政要人视察花园口150
再次举行上海会谈150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嘉勉冀鲁豫区黄河复堤工作150
冀鲁豫解放区黄河河防指挥部成立150
花园口引河放水151
郭万庄治黄会议召开151
花园口堵口工程合龙151
冀鲁豫解放区部署造船151
《黄河治本论》出版151
冀鲁豫解放区将治黄列为中心工作151
董必武就花园口合龙发表声明152
黄河水利委员会设立夹河滩水文站152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召开治黄会议152
河南修防处接管沁黄旧堤152
行政院授予修防处汛期指挥沿河县政府之权152
冀鲁豫解放区召开复堤会议152
孟津铁谢直属分段成立153
冀鲁豫行署号召群众复堤自救153
沁河第一总段成立153
赵明甫撤离开封153
解放区进行大复堤153
黄河水利委员会改组为黄河水利工程局153
刘邓大军渡黄河153
复堤混合委员会会议无结果153
王汉才等为人民治黄捐躯154
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增设第五修防处154
冀鲁豫解放区部署防汛154
史王庄群众抢堵漏洞154
张含英写出《黄河治理纲要》154
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揭露国民党军破坏治黄155
国民党军扒决贯孟堤155
冀鲁豫解放区调查黄河归故后所受损失155
冀鲁豫解放区召开黄河安澜大会155
黄河水利委员会设立电信所155
民国37年(1948年)156
黄泛区复兴事业管理局成立156
水利部公布冀鲁豫3省修防处组织规程156
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召开复堤会议156
河南修防处开展植树护堤工作156
开封解放156
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布置防汛156
黄河水利工程局改称黄河水利工程总局156
冀鲁豫行署规定黄河抢险可直接调用民工156
冀鲁豫解放区党委作出黄河防汛决定156
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首次考察黄河157
堵复引黄济卫进水口157
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隶属关系变更157
郑县解放157
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设立驻汴办事处157
河南第一修防处成立157
西柏坡会议筹建统一治黄机构157
民国38年(1949年)158
中原区治黄会议召开158
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调整下属治河机构158
冀鲁豫行署制定《黄河大堤留地办法》158
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印发《复堤须知》159
沁河大樊堵口合龙159
冀鲁豫行署颁发《保护黄河大堤公约》160
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在菏泽召开防汛会议160
3大区联合治黄机构成立会议在济南召开160
贯台抢险160
中共河南省委作出黄河防汛决定161
《奖励捕捉獾狐暂行办法》印发执行161
黄委首次向沿河机关发出通知161
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撤销161
平原省黄河河务局成立161
孙口水文站设立162
黄委向华北人民政府报送《治理黄河初步意见》162
枣包楼民埝决口162
平原省建立省、地、县3级防汛指挥部162
战胜1949年大洪水162
国民政府撤销其治黄机构163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67
1949年167
黄委改属水利部领导167
沁阳、博爱、温陟、武陟修防段成立167
《新黄河》杂志创刊167
平原省河务局第二修防处区划界定167
查勘引黄济卫灌溉工程线路167
全国水利会议在北京举行167
豫、平、鲁3省联合考察修防工程167
