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法制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法制史
  • 金大宝编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54872515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22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法制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法律的起源1

第一节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特征1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

二、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3

第二节 中国法律的起源4

一、中国法律起源的方式4

二、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属性5

思考与练习7

第二章 夏商时期的法律8

第一节 夏商的立法指导思想和主要立法9

一、夏商的“天命”神权观与神权法思想9

二、夏商的主要立法与法律形式11

第二节 夏商的刑事法律12

一、夏朝的刑事法律12

二、商朝的刑事法律13

第三节 夏商的民事、商业与经济法律制度15

一、民事法律制度15

二、商业与经济法律制度16

第四节 夏商的行政制度17

一、行政机构的设置17

二、主要行政制度18

第五节 夏商的司法制度18

一、司法机构的设置18

二、主要诉讼审判制度19

三、夏商时期的监狱制度19

思考与练习20

第三章 西周的法律21

第一节 西周立法指导思想与主要立法22

一、西周政治、法律思想的转变与“明德慎罚”思想的确立22

二、西周时期的主要立法24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刑事法律29

一、罪名种类29

二、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30

三、刑罚制度32

第三节 西周的行政法律制度34

一、西周的“宗法”与“封建”制34

二、西周的行政管理制度35

第四节 西周的民事法律36

一、所有权制度36

二、债与契约制度37

三、婚姻、家庭与继承制度38

第五节 西周的司法制度40

一、司法机构的设置40

二、诉讼审判制度42

三、司法官责任制度43

四、监狱制度43

思考与练习43

第四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44

第一节 春秋时期法制变革的时代背景45

一、“礼崩乐坏”45

二、春秋时期主要成文法的制定与公布活动46

三、围绕成文法公布产生的论争47

第二节 战国时期变法的指导思想及其主要成就48

一、新兴地主阶级的法治主张49

二、《法经》的制定及其历史地位51

三、商鞅变法及其历史意义53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法律制度的发展55

一、刑事法律的发展55

二、民事法律的发展56

三、行政法律的发展57

四、司法制度的发展58

思考与练习59

第五章 秦朝的法律60

第一节 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与主要立法61

一、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61

二、秦朝的主要立法及法律形式63

第二节 秦朝的刑事法律64

一、罪名64

二、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66

三、刑罚制度68

第三节 秦朝的民事法律71

一、身份制度71

二、所有权制度71

三、债权制度72

四、婚姻、家庭与继承制度72

第四节 秦朝的行政法律74

一、行政机构的设置74

二、职官制度76

第五节 秦朝的司法制度77

一、司法机关的设置77

二、诉讼制度77

思考与练习78

第六章 汉朝的法律79

第一节 汉朝立法指导思想的演变与主要立法80

一、汉代立法思想的变迁81

二、汉代的主要立法与法律形式83

第二节 汉朝的刑事法律87

一、刑事法律的主要制度与原则87

二、罪名体系88

三、刑罚制度90

第三节 汉朝的民、商事与经济法律91

一、汉朝的民事法律91

二、汉朝的商业与经济法律制度93

第四节 汉朝的行政法律96

一、汉朝的国家行政体制96

二、职官制度98

第五节 汉朝的司法制度100

一、司法机关的设置100

二、诉讼审判制度101

三、“春秋决狱”102

四、“秋冬行刑”103

思考与练习104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105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的主要立法与律学的发展106

一、魏晋南北朝的立法与法律形式106

二、律学的发展110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刑事法律111

一、法律儒家化的发展111

二、刑罚制度的发展113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事法律114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土地和赋役制度114

