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社会主义 1993年修订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高原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6011384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32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44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学社会主义 1993年修订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及其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1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1
二、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6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8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8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12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19
四、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23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与方法25
一、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25
二、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方法30
第一章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33
第一节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33
一、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33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新现象改变不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38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在不发达国家的胜利46
一、列宁、毛泽东关于不发达国家革命的理论46
二、不发达国家率先取得革命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53
第二章 过渡时期与无产阶级专政61
第一节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61
一、过渡时期的必然性61
二、过渡时期的阶级斗争64
三、过渡时期的社会主义改造66
第二节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73
一、无产阶级专政建立的必要性73
二、无产阶级专政的内容和形式77
三、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83
四、“一个国家,两种制度”87
第三章 社会主义的特征与本质9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93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观点93
二、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98
三、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概括103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107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107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涵112
三、衡量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准117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121
第一节 各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走自己的路121
一、社会主义模式的多样性121
二、社会主义建设不能照搬书本和外国的模式126
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30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130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和主要内容137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143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14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49
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未来社会阶段划分的理论149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5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163
一、中国经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必然性163
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165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16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党的基本路线170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重大发展170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73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动力17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179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179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8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内部矛盾188
一、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社会矛盾188
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190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193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193
二、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196
三、生产力是判断改革是非成败的根本标准199
第七章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20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202
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202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20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步骤209
一、我国现阶段物质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实现四个现代化209
二、我国现阶段物质文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212
第三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根本道路215
一、坚持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15
二、坚持对外开放221
三、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228
第八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31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意义和作用231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新的历史类型231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236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一项战略方针239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和任务242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242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社会主义新人254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258
一、坚持两手抓258
二、精神文明重在建设261
三、改革教育、科技和文化体制263
四、吸收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265
五、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67
第九章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270
第一节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270
一、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含义270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274
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279
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281
第二节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主要内容284
一、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85
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87
三、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作用289
四、发展党内民主291
第三节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实现条件293
一、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294
二、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创造优化的社会环境295
三、切实抓好思想文化建设,提高全体人民的民主素质296
四、加强法制建设,逐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297
第十章 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300
第一节 工人阶级执政党的领导作用300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300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一条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305
第二节 改善党的领导的必要性309
一、明确党的领导的科学含义309
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改善党的领导313
三、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中提高领导水平315
第三节 社会主义时期党的建设317
一、工人阶级执政党要加强自身的建设317
二、把党建设成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320
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党的核心作用328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335
第一节 必须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335
一、社会主义时期的工人335
二、社会主义时期的农民340
三、社会主义时期的知识分子345
四、社会主义时期的人民军队351
第二节 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353
一、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仍将长期存在353
二、坚持民族平等,增强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和繁荣356
三、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360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362
第三节 必须依靠最广泛的统一战线367
一、统一战线是关于工人阶级自身团结统一和同盟军问题的理论和政策367
二、统一战线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大法宝372
三、人民政协是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377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379
第一节 当前的国际形势379
一、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379
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384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91
一、独立自主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立足点391
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发展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395
三、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和合作401
四、中国共产党重视同各国政党的关系403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408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历史回顾408
一、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考察408
二、社会主义转入低潮的原因411
三、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415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历史时代419
一、对时代认识的历史考察419
二、正确认识时代的基本方法421
三、20世纪下半叶时代出现了阶段性变化422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未来走向424
一、社会主义面临着严峻的挑战424
二、社会主义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428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430
四、共产主义是我们的崇高理想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