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跟我学查账与调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跟我学查账与调账](https://www.shukui.net/cover/78/30534865.jpg)
- 朱小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
- ISBN:780179496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44页
- 主题词:会计检查-基本知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跟我学查账与调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查账基础知识1
1.1 查账常识2
1.1.1 什么是查账2
1.1.2 查账的内容2
1.1.3 查账的作用及其意义3
1.1.4 查账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与条件4
1.2 错账的类型6
1.2.1 会计错误及其特点6
1.2.2 会计舞弊及其特点7
1.2.3 会计舞弊有哪些常用手段7
1.2.4 差错产生的原因有哪些8
1.3.1 内部控制制度的定义9
1.3.2 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9
1.3 查账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关系9
1.3.3 内部控制制度的岗位职责范围10
1.3.4 内部控制制度对相关人员的要求10
1.3.5 如何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12
1.3.6 内部控制制度的业务处理程序14
1.3.7 其他控制15
1.4 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及评价16
1.4.1 为什么要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16
1.4.2 如何初评内部控制制度17
1.4.3 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17
1.4.4 如何进入实质性测试阶段18
1.4.5 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和评价方法18
第2章 查账工作技巧21
2.1.3 顺查法有哪些基本程序22
2.1.2 什么是顺查法22
2.1.1 什么是查账方法22
2.1 查账工作的一般方法22
2.1.4 什么是逆查法24
2.1.5 逆查法有哪些基本程序25
2.1.6 什么是直查法26
2.1.7 直查法有哪些基本程序26
2.1.8 什么是详查法28
2.1.9 什么是抽查法28
2.1.10 抽查法有哪些基本程序29
2.2 审阅法30
2.2.1 什么是审阅法30
2.2.2 审阅法的审查范围有哪些30
2.2.3 如何审阅会计资料31
2.2.4 如何审阅其他资料34
2.2.5 审阅有哪些主要技法35
2.3 核对法37
2.3.1 什么是核对法37
2.3.2 核对法有哪些基本内容37
2.3.3 如何核对会计资料与其他资料41
2.3.4 如何核对有关资料记录与实物41
2.3.5 运用核对法要注意哪些问题42
2.3.6 查账中有哪些核对标记技巧43
2.4 复算法43
2.4.1 什么是复算法43
2.4.2 如何复核会计数据44
2.5 调节法45
2.5.1 什么是调节法45
2.5.2 调节法的公式45
2.6.2 分析法如何分类46
2.6 分析法46
2.6.1 什么是分析法46
2.7 查询法49
2.7.1 什么是查询法49
2.7.2 查询法如何分类49
2.7.3 查询法应注意哪些问题50
2.8 盘点法51
2.8.1 什么是盘点法51
2.8.2 如何确定盘点的范围51
2.8.3 如何操作盘点的过程52
2.8.4 盘点法应注意哪些问题53
2.9 观察法54
2.9.1 什么是观察法54
2.9.3 观察法应注意哪些问题55
2.9.2 如何应用观察法55
2.10 鉴定法56
2.10.1 什么是鉴定法56
2.10.2 鉴定法应注意哪些问题57
第3章 审查会计程序的技巧59
3.1 会计凭证的审查技巧60
3.1.1 什么是会计凭证60
3.1.2 原始凭证及其审查范围60
3.1.3 记账凭证及其审查范围61
3.1.4 会计凭证汇总及其审查范围61
3.1.5 如何审查会计凭证62
3.2 会计账簿的审查技巧64
3.2.1 什么是会计账簿64
3.2.2 如何审查会计账簿65
3.2.3 如何审查与分析会计账簿67
3.3 会计报表核算的审查技巧69
3.3.1 什么是会计报表69
3.3.2 如何审查现金流量表70
3.3.3 如何审查资产负债表76
