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dsPIC33F系列数字信号控制器仿真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dsPIC33F系列数字信号控制器仿真与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0635931.jpg)
- 江和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1241430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91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403页
- 主题词:数字控制器-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dsPIC33F系列数字信号控制器仿真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dsPIC33F系列DSC简介1
1.1 MCU、DSC与DSP1
1.2 Microchip公司MCU和dsPIC系列产品简介1
1.3 dsPIC33F中的GP、MC、GS系列的区别2
1.4 dsPIC33F通用系列(GP)性能简介3
1.5 程序存储器5
1.6 数据存储器6
1.7 CPU结构9
1.7.1 工作寄存器阵列W0~W159
1.7.2 W0和文件寄存器指令10
1.7.3 W寄存器和字节模式指令12
1.7.4 影子寄存器12
1.7.5 DO循环影子寄存器12
1.7.6 未初始化的W寄存器的复位12
1.7.7 软件堆栈指针12
1.8 中断系统13
1.9 开发工具的支持13
第2章 C30及开发环境介绍14
2.1 C30与标准C(ANSI C)的差别14
2.1.1 关键字差别14
2.1.2 语句差别23
2.1.3 表达式差别26
2.1.4 C30的头文件与引用26
2.2 行内汇编28
2.3 C30的数据类型29
2.4 内建函数30
2.5 C30在MPLAB IDE中的使用31
2.5.1 项目的建立与编译31
2.5.2 C30程序的仿真与调试33
第3章 I/O口39
3.1 I/O口概况39
3.2 与I/O相关的寄存器41
3.3 漏极开路配置46
3.4 配置模拟端口引脚47
3.5 输入状态变化与弱上拉48
3.6 外设引脚的可重映射功能选择51
3.6.1 控制外设引脚选择51
3.6.2 控制配置改变53
第4章 中断57
4.1 中断概述57
4.2 中断向量表57
4.3 中断控制和状态寄存器62
4.4 中断设置过程69
4.4.1 中断的初始化69
4.4.2 中断服务程序70
4.4.3 陷阱服务程序70
4.4.4 禁止中断70
4.5 中断程序示例71
第5章 系统配置76
5.1 器件配置综述76
5.2 FBS配置寄存器77
5.3 FSS配置寄存器78
5.4 FGS配置寄存器79
5.5 FOSCSEL配置寄存器80
5.6 FOSC配置寄存器81
5.7 FWDT配置寄存器81
5.8 FPOR配置寄存器87
5.9 FICD配置寄存器88
第6章 振荡器配置与应用90
6.1 dsPIC33F的时钟概况90
6.1.1 PLL配置92
6.1.2 与振荡器相关的寄存器介绍93
6.2 FRC振荡器98
6.3 主振荡器(XT、HS或EC)103
6.4 辅助振荡器(LP或SOSC)106
6.5 低功耗内部振荡器(LPRC)107
6.6 时钟切换108
6.6.1 时钟切换工作原理108
6.6.2 使能时钟切换108
6.6.3 振荡器切换步骤109
第7章 定时器112
7.1 定时器Timerl112
7.1.1 特点及简介112
7.1.2 相关寄存器介绍114
7.1.3 实例115
7.2 定时器Timer2/3、Timer4/5、Timer6/7、Timer8/9123
7.2.1 功能说明123
7.2.2 相关寄存器125
7.2.3 32位定时/计数器126
第8章 输入捕捉IC130
8.1 概述130
8.2 相关寄存器介绍131
第9章 输出比较OC138
9.1 概述138
9.2 相关寄存器介绍138
9.3 输出比较OC的工作方式140
9.3.1 单次比较模式(低电平有效和高电平有效)141
9.3.2 翻转模式143
9.3.3 延迟单次模式145
9.3.4 连续脉冲模式147
9.3.5 PWM模式(带故障保护与不带故障保护)148
第10章 模/数转换器ADC152
10.1 概述152
10.2 ADC和DMA153
10.3 相关寄存器介绍153
10.4 ADC转换的相关参数与设置161
10.4.1 ADC转换时钟周期TAD161
10.4.2 ADC转换触发源162
10.4.3 采样多路开关163
