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史诗独白 国民社会教育体系诉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毕世响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605028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48页
- 主题词:乡村教育-教育理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育史诗独白 国民社会教育体系诉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2004-10-23(农历二○○四年九月十日)(星期六)1
漂泊精神是人类的根本精神1
后采集、后渔猎、后游牧、后农耕时代3
2004-11-26(农历二○○四年十月十五)(星期5
两种生活单元:农村社会和城市社会8
恢复乡村的文化意义:中国教育的建设性精神10
老师12
没有家13
没有贵族精神19
后母系社会特征与教育精神21
教育:公共事业23
生活方式与教育精神25
史诗:教育精神与时代28
2004-10-24(农历二○○四年九月十一)(星期日)31
“守成”与教育精神31
教育情结与儿子的缠绕38
贫下中农代表汪大爷的祭祀意义44
《愚公移山》的教育精神46
除了上学,我还有那么多的踌躇满志49
教育修炼51
2004-10-25(农历二○○四年九月十二)(星期一)55
粮食与学校哪个要紧55
我和儿子一起上学的历程57
教育新格局与新内涵63
教育就是形成清朗月亮的意境68
台灯事件——乌云遮月72
乡间的南郭子綦74
2004-10-26(农历二○○四年九月十三)(星期二)74
我的生命世界:我的孩子、我的学术和我的父母的扭结77
2004-10-27(农历二○○四年九月十四)(星期三)83
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是伦理关系83
我不属于我85
2004-10-28(农历二○○四年九月十五)(星期四)87
“内无怨女,外无旷夫”87
合并学校降低了农村的文化道德意义88
两姓之好与社会人伦关系89
2004-10-29(农历二○○四年九月十六)(星期五)94
狗、鸡、猫、燕子、麻雀、娃娃和家94
老年人的生活世界96
地方意义就是整个人类的意义97
大米从何而来100
2004-10-30(农历二○○四年九月十七)(星期六)103
孩子属于谁103
教育就是教育,教学就是教学,不是主体性,不是生命105
2004-10-31(农历二○○四年九月十八)(星期日)107
信得清楚,跟得明白107
2004-11-1(农历二○○四年九月十九)(星期一)113
学校合并以后的空档113
教育从过去走来——“凯洛夫五段教学法是真理”116
素质提高了,思想下降了116
2004-11-2(农历二○○四年九月二十)(星期二)116
对农村思想阵地的思考119
一个学校的教育就是一切学校的教育121
2004-11-3(农历二○○四年九月二十一)(星期三)121
阳间一时新,阴间万古秀121
教师构成本身才是最实在的教育123
2004-11-4(农历二○○四年九月二十二)(星期四)125
家还有什么意义125
观察和体悟125
2004-11-5(农历二○○四年九月二十三)(星期五)126
教育学的体系126
中国文明与“徐州”文明126
流动生活方式和人的现代化128
教育与“偷”128
渔民的国家意义129
教育,对渔民来说是树上的鸟儿而不是水中的鱼儿131
渔民生活方式的三次历史变化135
他们也是国家教育体系的意义136
他们的孩子享受不享受义务教育权利?137
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啊!139
2004-11-6(农历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星期六)141
亲情141
2004-11-7(农历二○○四年九月二十五)(星期日)143
“国家、人民、思想体系”意识143
季节、读书、性情与修养144
云龙湖上的教育机缘145
东坡墙·戏马台·户部山·状元·翰林·刘向·刘裕·云龙山146
末代师父146
拉面、拉面馆和学校、教育146
红军长征全靠两条腿走路148
2004-11-8(农历二○○四年九月二十六)(星期一)149
激情如烟云149
2004-11-9(农历二○○四年九月二十七)(星期二)151
民风是最深厚的教育151
教育的意思很多152
我想自己一点一点地“研究”153
教师构成154
2004-11-10(农历二○○四年九月二十八)(星期三)在生以外创造出一个生,在死以外创造出一个死157
同学与李昭轩精神157
大风歌158
2004-11-11(农历二○○四年九月二十九)(星期四)内蒙古给我生命的意义160
对儿童玩耍的神入与趣化160
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思说话163
