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默示意思表示新论 概念反思与理论重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默示意思表示新论 概念反思与理论重构
  • 黄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9879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10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19页
  • 主题词:民法-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默示意思表示新论 概念反思与理论重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导论3

第一章 默示意思表示之“惑”3

第一节 默示意思表示溯源3

一 在中国民法中的发展3

二 在大陆法系民法中的发展7

第二节 默示意思表示面临的司法困境9

第二章 默示意思表示的解惑之“思”21

第一节 大陆法系的默示意思表示理论21

一 德国学者的研究21

二 我国台湾学者的研究22

三 我国大陆学者的研究23

第二节 对传统理论的反思24

第三章 默示意思表示的解惑之“道”26

第一节 默示意思表示理论的重构路径26

一 “表意间接性”概念的提出26

二 论证路径27

三 研究方法28

第二节 默示意思表示理论重构的意义30

第二编 默示意思表示本体论35

第四章 默示意思表示的本质特征35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观与认识论35

一 关于本质的基本认识35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本质的主要观点39

第二节 默示意思表示本质学说的检讨41

一 大陆法系对默示意思表示本质的认识41

二 客观说之证伪43

第三节 “表意间接性”的理论证成47

一“表意间接性”概念的提出47

二 表意间接性是默示意思表示本质特征之证成48

第五章 默示意思表示的概念与构成51

第一节 默示意思表示的构成理论51

一 传统民法学说中的理论与观点51

二 内部构成要素的简化54

第二节 默示意思表示的概念60

一 对于主观说的修正60

二 对默示意思表示的界定61

第六章 默示意思表示的分类63

第一节 传统民法理论中的分类63

第二节 默示意思表示的再分类64

一 意思实现64

二 推定沉默68

三 准默示意思表示70

小结71

第三编 默示意思表示解释论75

第七章 默示意思表示解释概论75

第一节 默示意思表示解释的含义75

第二节 默示意思表示解释的性质77

一 默示意思表示解释的法律属性78

二 默示意思表示解释的法律推定属性80

三 法律推定属性的证成84

第三节 默示意思表示解释的标准85

一 学说概略:意思主义、表示主义与折中主义85

二 传统学说的局限88

三 “合理信赖”标准的确定91

第八章 默示意思表示解释的价值考量95

第一节 近现代民法价值取向的嬗变95

第二节 传统理论中意思表示解释中的价值观99

一 意思自治是第一位的价值99

二 平等与安全被置于次要位置100

三 其他价值要求处于再次的位置102

第三节 默示意思表示解释的价值定位103

一 意思自治与交易安全:安全优先103

二 效率与平等:兼顾协调 效率优先107

第九章 默示意思表示的解释原则116

第一节 传统理论中意思表示的解释原则116

一 探求真意原则116

二 诚实信用原则117

三 传统原则在默示意思表示解释中的困境119

第二节 默示意思表示解释原则的再选择123

一 信赖原则概述123

二 信赖原则作为默示意思表示解释原则的正当性基础126

三 信赖原则对默示意思表示解释的意义137

第十章 信赖原则下默示意思表示的解释规则139

第一节 默示意思表示解释的一般规则139

一 推定基础:合理信赖141

二 “可归责性”的判断145

三 解释的立场的选择147

四 默示意思表示解释的客观因素153

第二节 默示意思表示解释的具体规则157

一 允诺禁反言规则157

二 默示承诺规则160

三 基于行为成立的合同163

四 实际履行规则169

五 合同中的默示条款173

六 口头证据规则175

第四编 默示意思表示的立法论185

第十一章 默示意思表示及其解释规范的立法现状185

第一节 默示意思表示及其解释规范体系的构成185

一 《民法通则》及《民通意见》中的有关规定185

二 《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中的有关规定186

第二节 现行默示意思表示及其解释规范的特点188

第三节 现行规范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189

一 未对默示意思表示进行正面的规定189

二 默示意思表示解释规范的缺失190

三 以任意性规范替代解释规范,回避意思表示的解释问题192

第十二章 默示意思表示解释规范的立法表达196

第一节 默示意思表示及其解释在民法典中的位置196

一 在总则中的位置196

二 在分则中的位置198

第二节 默示意思表示解释规范的条文设计200

一 在民法典总则中的规定200

二 在《合同法》通则中的规定202

结语203

参考文献2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