1950年168
河南黄河第一修防处召开安澜庆功会168
治黄工作会议在汴举行168
黄委改为流域机构168
引黄灌溉济卫工程处建立168
河南黄河第一修防处改组为河南省黄河河务局169
王化云任黄委主任169
春修工程开工169
封丘段锥探大堤隐患试验成功169
濮县修防段首次在堤上种植葛巴草成功169
广利灌区管理局成立169
下游沿堤设置公里桩169
平原省河务局第二修防处更名为濮阳黄河修防处169
中央决定建立各级防汛指挥部169
黄委发出防汛指示170
河南黄河防汛会议在汴举行170
河南省防指发布防汛工作决定170
黄河龙孟段查勘结束170
黄委制定防汛办法171
下游春修实行“按方给资”171
黄河防总发布防汛工作决定171
傅作义、张含英等查勘潼孟河段172
武陟黄河修防段建立172
河南省防指检查防汛172
查勘黄河故道172
河南省防指公布防汛抢险奖惩办法172
河南省黄河工会建立172
黄委第五修防处更名为新乡黄沁河修防处172
东平湖蓄洪问题达成协议172
治黄机构迅速壮大173
王化云考察桃花峪等坝址173
广花黄河铁路专用线重新修建173
考古发现郑州商城遗址173
1951年174
黄委成立大会在开封举行174
河南省在开封召开治黄劳模大会174
治黄爱国劳动竞赛广泛开展174
河南省政府发出复堤工作指示174
河南河务局召开春修会议174
黄河水利专科学校开学175
黄委发出春季工作指示175
查勘下游预筹滞洪区175
中央财经委发出预防黄河异常洪水决定175
黄委和河南省水利局查勘伊、洛河176
兰坝铁路支线建成176
黄委召开豫、平、鲁3省防汛会议176
河南省黄河防汛会议在开封召开176
刘希骞任河南河务局副局长176
锥探大堤工作全面展开176
防御黄河陕县23000立方米每秒洪水工程设计完成177
三门峡水文站设立177
金堤修防段成立177
河南省防指发出紧急指示177
晁哲甫、刘晏春检查防汛工作178
陕县水文站首次驾驶机船测流178
黄河防总发出防汛指示178
龙门水文站误报水情178
石头庄溢洪堰竣工178
锥探经验交流会在开封召开178
黄河硪工支援广东179
石头庄溢洪堰管理处成立179
险工坝岸调查统计工作完成179
黄河下游河道大断面实测工作完成179
柳园口、夹河滩水文站建立179
创筑陈兰新小新堤179
1952年180
河南河务局开展“三反”运动180
政务院对治黄工作提出具体任务180
平原省河务局印发护岸护坡、闸坝工程施工办法180
黄委审定1952年防洪工程标准180
人民胜利渠举行放水典礼180
平原省河务局进行沁河查勘181
春修工作全面展开181
开封高朱庄护滩工程竣工181
河南省政府发出防汛工作指示181
黄河防总作出防汛工作决定181
黄河防总改变防洪标准181
河南省政府颁发《保护黄河、沁河大堤公约》182
罗玉川检查滞洪准备工作182
郑州保合寨抢险182
黄委整编历年黄河水文资料182
黄委推广武陟县雨后抢种葛芭草经验182
河南河务局治黄工作会议召开183
毛泽东视察黄河183
调查发现道光二十三年特大洪水183
北金堤滞洪区开始修围村埝183
河南河务局石料转运站成立183
抢修电话线路184
平原省河务局撤销184
黄委发出防凌通知184
河南河务局测量队成立184
河南河务局改组184
“除害兴利蓄水拦沙”治河方略首次提出184
河南河务局党分组成立184
1953年185
黄委作出治黄任务决定185
毛泽东接见王化云询问治黄情况185
河南河务局拟出堤防建设工资办法草案185
河南河务局机关增设监察室185
广郑修防段更名为郑州修防段185
黄委设立秦厂水文分站186
河南省政府发出治黄春修工作指示186
石头庄溢洪堰管理处划归濮阳修防处186
河南省防指在南北两岸分设办公地点186
王化云向邓子恢报告黄河防洪和根治意见186
水利部检查黄河防汛186
河南省召开黄河防汛会议187
河南省委发出防汛工作指示187
黄河防总召开防汛会议187
秸埽改石坝统计工作完成187
河南省防指编印防汛宣传手册187
吴芝圃检查黄河防汛187
《防汛工作通讯》首发187
黄委检查沁河防汛187
河南省政府发出防汛工作紧急指示187
战胜8月洪水188
河南省防指、公安厅联合发出防汛保卫工作指示188
中牟九堡抢险188
《检举隐患及捕捉害物奖励办法》颁发188
引黄灌溉济卫工程竣工189
建立陈兰、花园口石料转运站189
部署开展增产节约工作189
开封黑岗口虹吸工程建成189
防凌工作全面展开189
郑州黄河修防处成立189