3.3.4 如何审查利润表82
3.3.5 如何审查损益表88
3.4 账务调整的基本方法92
3.4.1 账务调整的作用92
3.4.2 账务调整的原则93
3.4.3 账务调整的基本方法94
3.5 发票的种类及领购的审查96
3.5.1 什么是发票96
3.5.2 发票的种类与使用范围96
3.5.3 发票领购管理规程99
3.6 发票的填制要求及操作技巧100
3.6.1 发票的开具要求100
3.6.2 发票填开的操作要点102
3.6.3 代理发票审查的基本内容104
3.6.4 代理发票审查的基本方法108
3.6.5 如何鉴别普通发票的真伪108
3.6.6 如何鉴别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真伪108
第4章 货币资金核算的查账技巧111
4.1 现金业务的查账技巧112
4.1.1 为什么要设置“现金”科目112
4.1.2 如何审查现金收支的内部控制制度112
4.1.3 如何审查现金收入113
4.1.5 如何审查库存现金114
4.1.4 如何审查现金支出114
4.1.7 如何审查现金收付款凭证116
4.1.6 如何审查现金日记账116
4.1.8 如何审查现金支票117
4.2 银行存款业务的审查技巧118
4.2.1 为什么要对银行存款进行审查118
4.2.2 如何审查银行存款内部控制制度118
4.2.3 如何审查银行存款119
4.2.4 如何审查“银行存款增加”错弊120
4.2.5 如何审查“银行存款减少”错弊120
4.2.6 如何审查“银行存款余额”错弊121
4.3 其他货币资金业务的审查技巧123
4.3.1 其他货币资金如何分类123
4.2.7 如何审查银行存款日记账123
4.3.2 如何审查其他货币资金125
第5章 应收和预付款项的审查技巧127
5.1 应收账款的审查技巧128
5.1.1 什么是应收账款128
5.1.2 应收账款的错弊有哪些表现形式128
5.1.3 如何审查应收账款129
5.1.4 审查应收账款时应注意哪些事项131
5.1.5 如何审查应收账款的核算内容131
5.2 应收票据的审查技巧132
5.2.1 应收票据核算哪些内容132
5.2.2 应收票据的错弊有哪些表现形式132
5.2.3 如何审查应收票据133
5.3.1 其他应收款包括哪些内容134
5.3 其他应收款的审查技巧134
5.3.2 其他应收款的错弊有哪些表现形式135
5.3.3 如何审查其他应收款136
5.3.4 如何审查其他应收款的核算内容137
5.4 预付账款的审查技巧138
5.4.1 预付账款错弊有哪些表现形式138
5.4.2 如何审查预付账款138
5.4.3 如何审查预付账款的核算内容139
5.5 待摊费用的审查技巧140
5.5.1 什么是待摊费用140
5.5.2 待摊费用的错弊有哪些表现形式140
5.6 坏账准备的审查技巧141
5.6.1 什么是坏账141
5.5.3 如何审查待摊费用141
5.6.2 如何确认坏账损失142
5.6.3 如何审查坏账损失142
5.6.4 如何审查坏账准备的核算内容144
第6章 存货业务的审查技巧145
6.1 存货146
6.1.1 存货的定义及其分类146
6.1.2 如何确定存货的进、出成本146
6.1.3 审查存货的原则及方法147
6.1.4 如何填制存货审查表149
6.2 材料采购的审查技巧152
6.2.1 材料的核算152
6.2.2 材料实际采购成本的构成152
6.2.3 材料采购的错弊有哪些表现形式152
6.2.4 如何审查材料采购(在途材料)153
6.3.1 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的错弊有哪些表现形式154
6.3 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的审查技巧154
6.3.2 如何审查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155
6.4 委托加工材料(商品)的审查技巧157
6.4.1 委托加工材料的错弊有哪些表现形式157
6.4.2 如何审查委托加工材料157
6.5 委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的审查技巧158
6.5.1 如何核算委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158
6.5.2 委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的错弊有哪些表现形式158
6.5.3 如何审查委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159
6.6 产成品的审查技巧159
6.6.1 产成品主要审查哪些内容159
6.6.2 产成品的错弊有哪些表现形式160
6.6.3 审查产成品有哪些具体方法160
6.7.2 存货跌价准备的错弊有哪些表现形式161
6.7.3 如何审查存货跌价准备161
6.7 存货跌价准备的审查技巧161
6.7.1 为什么要提取存货跌价准备161
