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小黑山自然保护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小黑山自然保护区
  • 喻庆国,钱德仁主编;云南省林业厅,中荷合作云南省FCCDP办公室,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编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4162427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10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451页
  • 主题词:自然保护区-简介-龙陵县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小黑山自然保护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地质1

1.1.1 地层与岩石1

第一章 自然地理环境1

1.1.2 构造4

1.2 地貌4

1.2.1 地貌特征4

1.2.2 地貌类型5

1.3 地表水与地下水6

1.3.1 水文特征6

1.3.2 河流7

1.4 气候8

1.4.1 气候特征8

1.3.3 地下水8

1.4.2 形成因素9

1.4.3 气候资源10

1.4.4 气候垂直变化11

1.5 土壤12

1.5.1 土壤及分布特征12

1.5.2 土壤类型12

第二章 植物14

2.1 研究概况16

2.2 物种多样性16

2.3 区系组成16

2.3.1 科、属组成16

2.3.2 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20

2.4 种子植物特有类群25

2.4.1 特有科26

2.4.2 特有属26

2.4.3 特有种26

2.5 保护植物45

2.5.1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5

2.5.2 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46

2.5.3 云南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7

2.5.4 国际保护植物49

2.5.5 小黑山自然保护区云南首次记载的新分布植物50

2.6 植物评价51

2.6.1 植物资源及其利用51

2.7 主要监测物种53

2.6.2 植物保护53

小黑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名录54

第三章 植被125

3.1 研究概况126

3.2 植被分区126

3.2.1 植被分区依据126

3.2.2 植被分区单位和系统127

3.2.3 保护区植被分区127

3.3 植被类型128

3.3.1 植被分类128

3.3.2 植被类型面积131

3.4 植被分布规律及特征132

3.4.1 水平分布132

3.4.2 垂直分布133

3.5.1 落叶季雨林135

3.5 主要植被类型135

3.5.2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41

3.5.3 落叶阔叶林187

3.5.4 暖性针叶林187

3.5.5 稀树灌木草丛190

3.5.6 灌丛191

3.6 植被评价193

3.6.1 植被资源现状193

3.6.2 植被分布特点195

3.6.3 植被保护价值196

3.7 主要监测植被类型197

第四章 森林198

4.1 森林分区199

4.2 森林分类200

4.2.1 原则200

4.1.1 原则200

4.1.2 保护区所属分区200

4.2.2 单位和系统201

4.2.3 主要森林类型204

4.3 森林资源211

4.3.1 保护区222

4.3.2 周边地区226

4.3.3 非木材林产品资源229

4.3.4 森林资源特点229

4.3.5 森林资源利用231

4.3.6 森林资源消长趋势233

4.3.7 森林资源面临的压力、威胁和对策233

5.1 研究概况238

第五章 大型真菌238

5.2.1 概述239

5.2.2 共生型真菌239

5.2.3 腐生型真菌239

5.2 物种多样性239

5.2.4 土生型真菌240

5.2.5 寄生型真菌240

5.3 区系组成240

5.3.1 广布成分240

5.3.2 北温带和亚热带成分240

5.3.3 热带成分241

5.4 特有现象分析241

5.5 不同植被类型中的真菌241

5.6 食用菌资源242

5.5.1 阔叶林真菌242

5.5.2 针叶林真菌242

5.7 药用菌资源243

5.8 毒菌资源243

5.9 重要大型真菌记述244

5.9.1 蚁巢伞(鸡?菌)244

5.9.2 红菇(红菌)244

5.9.3 乳菇(奶浆菌)245

5.9.4 牛肝菌245

5.9.5 枝瑚菌(刷把菌)245

5.9.6 其他重要野生食用菌246

5.9.7 毒菌246

5.10.3 控制某些昆虫对森林危害的真菌247

