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张子和研究集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钱超尘,温长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ISBN:780174449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120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1139页
- 主题词:中医典籍-中国-金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张子和研究集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说2
张子和其人其事2
关于《儒门事亲》5
第一篇 张子和著作的主要版本和后世的研究性著作10
一、《儒门事亲》和后世的研究性著作10
二、《儒门事亲》新校正 焦振廉 温长路12
第二篇 已公开发表的研究张子和及其著作的文章213
一、公开发表的文章的总目录213
二、部分已发表文章选辑223
(一)对张子和生平事迹的研究223
张从正学术思想研究近况 蔡永敏223
试论宋代理学对金元医家的影响 林毅227
苏东坡之死与张子和攻下 刘道清230
张从正与我国古代精神病学 黄健231
张子和对攻邪理论的巨大贡献 曾向群235
张从正生平考略 董尚朴 李会敏237
西医评金元四大家 干祖望241
试论张子和是扁鹊学派传人 杨建宇242
略论张子和对扁鹊学派的继承 赵留记等243
对张子和医疗活动范围的再探讨 张国泰等245
张子和学术思想溯源 冯志广等246
张子和学术思想研究考略 郑国庆 洪在炅249
张子和倡导汗吐下法考释 干祖望251
张子和对中医学的贡献 薛益明254
金代医学教育的主要成就 周俊兵256
刍议弘扬张子和攻邪学派的思路与方法 杨建宇 张国泰259
张子和学术传人考 董尚朴等262
医学革新家张子和的学术思想研究 毛德西264
张子和生平有关史料简述 萧国钢267
史志中的张子和 文苕270
现代网络中的张子和 文苕314
(二)对《儒门事亲》的专题性研究322
张子和著作考 邓铁涛 赖畴322
《儒门事亲》眼科成就述评 董尚朴324
张子和学术思想、渊源及其评价 赖畴327
《儒门事亲》治疗老年病思想及方法探析 苏慧敏等331
从《儒门事亲》看张从正重视七情因素 程维克333
《子和医集》评介 邓翀334
张子和《儒门事亲》儿科学术思想述评 胡燕尔337
张从正《儒门事亲》对放血疗法的贡献 于存海等338
释《儒门事亲》“盖阙其疑” 刘娟 魏希启340
张从正《儒门事亲》与药邪 张光霁341
从《儒门事亲》试论张从正对《内经》情志病理论的运用 钱会南345
《儒门事亲》外治初探 肖莹 黎建海347
张子和《儒门事亲》用水疗病初探 郭健等350
《儒门事亲》中的禅道融合观 徐卫东351
常仲明父子与《儒门事亲》 李会敏 董尚朴353
张子和《儒门事亲》对消渴病诊治发展的贡献 杨建宇355
《儒门事亲·补论》研读札记 贺晓慧 贾孟辉357
《儒门事亲·三消论》对消渴病的贡献浅识 朱国茹358
《儒门事亲》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观 程芳枝361
张从正《儒门事亲》中的非药物疗法 杨红亚 李成文364
《儒门事亲》刊本的流传概况初考 萧国钢367
《儒门事亲》心理疗法研究 黄建波370
《儒门事亲》的编撰与构成考略 萧国钢373
(三)对张子和学术思想的分类研究379
论张子和治疗老年病的思想及方法 张觉人379
张子和的医学心理学思想初探 李兴民381
张从正对精神疗法的运用 石学文384
论张从正的食疗补虚 潘华信387
张子和下法方剂的探讨 张谷才390
张子和针刺放血疗法初探 赵峻岭393
张子和的吐法探讨 黄腾辉395
简述张从正的攻邪论 徐荣庆399
张从正妇科学术观点与临证特色 马大正401
张子和“药邪致病”学术思想探析 茅 晓404
张子和补法浅析 张德贵407
