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三晋史话 综合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杜学文主编 著
- 出版社: 太原:三晋出版社
- ISBN:978754571216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38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山西省-地方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三晋史话 综合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华夏文明的摇篮(远古至夏)1
概述1
“表里山河”的三晋大地3
古人类智慧与最早的用火遗迹6
农业文明的起源及革命性转折10
“西阴之花”与“华族”的拓展12
炎黄二帝的主要活动区域14
陶寺文化——华夏文明的形成17
最早的“中国”与尧舜禹建都晋南20
创世神话及治水英雄25
夏族与夏墟27
第二章 从方国到中原霸主(殷商西周春秋时期)29
概述29
殷商时期山西地区的方国及其青铜文化31
傅说、箕子对华夏文明的影响和传播35
叔虞封唐与晋国登上历史舞台37
晋国的改革与称霸中原39
魏绛和戎及晋国时期的民族融合42
晋侯墓地与侯马盟书44
辉煌的晋系青铜器与侯马铸铜遗址48
晋国文化的遗产:寒食节与“赵氏孤儿”52
六卿专政与赵简子铸刑鼎、营建晋阳55
最早的诗歌与《诗经》中的晋59
第三章 三家分晋揭开历史新篇章(战国时期)61
概述61
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划时代意义63
三晋变法推动历史进步65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及其历史意义67
合纵连横中的三晋纵横家69
猗顿与战国时代工商业的发展71
长平之战改变了历史演进的方向72
子夏、荀子对儒家思想的丰富与发展75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77
三晋的兵家与名家78
第四章 大一统格局中的山西(秦汉三国时期)81
概述81
统一政权的形成与秦始皇巡游山西83
汉高祖白登之役与民族关系的新格局85
刘恒封代与文景之治87
汉武帝祭祀后土与农耕文明的发展88
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改变了世界版图90
汉代山西的名臣93
河东争战与曹操统一北方96
关羽与关公信仰97
秦汉时期山西的文化与艺术100
第五章 民族融合的舞台(十六国北朝时期)105
概述105
匈奴内迁与刘琨守并州107
刘渊建汉与五胡十六国割据局面的开启108
羯人石勒——从奴隶到皇帝109
鲜卑慕容氏长子建西燕政权111
拓跋氏建都平城与太和改制113
契胡尔朱氏崛起秀容川116
从霸府到别都117
法显西行求法119
佛教的繁荣与道教的兴盛121
丝绸之路上的山西重镇124
裴秀制图六法与历史学、地理学的突出成就129
璀璨的艺术瑰宝131
多元文化汇聚的云冈石窟138
第六章 盛世下的辉煌(隋唐时期)143
概述143
隋朝在山西的统治与隋炀帝北巡145
王通:儒学的复兴与“三教合一”思想的提出148
晋阳起兵与唐太宗李世民的“太原情结”150
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文治武功153
唐玄宗在潞州与“开元天宝盛世”157
郭子仪、李光弼的“再造唐朝”之功159
蜚声政坛的河东名门望族161
经济的发展及开采冶炼技术的进步165
城市及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168
佛教的兴盛173
星光闪耀的山西作家群体179
隋唐山西学人的突出成就182
第七章 多元文化的汇聚(宋辽金元时期)185
概述185
“五代”更迭的中心187
北宋统一:平李筠与晋阳城的毁圮189
千古忠烈杨家将191
宋辽金元及西夏在山西的攻守博弈193
经济发展的新成就196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及山西学人的史学贡献198
“北方文雄”元好问与金元河汾文人群体200
书法绘画艺术的创新203
从诸宫调到元杂剧:中国戏曲的辉煌时代207
金元时期中国北方雕版印刷的中心210
中国营造技术的经典之作212
第八章 全球变局中的辉煌与衰落(明清时期)217
概述217
徐达北伐取山西与明王朝北部边防巩固219
洪洞大槐树移民221
明末社会动荡与农民大起义223
以于成龙为代表的明清山西廉吏贤臣225
晋商的崛起与以万里茶路为纽带的国际贸易228
执中国金融牛耳的山西票号231
薛瑄河汾讲学与北方理学的复兴234
启蒙思想家傅山及顾炎武在山西的活动235
西北史地学派的兴起与意义238
西方传教士入晋与中国第一部欧美游记《身见录》240
明清时期汉民族城市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242
雄伟奇险的明代山西内外长城247
科技领域的重大贡献250
“走西口”与北方的民族融合252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与文学与艺术的兴盛256
第九章 融入时代与世界的近代化步伐(晚清与民国时期)259
概述259
太平军与西捻军的入晋作战261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徐继畬及其《瀛环志略》262
洋务运动与山西近代工业的发轫264
“六君子”之杨深秀与戊戌变法267
“山西教案”与慈禧流亡山西269
山西大学堂的创办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肇始272
正太铁路与北方现代交通的发展274
国际资本挤压中的保矿运动276
太原首义:辛亥革命中的“南响北应”278
“造产救国”计划与山西近代工业的发展281
第十章 走向新中国(从五四运动到解放战争)283
概述283
五四运动与山西党团组织的建立285
山西地区最早的红军队伍287
红军东征播撒革命火种289
绥远抗战:中国人民抗日的先声290
山西率先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92
红军改编人晋与三大抗日根据地的创建295
敌后抗日战争的战略支点298
根据地建设:为新中国成立奠定政权基础305
群英荟萃的敌后抗战文化中心307
白求恩等国际主义战士在山西310
山西军民为抗战最后胜利做出巨大贡献313
上党战役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316
南下干部成为建设新中国的重要力量318
老区土改:新政权治国方略的初步实践320
解放山西的重大战役322
毛泽东与中共中央机关过山西325
新时代的到来328
参考文献330
后记336
编后记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