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Linux连网详解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Linux连网详解](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0605084.jpg)
- (美)Bryan Pfaffenberger著;智慧东方工作室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9502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67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1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Linux连网详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连接到Internet1
第1章 创建拨号Internet连接1
1.1 初步准备1
1.2 选择合适的Modem2
1.2.1 Modem的速度和协议2
1.2.2 硬Modem和软Modem3
1.2.3 内置Modem和外置Modem3
1.2.4 挑选一部内置Modem3
1.2.5 外置Modem4
1.2.6 笔记本电脑使用的Modem5
1.3 安装Modem5
1.3.1 安装内置Modem5
1.3.2 安装外置Modem6
1.3.3 安装PC卡Modem6
1.4 检查安装7
1.5 配置KPPP7
1.5.1 配置设备选项8
1.5.2 配置Modem选项9
1.5.3 配置连接选项9
1.5.4 配置Internet账户10
1.5.5 准备连接12
1.6 解决安装问题12
1.6.1 检查物理连接13
1.6.2 让你的Modem不再发呆13
1.6.3 Modem使用哪个串口13
1.6.4 解决串口冲突14
1.6.5 人工设置端口14
1.6.6 正确配置Modem的IRQ14
1.6.7 终于能侦测到Modem了!但仍然无法连接15
1.6.8 PPPD安装问题15
1.6.9 用一个通信程序来检测Modem15
1.7 内部工作机制16
1.7.1 PPP网络接口16
1.7.2 PPP守护进程17
1.7.3 用wvdial连接17
1.7.4 用Ping命令了解自己是否在线18
1.7.5 用ifconffig获取与连接有关的信息18
1.7.6 用nslookup确定DNS正常工作18
1.8 参考资料和推荐读物18
第2章 使用Internet应用19
2.1 配置Netscape助手应用程序19
2.1.1 理解Navigator需要哪些应用19
2.1.2 将数据类型和应用程序相关联20
2.1.3 使用插件22
2.2 配置Netscape Messager的电子邮件和新闻组功能22
2.2.1 创建签名22
2.2.2 添加账户信息23
2.2.3 配置新闻组25
2.3 用File Manager访问FTP站点25
2.3.1 访问匿名FTP站点25
2.3.2 访问密码保护站点26
2.4 其他Internet应用26
2.5 内部工作机制27
2.5.1 与远程系统交互:Telnet27
2.5.2 使用纯文本浏览器:Lynx27
2.6 小结28
第二部分 搭建局域网29
第3章 基本的连网概念29
3.1 物理媒体29
3.2 通信标准29
3.3 数据路由技术29
3.3.1 回路交换29
3.3.2 包交换30
3.4 包交换网络的类型30
3.5 为什么要创建LAN31
3.6 如何连网31
3.6.1 星形网络31
3.6.2 总线网络和环形网络31
3.7 LAN网络关系32
3.7.1 时间共享网络32
3.7.2 对等网络33
3.7.3 客户机/服务器网络33
3.8 小型、中型和大型LAN34
3.8.1 基本双机网络34
3.8.2 小组网络35
3.8.3 大型局域网35
3.9 内部工作机制36
3.9.1 为什么要定义网络层36
3.9.2 OSI参考模型36
3.9.3 协议堆栈的概念36
3.9.4 OSI参考模型中的层37
3.10 Linux的作用38
3.11 参考资料和推荐读物38
第4章 选择和安装网络硬件39
4.1 以太网入门39
4.1.1 以太网标准39
4.1.2 以太网协议39
4.1.3 与协议无关40
4.1.4 以太网的种类40
4.2 以太网工作原理40
4.2.1 CSMA/CD40
4.2.2 MAC编址41
4.3 以太网硬件41
4.3.1 电缆41
4.3.2 收发器41
4.3.3 Ethernet适配器41
4.3.4 集线器42
4.3.5 转发器42
4.3.6 网桥43
4.3.7 路由器43
4.3.8 交换器43
4.4 以太网设计43
4.4.1 好的布线应用的本质44
4.4.2 最低配置的以太网44
4.4.3 较为复杂的网络44
4.5 确保硬件与Linux兼容45
4.5.1 兼容的级别45
4.5.2 选择以太网兼容适配器的注意事项45
4.6 安装网卡46
4.7 配置模块参数46
4.7.1 模块参数介绍47
4.7.2 检测正确的设置47