张从正刺络泻血学说初探 邵经明409
张子和以情胜情的心理疗法 和贵章 李僖如411
试论张子和的吐法 宋祖憼413
张子和对补法的认识及运用 秦玉龙414
因情所致 借情制之 翁志伟416
张从正儿科学术思想探讨 王文才418
试论张从正攻邪学说的基本思想 申丕强420
试论张从正刺络泻血针法的学术思想 田元生424
论张子和对针灸学的贡献 陈莉 刘静宇426
浅说张从正之吐法 田麒428
论张从正对吐法的贡献 杜同仿431
试论张子和攻补观 叶成源435
张子和儿科学术思想探析 宫树成 胡燕尔437
张从正针灸学术思想探析 刘书奎439
张从正与食物疗法 魏延华441
浅析张从正论补 肖莹 王伟彪443
张子和心理疗法浅探 赵思忠等445
张子和心理疗法略析 刘鹏里 方东海447
张从正对“出血疗法”的探讨 郭荣华 魏延华448
张从正“情志疗法”探析 魏延华450
对张子和汗吐下三法的再认识 郑宇东452
张子和既长攻邪又善补虚 曹娜455
张从正“损有余乃所以补其不足”探微 李锦毅457
张子和学术思想探讨 冯新送460
张子和论补法 易杰 王秀颖463
张从正运用补法的特点 杜同仿465
谈张子和的心理疗法 王萌468
张子和“不药之药”学术思想与实践 王慧杰469
张子和“食疗”的运用 李玉胜 李士瑾471
张子和补法的学术特色 王建民等472
浅谈张子和的情志疗法 张国泰474
简述张子和情志疗法的运用 赵留记等475
对张子和汗吐下三法的探讨 汪晓筠 杨翠娟477
张子和育子思想初探 李予姝等478
张子和论治疝证浅析 侯勇谋等480
浅谈朱丹溪对张子和攻邪的认识 杨剑民等482
张子和下法方药辨析 陈富军等483
张子和汗法方药辨析 姚为民等485
张子和补法方药辨析 张继红等487
张子和补法初探 路永平488
张从正与刺血疗法 席海霞 梁润英490
张子和针刺放血法探讨 时小梅等491
张从正刺络放血的理论和实践 张建斌493
张子和外治汗法简析 冯志广等496
张子和外用吐剂析要 陈军民498
张子和外治皮肤病简析 刘富强499
张子和外治汗法析要 孙花仙等501
略论张子和对妇产科的贡献 朱长丽等502
略论张子和七方十剂 张丹翎等504
张子和用白虎汤当属汗法 任修德505
张子和论补法 杨涛等507
张子和补法特点浅析 张仁岗508
浅谈张子和对不孕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赵萍等510
张子和论治带证的学术特点 梁玉兰512
张子和攻邪学说述评 徐亚萍 孙祥513
张从正汗吐下三法新识 储全根515
子和汗法与现代药浴 赵法新等518
简述张子和下法运用特点 袁宪章 郭世岳521
略述张子和药邪观点 冯志海等522
浅析张子和下法的妙用 古献兰523
张子和外治汗法浅析 徐爱民等526
张子和方药学术要点略论 王大璠527
张子和骨伤用药特点初探 赵坤珠 张金良529
张从正论补思想探讨 戴铭530
张子和“以攻为补”辨析 朱红霞等532
对张子和下法的探讨 何云锋 何云长534
略述张子和攻邪学术思想 刘丰晓等535
张子和不药之药汗法简介 祖丽红等536
试论张从正的心理治疗方法 马义泽538
张子和吐法刍议 刘静生540
张子和中医补益理论的研究 盖国忠等542
论张子和之七方十剂 孙晓嘉544
张从正学术思想浅论 李凤莲546
张子和心理疗法初探 陈莉 刘静宇549
初探张子和对五苦六辛的发挥 刘彩虹550
张从正论补法探析 周海红552
张子和方剂运用特色探析 孙晓嘉553
张子和对针灸学的贡献 刘静生555
析张子和的水火分治论 董尚朴557
张从正儿科学术思想小议 年云娜 熊杰559
浅谈张子和的中医理论学术特点 黄枋生561
张子和温病学术思想窥探 赵烨等563
浅析张从正的中医心身医学思想 黄健 郭丽娃565
略述“湿”在张子和攻邪学说中的重要地位 李彦如等568
张子和吐法探讨 周正明570
浅述张从正对中医心理学的贡献 于峥等573
浅谈张从正与攻邪三法 韩一龙 尹明浩575
张仲景、张子和吐法异同之探讨 昌炳如576
张子和与中医意疗法 饶媛578
张从正攻邪论初探 谢文英 常学辉580
(四)对张子和及金元医家的综合性研究583
《内经》与金元四家学说 刘公望583