二、关于买卖、借贷115

三、婚姻、家庭与继承制度116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行政法律117

一、行政体制117

二、职官制度119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司法制度120

一、司法机关的设置120

二、诉讼制度的变化121

思考与练习123

第八章 隋朝的法律124

第一节 隋朝的法制指导思想与主要立法125

一、隋朝初期的法制指导思想125

二、隋朝的主要立法127

三、隋朝令、格、式的制定128

第二节 隋朝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129

一、刑事法律制度的发展129

二、行政法律制度的发展130

三、隋朝的司法制度131

思考与练习132

第九章 唐朝的法律133

第一节“礼律合一”与唐朝的主要立法134

一、唐朝的法制指导思想134

二、主要的立法活动137

三、法律形式140

第二节 唐朝的刑事法律141

一、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141

二、罪名制度150

三、刑罚制度152

第三节 唐朝的民事法律153

一、身份与户籍制度154

二、所有权与契约制度154

三、婚姻、家庭与继承制度156

第四节 唐朝的行政法律158

一、行政机构的设置158

二、职官制度160

三、监察制度162

第五节 唐朝的司法制度162

一、司法机构的设置162

二、诉讼审判制度163

思考与练习166

第十章 宋朝的法律167

第一节 宋朝的立法思想与主要立法168

一、宋朝立法思想的发展168

二、两宋的主要立法169

三、宋代的法律形式171

第二节 宋朝的刑事法律172

一、刑事法律的总体特征172

二、罪名174

三、刑罚制度的发展174

第三节 宋朝的民事与经济法律176

一、宋朝的民事法律176

二、经济法律制度181

第四节 宋朝的行政法律182

一、行政体制182

二、职官制度184

三、监察制度186

第五节 宋朝的司法制度187

一、司法机关的设置187

二、诉讼审判制度188

思考与练习191

第十一章 辽金元的法律192

第一节 辽金元的立法概况193

一、辽朝、金朝的立法概况193

二、元朝的立法指导思想与主要立法194

第二节 辽金元的刑事法律196

一、辽朝、金朝的刑事法制196

二、元朝的刑事法律197

第三节 辽金元的民事法律199

一、辽朝、金朝的民事法律199

二、元朝的民事法律200

第四节 辽金元的行政法律制度202

一、辽朝的行政法律202

二、金朝的行政法律203

三、元朝的行政制度203

第五节 辽金元的司法制度205

一、辽朝、金朝的司法制度205

二、元朝的司法制度206

思考与练习208

第十二章 明朝的法律209

第一节 明朝的立法思想与主要立法210

一、明初的立法思想210

二、主要立法211

第二节 明朝的刑事法律215

一、刑事法律基本原则的发展215

二、罪名制度的变化216

三、刑罚制度的发展217

第三节 明朝的民商事法律219

一、身份制度219

二、物权制度219

三、债权制度220

四、婚姻、家庭与继承制度221

第四节 明朝的行政法律222

一、行政体制的设置222

二、职官制度223

三、行政监察制度224

第五节 明朝的司法制度225

一、司法机构的设置225

二、诉讼审判制度228

思考与练习231

第十三章 清朝传统法律的发展232

第一节 清朝前期法律体系的发展233

一、“参汉酌金”的立法思想233

二、清朝前期的主要立法234

三、清朝律学的发展237

第二节 清朝传统刑事法律的发展239

一、清朝刑事法律的基本特征239

二、刑罚制度的变化241

第三节 清朝的民事法律243

一、清朝身份制度的变化243

二、土地所有权相关制度245

三、典权制度的完备246

四、婚姻、家庭与继承制度的发展246

第四节 清朝的行政法律248

一、行政机构的设置248

二、职官制度250

第五节 清朝传统司法制度的发展253

一、司法机关的设置253

二、诉讼与审判制度254

三、胥吏、幕友参与司法256

思考与练习257

第十四章 清末的法律变革258

第一节 清末的“仿行宪政”259

第二节 清末的刑事法律变革261

第三节 清末的民商事法律变革266

一、清末《大清民律草案》的制定266

二、清末的商事立法269

第四节 清末的“官制改革”与行政法律变革271

第五节 清末的司法制度变革272

思考与练习276

第十五章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法律277

第一节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宪法性文件277

第二节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行政法律制度279

思考与练习280

第十六章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法律281

第一节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宪法发展282

一、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与“天坛宪草”282

二、《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的制定283

三、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的制定284

第二节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刑事法律285

一、《中华民国暂行新刑律》及其补充条例与两次修正案285

二、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刑事特别法286

第三节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民商事法律制度287

一、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民事立法287

二、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商事法律制度287

第四节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的司法制度288

一、司法机构的设置288

二、中华民国北京政府的诉讼审判立法289

三、中华民国北京政府诉讼司法的总体特征289

思考与练习291

第十七章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时期的法律292

第一节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时期的宪法发展293

一、《中国国民党训政纲领》与《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293

二、《五五宪草》与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295

第二节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时期的刑事法律发展299

一、1928年《刑法典》(旧刑法)的制定299

二、1935年《中华民国刑法》(新刑法)的制定300

三、刑事特别法的制定301

第三节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时期的民商事法律301

一、《中华民国民法典》的制定301

二、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时期商法的发展302

第四节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时期的行政法律303

一、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时期行政体制的发展303

二、主要的行政立法304

第五节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时期的司法制度305

一、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时期司法机关的设置305

二、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时期的诉讼立法306

三、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时期司法制度的主要特点308

第六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权的法律309

一、革命政权宪法性文件的制定309

二、革命政权的刑事法律312

三、民事与经济法律制度314

第七节 革命政权的司法制度317

思考与练习320

参考文献3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