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冻融区规模化农业开发生态环境效应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冻融区规模化农业开发生态环境效应](https://www.shukui.net/cover/24/30625240.jpg)
- 郝芳华,欧阳威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7947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02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413页
- 主题词:三江平原-农业生态-生态环境-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冻融区规模化农业开发生态环境效应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冻融区农业研究意义1
1.2 冻融区农业研究特色3
1.2.1 中高纬温带-冻融条件下的生态水文过程研究3
1.2.2 冻融农灌区非点源污染模拟与控制研究4
1.2.3 农业区域生态安全研究5
1.3 农田国内外研究进展6
1.3.1 农田土壤氮磷平衡及其优化调整6
1.3.2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11
1.3.3 田间水文过程及氮磷迁移14
1.3.4 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20
1.3.5 全球变暖潜势及温室气体排放研究22
1.3.6 生态安全研究26
第2章 三江平原冻融农区规模化农业开发29
2.1 研究区概况29
2.2 三江平原开发的历史进程30
2.3 三江平原规模化农业开发32
2.4 三江平原规模化农业开发对环境的影响33
2.4.1 三江平原的传统农业开发模式34
2.4.2 三江平原农业开发对区域环境的影响35
2.5 三江平原农业政策36
第3章 农田土壤氮磷平衡及其优化调整38
3.1 土壤氮磷平衡核算方法构建38
3.1.1 氮磷平衡38
3.1.2 氮磷输入项39
3.1.3 氮磷输出项41
3.1.4 吸收输入比和氮磷吸收模拟方程47
3.2 农田土壤氮磷平衡核算结果及其验证分析49
3.2.1 1993~2008年三江平原土壤氮磷平衡核算结果49
3.2.2 土壤氮磷平衡核算结果对比分析52
3.2.3 土壤氮磷平衡核算结果的监测数据验证分析55
3.3 三江平原土壤氮磷失衡原因分析及其优化调整58
3.3.1 氮磷失衡的原因分析58
3.3.2 土壤氮磷调整理论依据及其方案60
3.3.3 不确定性分析64
3.4 农场模式和家庭承包模式对区域土壤氮磷平衡的影响66
3.4.1 农场模式和家庭模式的土壤氮磷平衡差异66
3.4.2 农场模式和家庭模式的吸收输入比和氮、磷比例特征差异70
3.4.3 农场模式和家庭模式的土壤氮磷输入输出响应的差异72
3.4.4 氮磷输入调整的差异和重点75
3.4.5 误差分析77
3.4.6 对区域农业和环境管理的启示77
第4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78
4.1 研究区概况78
4.1.1 自然地理概况78
4.1.2 农场耕作制度下的农业垦殖过程80
4.2 农场农业系统土壤养分空间分异特征82
4.2.1 土壤养分描述性统计83
4.2.2 土壤养分指标相关性分析84
4.2.3 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86
4.2.4 土壤养分对土地利用变化响应89
4.3 长期农场制耕作中土壤氮磷时空变异92
4.3.1 土壤氮磷全量1981~2011年时空变异分析93
4.3.2 土壤全氮全磷对土地利用变化响应96
4.3.3 土壤碱解氮及速效磷时空变异分析98
4.4 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碳库演变模拟101
4.4.1 CENTURY模型简介102
4.4.2 模型主要参数获取106
4.4.3 土壤碳库自然累积模拟及校准109
4.4.4 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碳库演变模拟111
4.4.5 未来农业管理情景下土壤碳库变化预测115
4.5 长期耕作对土壤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影响119
4.5.1 研究区金属元素空间分布及累积特征119
4.5.2 主成分分析结果124
4.5.3 金属来源分析126
4.6 土壤质量空间变异及农场耕作管理建议128
4.6.1 土壤肥力质量空间变异129
4.6.2 土壤环境质量空间变异133
4.6.3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137
4.6.4 农场耕作制度下的土壤施肥及管理建议138
4.7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碳氮转化的研究141
4.7.1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呼吸速率141
4.7.2 土壤呼吸速率的响应研究153
4.7.3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硝化速率156
