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论刑罚轻缓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论刑罚轻缓化](https://www.shukui.net/cover/7/30571173.jpg)
- 黄华生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7501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93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07页
- 主题词:刑罚-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论刑罚轻缓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刑罚轻缓化的语义分析1
一、刑罚轻缓化的基本含义1
第一章 刑罚轻缓化的含义解读1
二、刑罚轻缓化的五个层面4
第二节 刑罚轻缓化与相关范畴辨析8
一、刑罚轻缓化与非犯罪化8
二、刑罚轻缓化与非刑罚化8
三、刑罚轻缓化与刑法谦抑性11
第一节 启蒙思想家和刑事古典学派的刑罚轻缓化思想13
一、启蒙思想家和刑事古典学派刑罚轻缓化思想的主要内容13
第二章 刑罚轻缓化的思想源流13
二、启蒙思想家和刑事古典学派刑罚轻缓化思想的评价18
第二节 刑事实证学派的刑罚轻缓化思想21
一、刑事实证学派的犯罪原因论和矫正刑理论21
二、刑事实证学派刑罚轻缓化思想的评价23
第三节 新社会防卫论的刑罚轻缓化思想26
一、新社会防卫论的兴起26
二、新社会防卫论的人道主义刑事政策思想27
三、新社会防卫论刑罚轻缓化思想的评价31
第四节 恢复性司法中的刑罚轻缓化思想33
一、恢复性司法概况33
二、恢复性司法与刑罚轻缓化的契合35
三、恢复性司法与传统意义的刑罚轻缓化互为补充38
第三章 刑罚轻缓化的犯罪学根据40
第一节 犯罪发生和存在的必然性41
一、犯罪发生和存在的必然性是客观事实41
二、从自由意志的相对性看犯罪发生的必然性43
三、从刑事政策视角看犯罪存在的必然性48
四、犯罪必然性规律与刑罚轻缓化49
第二节 刑罚功能的局限性52
一、刑罚预防犯罪功能的有限性52
二、刑罚的的恶害性56
三、刑罚功能的局限性与刑罚轻缓化63
第四章 刑罚轻缓化的人道主义根据67
第一节 刑罚人道主义的价值取向68
一、人道主义的含义68
二、刑罚人道主义的理论蕴含73
三、刑罚人道主义是刑罚轻缓化的价值基础和直接动力76
第二节 刑罚人道主义的具体内容79
一、禁止残酷的刑罚81
二、保障罪犯作为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84
三、帮助罪犯复归社会87
第五章 刑罚轻缓化的社会基础90
一、经济发展与中国刑罚历史演变的关系91
第一节 刑罚轻缓化的经济基础91
二、西方国家经济发展与刑罚轻缓化的关系94
第二节 刑罚轻缓化的社会结构基础和政治基础98
一、市民社会理论概述98
二、一元社会结构下的专制统治与刑罚恐怖101
三、二元社会结构下的民主政治与刑罚轻缓化102
第六章 刑罚轻缓化的世界潮流107
第一节 死刑的衰弱107
一、死刑废除论的兴盛107
二、世界各国死刑废除和限制运动的蓬勃发展111
三、死刑废除和限制运动的国际化115
一、监狱制度的改良117
第二节 自由刑的改革117
二、自由刑内容的单一化120
三、监狱行刑的开放化122
第三节 非监禁刑的兴起124
一、非监禁刑兴起的时代背景124
二、世界各国的非监禁刑状况127
第四节 刑罚轻缓化面临的冲击和发展趋向132
一、刑罚轻缓化受到的冲击132
二、刑罚轻缓化的总体趋向并未改变135
一、我国重刑化的主要表现138
第七章 刑罚轻缓化的中国之路138
第一节 中国重刑化的现状考察及原因分析138
二、我国重刑化的原因分析143
第二节 中国刑罚轻缓化的理论说明149
一、我国刑罚轻缓化改革的现实意义149
二、刑罚轻缓化与罪刑相适应的关系154
三、刑罚轻缓化与中国国情157
四、刑罚轻缓化与当代西方国家的两极化刑事政策162
第三节 中国刑罚轻缓化改革的近期目标165
一、在立法上较大幅度减少死刑罪名,在司法上严格限制死刑适用165
二、设立社会服务刑,提高轻刑种的效能167
三、改革劳动教养制度,防止自由刑的滥用168
四、建立和完善刑事和解制度169
第四节 刑罚轻缓化的配套措施169
一、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为刑罚轻缓化创设社会基础170
二、转变观念,为刑罚轻缓化提供思想文化基础172
三、加强犯罪学研究,为刑罚轻缓化提供科学实证基础175
四、加强非刑罚预防措施建设,为刑罚轻缓化构筑基础堤坝176
五、提高对严重犯罪的破案率,赋予“严打”新的内涵178
结语181
参考文献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