2004-11-12(农历二○○四年十月初一)(星期五)164
英雄皆无赖,神圣难当164
地方文化的人类意义171
动心忍性171
教育演义175
2004-11-13(农历二○○四年十月初二)(星期六)175
孩子成长与家庭177
2004-11-14(农历二○○四年十月初三)(星期日)177
2004-11-15(农历二○○四年十月初四)(星期一)178
教育在于改变气质178
彼文化与此文化179
国家对农民的意义和农民对国家的意义180
2004-11-16(农历二○○四年十月初五)(星期二)182
教学与教育182
2004-11-17(农历二○○四年十月初六)(星期三)184
地方文化、人物与国家命运184
2004-11-18(农历二○○四年十月初七)(星期四)185
社会需要智慧185
2004-11-19(农历二○○四年十月初八)(星期五)186
教育指归:道德生命和智慧生命186
2004-11-20(农历二○○四年十月初九)(星期六)194
每次来徐州都有点异样的感受194
2004-11-21(农历二○○四年十月初十)(星期日)195
又与旧书缠绵195
2004-11-22(农历二○○四年十月十一)(星期一)196
教育学:人民学术——教育的世俗与神圣196
2004-11-23(农历二○○四年十月十二)(星期二)197
青年人是社会不安定的主力军?197
中国农村遭遇着历史上不曾有过的窘迫197
火神庙·天主教堂·五段圩子199
社会发展的根本是思想、精神、道德、文化和社会结构199
2004-11-24(农历二○○四年十月十三)(星期三)199
遐想201
自生自灭的境界201
2004-11-25(农历二○○四年十月十四)(星期四)201
儿媳妇与道德演义203
长城204
中国生活是孟姜女的情事205
妇女的意义还是从孟姜女那里演绎下来的206
嫦娥姑奶奶,你何苦来哉?208
儿童青少年无法再按照上辈的生活方式生活208
教育在于学会烧茶、学会讲故事210
简单的生活才是道德的生活211
生活:丑妻、薄地、老棉袄211
看天上的飞机212
2004-11-27(农历二○○四年十月十六)(星期六)213
伦理关系是中国教育中的一个根性内涵213
国家的意义更是文化意义213
2004-11-28(农历二○○四年十月十七)(星期日)214
雾霭中的国民社会教育体系214
带儿童赶集——小鬼当家214
2004-11-29(农历二○○四年十月十八)(星期一)218
把我的理论发生在一个具体的、亲切的社会形态上218
教育就是社会,并不是社会的一部分219
2004-11-30(农历二○○四年十月十九)(星期二)219
知道当下社会的秘诀是知道过去社会219
学校的味道220
风水、阴人、神婆子对人的观照220
2004-12-1(农历二○○四年十月二十)(星期三)222
从不同的立场理解农民打工的意义222
2004-12-2(农历二○○四年十月二十一)(星期四)223
教育就是为了背叛祖先吗?223
2004-12-4(农历二○○四年十月二十三)(星期六)231
我是一个没有厚度、没有体积和面积的线条人231
青少年的革命生涯231
“古之教者,家有孰,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233
人的公共性与国家形态235
2004-12-5(农历二○○四年十月二十四)(星期日)235
2004-12-6(农历二○○四年十月二十五)(星期一)238
改变传统与教育238
中国偏僻农村的国际文化教育意义238
学校并不仅仅是路过的所在240
五段圩子的文化意义241
教育是通神的行当242
地方教育中的外地血液244
此楼非彼楼245
学校与吃饭245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247
教育的个人机缘和时代机缘247
2004-12-7(农历二○○四年十月二十六)(星期二)247
教育与生命的体认249
中兴与人物250
人的根基与教育机缘250
教育还不能改变人的根性252
2004-12-8(农历二○○四年十月二十七)(星期三)255
本没有稀奇255
教育是培养人才吗?——教育的社会道德意识形态理解255
2004-12-9(农历二○○四年十月二十八)(星期四)270
艰难与沉重270
解放的意思272
扫盲与民众精神274
2004-12-10(农历二○○四年十月二十九)(星期五)丢失一只狗的演绎276
2004-12-11(农历二○○四年十月三十)(星期六)277
没有教育意义的教学,不能进入灵魂的教学,不是教学277
“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278
另外一种义务教育体系281
2004-12-12(农历二○○四年十一月初一)(星期日)农耕生活方式与教育精神283
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和道德结构319
2004-12-13(农历二○○四年十一月初二)(星期一)梁漱溟——教育典范之一:国家意义324
赵光涛——教育典范之二:地方意义327
教育学博士:行不得也333
参考文献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