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藏象辨证论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藏象辨证论治学
  • 严世芸等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4702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32页
  • 文件大小:266MB
  • 文件页数:545页
  • 主题词:脏腑-辨证论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藏象辨证论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医辨证论治的历史沿革与现状评析1

第一节 辨证论治历史沿革1

第二节 辨证论治诸法评析3

一、八纲辨证法5

二、六经辨证法6

三、卫气营血辨证法和三焦辨证法6

四、经络辨证法7

五、脏腑辨证法7

六、气血津液辨证法8

七、病因辨证法9

第二章 确立“藏象辨证论治”体系10

第三章 藏象生理13

第一节 肝、胆藏象生理13

一、肝14

(一)肝的形质结构14

(二)肝的经络联系14

(三)肝的生理特性14

(四)肝的生理功能15

(五)肝的生理联系15

二、胆17

(一)胆的形质结构17

(二)胆的经络联系18

(三)胆的生理特性和功能18

(四)胆与其他脏腑18

第二节 心、小肠藏象生理19

一、心19

(一)心的形质结构19

(二)心的经络联系20

(三)心的生理特性20

(四)心的生理功能21

(五)心的生理联系22

二、小肠24

(一)小肠的形质结构24

(二)小肠的经络联系24

(三)小肠的生理特性和功能25

(四)小肠与其他脏腑25

第三节 脾、胃藏象生理26

一、脾26

(一)脾的形质结构26

(二)脾的经络联系27

(三)脾的生理特性27

(四)脾的生理功能28

(五)脾的生理联系29

二、胃31

(一)胃的形质结构31

(二)胃的经络联系31

(三)胃的生理特性和功能32

(四)胃与其他脏腑33

第四节 肺、大肠藏象生理33

一、肺34

(一)肺的形质结构34

(二)肺的经络联系35

(三)肺的生理特性35

(四)肺的生理功能35

(五)肺的生理联系37

二、大肠39

(一)大肠的形质结构39

(二)大肠的经络联系39

(三)大肠的生理特性和功能39

(四)大肠与其他脏腑40

第五节 肾、膀胱藏象生理40

一、肾41

(一)肾的形质结构41

(二)肾的经络联系41

(三)肾的生理特性41

(四)肾的生理功能42

(五)肾的生理联系43

二、膀胱46

(一)膀胱的形质结构46

(二)膀胱的经络联系47

(三)膀胱的生理特性和功能47

(四)膀胱与其他脏腑47

三、女子胞48

(一)女子胞的形质结构48

(二)女子胞的经络联系48

(三)女子胞的生理功能49

(四)女子胞与其他脏腑49

第六节 三焦藏象生理50

一、三焦的形质结构50

二、三焦的经络联系51

三、三焦的生理特性51

(一)三焦的功能51

(二)上焦、中焦、下焦的功能52

四、三焦的生理联系53

(一)三焦经与其他经脉53

(二)三焦与其他脏腑53

第七节 脏腑相关生理54

一、脏腑之间的生理联系54

(一)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54

(二)六腑之间的生理联系58

二、五脏功能的整体调节59

(一)神志活动的调节59

(二)血液循行的调节60

(三)呼吸功能的调节60

(四)运化吸收的调节60

(五)水液代谢的调节61

(六)生殖功能的调节61

第四章 “藏象辨证论治”与定位、定性和定量62

第一节 脏腑经络定位62

一、本脏定位62

(一)五脏疾病定位62

(二)五脏生理与五行联系65

(三)五脏疾病病机67

二、本经定位70

三、脏腑经脉循行部位及其病候72

(一)十二经脉72

(二)奇经八脉86

(三)络脉、经别、经筋及皮部90

四、头面诸窍与疾病定位103

(一)头部104

(二)面部105

(三)目部106

(四)耳部106

(五)鼻部107

(六)口部107

(七)咽喉部108

第二节 病因、病机定性109

第三节 辨证论治中的“模糊定量”概念109

第四节 藏象辨证的“定位”与“定性”合参110

一、肝、胆病藏象辨证的定位、定性110

二、心、小肠病藏象辨证的定位、定性110

三、脾、胃病藏象辨证的定位、定性111

四、肺、大肠病藏象辨证的定位、定性111

五、肾、膀胱病藏象辨证的定位、定性111

第五章 藏象辨证论治113

第一节 辨证113

一、肝、胆病藏象辨证113

(一)肝病藏象辨证113

(二)胆病藏象辨证122

(三)肝、胆相兼病证123

二、心、小肠病藏象辨证124

(一)心病藏象辨证124

(二)小肠病藏象辨证128

(三)心、小肠相兼病证129

三、脾、胃病藏象辨证129

(一)脾病藏象辨证129

(二)胃病藏象辨证132

(三)脾、胃相兼病证135

四、肺、大肠病藏象辨证136

(一)肺病藏象辨证136

(二)大肠病藏象辨证139

(三)肺、大肠相兼病证140

五、肾、膀胱病藏象辨证140

(一)肾病藏象辨证140

(二)膀胱病藏象辨证143

(三)肾、膀胱相兼病证143

(四)女子胞病藏象辨证144

(五)男子精室病藏象辨证145

六、三焦病藏象辨证145

七、脏腑相兼病证147

(一)心脾相兼证147

(二)心肾相兼证148

(三)心肺相兼证149

(四)心肝相兼证149

(五)心胃相兼证150

(六)肝脾相兼证150

(七)肝胃相兼证151

(八)肝肺相兼证152

(九)肝肾相兼证152

(十)肺脾胃相兼证152

(十一)脾肾相兼证153

(十二)肺肾相兼证153

(十三)胆胃相兼证153

(十四)胃肠相兼证154

(十五)小肠、大肠相兼证154

(十六)脾、肾与肠相兼证155

八、五脏绝候155

第二节 论治157

一、重要论治法则及用药157

(一)六淫犯脏用药法则157

(二)脏腑虚实标本用药法158

(三)五脏五味补泻法164

(四)脏腑病用药引经报使164

(五)脏腑病补、泻、温、凉药物举要164

二、脏腑病论治166

(一)肝、胆病证论治166

1.肝、胆病治法、适应证及常用方药166

2.肝、胆病医方备要174

3.肝、胆病藏象辨治医案辑要211

(二)心、小肠病证论治261

1.心、小肠病治法、适应证及常用方药261

2.心、小肠病医方备要268

3.心、小肠病藏象辨治医案辑要282

(三)脾、胃病证论治294

1.脾、胃病治法、适应证及常用方药294

2.脾、胃病医方备要300

3.脾、胃病藏象辨治医案辑要319

(四)肺、大肠病证论治363

1.肺、大肠病治法、适应证及常用方药363

2.肺、大肠病医方备要369

3.肺、大肠病藏象辨治医案辑要395

(五)肾、膀胱病证论治411

1.肾、膀胱病治法、适应证及常用方药411

2.肾、膀胱病医方备要417

3.肾、膀胱病藏象辨治医案辑要431

(六)三焦病论治452

1.三焦病治法、适应证及常用方药452

2.三焦病医方备要456

3.三焦病藏象辨治医案辑要463

(七)脏腑相关病论治471

1.脏腑相关病治法、适应证及常用方药471

2.脏腑相关病医方备要479

3.脏腑相关病藏象辨治医案辑要496

4.奇经八脉病藏象辨治医案辑要526

后记5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