试论金元四大家与针灸学术 盛燮荪 江一平586
探讨金元四大家论“火” 丁光迪590
金元医学家论“升降” 丁光迪594
金元四家治法方剂应用举隅 刘公望598
金元四大家学说在日本 黄煌600
试论金元学派与景岳学说的辩证关系 茅晓603
从金元医学成就看中医的成才之道 丁光迪605
略论金元四家学术流派之沿革 刘公望608
试论金元四大家的邪正观 毛俊同611
金元四大家论郁 卢岳华615
百家争鸣促进了金元医学的大发展 丁光迪618
金元四大家论“痿” 易法银622
刘河间为金元四大家之首刍议 杨景柱624
金元四大家针灸学术思想探讨 赵慧玲627
金元四大家针灸学术思想浅析 杨继军 董进洲633
金元四大家论中风 易法银 朱传湘636
金元四大家在刺络放血术上的贡献 翟润民 吴付花638
张子和与朱丹溪的邪正说 桑同璋641
金元四大家论厥 易法银642
金元四大家论治火热证之特色 易法银644
金元四大家的“天人相应”观 张世英647
金元四大家的学术思想在针灸治疗学上的应用 田彤649
古代中医文献中的急救医学 傅永红651
金元四大家论治水肿之特色 朱传湘654
四大家与金元四大家 干祖望656
金元四大家儿科学术思想浅析 李书香657
从金元四家看中医病源理论研究的意义 刘更生659
河间学派三大家论治中风探析 黄政德661
金元四大家学术思想摭拾 李永堂663
金元四大家治痹浅谈 郑红 肖林榕665
宋金元时期痰浊衰老相关性学说研究 贺松其 文彬667
论金元时期学风的转变 薛益明 周晓红669
浅谈金元四大家学术观点与《内经》的渊源 夏海波 段咏慧672
金元四大家对中医心理学的发展贡献集粹 饶媛675
金元四家医学心理学思想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蒋丽霞 罗学裕678
金元四大医家脾肾互济思想探讨 龙琫玺等680
以邪正类析金元四家学说 张晶683
金元四大医家治疗糖尿病学术思想初探 张国泰684
新安医家继承发展金元四大家学说概要 张玉才 李净686
金元四大家论治食伤 朱星 谭学林687
从金元四大家对《内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看中医理论创新 张铁楠691
孙思邈学术思想对金元医家的影响 刘宁 李文刚694
由金元四大家说阴阳 夏宝伟696
“金元五大家”说 李成文697
论宋金元时期中医内科学发展特点 董凌燕等700
金元四大家刺络思想浅析 侯春光 郭义705
略述中医刺血术发展史 岳旭东708
金元时期医家学术繁荣特色之感悟 徐建云712
金元四大家论燥 孟繁洁714
金元四大医家学术思想刍见 彭述宪717
金元四大家学术思想之间的相互渗透及影响 张俐敏 陈文莉721
金元四大家的脾胃观 李成文723
金元四大家论养生 杨阳朝726
论宋明理学对金元时期医学流派形成与创新的影响 赵鸿君729
(五)对张子和学术的应用和实验性研究734
张子和《儒门事亲》儿科临床经验初探 萧国钢734
王正公善用汗吐下治青少年哮喘 张家骏 王瑞春736
偏食增气 久而致疾 孙斐 达美君739
通腑法临床应用体会 孔繁林 孔繁森741
张子和下法及其临床应用 朱雪萍743
对下法及大承气汤应用之见解 何焕然745
谈张子和对五苓散的运用 耿坚747
吕复学术思想研究 孟繁洁 何永生748
张子和肛肠病诸法略谈 周灵750
下法在防治儿童白血病感染中的应用 陈兴东751
诜诜丸加减治疗不孕症63例 祁付有等753
试论张子和治疗产后病学术特色及现实意义 贺翠萍754
略论张子和皮肤疾患的专病专方 张丽君756
张子和治疗睡眠疾病验案评析 杨建宇等757
吐法在哮喘治疗中应用探析 党海霞758
遵张从正下法治疗血卟啉病举隅 叶玉妹等761
张子和诊治不孕症验案赏析 王磊等762
浅谈张子和治疗不孕症的良方——诜诜丸 孙志云等765
张子和骨伤病案论析 韩东满 张金良767
张从正论治疑难杂证特色 林慧光768
张子和治疗不孕症学术经验初探 李鸿选等771
汗吐下三法在关格中的应用 孙胜利772
张子和痛随利减在骨伤科的应用 张金良774
张子和对失血证的调补经验 朱红霞等776
浅述张子和创损疾患的方治 崔志恒 谷胜东777