10.4.4 ADC参考电压的选择163
10.5 无DMA模块的ADC实例164
10.6 带DMA模块的ADC实例183
第11章 异步串行通信UART195
11.1 概述195
11.2 发送器196
11.3 接收器197
11.4 UART波特率发生器(BRG)198
11.5 相关寄存器198
11.6 UARTx的几种工作方式202
11.6.1 奇偶校验202
11.6.2 环回模式203
11.6.3 自动波特率检测205
11.6.4 发送间隔字符207
11.6.5 UARTx与DMA208
第12章 SPI通信接口213
12.1 简介213
12.2 相关寄存器215
12.3 SPI模块的工作模式218
12.3.1 8位/16位模式218
12.3.2 主/从模式219
12.3.3 SPI帧模式220
12.4 相关工作模式的时序图220
第13章 I2C通信接口233
13.1 简介233
13.2 波特率发生器234
13.3 I2C地址234
13.4 I2C相关控制寄存器236
13.5 I2C总线特性240
13.5.1 I2C协议241
13.5.2 I2C报文协议的几个基本内容242
13.6 作为主器件在单主机环境下通信243
13.6.1 产生启动总线事件244
13.6.2 发送数据到从器件244
13.6.3 接收来自从器件的数据245
13.6.4 应答产生246
13.6.5 产生停止总线事件246
13.6.6 产生重复启动总线事件246
13.7 作为从器件通信246
13.7.1 检测启动和停止条件247
13.7.2 检测地址247
13.7.3 接收来自主器件的数据250
13.7.4 发送数据到主器件254
第14章 电机控制PWM模块272
14.1 简介272
14.2 PWM的时基与工作模式274
14.2.1 PWM的时基274
14.2.2 PWM的工作模式274
14.2.3 PWM的分频275
14.2.4 PWM的周期276
14.2.5 PWM对齐方式276
14.2.6 PWM占空比比较单元278
14.2.7 互补PWM操作279
14.2.8 死区发生器279
14.2.9 PWM输出引脚及相关控制280
14.2.10 PWM故障引脚282
14.2.11 PWM更新锁定283
14.2.12 PWM特殊事件触发器283
14.2.13 CPU休眠模式与空闲模式下的PWM操作283
14.3 PWM的相关寄存器284
14.4 MCPWM的应用实例291
第15章 正交编码器接口QEI模块315
15.1 概述315
15.2 相关寄存器介绍316
15.3 16位向上/向下位置计数器模式319
15.3.1 位置计数器错误检查319
15.3.2 位置计数器复位319
15.4 x2与x4模式的区别320
15.5 POS1CNT与MAX1CNT匹配复位计数器321
15.6 索引脉冲复位计数器321
15.7 可编程数字噪声滤波器322
15.8 备用16位定时/计数器322
15.9 正交编码器接口中断323
第16章 直接数据存取控制器DMA325
16.1 简介325
16.2 DMA寄存器326
16.3 DMA工作模式331
16.3.1 字节或字传输331
16.3.2 寻址模式331
16.3.3 DMA传输方向332
16.3.4 空数据外设写模式332
16.3.5 连续数据块或单数据块的工作332
16.3.6 乒乓模式333
16.3.7 手动传输模式333
16.3.8 DMA请求源选择333
16.4 DMA中断和陷阱333
16.5 DMA实例334
第17章 CAN总线模块ECAN343
17.1 概述343
17.2 帧类型344
17.3 工作模式345
17.3.1 初始化模式345
17.3.2 禁止模式346
17.3.3 正常工作模式346
17.3.4 监听模式346
17.3.5 监听所有报文模式347
17.3.6 环回模式347
17.4 报文接收347
17.4.1 接收缓冲器347
17.4.2 FIFO缓冲器模式347
17.4.3 报文接收过滤器347
17.4.4 报文接收过滤器屏蔽寄存器348
17.4.5 接收错误348
17.4.6 接收中断348
17.5 报文发送349
17.5.1 发送缓冲器349
17.5.2 发送报文优先级349
17.5.3 发送过程349
17.5.4 远程发送请求的自动处理350
17.5.5 中止报文发送350
17.5.6 发送错误350
17.5.7 发送中断350
17.6 波特率设置351
17.6.1 位时序351
17.6.2 预分频比设置352
17.6.3 传播时间段352
17.6.4 相位缓冲段352
17.6.5 采样点352
17.6.6 同步352
17.7 相关寄存器353
附录A 内建函数介绍369
A.1 内建函数列表369
A.2 内建函数370
参考文献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