第7章 投资业务的审查技巧163
7.1 短期投资业务的审查技巧164
7.1.1 什么是短期投资164
7.1.2 短期投资的错弊有哪些表现形式164
7.1.3 如何审查短期投资相关账簿165
7.1.4 如何审查短期投资167
7.1.5 如何审查短期投资的核算内容168
7.2 长期投资业务的审查技巧168
7.2.1 长期投资业务的错弊有哪些表现形式168
7.2.2 如何审查长期投资169
7.2.3 如何审查长期股权投资171
7.2.4 如何审查长期债权投资172
第8章 固定资产业务的审查技巧175
8.1 在建工程业务的审查技巧176
8.1.1 什么是在建工程支出176
8.1.2 在建工程核算哪些内容176
8.1.3 如何审查“在建工程”176
8.2 固定资产业务的审查技巧178
8.2.1 什么是固定资产178
8.2.2 固定资产增加业务的错弊有哪些表现形式178
8.2.3 如何审查固定资产增加业务收入的范围179
8.2.4 如何审查固定资产增加业务180
8.2.5 如何审查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内容180
8.2.6 固定资产减少的错弊有哪些表现形式181
8.2.8 如何审查固定资产减少的核算内容182
8.2.7 如何审查固定资产减少业务182
8.3 固定资产折旧业务的审查技巧183
8.3.1 固定资产折旧业务的错弊有哪些表现形式183
8.3.2 如何审查固定资产折旧业务184
8.3.3 如何编制折旧范围表185
8.3.4 如何审查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核算内容186
第9章 无形资产业务的审查技巧187
9.1 无形资产的业务范围188
9.1.1 无形资产包括哪些方面188
9.1.2 如何审查无形资产的业务范围188
9.2 如何审查无形资产业务的错弊189
9.2.1 无形资产业务的错弊有哪些表现形式189
9.2.2 如何审查无形资产摊销过程中的错弊190
9.2.3 如何审查无形资产的投资或转让行为190
9.2.4 如何审查无形资产项目191
9.2.5 如何审查无形资产的核算内容194
第10章 流动负债业务的审查技巧195
10.1 短期借款业务的审查技巧196
10.1.1 什么是短期借款196
10.1.2 短期借款业务的错弊有哪些表现形式196
10.1.3 如何审查短期借款业务197
10.1.4 如何审查短期借款的核算内容198
10.2 应付票据业务的审查技巧198
10.2.1 什么是应付票据198
10.2.2 应付票据业务的错弊有哪些表现形式199
10.2.3 如何审查应付票据业务199
10.2.4 如何审查应付票据的核算内容200
10.3.2 应付账款的错弊有哪些表现形式201
10.3.1 什么是应付账款201
10.3 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业务的审查技巧201
10.3.3 如何审查应付账款202
10.3.4 如何审查应付账款的核算内容203
10.3.5 如何审查预收账款204
10.3.6 如何审查预收账款的核算内容204
10.4 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业务的审查技巧205
10.4.1 什么是应付工资205
10.4.2 如何审查应付工资205
10.4.3 如何审查应付工资的核算内容207
10.4.4 如何审查应付福利费209
10.4.5 如何审查应付福利费的核算内容209
10.5.1 应交税金账户包括哪些内容210
10.5.2 应交税金账户的错弊有哪些表现形式210
10.5 应交税金账户的审查技巧210
10.5.3 如何审查应交税金账户——应交增值税211
10.5.4 如何审查“增值税检查调整”专门账户215
10.5.5 如何审查应交税金账户——应交消费税217
10.5.6 如何审查消费税的适用税目与税率219
10.5.7 如何审查纳税环节221
10.5.8 如何审查出口货物退(免)税223
10.5.9 如何审查应交税金账户——应交营业税226
10.6 如何审查应税劳务228
10.6.1 如何审查“服务业”的应税劳务228
10.6.2 如何审查“建筑安装业”应税劳务233
10.6.3 如何审查“货运业”的应税劳务236
10.6.4 如何审查“金融保险业”的应税劳务237
10.6.5 如何审查“邮电通信业”的应税劳务240
10.7 如何审查应交税金账户242
10.7.1 如何审查应交增值税的核算内容242
10.7.2 如何审查未交增值税的核算内容245
10.7.3 如何审查应交消费税的核算内容247
10.7.4 如何审查应交营业税的核算内容250
10.7.5 如何审查应交资源税的核算内容250
10.7.6 如何审查应交所得税的核算内容251
10.7.7 如何审查应交土地增值税的核算内容251
10.7.8 如何审查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核算内容252
