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劳动法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劳动法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0665807.jpg)
- 郭捷,冯彦君,郑尚元,谢德成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9010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65页
- 文件大小:217MB
- 文件页数:588页
- 主题词:劳动法-法的理论-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劳动法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4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与特征4
一、劳动法的概念4
二、劳动法的特征8
第二节 劳动关系11
一、劳动关系的界定12
二、劳动关系的特征13
三、狭义与广义劳动关系16
四、劳动关系的种类17
五、我国转型期劳动关系的特点20
六、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23
七、我国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25
第三节 劳动法律关系26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界定26
二、劳动法律关系要素28
三、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37
第四节 劳动法的地位与体系40
一、劳动法的地位40
二、劳动法的体系43
第五节 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45
一、劳动法的起源46
二、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立法48
三、中国劳动立法概况51
第二章 劳动法的作用机理与调整方法64
第一节 劳动法的作用机理64
一、劳动法作用机理的含义和主体要素64
二、劳动法的作用70
第二节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74
一、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含义74
二、理论界对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归纳75
三、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76
第三节 劳动法的调整方法81
一、劳动关系的本质属性81
二、劳动法调整方法84
第三章 国际劳动立法98
第一节 概述98
一、国际劳动立法的产生与发展98
二、国际劳动立法的形式、内容和特点101
第二节 国际劳工组织及其立法104
一、国际劳工组织的成立与发展104
二、国际劳工组织机构106
三、国际劳工组织的宗旨与立法原则107
四、国际劳工组织的立法109
第三节 国际劳动立法的地位与作用112
一、国际劳动立法的意义112
二、国际劳动立法的作用114
三、中国与国际劳动立法116
第四章 劳动者基本权利劳动权124
第一节 概述124
一、劳动权的概念界定124
二、劳动权的性质125
三、劳动权的类型127
第二节 个别劳动权利129
一、工作权129
二、报酬权130
三、休息权131
四、职业安全权131
五、职业培训权132
六、民主管理权132
七、社会保险权和福利权133
八、劳动争议处理提请权133
第三节 集体劳动权利134
一、结社权134
二、集体协商(集体谈判)的权利135
三、团体行动的权利135
第四节 劳动权的实现及其保障136
第五章 就业促进142
第一节 概述142
一、国内外就业促进法概况142
二、劳动就业147
三、就业促进152
第二节 政府与促进就业156
一、就业促进是政府的基本职责157
二、政府就业促进行为159
第三节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175
一、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用176
二、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178
三、规范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181
第四节 维护公平就业、禁止就业歧视185
一、公平就业与禁止就业歧视185
二、我国相关的立法规定190
三、禁止就业歧视立法的完善193
第六章 劳动合同202
第一节 概述202
一、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形成历程203
二、劳动合同的性质与特征206
三、劳动合同的种类212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履行218
一、劳动合同订立概述219
二、劳动合同的形式与内容221
三、劳动合同的效力230
四、劳动合同订立阶段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232
五、劳动合同履行概述234
六、劳动合同履行阶段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235
第三节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238
一、劳动合同解除概述238
二、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242
三、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245
四、经济性裁员250
五、劳动合同终止概述252
六、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254
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变更与违约256
一、劳动合同变更概述257
二、工作内容变动259
三、工作地点变动263
四、其他事项变动265
五、违约267
第七章 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276
第一节 概述276
一、劳资关系展开的模式276
二、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制度的定位278
三、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制度的立法280
第二节 集体协商281
一、集体协商概述282
二、协商当事人与协商代表283
三、协商程序285
四、协商内容286
五、协商结果287
第三节 集体合同289
一、集体合同概述289
二、集体合同的运行291
三、集体合同的效力292
第四节 工会与“三方机制”296
一、工会概述296
二、工会体制298
三、工会保护299
四、“三方机制”概述301
第八章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310
第一节 概述310
一、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概念310
二、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法律性质311
第二节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制定314
一、主体适格314
二、内容合法315
三、程序合法318
第三节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效力320
一、内部劳动规则效力的法律依据320
二、内部劳动规则效力的范围321
三、内部劳动规则的效力层次322
第九章 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328
第一节 概述328
一、工作时间的概念、意义和种类328
二、休息休假的概念、意义和种类330
第二节 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法律制度332
一、工作时间法律制度333
二、休息休假的法律制度338
第三节 我国工时立法的完善344
第十章 工资350
第一节 概述350
一、工资的概念和特征350
二、工资形式354
三、工资的基本职能357
四、工资基准358
第二节 最低工资制度361
一、最低工资概述362
二、最低工资立法的产生和发展364
三、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365
四、最低工资的适用范围369
五、最低工资的计算和支付371
第三节 工资保障制度372
一、工资水平保障制度373
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374
第四节 我国工资立法的完善382
一、我国工资立法完善的背景383
二、我国工资立法完善的原则385
三、我国“工资条例”的制定389
第十一章 职业安全卫生396
第一节 概述396
一、职业安全卫生制度的概念与特征396
二、职业安全卫生制度的立法概况398
三、职业安全卫生制度的法律价值401
四、职业安全卫生法律关系中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403
第二节 职业安全基准制度406
一、职业安全基准制度的概念与特征407
二、职业安全基准制度的主要内容408
第三节 职业卫生基准制度422
一、职业卫生基准制度的概念与特征422
二、职业卫生基准制度的主要内容423
第四节 女职工与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432
一、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的内容432
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的内容439
第十二章 社会保险448
第一节 概述448
一、社会保险的概念与特征448
二、社会保险的制度功能452
三、社会保险的起源和发展453
第二节 养老保险456
一、养老保险的概念和特点456
二、养老保险的形式457
三、养老保险的资金筹集458
四、养老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459
五、养老保险待遇的给付460
六、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管理461
第三节 医疗保险462
一、医疗保险的概念、特点和类型462
二、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464
三、医疗保险的基金筹集464
四、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项目465
第四节 工伤保险466
一、工伤保险的概念和特点466
二、工伤保险的制度功能467
三、工伤保险的演变与发展468
四、工伤保险制度的适用范围469
五、工伤保险基金的筹集与支出470
六、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条件470
七、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472
八、工伤保险待遇内容及标准474
九、特殊情况下的工伤保险待遇477
十、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477
十一、工伤保险与其他保险或责任的衔接问题477
第五节 失业保险479
一、失业保险的概念和特点479
二、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480
三、保险基金的支出项目480
四、失业保险待遇的支付条件、标准和项目481
第六节 生育保险483
一、生育保险的概念与意义483
二、生育保险基金的筹集484
三、生育保险待遇项目与标准485
第十三章 劳动行政490
第一节 概述490
一、劳动行政的概念490
二、劳动行政法制的特点491
三、劳动行政的作用493
第二节 劳动行政主体的权利义务496
一、劳动行政主体496
二、劳动行政主体的权利义务497
第三节 劳动保障监察500
一、劳动行政管理的概念和特征500
二、劳动保障监察制度502
三、劳动保障监察与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关系508
第四节 劳动行政复议511
一、劳动行政复议的概念与功能511
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机关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复议范围513
三、劳动行政复议的程序与结果514
四、劳动行政复议与劳动行政诉讼518
第十四章 权利救济526
第一节 概述526
一、劳动争议处理制度526
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之外的救济手段531
第二节 个别权利救济532
一、协商533
二、调解533
三、仲裁534
四、诉讼542
第三节 集体权利救济545
一、权利争议546
二、利益争议547
第四节 不当劳动行为救济549
一、不当劳动行为的类型550
二、不当劳动行为的救济552
后记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