4.7.3 模块参数的语法47
4.7.4 特殊模块设置47
4.8 内部工作机制48
4.9 参考资料和推荐读物48
第5章 TCP/IP入门49
5.1 TCP/IP概述49
5.1.1 Internet简史49
5.1.2 Internet和互联网50
5.1.3 Internet成功的因素50
5.2 理解Internet的“层”50
5.2.1 TCP/IP中的层51
5.2.2 OSI模型和TCP/IP的比较51
5.2.3 对于Linux用户的意义51
5.3 IP地址52
5.3.1 IP地址的特殊用法52
5.3.2 网络掩码和网络编址52
5.3.3 广播地址53
5.3.4 网关地址53
5.3.5 域名服务和域名53
5.4 创建一个简单的TCP/IP网络53
5.5 测试网络55
5.6 内部工作机制56
5.6.1 /etc/sysconfig56
5.6.2 /etc/sysconfig/network56
5.6.3 /etc/hosts57
5.6.4 /etc/HOSTNAME57
5.6.5 /etc/host.conf57
5.6.6 /etc/resolv.conf57
5.6.7 /etc/hosts.allow 和/etc/hosts.deny58
5.7 参考资料和推荐读物58
第6章 用户账户、所有权和权限59
6.1 为顺利连网而创建用户账户59
6.1.1 为何用户账户必须完全一致59
6.1.2 为连网创建有效的用户账户60
6.2 理解文件所有权和权限60
6.2.1 文件所有者类型61
6.2.2 权限类型61
6.3 查看和更改所有权及权限61
6.3.1 读取文件权限信息61
6.3.2 使用chown更改文件所有权62
6.3.3 使用chmod更改文件权限62
6.3.4 使用chmod63
6.3.5 使用数字权限模式64
6.3.6 使用常规权限模式65
6.3.7 理解默认权限65
6.4 内部工作机制66
6.4.1 chmod66
6.4.2 chgrp66
6.4.3 chown67
6.4.4 useradd67
6.5 参考资料和推荐读物68
第7章 配置和使用NFS69
7.1 NFS入门69
7.1.1 服务器和客户机69
7.1.2 典型的NFS应用69
7.1.3 NFS的缺点70
7.2 预备使用NFS70
7.2.1 系统的安全70
7.2.2 确保安装了NFS71
7.2.3 配置系统让NFS自动启动71
7.2.4 确保NFS守护进程正在运行72
7.2.5 设置共享目录72
7.3 设置导出73
7.4 装入远程目录73
7.4.1 确定远程目录是否可用74
7.4.2 人工装入远程目录74
7.4.3 自动装入远程目录75
7.5 共享打印机76
7.6 内部工作机制78
7.6.1 rpcinfo78
7.6.2 showmount78
7.7 参考资料和推荐读物79
第8章 配置和使用Samba80
8.1 服务器消息块简介80
8.1.1 NetBIOS80
8.1.2 服务器消息块80
8.1.3 SMB与NFS的区别81
8.1.4 工作组81
8.1.5 共享81
8.1.6 用户和共享级的身份验证81
8.1.7 工作站名称81
8.1.8 浏览82
8.1.9 名称解析82
8.1.10 Windows域82
8.2 Samba入门83
8.3 计划Samba策略83
8.4 获取和安装Samba83
8.5 为Windows用户创建Linux账户84
8.6 决定是否使用加密密码85
8.7 设置名称解析服务85
8.7.1 手工配置名称解析服务86
8.7.2 配置一个WINS服务器86
8.8 配置Windows客户机86
8.9 配置Samba入门88
8.9.1 建立一个基本的Samba配置88
8.9.2 配置加密密码90
8.9.3 测试Samba配置91
8.10 共享Windows资源91
8.11 自动装入共享92
8.11.1 映射Linux共享到Windows网络驱动器92
8.11.2 装入Windows共享到Linux目录92
8.12 参考资料和推荐读物93
第9章 配置和使用AppleTalk94
9.1 Apple Talk入门94
9.2 netatalk入门95
9.3 系统配置基础95
9.4 获取netatalk+asun96
9.5 配置netatalk96
9.6 启动服务器97
9.7 用Chooser连接服务器97
9.8 参考资料和推荐读物97
第三部分 把LAN连入Internet99
第10章 共享Internet连接99
10.1 获取和安装必需的软件99
10.2 配置按需拨号100
10.2.1 diald的连接配置100
10.2.2 加密101
10.2.3 diald配置101
10.3 测试连接102
10.4 设置剩余的网络104
10.5 设置IP掩码105
10.5.1 IP转发106
10.5.2 设置防火墙106
10.5.3 NetFilter108
10.6 共享Windows和Macintosh Modem109
10.7 参考资料和推荐读物109
第11章 共享高速连接111
11.1 判断需要多快的速度111
11.1.1 下载速度111
11.1.2 上传速度112
11.1.3 预算112
11.1.4 连接类型112
11.1.5 地址类型112
11.1.6 保护113