10.7.9 如何审查应交房产税、应交土地使用税、应交车船使用税的核算内容252
10.7.10 如何审查应交个人所得税的核算内容252
10.8 应付股利业务的审查技巧253
10.8.1 如何审查应付股利253
10.9 其他应付款和预提费用的审查技巧254
10.9.1 如何审查其他应付款254
10.8.2 如何审查应付股利的核算内容254
10.9.2 如何审查其他应付款的核算内容255
10.9.3 如何审查预提费用256
10.9.4 如何审查预提费用的核算内容256
第11章 长期负债业务的审查技巧259
11.1 长期借款业务的审查技巧260
11.1.1 什么是长期借款260
11.1.2 长期借款业务的错弊有哪些表现形式260
11.1.3 如何审查长期借款业务260
1 1.1.4 如何审查企业与债权人所进行的债务重组262
11.1.5 如何审查购建固定资产用专门借款265
11.2 应付债券业务的审查技巧270
11.2.1 如何审查应付债券业务270
11.2.2 如何审查应付债券业务的核算内容271
11.2.3 如何审查分期计提利息及摊销溢价、折价272
11.2.4 如何审查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272
11.3 长期应付款业务的审查技巧273
11.3.1 长期应付款业务错弊有哪些表现形式273
11.3.2 如何审查长期应付款业务274
11.3.3 如何审查长期应付款业务的核算内容276
第12章 成本和费用业务的审查技巧279
12.1 生产成本业务的审查技巧280
12.1.1 生产成本业务错弊有哪些表现形式280
12.1.2 如何审查生产成本业务281
12.1.3 如何审查生产成本业务的核算内容282
12.2 制造费用业务的审查技巧282
12.2.1 什么是制造费用282
12.2.2 制造费用业务错弊有哪些表现形式283
12.2.3 如何审查制造费用业务284
12.3 管理费用业务的审查技巧285
12.3.1 什么是管理费用285
12.2.4 如何审查制造费用的核算内容285
12.3.2 如何审查管理费用业务286
12.3.3 如何审查管理费用的核算内容288
12.4 营业费用的审查技巧289
12.4.1 什么是营业费用289
12.4.2 如何审查营业费用289
12.4.3 如何审查营业费用的核算内容290
12.5 财务费用的审查技巧290
12.5.1 什么是财务费用290
12.5.2 如何审查财务费用290
12.6.1 其他业务支出具体指哪些支出292
12.6.2 如何审查其他业务支出292
12.6 其他业务支出的审查技巧292
12.5.3 如何审查财务费用的核算内容292
12.6.3 如何审查其他业务支出的核算内容293
12.7 营业外支出业务的审查技巧294
12.7.1 什么是营业外支出294
12.7.2 如何审查营业外支出业务294
12.7.3 如何审查营业外支出业务的核算内容295
第13章 所有者权益的审查技巧297
13.1 实收资本的审查技巧298
13.1.1 什么是实收资本298
13.1.2 实收资本错弊有哪些表现形式298
13.1.3 如何审查实收资本299
13.1.4 如何审查实收资本的核算内容301
13.2.2 资本公积明细科目内容有哪些303
13.2.1 什么是资本公积303
13.2 资本公积的审查技巧303
13.2.3 资本公积错弊有哪些表现形式304
13.2.4 如何审查资本公积305
13.3 盈余公积的审查技巧306
13.3.1 什么是盈余公积306
13.3.2 盈余公积错弊有哪些表现形式306
13.3.3 如何审查盈余公积307
13.3.4 如何审查盈余公积的核算内容308
第14章 收入、利润及利润分配的审查技巧309
14.1 主营业务收入的审查技巧310
14.1.1 什么是主营业务收入310
14.1.2 如何确认不同结算、销售方式下的主营业务收入310
14.1.3 如何确认劳务收入及其核算312
14.1.4 主营业务收入错弊有哪些表现形式314
14.1.5 如何审查主营业务收入315
14.2 其他业务收入的审查技巧316
14.2.1 什么是其他业务收入316
14.2.2 其他业务收入错弊有哪些表现形式316
14.2.3 如何审查其他业务收入317
14.2.4 如何审查其他业务收入的核算内容319
14.3 营业外收入的审查技巧320
14.3.1 什么是营业外收入320
14.3.2 营业外收入错弊有哪些表现形式320
14.3.3 如何审查营业外收入321
14.3.4 如何审查营业外收入的核算内容321
14.4.1 什么是未分配利润322
14.4.2 未分配利润错弊有哪些表现形式322
14.4 未分配利润的审查技巧322
14.4.3 如何审查未分配利润323
14.4.4 如何审查未分配利润的核算内容324
14.5 利润分配的审查技巧324
14.5.1 会计净利润的含义324
14.5.2 利润分配的政策及核算324
14.5.3 利润分配错弊有哪些表现形式325
14.5.4 如何审查利润分配326
14.6 投资收益的审查技巧326
14.6.1 如何审查投资收益的核算内容326
14.6.2 如何审查投资收益328