全国水利会议对黄河提出任务189
黄委、河南河务局由汴迁郑190
施测京广铁桥至兰考三义寨河道地形图190
1954年191
黄委提出黄河流域开发意见191
黄委作出治黄任务决定191
中央黄河查勘团沿河查勘191
黄委发出春修指示191
春修工作会议召开192
春修工程全面开工192
河南省政府发出做好北金堤滞洪区防洪工程指示192
北金堤滞洪区修筑避水工程192
河南河务局总结1950~1953年治黄工作192
河南省黄河防汛会议召开193
河南河务局党分组调整193
黄河防总作出防汛工作决定193
黄委检查黄河防汛193
陈东明任河南河务局局长193
贾心斋检查黄河防汛193
战胜沁河小董站3050立方米每秒洪水193
战胜秦厂站15000立方米每秒洪水193
河南省政府通报表扬全体防汛人员194
黄河防总制定防御异常洪水紧急措施194
河南省防指发出防御更大洪水指示195
东明霍寨、闫潭两分段建立195
河南省委作出废除民埝指示195
黄委调查1933年洪水195
防凌工作办法出台195
黄河流域规划编制完成195
兰封、考城两县合并为兰考县195
北金堤滞洪区部分地形图测绘完成195
1955年196
全国水利会议明确治黄任务196
黄河干流封冻到荥阳汜水口196
濮阳专区建制撤销196
河南省政府颁发堤防管理养护办法196
黄委召开治黄工作会议196
国家计委、建委同意黄河规划报告196
孟津黄河管理段成立197
春修工程开工197
郑州黄河修防处改称开封黄河修防处197
黄委组织干支流洪水调查197
黄委制订修堤土方工程施工技术规范197
黄委编出伊洛沁河规划197
开展修堤土壤压实试验198
治黄成就和黄河规划展览在郑州举办198
李赋都查勘大功滞洪区198
小浪底水文站设立198
黄委公布河产管理暂行办法198
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黄河规划报告199
黄河防总制定防汛工作意见199
河南黄河防汛会议召开199
黄委召开防汛抢险技术座谈会199
河南省人委批准黄河防汛措施199
加固堤防老口门200
王化云再次向毛泽东汇报治黄工作200
堤防土质普查开始200
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黄河治理规划决议200
毛泽东观看治黄展览200
河南省人委发出滞洪蓄洪区迁移、安置工作紧急指示201
黄河规划委员会提出三门峡工程设计任务书201
河南省人委批转黄河临时防洪措施方案202
全面开展三门峡地质勘察202
冬修工程开工202
河南河务局组织开展河防查勘202
全河水文工作会议在郑州举行202
花园口引黄闸开工203
刘子厚任三门峡工程局局长203
黄河首届劳模会议在郑州举行203
防凌工作展开203
王化云提出“宽河固堤”治河方略203
1956年205
河南黄河堤防绿化初步规划完成205
河南黄河修防工作会议召开205
黄河勘测设计院成立205
黄委发出春修工作指示205
黄河淤灌工程办公室成立205
封丘大功分洪口护底工程开工205
大型画册《黄河》出版206
人民胜利渠新乡引黄水力发电站落成典礼举行206
黄河防总在郑州召开防汛会议206
黄河防总检查黄河防汛206
秦厂出现8300立方米每秒洪峰206
黄河防总制定《防御秦厂各级洪水分洪掌握办法》207
黄委组织下游河道查勘207
刘希骞任河南河务局局长207
田绍松任河南河务局副局长207
河南省防指作出防汛工作计划207
沁河路村发生严重险情207
郑州花园口潭坑引黄放淤207
濮阳于林护滩堵串工程开工208
刘希骞任党分组书记208
冬修开工208
增设杨小寨、大功管理段和太行堤分段208
首届先进工作者表彰会在郑州召开208
郑州黄河修防段改组为郑州黄河修防处208
黄委完成全河水文站网规划208
黄委泥沙研究所更名208
探摸花园口险工根石209
开封县高滩大面积坍塌209
1957年210
黄委规范修防工程建设与管理210
河南黄河修防工作会议召开210
黑岗口引黄闸开工210
黄河凌汛安全度过210
春修全面开工210
组织开展坝埽鉴定210
温陟黄河修防段和温陟沁河修防段合并211
堤防土质钻探试验开始211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211
河南黄河防汛会议召开211
黄委颁发下游河道普遍观测办法211
变更黄河防汛开始日期212
《黄河变迁史》出版212
秦厂站出现11200立方米每秒洪峰212
