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保理 金融创新及法律实务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legal practice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黄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6448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45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国际保险-理赔-保险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际保理 金融创新及法律实务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legal practice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国际保理业务概述1
1.1 保理的概念1
1.2 保理业务的起源与发展4
1.2.1 现代保理的起源4
1.2.2 保理业务的发展与现状4
1.3 保理与相关业务的区别与联系11
1.3.1 国际保理与福费廷的联系与区别12
1.3.2 国际保理与出口信用保险的联系与区别14
1.3.3 国际保理与资产证券化的联系与区别17
1.4.1 关于保理性质的几种观点19
1.4 保理的法律性质19
1.4.2 保理的法律性质——债权让与22
第二章 国际保理的综合法律环境26
2.1 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国际保理公约》26
2.1.1 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简介26
2.1.2 《国际保理公约》简介28
2.2 国际保理商联合会《国际保理通则》29
2.2.1 国际保理商联合会简介29
2.2.2 《国际保理通则》简介31
2.3 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国际贸易中应收款转让公约》35
2.3.1 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简介35
2.3.2 《国际贸易中应收款转让公约》简介36
2.4 我国与保理有关的法律规范41
第三章 国际保理业务运行模式和种类43
3.1 保理业务的运行模式及各自利弊43
3.1.1 双保理(two-factor system)模式及其利弊43
3.1.2 单保理(single-factor system)模式及其利弊47
3.1.3 直接进口保理(direct import factoring system)模式及其利弊49
3.1.4 直接出口保理(direct export factoring system)模式及其利弊49
3.1.5 背对背保理(back-to-back factoring system)模式及其利弊50
3.2 保理业务的种类51
3.2.1 公开型保理和隐蔽型保理52
3.2.2 有追索权保理和无追索权保理53
3.2.3 到期保理和融资保理54
3.2.4 完全保理和部分保理55
3.2.5 直接保理和间接保理55
3.2.6 批量保理和逐笔保理56
3.2.7 国际保理与国内保理56
3.2.8 综合保理及商业发票贴现56
第四章 国际保理业务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58
4.1 供应商与债务人之间的法律关系58
4.1.1 贸易合同无禁止债权让与的约定58
4.1.2 应收账款债权及贸易结算方式必须适合办理保理59
4.1.3 供应商将应收账款债权转让通知债务人的义务60
4.1.4 债务人向保理商付款的义务61
4.2 供应商与出口保理商之间的法律关系61
4.2.1 出口保理业务协议61
4.2.2 供应商的主要权利和义务64
4.2.3 出口保理商的主要权利义务68
4.3 出口保理商与进口保理商间的法律关系70
4.3.1 相互保理协议70
4.3.2 出口保理商的权利义务71
4.3.3 进口保理商的权利义务72
4.3.4 进出口保理商在争议处理中的职责74
4.4 进口保理商与债务人之间的法律关系76
4.4.1 进口保理商的权利和义务77
4.4.2 债务人的权利和义务78
第五章 国际保理业务中应收账款债权转让的法律问题81
5.1 对将来发生应收账款债权的转让是否有效81
5.2 对限制转让的应收账款债权办理保理的后果85
5.3 债权转让的通知90
5.3.1 隐蔽型保理中因通知所产生的问题90
5.3.2 债权让与通知的主体92
5.3.3 后继转让的通知93
5.4.1 保理商与出口商前手之间的权利冲突94
5.4 应收账款债权转让引起的权利冲突94
5.4.2 进口保理商与其他受让人之间的权利冲突95
5.4.3 已办理保理应收账款债权又被出质给第三方的情况下发生的保理商与质权人的权利冲突96
5.4.4 保理商与承运人的权利冲突97
5.5 应收账款债权担保融资及转让/质押登记98
5.5.1 应收账款担保融资可否纳入保理范围98
5.5.2 应收账款担保融资的国外立法状况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100
5.5.3 建立应收账款转让及质押登记制度的可行性及必要性102
6.1 出口保理商的法律风险及防范108
6.1.1 关于FCI规则的适用108
第六章 国际保理业务中的主要法律风险及防范108
6.1.2 承购债权合法性风险及防范109
6.1.3 出口商履约瑕疵所引发问题的应对109
6.1.4 贸易合同限制转让的问题的解决110
6.1.5 转让形式的问题111
6.1.6 关于信用风险、争议的界定117
6.1.7 “贷项清单”处理不当产生的问题118
6.1.8 保理信用额度的核准及变更119
6.1.9 反转让的问题126
6.1.10 应收账款的付款期限128
6.1.11 适用法律与纠纷解决129
6.2.1 债务人信用风险130
6.2 进口保理商的法律风险及防范130
6.2.2 转让通知形式131
