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教材 医学生物学 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教材 医学生物学 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34/30467691.jpg)
- 高碧珍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2496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00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18页
- 主题词:医学-生物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教材 医学生物学 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生物学的形成与发展1
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3
一、生物大分子是生命的主要物质基础3
二、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3
三、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运动形式3
四、生物能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3
五、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3
六、生物具有进化的历程4
七、生物能适应环境4
第三节 生物学的主要分支学科4
一、根据生物类群划分的分支学科4
二、根据研究角度划分的分支学科4
三、根据研究层次划分的分支学科5
四、由学科间交叉融合产生的分支学科6
第四节 医学生物学在中医药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6
第五节 医学生物学的学习目的和要求7
第二章 生命的化学基础9
第一节 组成生命的元素与化合物9
一、组成生命的元素9
二、组成生命的化合物10
第二节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14
一、DNA的结构与功能14
二、RNA的结构与功能15
三、核酶16
第三节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7
一、蛋白质的结构17
二、蛋白质的功能19
第四节 酶的特性及种类19
一、酶的特性20
二、酶的种类20
第三章 生命的细胞学基础23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特征23
一、细胞的大小、形态和基本结构23
二、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25
第二节 细胞膜与细胞表面26
一、细胞膜的化学组成26
二、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及基本特性29
三、细胞膜的功能30
四、细胞膜与疾病35
五、细胞表面及细胞外物质36
第三节 内膜系统36
一、内质网37
二、高尔基复合体40
三、溶酶体43
四、过氧化物酶体46
五、膜流46
第四节 线粒体47
一、线粒体的形态结构47
二、线粒体的功能49
三、线粒体的半自主性50
四、线粒体与疾病51
第五节 核糖体52
一、核糖体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52
二、核糖体的功能53
三、遗传信息传递与蛋白质合成54
四、核糖体与疾病56
第六节 细胞骨架与细胞质基质56
一、微管57
二、微丝59
三、中间纤维61
四、细胞骨架与疾病63
五、细胞质基质63
第七节 细胞核64
一、细胞核的结构65
二、细胞核的功能71
三、细胞核与疾病73
第八节 细胞增殖74
一、细胞增殖周期概念及各时相的特点74
二、有丝分裂76
三、减数分裂及配子发生78
四、细胞增殖周期的调控82
五、细胞增殖与疾病84
第九节 细胞分化、衰老和死亡85
一、细胞分化85
二、细胞衰老和死亡87
第十节 干细胞与细胞工程91
一、干细胞91
二、细胞工程93
第四章 生命的遗传与疾病97
第一节 遗传的分子基础97
一、基因与基因组97
二、基因突变与修复100
三、基因表达与调控104
第二节 遗传病概述106
一、遗传病的概念106
二、遗传病的特点107
三、遗传病的类型108
第三节 人类染色体与染色体病109
一、人类染色体的基本特征109
二、染色体畸变114
三、染色体病119
第四节 单基因遗传与单基因遗传病123
一、遗传的基本规律123
二、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124
三、两种单基因性状或疾病的遗传135
第五节 多基因遗传与多基因遗传病135
一、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概念136
二、多基因假说137
三、多基因遗传的特点137
四、多基因遗传病138
第六节 线粒体遗传病142
一、线粒体DNA遗传特征143
二、线粒体遗传病144
第七节 肿瘤与遗传146
一、肿瘤发生的遗传基础146
二、遗传性肿瘤147
三、染色体异常与肿瘤148
四、癌基因、抑癌基因与肿瘤150
五、肿瘤发生的遗传学说152
第八节 遗传病的诊断与治疗154
一、遗传病的诊断154
二、遗传病的治疗159
第九节 表观遗传学161
一、表观遗传修饰162
二、表观遗传学与疾病164
第五章 生命与环境170
第一节 环境与生态因子170
一、生物因子170
二、非生物因子171
第二节 种群和群落171
一、种群171
二、群落173
第三节 生态系统173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173
二、生态系统的功能174
三、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调节175
第四节 生物与环境175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75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75
第五节 人类与环境176
一、环境对人的影响176
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176
三、中医因时、因地治宜原则178
第六节 中药资源与环境178
第六章 生命科学的研究技术181
第一节 显微镜技术181
一、光学显微镜技术181
二、电子显微镜技术183
第二节 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184
一、核酸含量检测184
二、蛋白质含量检测184
三、细胞分选185
第三节 细胞培养技术185
一、原代培养185
二、传代培养185
第四节 细胞化学技术和细胞组分分析技术186
一、细胞化学技术186
二、细胞组分分析技术187
第五节 分子生物学技术189
一、PCR技术189
二、分子杂交技术189
三、DNA序列测定技术190
四、免疫共沉淀技术191
五、生物芯片技术191
六、分子克隆技术192
七、RNA干扰技术192
第六节 染色体技术193
第七节 生命科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194
一、中医理论研究194
二、针灸研究194
三、中医临床研究195
四、中药研究195
主要参考书目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