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技术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育技术学
  • 何克抗,李文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06328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28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4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育技术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教育技术学概述1

第一节 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2

一、技术与教育技术2

二、教育技术研究对象及范畴3

三、从教育技术到教育技术学9

四、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10

五、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取向12

第二节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15

一、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16

二、教育技术学的一般科学理论基础19

第二章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32

第一节 教育技术发展鸟瞰33

一、从技术的角度看教育技术的发展33

二、教育技术发展的特点35

第二节 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演变38

一、媒体教学技术——从直观教学到视听传播39

二、个别化教学技术48

三、教学系统方法的形成52

四、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的发展演变54

五、教育技术定义演化的原因及启示58

第三节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61

一、电化教育概念和教育技术概念61

二、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发展65

三、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68

第三章 学习资源72

第一节 学习资源概述73

一、学习资源的涵义73

二、学习资源的类型74

第二节 媒体资源79

一、学习媒体的含义79

二、学习媒体的分类80

三、学习媒体的特性81

四、几种新型教学媒体82

五、几种常用学习媒体教学特性比较84

六、学习媒体的选择依据86

第三节 因特网上的教育信息资源88

一、因特网学习资源环境88

二、因特网的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概述89

三、因特网教育资源的分类90

四、因特网上教育资源的特点94

五、因特网上教育信息的组织管理方式95

六、因特网上教育资源的获取97

第四节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99

一、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概述99

二、网络教育系统体系结构100

三、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102

第四章 学与教的过程104

第一节 学习过程105

一、学习的涵义105

二、学习目标的分类106

三、学习过程模型112

四、影响学习过程的主要因素116

第二节 教学过程123

一、教学过程的涵义及要素123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24

三、教学的组织形式134

四、教学规律135

五、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137

六、教学结构138

七、小结141

第五章 教学系统设计143

第一节 教学系统设计概述144

一、教学系统的概念和结构模式144

二、教学系统设计的涵义及本质147

三、教学系统设计观的演变148

四、影响教学系统设计发展的主要因素150

五、教学系统设计的层次156

第二节 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和模式156

二、几个主要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157

一、影响教学系统设计的变量157

三、教学系统设计模式163

第三节 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164

一、两种典型的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164

二、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发展168

三、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过程分析169

第四节 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177

一、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原则177

二、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178

第五节 教学系统设计的进展184

一、教学设计的新理论框架——活动理论184

二、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进展——“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模式188

三、教学系统设计的新思路——教学系统设计自动化189

四、教学系统设计应用领域的拓展——由课堂教学领域扩展到企业培训195

五、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深化——向具体学科深入199

六、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新走向——宏观设计论199

第六章 教学系统开发202

第一节 教学系统开发概述203

一、教学系统开发的涵义203

二、教学系统开发技术205

三、教学系统开发模式216

第二节 课程开发221

一、课程和课程开发221

二、课程开发模式222

三、课程开发的流程223

第三节 现代教学媒体材料的开发228

一、现代教学媒体材料开发概述229

二、电视教材的开发230

三、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234

四、网络课程的开发241

第四节 智能教学系统的开发245

一、智能导师系统的开发246

二、智能代理教学系统的开发248

三、智能超媒体教学系统的开发250

第五节 集成化教学系统开发256

一、积件库257

二、积件组合平台的开发258

三、集成化学习环境的开发258

四、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开发259

五、网络教学与管理支撑平台的开发261

第七章 教育技术运用264

第一节 教育技术运用概述265

一、教育技术运用的内涵265

二、教育技术运用各子范畴之间的关系270

三、影响教育技术运用的因素270

第二节 学习资源的应用271

一、现代教学媒体在教学领域的应用272

二、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领域的应用273

三、基于因特网的网络教学应用模式275

四、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应用279

五、教学代理技术的教学应用282

第三节 基于Web的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284

一、基于Web的教学系统285

二、自适应的超媒体学习系统288

三、基于Web的协作学习系统289

第四节 信息化教育形式的教学应用294

一、信息化教学形式的应用概述294

二、各种信息化教育形式的教学应用295

三、信息化集成教学系统的应用303

第八章 教育技术管理309

第一节 教育技术管理概述310

一、教育技术管理的涵义311

二、教育技术管理的特点311

三、教育技术管理的意义312

第二节 学习资源管理313

一、硬件资源的管理314

二、软件资源的管理317

三、学习资源管理的两种主要方法320

第三节 教学过程管理321

一、现代教学的新特点321

二、教学过程管理的基本原则322

三、教学过程管理的主要内容323

第四节 项目管理328

一、网络资源库项目的计划329

二、网络资源库项目的开发过程管理333

三、网络资源库项目管理的组织334

四、质量管理335

五、风险管理335

第五节 知识管理336

一、知识管理336

二、知识管理工具338

三、知识管理对网络学习的作用339

第九章 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评价343

第一节 教育技术的评价范畴概述344

一、关于教育评价344

二、教育技术评价范畴所包含的内容345

第二节 学习资源的评价347

一、学习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347

二、教学产品的常见评价类型348

三、学习资源的评价流程349

第三节 学习过程的评价356

一、学习过程评价的类型356

二、面向学习过程评价的常见测验评价标准358

三、学习过程的评价方法359

第四节 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评价的进展360

一、第四代教育评价360

二、网络教学评价362

三、计算机辅助评价(CAA)研究的新进展——技能性非客观题的评价373

第十章 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377

第一节 21世纪对新型人才需求的特点378

一、21世纪要求新型人才能合作共事并具有高尚的道德精神379

二、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新型人才应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380

三、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要求新型人才富有较强的创新精神381

第二节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383

一、教育信息化的涵义384

二、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386

第三节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新型教学结构的理论探索393

一、当前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393

二、当前深化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创建新型教学结构398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399

第四节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新型教学结构的实践探索402

一、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项目403

二、运用“几何画板”革新数学教学的试验研究项目406

三、“明日苹果”教室408

四、“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项目412

附录:网络课件评价量表415

参考文献4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