4.7.4 材料与方法157
4.7.5 结果与分析158
第5章 冻融农区田间水文特征及氮磷迁移研究167
5.1 作物生长季水田和旱田土壤水分布特征167
5.1.1 材料和方法167
5.1.2 试验结果与分析173
5.2 作物生长季水田和旱田土壤水对氮磷的迁移特征179
5.2.1 材料和方法179
5.2.2 试验结果与分析181
5.3 作物生长季水田和旱田氮磷流失潜能199
5.3.1 材料和方法199
5.3.2 试验结果与分析202
5.4 基于SWAP的土壤-水分-作物系统水文特征211
5.4.1 材料和方法211
5.4.2 试验结果与分析217
5.5 冻融条件下水田和旱田的水文特征225
5.5.1 材料和方法225
5.5.2 试验结果与分析228
5.6 基于作物水分响应模型的水分优化239
5.6.1 材料和方法239
5.6.2 试验结果与分析242
第6章 流域尺度农业活动胁迫下的非点源污染效应研究250
6.1 挠力河流域概况250
6.2 挠力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251
6.2.1 数据的选取和处理251
6.2.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253
6.3 挠力河流域景观格局演变分析264
6.3.1 景观类型的划分与景观指数的选取264
6.3.2 挠力河流域景观格局演变分析266
6.4 挠力河流域SWAT模型模拟270
6.4.1 挠力河流域SWAT模型子流域及HRU的划分270
6.4.2 SWAT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270
6.4.3 SWAT模型的参数率定和验证272
6.5 挠力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时空特征分析275
6.5.1 挠力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276
6.5.2 挠力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时间变化特征279
6.5.3 挠力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特征281
6.6 挠力河流域农业非点源负荷对人类开发活动的响应289
6.6.1 挠力河流域农业非点源负荷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289
6.6.2 挠力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与景观格局相关分析291
第7章 农业开发下气温时空变化以及对全球变暖潜势的影响304
7.1 农业开发下气温时空变化研究304
7.1.1 气温空间插值模型304
7.1.2 1976年、2001年和2008年生长季气温分布308
7.1.3 气温时空结构特征分析312
7.2 三江平原典型农区生长季气温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317
7.2.1 农区气温变化特征分析317
7.2.2 2001~2008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322
7.2.3 农业开发对农区气候的影响323
7.2.4 植被NDVI对区域气候的响应329
7.3 三江平原土壤温湿度变化特征及气候响应334
7.3.1 模型验证334
7.3.2 土壤温度变化特征335
7.3.3 土壤湿度变化特征338
7.3.4 土壤温度、湿度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长期影响339
7.4 三江平原1964~2010年SOC和GWP的长期动态340
7.4.1 模型验证340
7.4.2 农田耕作模式变化对SOC的影响343
7.4.3 农田耕作模式变化对GWP的影响344
7.5 农田管理措施对SOC和GWP长期影响预测及优化347
7.5.1 情景设置347
7.5.2 SOC对不同农田管理措施的响应348
7.6 GWP对不同农田管理措施的响应350
7.7 作物产量对不同农田管理措施的响应353
第8章 农业开发胁迫下的区域生态安全研究354
8.1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354
8.1.1 研究方法354
8.1.2 结果与分析356
8.2 三江平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361
8.2.1 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框架361
8.2.2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61
8.2.3 数据来源和处理365
8.2.4 权重的确定365
8.2.5 生态安全指数366
8.2.6 结果与分析367
8.3 三江平原生态安全预警与调控研究369
8.3.1 灰色预测模型GM(1,1)369
8.3.2 生态安全预警与分析370
8.3.3 生态安全预警调控研究375
8.3.4 生态安全对策378
参考文献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