11.1.7 用户数量113
11.2 了解高速连接选项113
11.2.1 双向Cable Internet114
11.2.2 单向Cable Internet115
11.2.3 无线Cable116
11.2.4 数字用户线路116
11.2.5 卫星117
11.2.6 未来的选择118
11.3 配置高速连接118
11.3.1 创建Internet服务器119
11.3.2 配置IP地址119
11.3.3 配置网关设备120
11.3.4 配置其他计算机120
11.3.5 将专用计算机作为防火墙使用120
11.4 提高网络性能121
11.4.1 调节Netscape的缓存设置121
11.4.2 内存缓存121
11.4.3 磁盘缓存122
11.4.4 缓存文件夹122
11.4.5 缓存刷新122
11.4.6 设置Netscape代理122
11.4.7 绕过代理服务器122
11.4.8 自动代理配置122
11.4.9 人工代理配置123
11.4.10 本地缓存Web文档123
11.5 参考资料和推荐读物124
第四部分 创建内部网125
第12章 运行内部网Web服务器125
12.1 Apache入门125
12.1.1 资源125
12.1.2 安装126
12.1.3 对Apache进行基本Web服务设置127
12.1.4 安全127
12.1.5 测试网络128
12.2 网页设置129
12.3 检查Apache选项129
12.3.1 Apache基本安装选项129
12.3.2 Apache调试选项130
12.3.3 其他Apache特性130
12.3.4 Apache高级选项131
12.4 参考资料和推荐读物131
第13章 创建内部FTP服务器132
13.1 Wu-ftpd入门132
13.2 配置Wu-ftpd133
13.2.1 超级服务器的配置文件133
13.2.2 Wu-ftpd配置文件133
13.3 使用FTP客户机134
13.4 内部工作机制135
13.5 参考资料和推荐读物136
第五部分 网络管理137
第14章 自动数据归档137
14.1 创建备份服务器137
14.2 tar和cron配置综述137
14.3 用tar进行数据归档137
14.3.1 理解基本的Tar概念137
14.3.2 创建归档138
14.3.3 备份操作的其他选项138
14.3.4 列出档案和提取档案138
14.4 创建备份例程139
14.4.1 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139
14.4.2 执行完全备份139
14.4.3 执行增量备份140
14.5 重复完全备份140
14.6 用cron计划备份140
14.6.1 cron的基本语法140
14.6.2 使用crontab141
14.7 参考资料和推荐读物141
第15章 网络故障诊断142
15.1 配置和故障诊断142
15.2 观察、理论、测试142
15.2.1 通过观察识别故障142
15.2.2 开发有关基本情况的理论143
15.2.3 测试可能的解决方案143
15.2.4 用物理方法启动143
15.3 检查物理连接143
15.3.1 检查网络活动144
15.3.2 检查接口设置144
15.3.3 重新启动网络接口145
15.3.4 检查网络地址转换145
15.3.5 使用Ping146
15.3.6 跟踪Internet连接147
15.3.7 测试DNS服务器147
15.3.8 检查网络结构:配置文件147
15.3.9 检查网络服务:重新启动网络软件148
15.3.1 0检查应用程序:浏览器设置148
15.4 网速减慢和网络拥堵149
15.4.1 深入分析149
15.4.2 细节分析150
15.5 参考资料和推荐读物151
第16章 网络安全152
16.1 理解网络风险152
16.2 网络是否被攻击153
16.2.1 检测网络运行153
16.2.2 设置日志文件153
16.2.3 找出日志文件中的可疑活动155
16.2.4 检测有可疑活动的可执行文件155
16.2.5 检查SUID的执行156
16.2.6 寻求帮助156
16.2.7 如果发现入侵,应该怎样做157
16.3 理解ISP的安全作用157
16.3.1 代理服务器157
16.3.2 动态地址158
16.4 保护系统158
16.4.1 运行最新的和最好的软件158
16.4.2 指纹文件158
16.4.3 备份数据159
16.4.4 使用好的密码159
16.4.5 配置/etc/hosts.allow和/etc/hosts.deny159
16.4.6 保护分区160
16.4.7 禁用未使用的TCP/IP服务160
16.4.8 禁用未使用的服务器守护进程160
16.5 用IP链保护系统161
16.5.1 准备内核161
16.5.2 Ipchains入门162
16.5.3 创建输入防火墙162
16.5.4 输出防火墙163
16.5.5 创建转发防火墙163
16.5.6 IP链的基本语法163
16.5.7 管理信道164
16.5.8 IP表165
16.6 内部工作机制166
16.7 参考资料和推荐读物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