河南省委发出分洪、滞洪准备紧急指示212
黄委发出防凌指示212
陈兰黄河修防段更名为兰考黄河修防段213
第一次大复堤结束213
河南河务局精简机构213
1958年214
修防工作会议召开214
兰考三义寨引黄闸开工兴建214
黄委作出堤防渗流观测意见214
中央防总检查黄河防汛214
黄委召开堤防管理现场会214
周恩来主持召开三门峡工程现场会议215
封丘大功引黄闸开工兴建215
东风渠渠首引黄闸开工215
安阳黄河修防处改为新乡黄河第二修防处215
黄委组织查勘滞洪区215
黄河防总召开防汛会议215
黄委编制黄河“三大规划”216
鲁布契可夫查勘黄河216
黄委组织下游查勘216
河南省防指下达紧急防汛指示216
共产主义渠渠首闸竣工216
黄河防总发出防汛指示217
河南省紧急布署防汛工作217
花园口站出现22300立方米每秒大洪水217
温县县城被淹218
郑花公路动工铺筑218
小浪底水文站测得最大流速219
组织应急造船219
黄河防总召开紧急防汛会议219
中央防总电贺豫、鲁两省人民战胜特大洪水219
京广黄河铁桥修复通车219
周恩来视察黄河219
黄委完成《沁河治理规划意见》219
东坝头引黄蓄灌管理局建立219
武陟花坡堤险工抢险220
治黄技术革命促进会召开220
周恩来听取“三大规划”汇报220
下游河道及三门峡库区大比例尺模型试验研究220
河南河务局组建炼钢厂221
黄委组织引汉济黄查勘221
台前刘楼闸开工221
河南省委决定建立任家堆工程局221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截流成功221
朱德视察花园口222
黄委成立工程局222
黄委研究总结根石走失问题222
洛河故县水库开工222
河南河务局干部下放劳动锻炼223
1959年224
河南省水利建设表彰大会召开224
河南省治黄工作会议召开224
河南河务局组织河道查勘224
黄委提出河南黄河干支流枢纽工程开发意见224
堤防绿化现场会在濮阳召开224
黄委召开用水协作会议225
黄河防汛检查团检查防汛工作225
黄委要求确保涵闸度汛安全225
濮阳青庄修建柳石沉排坝225
河南省防汛工作会议召开225
河南省人委作出防汛工作计划226
邓子恢主持研究黄河防洪问题226
黄河防总检查防汛工作226
河南省人委批复治黄民工工资办法226
郭沫若视察花园口226
河南省防指检查防汛工作227
郑州至关山通信干线修复227
花园口站发生9480立方米每秒洪峰227
黄河防总提出处理生产堤原则227
博爱九府坟石料厂建立227
《人民黄河》出版227
长垣杨坝修复工程竣工227
黄委提出于林湾与密城湾治理意见228
周恩来再次召开三门峡现场会议228
黄委报送继续根治黄河的报告228
河南省委提出河南黄河开发方案228
东风渠灌溉管理局成立229
花园口水利枢纽开工229
开封至柳园口窄轨铁路动工兴建230
河南河务局恢复建制230
台前王集闸开工兴建230
陆浑水库开工兴建230
大规模河道整治展开230
引黄水量剧增230
1960年231
三门峡水电站成立231
治黄工作会议召开231
邓小平等视察花园口枢纽工程231
黄委召开黄河下游治理工作会议231
豫、鲁、冀3省用水协商会议举行232
京广铁路黄河新桥建成通车232
刘少奇等视察三门峡工程232
黄委作出堤防建闸审批规定232
河道整治工作现场会召开232
水电部检查豫、鲁、冀3省用水协议执行情况233
花园口站出现断流233
于林湾截流坝建成233
河南省人委印发黄河防汛方案233
李献堂任河南河务局副局长233
河南河务局河道观测队建立233
河南河务局党分组调整233
三门峡水利枢纽蓄水运用233
河南河务局与省水利厅合并234
三门峡水利枢纽开闸泄水234
三门峡水库管理局建立234
刘希骞任省水利厅副厅长兼黄河河务局局长234
黄河堤防工程遭受严重破坏234
载波机应用于黄河通信234
新修开封韦滩、兰考姚寨等护滩工程234
三门峡坝下公路桥建成通车234
1961年235
田绍松、孔甡光任河南省水利厅黄河河务局副局长235
冀、鲁、豫3省引黄春灌会议召开235
黄委组织河道查勘235
调研堤防管理养护工作235
花园口枢纽工程灌溉管理分局成立235
黄委召开河南、山东河务局局长座谈会235
河南省引黄灌区泥沙防治研究工作组成立236
黄委检查下游堤防工程236
花园口枢纽库区南岸大堤培修工程开工236
河南省防汛抗旱会议召开236
河南省防指召开办公会议236