刺络放血疗法临床应用总结 王广军等779
汗、吐、下针刺手法剖析与临床应用 赵政781
张子和吐法治疗眩晕证刍议 王鹏 欧阳兵784
张子和治疗神经疾病学术经验探讨 郭杰等785
张子和治疗肿瘤学术经验探讨 曲书荣 吴文清787
学习张子和汗法的体会 陈凯佳789
第三篇 有关张子和研究的重要学术会议及论文选辑792
一、主要学术会议情况简介792
二、部分学术会议论文选辑794
(一)对张子和生平事迹的研究794
张从正先生年谱简编 张志远 裴风玉794
张子和行医路线的初步研究 张金鼎799
关于考城沿革与张从正故里的说明 毛德西805
关于张子和墓之传说给杨建宇的一封信 刘恩良807
张从正轶事 付百轩808
略谈张从正的时代背景 毛光骅809
张从正成功之秘浅探 张鲜 曹鸣811
攻下之师张子和 魏国宝 陈济世815
攻邪派大师张子和 欧阳可尧816
谈张从正的学术思想 李振华820
张子和的学术思想渊源及成就 张克礼822
试论张子和的攻邪学说 张志远825
探讨张从正攻邪学说的形成及其影响 毛俊同829
略论张子和攻邪祛病三法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理论渊源 齐小玲832
浅谈张子和对祖国医学的历史贡献及其影响 高尚社834
张从正学术理论的现代医学意义 卞占先837
略论张子和的创新精神 李珊 卢玉839
张子和哲学思想刍议 侯泽民840
张子和学术思想的研究 陈莉844
张从正学术思想浅论 曹子成849
张子和学术思想研究 郑国庆852
张子和学说刍议 胡春法 杨俊龙854
张子和学术论评 张新花856
浅谈张从正的学术成就 卞鸿桢858
形象思维与辩证逻辑的统一 徐元贞863
论张从正攻邪论的思维辩证法 王庆宪 李成功865
张从正“攻病三法”简论 武明钦868
“攻邪学说”浅述 王云聚870
真柳诚、张大庆、廖育群三位教授谈张子和攻邪学派侧记 全国张子和学术研究会筹委会872
近十年张子和学术研究资料温习 杨建宇等873
张子和学术研讨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杨建宇879
(二)对《儒门事亲》的专题性研究882
《儒门事亲》考略 曹鸣882
张子和著作考 董尚朴 李会敏886
简论《儒门事亲》的哲学思想 柳忠绪890
《儒门事亲》方剂学内容初探 朱建平891
《儒门亲事》运用经方初探 路德华898
《儒门事亲》制剂初探 徐利华900
《儒门事亲》美容药方简述及其现实意义 姚卫民903
(三)对张子和学术思想的分类研究906
张从正的攻补观 张朝和 白秀芝906
浅论张从正的祛邪学说 彭俊精910
试论张子和的“邪去正安”说 梁映寰912
张子和攻法初探 关思友915
张子和祛邪思想研讨 梁彦 孙莉919
试论张子和攻邪思想 杜著涛921
浅析张子和“先去药邪,后及病邪”之观点 何云长923
论张子和“病由邪生,攻邪已病”与下法的临床发挥 苏亚平等924
论张子和的补虚观 刘学勤926
张子和补法思想的探讨 叶成炳928
略论张子和补法的学术思想 杨建宇931
浅论张子和补虚学说 王友清932
浅述张从正论补法的现实意义 卢玉933
张子和补法运用探析 周正明935
试析张子和关于补法的见解 彭吉勇936
张子和的药补与食补 李大举937
试析张子和攻下法的思想和特点 成启予938
感悟中医的邪与正 马献军941
张从正攻邪论的学术观点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汪济美945
张子和“攻邪论”辨析 张大明949
张从正攻邪理论初探 李秀华950
对张从正汗吐下三法的认识和体会 陈道同951
试论张子和“汗、吐、下”三法 霍万韬 陈宝森953
祖宗法宝不能丢 中医吐法宜抢救 王业龙955
吐法刍言 孙世民958
中医西式疗法——催吐养生 宋鑫博 张琴959
张子和内科学术简要 傅俊杰 吴文清961
张子和论咳刍议 周文川963
张子和心系疾病学术经验略要 耿建领等965
张子和诊治中风经验识要 李向录 李正军966
张子和出血证治浅析 张学增 王玉生968
张子和论中风评断 苏保洲969
张从正论“留饮”之浅见 王清发974
张子和诊治消渴病的学术思想 毛振营等976
