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暨内部控制评价理论与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暨内部控制评价理论与方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0635807.jpg)
- 周玮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7461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85页
- 文件大小:89MB
- 文件页数:605页
- 主题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评价法;商业银行-银行监管-评价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暨内部控制评价理论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内部控制理论与外部监管要求概述1
第一节 COSO和Basel操作风险理论框架2
一、COSO理论框架2
二、Basel操作风险理论框架7
第二节 外部监管要求12
一、香港监管要求12
二、内地监管要求14
三、巴塞尔委员会监管要求19
四、美国监管要求22
第三节 金融机构面对诸多监管要求的困惑24
一、COSO与Basel风险管理理念的差异给具体实施带来不便24
二、内部控制标准的缺失制约我国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25
三、分业监管下监管要求的差异性导致金融机构实施成本上升25
四、多头监管的软肋导致金融机构的监管套利行为26
第二章 以流程梳理为基础开展内控评价工作28
第一节 理论依据和方法论29
一、流程梳理是COSO和Basel的契合点29
二、国际发达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先进经验36
三、适应我国商业银行建设流程银行的内在需求37
四、流程梳理的作用和意义39
第二节 流程梳理操作实务41
一、流程划分与流程梳理的基本概念41
二、流程梳理的方法和程序48
三、流程梳理的注意事项57
四、流程梳理对内部控制评价的作用61
第三章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的基本理念63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定义与相互关系64
一、操作风险的定义与性质64
二、内部控制的定义70
三、操作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71
四、全面风险管理与操作风险管理暨内部控制的关系72
第二节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三道防线的建设76
第三节 内部审计职能的实现82
一、内部审计的职能82
二、内部审计的任务83
三、内部审计在第一阶段的工作内容85
第四节 操作风险管理暨内部控制的抓手89
一、框架、机制、办法、制度等基础建设90
二、企业风险管理文化建设92
三、有针对性地防控欺诈舞弊案件95
第五节 内部控制评价要解决的问题96
一、股改上市后第一阶段任务中要解决的问题97
二、在第二阶段任务中要解决的问题97
第四章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方法99
第一节 内部控制评价的整体框架100
第二节 第一道、第二道防线自我评估103
一、调查问卷库103
二、调查问卷的编制方法及展示106
三、自我评估信息采集模板108
第三节 评价流程的设计110
一、风险评估与内部控制评价全年工作安排111
二、第三道防线独立评价112
第四节 前提条件与前期准备117
一、统一流程划分与流程梳理117
二、统一固化操作风险事件表述121
三、建立统一的标准问题数据库123
四、统一抽样原则、方法124
五、统一风险评估和审计计划制订126
第五节 评价原理127
一、正面评价128
二、问题检查129
三、评价结论131
第六节 统计抽样的作用和要求135
一、内部审计统计抽样理论简述135
二、内部审计统计抽样工作流程141
三、统计抽样方法的组织实施原则145
第五章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147
第一节 内控评价体系的设计148
一、评价目标、原则与评价主体148
二、评价内容、范围及标准150
第二节 内部控制评价框架153
一、第一道、第二道防线自我评估153
二、第三道防线审计评价154
第三节 内部控制评价的组织及流程156
一、评价的组织156
二、评价工作的一般性流程156
三、年度内控评价及流程157
四、常规内控评价及流程158
第四节 常规内控评价工作各相关方职责及要求162
一、总行内部审计部门各条线职能团队162
二、总行审计管理团队163
三、总行内部控制评价团队163
四、分行审计部163
第五节 内控评价结论与报告164
一、报告内容165
二、报告的编制和审批165
第六节 内部控制审计166
一、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在工作范围上的差异167
二、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沟通167
第七节 监督考核与档案管理168
一、内部控制评价的监督和考核168
二、内部控制评价的档案管理169
第六章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标准170
第一节 制定评价标准的意义及原则171
一、意义和目的171
二、制定原则171
第二节 评价标准框架结构及评价等级173
一、评价标准的框架结构173
二、评价标准的等级划分177
第三节 评价标准设计原理与评价程序设计181
一、方法论基础181
二、评价对象和评价维度182
三、设计原理184
四、评价原理193
五、评价程序设计202
第四节 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制定程序和方法204
一、评价标准制定程序204
二、评价标准制定方法206
第五节 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的测试和验证226
一、测试目的和原则226
二、测试对象的选择227
三、主要测试内容228
四、测试方式229
第七章 商业银行经营机构内部控制评价232
第一节 对评价方法的要求233
一、对评价方法的要求233
二、评价模板的设计方法235