河南省印发黄河防汛工作方案236
中央在北京召开北方防汛会议237
河南省水利厅部署沿黄涵闸度汛工作237
河南省防指等联合发出做好防汛工作通知237
黄委开展三门峡水库清水下泄观测工作237
中共中央作出黄河防汛问题指示237
引黄灌区泥沙防治研究工作会议召开237
河南省防指检查防汛工作238
河南省防指研究滞洪区问题238
郑州东大坝等工程相继出险238
长垣杨坝等多处工程出险238
中央向滞洪区调拨8000辆架子车238
水电部研究黄河防洪问题238
尼泊尔国王马亨德拉参观三门峡工程238
河南省水利工作会议召开239
河南省农委研究黄河防汛问题239
刘宴春检查抢险工作239
河南省防指研究抢险工作239
黄委组织河道查勘240
《河南省黄河、沁河堤防工程管理养护办法》颁发240
河南河务局恢复原建制240
河南黄河塌滩出险严重240
尹庄4坝拆除240
华北、西北地区持续大旱241
1962年242
恢复和调整部分机构242
引黄渠首闸划归河南河务局242
黄委调查引黄灌区次生盐碱化状况242
黄委组织河道查勘242
范县会议确定暂停引黄242
三门峡水库改变运用方式243
中牟万滩等多处工程出险243
河南河务局治黄工作会议召开243
东风渠渠首管理段更名243
黄委提出引黄涵闸在暂停使用期间管理意见243
中央防总就相邻省边界水利问题电告黄委244
兰坝与广花铁路支线全部修复通车244
河南省黄河防汛会议召开244
三义寨人民跃进渠管理局撤销244
河南省防指提出生产堤运用方案244
河南省人委发出黄河防汛工作指示245
孟晓东任河南河务局副局长245
国务院同意1962年黄河防汛任务245
原阳黑石护滩工程抢险245
黄委开展堤防管理调查245
黄河下游治理学术讨论会召开245
河南治黄工作暂行办法出台246
安排部署今冬明春治黄工作246
黄委颁发堤旁植树暂行办法246
1919~1960年黄河干支流水量、沙量资料集出版246
修防段增设公安特派员246
1963年247
《河南省黄河滩地管理使用办法》颁发247
新乡修防处组织查勘沁、丹河流域247
开展重点险工根石探摸工作247
开封韦滩护滩工程抢险247
部分堤段树木遭破坏247
黄河干支流水文站网形成247
黄委提出“上拦下排”治黄方策248
春修工作全面展开248
东明修防段归山东河务局管辖248
黄委要求花园口枢纽在汛前破坝泄洪248
郑—济通信干线更换水泥电杆248
河南省人委印发防汛工作方案248
金堤河治理工程局成立248
围堵停用涵闸248
花园口枢纽废除249
河南省防指在郑州召开滞洪会议249
黄河防总组织验收生产堤预留分洪口门249
河南省防指重视沁、丹河上游水库度汛安全249
试行推广班坝责任制249
开展海河流域“63·8”暴雨模式研究250
河南河务局接管引黄涵闸250
河产调查结果公布250
丹河上游任庄水库抢险250
沁阳北关沁河桥交付使用251
黄河下游工程管理会议召开251
《黄河下游闸坝工程管理规范(试行)》印发251
国务院发布《关于黄河下游防洪问题的几项决定》251
花园口枢纽工程管理处成立251
河南河务局印发1964年机构人员编制252
水电部提出金堤河治理问题意见252
1964年253
黄河第三届先进代表大会召开253
黄委治黄工作会议召开253
开封转运站建立253
推广拖拉机碾压修堤253
三门峡水电站第一台机组发电253
引黄涵闸新规定出台253
《黄河埽工》出版254
东坝头控导工程开工兴建254
王化云向邓小平汇报工作254
险工根石探摸现场会在开封召开254
河南省人委颁发防汛工作方案254
部署石头庄溢洪堰分洪工程汛前准备工作254
河南省人委召开北金堤滞洪工作会议255
引黄涵闸和虹吸工程引水审批办法颁发255
国务院召开黄河防汛会议255
河南河务局拟订生产堤运用方案255
三门峡水库人造洪峰试验结束255
原武管理段划归新乡修防处256
广花铁路专用线路移交郑州铁路局管理256
花园口站出现9430立方米每秒洪峰256
滞洪机构恢复256
河南省防指检查引黄涵闸256
开封韦滩控导工程被冲毁256
花园口枢纽溢洪堰被冲坏257
水电部研讨黄河综合利用规划257
黄河号首批机动拖轮开航257
国务院调整金堤河地区行政区划258
石头庄溢洪堰管理机构恢复258
整顿、更新全河水文基本设施258
水电部组织黄河下游查勘258
引黄放淤稻改在花园口试验成功258
周恩来在北京主持召开治黄会议258
《沁河20年与百年一遇洪水推演成果说明》印发259
河南河务局在安徽肖县建立石料采运站259
