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1世纪大学旅游教材 中国民俗旅游 新编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21世纪大学旅游教材 中国民俗旅游 新编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0648865.jpg)
- 巴兆祥主编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721106796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84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1世纪大学旅游教材 中国民俗旅游 新编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民俗旅游的基本理论1
第一节 民俗的定义及相关概念1
一、民俗1
二、风俗4
三、习俗与礼俗5
四、风俗、习俗、民俗、礼俗的相互关系6
第二节 民俗的类型划分7
一、物质民俗7
二、社会民俗9
三、意识民俗9
第三节 民俗旅游的诠释10
一、民俗旅游的含义10
二、民俗旅游的类型12
三、民俗旅游的特点15
第四节 民俗旅游的架构19
一、民俗旅游的构成19
二、民俗旅游系统20
第五节 民俗与旅游的关系22
一、旅游为民俗资料的传承做出了贡献22
二、旅游丰富了民俗内容23
三、察风观俗是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23
四、民俗充实了旅游内容24
五、民俗能为旅游景点的开发提供第一手资料24
第二章 服饰民俗旅游26
第一节 服饰民俗概说26
一、服饰的基本组成26
二、影响服饰民俗的多维要素32
第二节 民俗服饰的流变35
一、先秦时期35
二、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36
三、隋唐两宋时期37
四、元明清时期39
五、民国至解放以来42
第三节 民族服饰巡礼43
一、东北、内蒙地区民族服饰43
二、西北地区民族服饰44
三、中南、东南地区民族服饰45
四、西南地区民族服饰46
五、青藏地区民族服饰48
六、闽台地区民族服饰48
第四节 服饰民俗与旅游50
一、服饰民俗的旅游文化内涵50
二、服饰民俗的旅游资源学分类51
三、服饰民俗可供旅游开发的思路52
第三章 饮食民俗旅游54
第一节 饮食民俗述略54
一、饮食民俗及其特征54
二、饮食结构与类型56
三、饮食的惯制58
第二节 地方风味与菜系58
一、京菜·鲁菜59
二、苏菜·徽菜62
三、川菜·湘菜65
四、粤菜·闽菜66
五、少数民族的风味饮食68
第三节 中华茶俗71
一、饮茶的历史与传统72
二、茶叶的品类和饮茶方式73
三、饮茶游艺74
四、茶的礼俗75
五、饮茶的文化意蕴76
第四节 饮酒的习尚77
一、酒的起源与发展77
二、酒的种类和名酒78
三、饮酒的习俗79
四、饮酒的情趣80
第五节 饮食民俗与旅游81
一、饮食是旅游业存在、发展的基础之一81
二、风味饮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82
三、必须尊重游客与旅游地各自的饮食习惯83
四、以旅游促进饮食民俗的发展84
第四章 居住民俗旅游85
第一节 居住民俗的一般理论85
一、什么是居住民俗85
二、居住民俗的制约因子86
三、人·居·环境88
第二节 民居的建筑与居住89
一、风水和民居89
二、建房流程与礼仪92
三、入住仪式与居住惯制94
四、民居装饰与家具陈设97
第三节 民居类型101
一、干栏式101
二、庭院式102
三、洞穴式104
四、穹庐式105
五、井干式106
六、堡垒式107
七、近代民居108
第四节 居住民俗与旅游109
一、传统民居——民俗旅游吸引力的基础109
二、居住方式——旅游者体验生活的源泉113
三、传统民居保护——旅游永续发展的需要117
第五章 交通民俗旅游121
第一节 交通民俗概述121
一、什么是交通民俗121
二、交通民俗产生的原因122
第二节 陆路交通民俗124
一、交通设施125
二、交通工具128
三、陆路交通信仰与习惯130
第三节 水路交通民俗131
一、水道及其交通设施131
二、舟船·筏133
三、水路交通信仰135
第四节 交通民俗与旅游135
一、交通民俗与旅游交通136
二、交通民俗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点137
三、交通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139
第六章 人生礼仪民俗旅游142
第一节 婚姻民俗142
一、婚姻形态142
二、传统婚姻观念144
三、“六礼”146
第二节 传统寿庆礼俗148
一、祈寿礼俗149
二、寿诞礼俗149
三、寿庆物语150
第三节 丧葬礼俗152
一、葬式152
二、丧礼155
第四节 悬棺之谜157
一、悬棺葬的起源157
二、悬棺葬的地理分布159
三、悬棺葬的葬式与葬法160
第五节 人生礼仪民俗的旅游应用——博物馆161
一、博物馆:重要的文化旅游设施162
