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总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总目
  • 曾永义主编;编辑部编;王振岱著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78986254750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44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23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总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问题的理论基础及提出1

第一节 「言」系统及其局限2

一、「名实之争」在人文层面的意义2

二、语言思维及其缺陷5

第二节 「象」系统与「言象互动」9

一、象」系统的传承9

二、语言中的「言象互动」13

第三节 问题与方法16

一、问题及其可能性16

二、研究方法17

第二章 「言意之辨」与六朝文学的关联21

第一节 「言意之辨」所涉及的范围21

一、「言意之辨」的背景——经典诠释的语言问题21

二、「言意之辨」的归趋——另一种表意模式24

第二节 六朝文学理论中的「尽意」说29

一、创作角度的「尽意」说30

二、接受角度的「尽意」观34

第三节 「言意之辨」与六朝文学理论的界线36

一、理论内部的不同——两种思维的独立发展36

二、外缘因素的影响——文学理论典范的转移39

第三章 文学的「象」思维——以《易》象为基础41

第一节 六朝文论对《易》象的重视41

一、文学本质方面41

二、文学思维方面48

第二节 《易》象思维模式50

一、何谓《易》象51

二、《易》「象」的思维方式及其演变54

第三节 与《易》象同质的文学思维63

一、传达与接受的可能性——「气」、「感」64

二、六朝对文学语言特质的体认69

第四章 由「象」到「意」——文学语言的传达模式75

第一节 「感」、「兴」的传达方式75

一、「象」的接受方式——「感」75

二、「象」的表现方式——「兴」80

第二节 读者反应的规范83

一、情境语脈的形成84

二、取「象」的典型性86

第三节 「反覆」、「委曲」的审美效果88

一、「诵读反覆」的意义88

二、「委曲」的表现手法92

第五章 由「言」到「象」——文学语言的塑造97

第一节 文采的必然性97

第二节 想像的引导102

第三节 声律的表意功能105

一、声律的指意能力105

二、声律说在文学史上的意义109

第六章 六朝语言现象的几个问题115

第一节 玄理清谈的语言现象115

一、对流行的「象尽意」说提出的商榷115

二、玄学领域的尽意方式118

第二节 「象」说理的方式120

一、《文赋》中「象」的作用120

二、「形象批评」的出现122

第三节 「象」的进一步发展——形似124

一、构「象」技巧的高度发展124

二、「象」的独立与「象外之象」128

第七章 结论133

参考文献1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