第15章 调账概述及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331
15.1.2 为什么要进行调账332
15.1.1 什么是调账332
15.1 调账概述332
15.1.3 调账有哪些具体方法333
15.1.4 不能直接进行调整的调账方法335
15.2 会计政策变更337
15.2.1 会计政策的定义337
15.2.2 会计政策变更的含义338
15.2.3 会计政策变更有哪些规定338
15.2.4 会计政策变更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如何披露339
第16章 会计估计变更的调账方法341
16.1 会计估计项目内容342
16.1.1 会计估计的含义342
16.1.2 会计估计项目的范围342
16.1.3 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342
16.1.4 如何区分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343
16.2.1 如何运用未来适用法进行调账344
16.2 会计估计变更的调账方法344
16.2.2 会计估计变更应披露哪些事项345
第17章 会计差错更正的调账技巧347
17.1 会计差错及其更正348
17.1.1 什么是会计差错348
17.1.2 产生会计差错的原因348
17.1.3 会计差错更正的调账方法349
17.1.4 会计差错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如何披露351
17.2 会计差错更正实务351
17.2.1 本期发现的与本期有关的会计差错如何更正351
17.2.2 本期发现与前期相关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如何更正352
17.2.3 本期发现与前期相关的重大会计差错如何更正354
17.3.2 错账有哪些处理方法362
17.3.1 为什么要调整错账362
17.3 调整错账的更正方法362
17.3.3 调整错账应从哪入手363
17.3.4 调整错账的原则366
第18章 怎样调整错账369
18.1 货币错账调整实务370
18.1.1 现金错账的调整370
18.1.2 银行存款错账的调整373
18.1.3 往来款项错账的调整375
18.2 存货调整实务377
18.2.1 存货计价错账的调整377
18.2.2 乱转成本差异,调节利润379
18.3 对外投资计价错弊调整实务381
18.4 固定资产错账调整实务382
18.4.1 固定资产增加错账的调整382
18.4.2 固定资产减少错账的调整384
18.5 递延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错账调整实务385
18.5.1 递延资产摊销期限错账的调整385
18.5.2 无形资产错账的调整387
18.6 负债错账调整实务389
18.6.1 应付工资错账的调整389
18.6.2 应付福利费错账的调整390
18.7 所有者权益错弊调整实务391
18.7.1 实收资本入账价值不正确的调整391
18.7.2 资本公积核算不正确的调整392
18.7.3 盈余公积使用不合规的调整392
18.7.4 未分配利润错账的调整393
18.8 费用、成本错账调整实务394
18.8.1 费用归集不合规、不正确的调整394
18.8.2 利用不可比产品调节成本395
18.9 收入错账调整实务397
18.9.1 截留收入,调节利润397
18.9.2 产品销售折让、折扣和退回的错账调整399
第19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账技巧401
19.1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及原则402
19.1.1 什么是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402
19.1.2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404
19.1.3 什么是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405
19.1.4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调整哪些内容405
19.2 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407
19.2.1 什么是非调整事项407
19.2.2 如何区分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408
19.2.3 调整事项处理的方法409
19.2.4 非调整事项的处理方法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