河南河务局发出防凌工作通知259
偃师、巩县石料采购站建立259
1965年260
中共河南河务局政治部建立260
水电部提出金堤河治理工程意见260
三门峡水库改建工程“两洞四管”动工260
河南河务局机构编制调整261
春修工程全面开工261
编制黄河治理规划261
探摸研究险工根石走失规律262
《黄河下游河床演变》出版262
黄(沁)河险工坝垛鉴定卡片建立262
张庄入黄闸竣工验收262
引黄涵闸供水水费征收办法印发262
国务院同意1965年黄河防汛工作安排262
《河南省1965年黄河防汛工作方案》印发263
《堤防隐患处理试行技术规范》初稿编成263
黄河防汛会议召开263
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北金堤滞洪区避水工程263
天然文岩渠整治工程第一期工程竣工263
河南省防指部署防汛工作263
国务院批准利用渠村闸进行引黄放淤试验264
抽水洇堤试验座谈会召开264
清除石头庄溢洪堰前分洪障碍264
黄河修防工人列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种264
黄委组织检查修堤整险计划执行情况264
河南省沿黄稻改工作全面展开265
河南河务局党分组成员调整265
黄委颁发职工劳保用品发放使用管理办法265
封丘辛店险工抢险265
引沁济蟒总干渠动工兴建265
国务院批准运用三门峡水库配合防凌266
河南省防指总结1965年防汛工作266
河南黄河河道逐渐回淤266
黄河下游堤防完成第二次大培修266
1966年267
黄委治黄工作会议召开267
黄委同意《沁河涵闸改建加固规划》267
开封县魏湾电灌站兴建267
水电部对恢复引黄灌溉作出指示267
河南省人委对引黄灌溉问题作出批示268
河南河务局工作会议召开268
中牟三刘寨引黄涵闸竣工放水268
河南黄河系统开始“文化大革命”268
河南河务局提出防汛工作要点268
花园口枢纽工程管理处改为花园口枢纽管理段269
石头庄溢洪堰架设特高频无线通信设备269
开封柳园口引黄闸动工兴建269
三义寨渠首闸管理段等领导关系变动269
郑州岗李电灌站兴建269
1967年270
黄河封冻至郑州铁桥以上270
引黄种稻委员会提出稻改工作意见270
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防汛工作紧急指示270
河南省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建设会议召开270
黄河防总发出支援抗旱抢种工作通知271
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做好防汛工作通知271
原阳韩董庄引黄闸建成271
黄委两个群众组织签订防汛6点协议271
长垣石头庄引黄闸建成272
黄河下游部分滩地坍塌严重272
封丘于店引黄闸建成272
国务院批转水电部防凌问题报告272
黄委革命委员会成立273
河南河务局发出防凌工作通知273
1968年274
黄委召开黄河下游工作座谈会274
河南治黄工作会议召开274
《河南黄河资料手册》编纂完成274
黄委发出加强堤防树木管理通知274
国务院在北京召开黄淮海平原治理会议274
黄河下游涵闸基本恢复引水274
中共中央、国务院等联合发出防汛工作紧急指示274
河南河务局革委会成立275
河南河务局提出黄(沁)河防汛工作意见275
武陟沁河公路桥建成275
黄河上中游1922~1932年枯水期调查275
黄委与新乡地区提出修建沁河河口村水库275
范县李桥险工出现严重险情276
军宣队与工宣队进驻河南河务局276
安阳修防处和濮阳、金堤两个修防段合并276
各级防汛指挥部停止办公276
黄委普查下游堤防、涵闸276
1969年277
河南河务局机关职工赴淮阳“斗、批、改”277
濮阳董楼顶管引水工程竣工277
黄河下游出现严重凌情277
封丘堤湾引黄闸建成278
黄委检查汛前工作278
河南省黄河防汛工作会议召开278
黄河防总发出防汛工作意见278
晋、陕、鲁、豫4省治黄会议在三门峡市召开278
原阳祥符朱引黄闸建成279
李先念对黄河防汛工作作出指示279
黄河防总传达《河北省革命委员会布告》279
沁南滞洪方案拟订279
黄委提出东坝头至位山河段河道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