张子和治疗消渴用药经验浅识 刘丰晓 白崇礼978
浅谈张子和治颤证 侯勇谋 杨建宇979
张子和外治咽喉病学术经验探析 陈永敏981
张子和治疗妇科疾患特点初探 高捷982
张子和对中医妇产科的贡献 张志斌985
略论张子和妇产科学术思想 赵萍987
张子和妇产科验案赏析及现实意义 马文侠等988
张子和治疗妇产科病方药浅析 姚玉蓉990
张子和攻邪疗法治疗不孕症学术经验初探 郑桂钦等992
张子和男科经验略识 李海松等994
张子和育儿观浅探 熊杰等995
张子和儿科学术发微 顾兴芬996
张子和儿科临床经验窥探 秦骥等1000
简述张子和的外治疗法 王振海1001
张子和耳鼻喉科学术经验点滴 郑观峰1002
张子和对“十剂”方剂分类法的贡献 张雷等1003
略论张子和方剂理论特点 孙晓嘉等1005
论张子和之“七方十剂” 王达权1009
张子和下剂类辨与简析 王力群 周鸿飞1012
张子和涌吐方药与机理的探讨 王君 黄鑫1013
吐法用药析要 刘新等1015
简述张子和临床特异的泻下药 郭焕 贾少谦1016
浅谈张从正对情志病治疗的特点 万碧芳1017
张从正情志疗法与医学心理学 张谨墉1019
张子和对中医心理学的贡献 周宜强 行青春1022
张从正心理疗法浅述 马汴梁1023
浅谈张子和对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 马世全1024
张子和食疗要旨 宋军1026
浅谈张子和论补与食疗 张思敬1028
张子和营养食疗浅探 张卫红1030
试论张子和儿童养生观的醒世效应 陈德春1032
张子和对针灸学的贡献 翟昌礼1033
张子和针灸选穴窥探 黄涛1035
略论张子和学术思想 车林玉1036
(四)对张子和及金元医家的综合性研究1039
试论金元四大家学术思想 林如祥1039
金元四大家的学术成就和特点 杨廉方1042
(五)对张子和学术的应用和实验性研究1044
谈谈运用张子和下法的临床体会 李修五1044
运用张子和下法临证治验录 赵时雨1046
张从正下法的启迪和运用 卜开初1049
学习张子和下法的感想 宋乐善1051
浅谈“下法”在肝病治疗中的运用 潘保华 杨庆运1054
运用张从正的攻邪论治疗乙肝之体会 张春光1057
攻下法治疗消渴 董维平1059
下法在伤科的临床应用 娄文才1060
下法在急症中的运用 庞国明1061
张从正的下法在胆道疾病中的应用 张志圣1064
用攻下法治疗痛经 戴景文1066
下法临床应用的体会 郭慕齐1068
运用张子和下法治疗血证的体验 崔玉衡1071
攻邪谨以扶正为主扶正严以子和为师 刘海涵1074
汗吐下法在针灸治疗中的应用 海坤范1075
下法临床应用的进展及其治病机理初探 杨丽香1076
汗下法在精神科临床应用的回味 马世全1079
下瘀冲剂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翁宁榕1080
张子和“汗法”在痢疾治疗中的指导意义 吴森明1082
汗法为主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 张振卿1083
排法祛血瘀 汗血本同源 岑汤尧1084
汗下法治验举隅 胡孝兵1085
汗、吐、下三法治验 潘钦惠1087
吐法一得 付振中1088
用通下法配当代名医验方治疗危重高血压41例 汪汉才等1089
通腑法的临床应用 郭振营1090
从木香槟榔丸运用看张从正临证特点 周嫦昆1095
子和三法之临床应用 姜本立1096
应用张子和学术思想的临床体会 胡健1097
应用张子和眼科理论的体会 庞功臣 庞福新1098
张子和学术思想在中医急症治疗中的应用 吕承全1101
刺血、按摩与汗法 金振民1105
张子和七情解郁疗法应用记实 刘恩良1106
张子和治疗203例医案的初步分析 曹鸿云 张金鼎1107
张子和治疗黄疸及黄病验案的现代意义 张玉焕 黄鑫1110
张子和口疮方配合西药治疗口角疱疹疗效观察 付玉玲1112
第四篇 研究、弘扬张子和学术的主要活动和相关机构1116
一、主要研究、纪念性活动1116
二、主要研究、纪念性机构1116
结语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