二、婚姻博物馆163
三、寿庆博物馆163
四、墓葬博物馆164
第七章 节日民俗旅游166
第一节 节日民俗概说166
一、节日的定义166
二、民俗节日与节日民俗168
三、节日民俗的形成原因169
四、节日民俗的特征171
第二节 民俗节日的分类173
一、按节日的来历分类173
二、按节日的族属分类174
三、按节日的时代分类175
四、按节日的主题分类177
第三节 传统节日的流变179
一、春节179
二、元宵节183
三、清明节187
四、端午节189
五、中秋节194
第四节 节日民俗与旅游198
一、节日是旅游的载体198
二、节日是最吸引旅游者的旅游佳期200
三、旅游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活力201
四、旅游促进新兴节日产生与发展202
五、节日民俗旅游的开发——以春节为例203
第八章 游艺民俗旅游206
第一节 游艺民俗概况206
一、游艺民俗的概念206
二、游艺民俗的类别207
三、游艺民俗的特色214
第二节 特色游艺之旅219
一、年画219
二、花鼓223
三、山歌227
四、赛马与斗牛230
第三节 游艺民俗的旅游价值234
一、游艺民俗的旅游特性234
二、丰富旅游生活、增加旅游情趣235
三、游艺民俗的旅游资源挖掘236
第九章 农业民俗旅游238
第一节 农业民俗的基本原理238
一、农业民俗的定义238
二、农业民俗区239
三、农业民俗的特征241
第二节 稻作生产民俗243
一、稻种选留与储存243
二、稻禾的栽种与田间管理244
三、稻作工具247
四、稻作的民俗信仰248
第三节 小麦玉米生产民俗249
一、小麦生产布局249
二、小麦生产惯制250
三、玉米生产民俗251
第四节 蚕桑生产民俗252
一、蚕桑业的历史252
二、惯种桑树253
三、育蚕程式254
四、蚕事禁忌255
五、蚕神信仰255
第五节 农业民俗与旅游257
一、农业民俗旅游是现代旅游的新天地257
二、农业民俗旅游的开发258
三、农业民俗旅游的分类258
第十章 民俗旅游资源260
第一节 民俗旅游资源的概念260
一、民俗旅游资源的界定260
二、民俗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262
三、民俗旅游资源在旅游业中的地位264
第二节 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分析265
一、世界性与丰富多彩性265
二、朴实性与无季节性267
三、吸引力的定向性与易逝性267
四、不可根移性与不可仿制性268
五、组合性与群体性269
第三节 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269
一、按民俗旅游资源的本体属性分类269
二、按民俗旅游者的需求方式分类270
三、按旅游者的体验分类272
四、按民俗旅游资源的价值分类272
第四节 民俗旅游资源的评估273
一、民俗旅游资源评估的意义与目标273
二、民俗旅游资源的评估原则276
三、民俗旅游资源的评估体系276
第十一章 民俗旅游开发280
第一节 民俗旅游开发概述280
一、民俗旅游开发的特点280
二、民俗旅游开发的内容282
三、民俗旅游开发的成果286
四、民俗旅游开发中的败笔290
第二节 民俗旅游开发的原则与方法291
一、民俗旅游开发的原则291
二、民俗旅游开发的程序297
三、民俗旅游开发应该注意的问题300
第三节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303
一、本原式:天然民俗村寨、原生民俗303
二、主题公园式:民俗文化村306
三、资源凝聚式:民俗博物馆308
四、节会式:节庆、集会311
五、物品式:民俗商品313
第四节 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314
一、指导理论314
二、负面效应的表现315
三、防范负面效应的原则318
四、防范的对策320
第十二章 民俗旅游区划324
第一节 民俗旅游区划的基本理论324
一、区划的一般概念324
二、民俗旅游区划325
三、民俗旅游区划的原则326
四、民俗旅游区划的方法328
第二节 民俗旅游区划方案329
一、东北民俗旅游区330
二、华北民俗旅游区331
三、华东民俗旅游区332
四、华南民俗旅游区333
五、西南民俗旅游区334
六、中南民俗旅游区335
七、西北民俗旅游区337
八、内蒙古民俗旅游区338
九、青藏高原民俗旅游区339
第三节 民俗旅游区划与旅游业340
一、民俗旅游区划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341
二、民俗旅游区划是民俗旅游线路设计的依据342
三、民俗旅游区划有利于旅游企业区位选择343
四、民俗旅游区划有利于旅游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344
五、民俗旅游区划可以为旅游者的决策提供参考345
附录 案例评析347
案例一 周庄347
案例二 上海新天地359
案例三 中国民俗文化村368
主要参考文献380
后记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