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布式发电系统中的光伏发电技术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分布式发电系统中的光伏发电技术 第2版
  • 王立乔,孙孝峰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47389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75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287页
  • 主题词:太阳能发电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分布式发电系统中的光伏发电技术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研究概况1

1.1.1 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基本概念1

1.1.2 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发展现状2

1.2 分布式发电系统中的光伏发电技术3

1.2.1 我国太阳能资源及光伏发展潜力3

1.2.2 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光伏发电的关键技术5

1.3 本书的主要内容6

第2章 光伏发电基础8

2.1 光伏电池的基本原理和等效电路8

2.1.1 光伏效应8

2.1.2 单体光伏电池的等效电路和电量方程8

2.1.3 光伏电池阵列10

2.2 光伏电池的数学物理模型和伏安特性曲线11

2.2.1 光伏电池的数学物理模型11

2.2.2 光伏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和填充因数12

2.3 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及其影响因素13

2.3.1 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13

2.3.2 光谱响应13

2.3.3 光照特性14

2.3.4 温度特性15

2.3.5 环境因素对光伏电池数学物理模型的修正15

2.4 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16

2.4.1 热斑现象分析17

2.4.2 多峰现象分析18

2.4.3 引起光伏阵列多峰输出特性的因素19

2.5 光伏电池的分类22

2.5.1 按结构分类23

2.5.2 按材料分类23

2.6 光伏系统的组成24

2.6.1 独立光伏系统24

2.6.2 并网光伏系统25

2.6.3 光伏系统与分布式发电系统28

第3章 光伏发电技术中的电力电子技术30

3.1 DC-DC变换电路的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30

3.1.1 单象限直接DC-DC变换电路30

3.1.2 多象限直接DC-DC变换电路34

3.1.3 隔离型DC-DC变换电路38

3.1.4 DC-DC变换电路的控制技术43

3.2 DC-AC变换电路的拓扑结构46

3.2.1 逆变电路基本结构47

3.2.2 高频链逆变器48

3.2.3 多电平逆变器55

3.2.4 逆变器的串联与并联61

3.3 逆变器的调制技术62

3.3.1 SPWM技术63

3.3.2 空间矢量调制(SVM)技术72

3.3.3 谐波注入PWM技术77

3.3.4 优化PWM技术80

3.3.5 多电平变流器和多重化变流器的PWM技术89

3.4 并网光伏逆变器拓扑结构的新进展92

3.4.1 并网光伏逆变器拓扑结构的发展现状92

3.4.2 Z源逆变器93

3.4.3 组合型逆变器98

第4章 直流母线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105

4.1 直流母线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网络结构105

4.1.1 微型直流光伏系统105

4.1.2 独立直流光伏母线供电系统106

4.1.3 并网混合系统107

4.2 直流母线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与交流电网的接口107

4.3 直流母线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108

4.3.1 下垂特性控制108

4.3.2 电压水平信号法110

4.3.3 直流母线信号法111

第5章 交流母线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113

5.1 交流母线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网络结构113

5.2 逆变器并网技术115

5.2.1 光伏逆变器并网相关的国际标准115

5.2.2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交流侧滤波器结构117

5.2.3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模式118

5.2.4 分布式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功率调节技术121

5.3 逆变器并联技术125

5.3.1 逆变器并联的控制方法125

5.3.2 逆变器并联的环流及其抑制131

5.3.3 功率计算方法135

5.4 逆变器控制策略138

5.4.1 控制策略概述138

5.4.2 坐标变换法线性控制139

5.4.3 非坐标变换法线性控制145

5.4.4 非线性控制154

5.4.5 并网逆变器直流侧控制165

第6章 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170

6.1 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基本原理170

6.2 恒定电压控制171

6.3 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172

6.3.1 扰动观察法172

6.3.2 三点比较法175

6.3.3 电导增量法177

6.3.4 二次插值法179

6.3.5 自适应模糊控制法181

6.4 计及阴影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182

6.4.1 传统方法改进的MPPT技术183

6.4.2 添加硬件电路实现的MPPT技术184

6.4.3 智能算法185

第7章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储能后备元件及系统集成188

7.1 蓄电池储能系统188

7.1.1 铅酸蓄电池特性分析189

7.1.2 蓄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191

7.1.3 光伏系统中的充放电技术194

7.2 超级电容储能系统196

7.3 燃料电池后备系统197

7.3.1 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198

7.3.2 燃料电池的输出特性198

7.3.3 燃料电池的数学模型199

7.3.4 燃料电池的控制实现200

7.4 光伏发电系统集成202

7.4.1 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概况202

7.4.2 多端口DC-DC变换器204

7.4.3 SST单元介绍213

第8章 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综合管理217

8.1 直流母线分布式发电系统的能量优化管理217

8.1.1 DBS能量优化管理217

8.1.2 变换器控制结构218

8.1.3 控制实现220

8.2 含光伏直流微电网系统综合管理221

8.2.1 系统控制223

8.2.2 独立运行模式与模式切换224

8.2.3 变流器单元控制225

8.3 直流混合网络能量的优化管理227

8.3.1 数据中心电力系统能量优化管理227

8.3.2 中心直流微电网的操作方式229

8.3.3 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232

第9章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其他关键技术235

9.1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直流分量及共模漏电流问题235

9.1.1 直流分量注入的危害、成因及其解决方法235

9.1.2 共模漏电流的危害、成因及其解决方法240

9.2 孤岛效应及其检测技术248

9.2.1 并网逆变系统孤岛检测分析249

9.2.2 无源检测方法250

9.2.3 有源检测方法253

9.2.4 混合孤岛检测方法256

9.3 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稳定性分析260

9.3.1 阻抗分析研究261

9.3.2 影响阻抗的因素262

9.3.3 系统稳定性测量265

参考文献2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