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纳西族乡土建筑建造范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纳西族乡土建筑建造范式
  • 潘曦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9378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307页
  • 主题词:纳西族-农村住宅-建筑艺术-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纳西族乡土建筑建造范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研究背景2

1.问题的起源:文化的多样性2

2.问题的聚焦:乡土建筑的多样性3

3.问题的切入:建造活动4

4.田野的选择:纳西族地区5

5.研究方法与过程6

6.研究目的与意义6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8

1.国内乡土建筑研究综述8

2.国外乡土建筑研究综述9

3.中国乡村研究综述12

三、选题说明14

1.纳西族与纳西族地区14

2.乡土建筑与“vernacular architecture”的概念16

3.范式与共同体理论17

4.建造范式与建造共同体18

第二章 纳西族乡土建筑多样性调查21

一、引论22

二、纳西族历史地理与社会文化背景22

1.纳西族历史地理背景概述22

2.纳西族社会文化背景概述25

3.案例村落历史地理分析30

三、东巴文字中的建筑32

1.帐篷与草房32

2.木构房屋33

3.村落35

四、木楞房:利家嘴村与永宁坝调查36

1.调研概况36

2.村落社会历史37

3.村落建筑形制38

4.建造技术与文化41

5.家宅形式的变迁43

五、土庄房:油米村调查46

1.调研概况46

2.村落社会历史46

3.村落建筑形制48

4.建造技术与文化51

六、木楞房:“东巴圣地”自地村53

1.调研概况53

2.村落社会历史54

3.村落建筑形制55

4.建造技术与文化56

七、仿汉式瓦房:宝山石头城57

1.调研概况57

2.村落社会历史57

3.村落建筑形制58

4.建造技术与文化59

八、仿汉式瓦房:南高寨村60

1.调研概况60

2.村落社会历史60

3.村落建筑形制60

4.建造技术与文化61

九、土庄房:茨中村调查61

1.调研概况61

2.村落社会历史62

3.村落建筑形制63

十、土庄房:下盐井村调查66

1.调研概况66

2.村落社会历史67

3.村落建筑形制68

4.建造技术与文化69

十一、纳西族乡土建筑流变:建造技术70

1.木楞房:使用最广、最久的建造技术71

2.土庄房:藏文化影响下的建造技术71

3.仿汉式瓦房:汉文化影响下的建筑形式73

十二、纳西族乡土建筑流变:核心空间74

1.双火塘与男女柱:母系社会的核心空间74

2.单火塘与擎天柱:父系社会的核心空间75

3.中轴空间:汉文化影响下的核心空间77

十三、小结与讨论78

1.技术与空间:乡土建筑演变的两条线索78

2.传统:一个动态的概念79

第三章 纳西族乡土建筑建造范式:技术范式83

一、田野调查点介绍84

1.九河乡及南高寨村概况84

2.九河乡历史概述85

3.南高寨村的姓氏与历史87

二、引论:乡土建造技术范式88

三、建造筹划阶段89

1.房屋规模与构架类型89

2.房屋基本尺寸90

3.构件尺寸与木料清单91

四、材料筹备阶段94

1.石材94

2.木材95

3.砖瓦、土坯95

五、房屋施工流程96

1.基础与地面施工97

2.大木作施工98

3.墙体施工98

4.屋面施工100

5.装修隔整101

六、大木作施工详解101

1.工具与度量衡101

2.墨线绘制:总述106

3.墨线绘制:柱身墨线107

4.墨线绘制:进深向构件墨线108

5.墨线绘制:面阔向构件墨线110

6.榫卯设计111

7.木料加工114

8.结构组装:穿斗117

9.结构组装:竖屋118

10.结构组装:椽子与板120

七、小结121

1.“非标准”营造法121

2.仿汉式瓦房的“非汉式”做法122

第四章 纳西族乡土建筑建造研究:人际范式125

一、引论126

1.血缘与地缘社群:乡土生活的基本单元126

2.区域与国家:乡土社群的外部环境128

二、工匠与工匠:知识的传承与传播130

1.言传知识与意会知识130

2.建造知识的纵向传承131

3.建造知识的横向传播134

4.木作专业化程度135

三、工匠与户主:工程的策划与组织136

1.工匠的选择137

2.雇用关系的形成138

3.雇用关系的维系140

4.酬劳的计价单位142

5.社群内外的酬劳价差143

6.建造中的角色分工144

四、户主与乡邻:建造中的决策与交换146

1.建造决策的社会心理:社会影响146

2.建造决策的社会心理:脸面148

3.建造中的交换与互惠149

4.社群人情关系网151

5.交换的象征性展现153

6.群体制约机制154

五、个人与集体:土地和山林的分配与管理156

1.土地分配与宅基地管理156

2.山林管理与木材获取158

六、小结160

第五章 纳西族乡土建筑建造研究:精神范式163

一、引论164

1.仪式禁忌:关于建造的世界观164

2.文化背景:多元化的宗教信仰165

二、九河纳西族的建造仪式166

1.木神仪式:仪式规程167

2.木神仪式:神灵的无形化168

3.木神仪式:平等的人神关系169

4.上梁仪式:仪式规程171

5.上梁仪式:神圣的中梁176

6.上梁仪式:象征性事物溯源177

7.大木作仪式:关于树木的过渡礼仪179

三、九河纳西族建造禁忌与习俗180

1.生长的房屋:木料朝向的规则180

2.男嗣的追求:构架的中柱182

3.危险的女性:大木作性别禁忌183

四、其他纳西族地区的建造习俗185

1.吉凶法则:精威五行理论186

2.树木有灵:伐木与立柱仪式187

3.建房伊始:择地与动土仪式188

4.建成安土:祭土主与“突路鲁本”仪式189

5.“家”的起点:生火仪式190

五、小结191

1.仪式与禁忌中的认知191

2.仪式与禁忌的内在动因192

3.仪式、禁忌与建筑的交互193

第六章 建造范式的惯性与转换195

一、引论196

二、技术范式的变化196

1.建造工具的变化197

2.建造材料的变化199

3.木作技艺的变化201

4.建筑类型的变化203

5.小结:技术范式的特征与变化趋向204

三、人际范式的变化205

1.工匠与工匠:知识传承的瓶颈205

2.工匠与户主:劳动力的市场化206

3.户主与乡邻:人情的变与不变207

4.小结:人际范式的特征与变化趋向208

四、精神范式的变化209

1.安土、伐木:替代神灵的力量209

2.生火仪式:仪式要素的缺失211

3.性别禁忌:男女差异的弱化212

4.小结:精神范式的特征与变化趋向212

五、历史视野下的范式转换213

1.变化的动因:技术、市场与国家213

2.变化的趋向:新乡土建造范式215

3.观点:范式转换的历史视野217

4.观点:动态的多样性218

5.观点:乡土社群的自主选择219

附录221

附录A:田野调查时间记录表222

附录B:纳西族不同地区的建筑及构件称呼223

附录C:南高寨村姓氏考226

附录D:南高寨村大木匠名录231

附录E:一份吊厦蛮楼料单232

附录F:南高寨房屋测绘图233

附录G:田野日记摘录239

参考文献276

后记2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