5.10.2 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中有机物的分解者247

5.11 开发利用247

5.10.1 作为与植物共生的菌根菌247

5.10 大型真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47

第六章 兽类258

6.1 研究概况259

6.2 物种多样性259

6.3 分布区类型261

6.4 区系组成及其特点263

6.5 典型植被类型中的主要指示兽种264

6.6 重要保护物种与现状265

6.7 兽类资源评价276

6.8 主要监测兽种276

6.9.2 物种多样性及其栖境保护277

6.9.1 保护好兽类动物区系过渡交汇带277

6.9 栖境及物种保护277

第七章 鸟类290

7.1 研究概况291

7.2 鸟类多样性及其特点291

7.2.1 鸟类多样性291

7.2.2 鸟类多样性特点292

7.3 鸟类区系和居留类型分析292

7.3.1 区系分析292

7.3.2 居留类型分析293

7.4 鸟类生境分析293

7.5 重点保护物种及其记述294

7.5.1 重点保护物种294

7.5.2 重点保护物种记述294

7.6.1 监测鸟种的筛选标准301

7.6 主要监测物种301

7.6.2 主要监测鸟种302

7.7 综合评述302

7.7.1 鸟类多样性保护302

7.7.2 中国西部地区候鸟迁飞的重要通道302

第八章 两栖爬行类314

8.1 研究概况315

8.2 物种多样性315

8.3 物种组成317

8.3.1 纲的组成317

8.3.2 目的组成317

8.3.3 科的组成318

8.3.4 属的组成318

8.4 物种按气候带和子保护区分布状况318

8.6.2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321

8.6.1 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321

8.6.3 云南省省级保护动物321

8.5 区系分析321

8.6 保护物种321

8.5.2 爬行动物321

8.5.1 两栖动物321

8.6.4 云南省有益的和有重要经济及科学研究价值的物种322

8.6.5 列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物种322

8.6.6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物种322

8.7 主要物种特征识别322

8.8 资源评估328

8.8.1 总体评价328

8.8.2 保护区部分重要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评估328

8.9 主要监测物种329

第九章 昆虫334

9.2 物种多样性335

9.1 研究概况335

9.3 不同生境的代表性昆虫种类337

9.3.1 阔叶林337

9.3.2 针叶林337

9.3.3 竹林337

9.3.4 农地337

9.3.5 水域338

9.4 区系组成及其特点338

9.4.1 区系成分分析338

9.4.2 区系特点338

9.5 特有昆虫339

9.6 资源昆虫利用现状339

9.7.1 珍稀保护昆虫340

9.7 昆虫种类记述340

9.7.2 新种和特有种341

9.7.3 主要害虫344

9.8 昆虫资源评价与多样性保护345

9.8.1 益用经济类群345

9.8.2 多样性保护及管理346

第十章 土地利用371

10.1 土地利用现状371

10.1.1 保护区372

10.1.2 周边地区378

10.2 土地利用分析378

10.2.1 土地利用特点378

10.2.2 土地资源潜力分析379

10.3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380

10.2.3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380

10.4 建议382

第十一章 社会经济与社区发展383

11.1 社会经济385

11.1.1 人口与民族385

11.1.2 基础设施385

11.1.3 工农业386

11.1.4 科教文卫387

11.1.5 周边社区经济概况387

11.2 社区发展388

11.2.1 保护区与周边地区的关系388

11.2.2 FCCDP实施的社区发展活动388

第十二章 保护区建设与管理395

12.1.2 保护区类型和主要保护对象396

12.1.3 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396

12.1.1 建设方针和目标396

12.1 保护区建设396

12.1.4 基础设施和设备现状397

12.2 保护区管理399

12.2.1 保护管理399

12.2.2 专题调查与研究402

12.2.3 宣传教育402

12.2.4 社区共管402

12.2.5 旅游规划403

12.2.6 生物走廊带建设规划403

12.2.7 多种经营403

12.2.8 综合管理计划编制404

参考文献4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