6.2.3 债务人间接付款135
6.2.4 隐蔽型保理中的问题136
6.2.5 商务合同中的适用法律及纠纷解决条款对进口保理商催收的影响137
6.2.6 虚假争议的处理138
6.2.7 担保付款后对进口商利罚息追收139
6.3 供应商承担的法律风险与防范139
6.3.1 保理商的信用风险139
6.3.2 信用额度取消或缩减的风险140
6.3.3 款项被索回与反转让的风险140
6.4.2 接到转让通知后抵销权遭限141
6.4.3 付款后发现履约瑕疵141
6.4 债务人承担的法律风险与防范141
6.4.1 重复付款的风险141
第七章 国际保理案例分析143
7.1 案例1:国际保理发生“争议”后仲裁裁决的效力143
7.2 案例2:进口保理商不当评价进口商后身陷被动145
7.3 案例3:账款已逾期超过180天提出争议进口保理商如何处理146
7.4 案例4:中国保理第一案——云南省纺织品进出口公司诉中国银行北京分行、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保理合同纠纷案150
7.5 案例5:进口商提出贸易纠纷后出口保理商的应对161
7.6 案例6:债务人提出争议后破产出口保理商能否要求进口保理商立即担保付款163
7.7 案例7:对出口保理商提交单据义务和实质违反规则的理解165
第八章 GRIF典型问答评析173
8.1 非赊销方式的付款方式不纳入保理范围173
8.2 关于“全部转让”的理解175
8.3 为何争议发生后可恢复坏账担保的法律程序最长期限定为三年177
8.4 可予撤销的优先权180
8.5 无条件接受货物承诺的效力183
8.6 若债务人拒收货物进口保理商是否要赔付184
8.7 支票在兑现进入供应商账户前还不能视为间接付款185
8.8 争议发票未结清前也占用进口保理额度187
8.9 进口保理商有无义务判别争议是否成立189
8.10 延长赊销期限对提起争议的影响190
第九章 国际保理业务的新发展——几种非典型性国际保理业务介绍192
9.1 应收账款风险参与业务192
9.1.1 应收账款风险参与的主要办理方式192
9.1.2 应收账款风险参与与一般的国际双保理的区别195
9.1.3 在应收账款风险参与业务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196
9.2 保理信用保险项下出口保理业务197
9.2.1 保理信用保险项下出口保理业务的基本情况197
9.2.2 保理信用保险项下出口保理业务与一般国际双保理业务的区别199
9.2.3 保理信用保险项下出口保理业务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200
9.3.2 出口信用保险项下出口单保理业务应注意的法律问题201
9.3 出口信用保险项下出口单保理业务201
9.3.1 出口信用保险项下出口单保理业务的基本情况201
9.4 离在岸联动国际保理业务202
9.4.1 离在岸联动国际保理业务的基本流程202
9.4.2 离在岸联动国际保理业务与一般国际双保理业务的区别203
9.4.3 离在岸联动国际保理业务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203
第十章 国内保理对国际保理的借鉴205
10.1 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国内保理的定义和业务种类205
10.1.1 国内商业银行对国内保理的定义和业务种类205
10.1.2 国内商业银行对国内保理定位的分析207
10.2 当前国内保理业务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208
10.2.1 双保理模式或是单保理模式208
10.2.2 国内保理的合同架构设计及业务流程——两种代理性处理方式208
10.2.3 保理项下融资的合同表述设计210
10.2.4 隐蔽型国内保理的转让通知处理211
10.2.5 国内保理业务与商业承兑汇票结算方式的结合211
10.2.6 买卖双方未签订商务合同的贸易能否办理国内保理212
10.2.7 融资型租赁项下租金债权能否办理国内保理212
11.1.1 对保理业务纳入金融监管214
11.1.2 分层次完善国内法律规范214
11.1 在完善国内法律规范方面214
第十一章 完善保理法律规范的建议及相关动态214
11.1.3 保理商准入资格的规范215
11.1.4 监管机构的态度217
11.2 在完善国际法律规范方面218
11.2.1 促进完善FCI规则218
11.2.2 加入有关国际保理的公约218
附录一 国际保理通则中文译本(2005年7月修订本)220
附录二 国际保理通则英文版本(2005年7月修订本)232
附录三 国际保理商联合会格式相互保理协议(2002年6月修订本)248
附录四 国际保理商联合会仲裁规则(2003年6月修订本中文版)250
附录五 国际保理商联合会仲裁规则(2003年6月修订本英文版)255
附录六 edifactoring.com Rules(Version March 2002)262
附录七 SUPPLEMENTAL AGREEMENT For Non-Notification Cross Border Factoring(version June 2002)268
附录八 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国际保理公约》中文版271
附录九 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国际保理公约》英文版276
附录十 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应收款转让公约中文版283
附录十一 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应收款转让公约英文版297
附录十二 关于出口保付代理业务项下收汇核销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318
附录十三 无追索权出口保理协议参考文本320
附录十四 有追索权出口保理协议参考文本330
参考文献339
后记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