第二节 经营机构内部控制正面评价242
一、指标选取标准242
二、数据采集方式242
三、评价内容与指标243
四、评价工具格式253
第三节 经营机构内部控制缺陷检查272
一、统计抽样方法运用范围的统一272
二、统计抽样方法的工作流程统一272
三、标准问题表述的统一273
四、统计抽样检查结果必须统一运用273
第四节 经营机构内部控制评价结论276
一、综合评价276
二、经营机构内控评价结果分析277
三、评价结果的运用277
第八章 商业银行管理机构内部控制评价278
第一节 评价的组织与准备280
一、前期准备工作280
二、管理机构内部控制评价切入点280
三、组织形式281
第二节 评价内容284
第三节 评价程序293
一、非现场程序293
二、现场检查核实程序295
第四节 评价结论的形成302
一、管理机构管理职能评价结论302
二、委员会评价结论303
三、业务经营评价结论303
四、管理机构评价结论的结果运用303
第五节 系统性分析305
一、评价结论的数据源和基本定义305
二、审计检查信息的数据意义310
第九章 风险评估与内控评价319
第一节 风险评估与内控评价关系的由来320
一、风险导向审计是国际内部审计实务的发展趋势320
二、监管指引是银行业内部控制评价的规范标准320
三、风险管理审计是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监管要求321
第二节 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与监管环境321
一、风险评估及风险导向审计方法321
二、风险评估的监管环境323
第三节 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329
一、风险评估分类与作用330
二、风险评估的方法333
第四节 内部审计风险评估的实务操作338
一、审计风险评估工作的目标338
二、审计风险评估工作覆盖的范围和频率338
三、确定审计风险评估的对象339
四、审计风险评估体系的结构层次及其关系340
五、审计风险评估的具体实施方法341
六、审计风险评估覆盖率及具体应用346
第五节 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对内控评价的影响349
第十章 以COSO理论为基础的内控评价的局限性351
第一节 Basel与COSO风险管理理念之同异352
一、两大组织在风险管理理念及管理模式上的差异352
二、产生差异的原因367
三、差异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368
四、明确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369
第二节 以COSO理论为基础实施内控评价的局限性370
一、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370
二、COSO现有理论无法诠释解决的问题377
第三节 与内控评价操作实务相关的若干事项379
一、不断适应监管要求的差异性及逐步趋于理性的变化380
二、内部审计职能与内控三道防线的建设385
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切入点及管理平台386
四、缺乏对商业银行内部不同业务领域、多部门、深层级的统一规范的评价标准388
五、内控并不能彻底解决风险,只有在发展中壮大实力才能真正化解风险389
六、另辟蹊径积极探索化解操作风险损失数据收集的难题390
第十一章 内控评价工作中需要注意的若干关系392
第一节 理论层面393
一、商业银行第三道防线内部审计职能与内控评价的关系393
二、COSO Ⅱ八要素与内控设置的适当性和执行的有效性之间的关系398
三、COSO Ⅱ八要素与企业战略、运营、财务报告、合规及资产安全的关系400
四、如何处理Basel与COSO的关系401
五、企业风险评估与内部控制评价的关系405
六、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关系405
七、内部控制体系的适当性与缺陷间的关系406
第二节 实务层面407
一、三道防线内控评价与管理层自我评估407
二、内控评价与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对外披露)408
三、对管理机构和经营机构的评价与对企业层面和流程层面的评价408
四、内审独立性与客观性409
五、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审计检查409
六、对单一机构或业务条线评价与对上级行整体评价411
七、内部审计检查覆盖面与对所有层级机构评价排队412
八、发现问题与抽样数量413
九、同样的问题与不同表述414
十、同一问题与在不同环境下产生的不同结果414
十一、单一问题与被审计单位整体评价415
十二、内部审计的内控评价与外部审计的内控审计415
第十二章 内控评价系统及标准信息数据416
第一节 内控评价系统架构与信息数据库概述417
一、信息数据与IT系统对银行内控评价的意义和作用417
二、内控评价三个有机部分的整体架构420
第二节 评价信息数据综述425
一、操作风险事件信息425
二、标准信息数据的定义结构与系统应用431
第三节 标准信息数据的收集和分析436
一、标准信息数据的收集436
二、标准信息数据的分析437
第四节 信息系统的整合和信息数据的运用前景438
一、信息系统间的整合438
二、标准信息数据在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的运用前景440
附录一 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442
附录二 商业银行管理机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设计说明书444
附录三 审计检查评价标准化工作流程523
附录四× ×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指引529
附录五× ×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管理办法538
附录六 商业银行流程梳理项目验收标准550
附录七 试论统计测量法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的运用552
附录八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计量路径与方法探讨567
后记577
参考文献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