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周代的礼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周代的礼制
  • 胡新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12167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37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448页
  • 主题词:礼仪-研究-中国-周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周代的礼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礼制概说1

壹 礼制的特性与中国文化的礼制印记1

一、“礼”概念的不同层次1

二、礼仪与礼制5

三、礼仪的表演性和象征性8

四、礼仪的程式化和标准化13

五、中国传统文化的礼制印记17

贰 周代拜礼的演进22

一、“九拜说”与两种基本的拜礼23

二、西周通行的最高礼节“拜手稽首”31

三、春秋时期“再拜稽首”成为最高礼节36

四、《仪礼》反映的施拜方式的复杂化44

第二编 周代的冠礼和婚礼53

壹 士冠礼的一个细节53

贰 婚礼用雁惯例及其起源58

一、“舒雁说”的由来和疏失58

二、《士昏礼》之“雁”特指鸿雁64

三、婚礼用雁的象征意义70

四、关于士级婚礼用雁“摄盛说”76

叁 周代婚礼关于男女侍者交错服务与交错受赐的仪法82

一、“媵御沃盥交”诸礼仪83

二、“御为妇人”诸说辨析89

三、交错礼仪的象征意义和观念基础100

肆 春秋时期贵族婚礼中的三月庙见仪式106

一、“三月庙见”然后成婚的惯例107

二、庙见前不得同居的规定111

三、三月庙见仪式的后续礼仪:“致女”与“反马”116

四、三月庙见礼的验贞意义及其起源119

五、三月庙见礼的衰微、变异和消亡129

第三编 周代的饮酒礼和射礼135

壹 旅酬的性质和起源135

贰 乡饮酒礼与食犬风俗149

一、《乡饮酒礼》等篇记录的食犬盛宴150

二、使用犬牲并非周代乡饮酒礼的通例156

三、用犬规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渊源166

叁 玄酒的象征意义175

一、“玄酒实用说”及其偏失176

二、玄酒的象征意义184

三、玄酒之礼的来源193

四、玄酒与古代礼制风俗200

肆 西周时期三类不同性质的射礼及其演变215

一、习射活动和军事性的大射礼216

二、与饮宴乐舞相结合的娱乐性射礼221

三、与祭祀有关的射牲仪式224

第四编 周代的丧礼和祭礼229

壹 周代殡礼与古老的二次葬法229

一、各级殡礼的久殡特征229

二、掘坑浅埋的肂法及其假葬性质234

三、上层贵族殡于祖庙的惯例238

四、“殡”字的比并匹配之义245

五、周代殡礼与远古二次葬法的联系247

附表253

贰 周代祭祀中的立尸礼及其宗教意义262

一、周族特有的立尸风俗263

二、周代尸祭的广泛性267

三、立尸原则辨析270

四、立尸像神的宗教意义279

五、立尸礼的消亡284

叁 周代的傩礼290

一、傩礼的得名290

二、参与傩礼的巫师与相关仪法296

三、“方相”名称的由来300

四、“三时之傩”的来历与傩礼的演变趋向305

肆 禹步探源311

一、禹步的出现与禹步步法312

二、禹步源于东周跛巫之跛步316

三“禹步”的得名可能与墨家有关320

伍 论汉代巫蛊术的历史渊源322

一、传统的偶像祝诅术322

二、埋桐偶风俗的起源326

三、巫蛊术并非来自匈奴330

第五编 周代礼制文献与思想333

壹 《仪礼》的史料价值和局限333

一、文献来源与礼仪所属时代比较明确334

二、记录礼仪流程完整清晰341

三、细节描写详明周密345

四、全面反映贵族阶层的基本礼仪352

五、《仪礼》的地域色彩359

六、《仪礼》的设计成分365

七、个别篇章记述的疏略373

贰 《仪礼》篇末“记”的编撰时代378

一、附经之“记”不可能与经文同时写成379

二、“记”的编撰晚于经文388

三、“记”的编撰早于《礼记》解释经义诸篇397

四、“记”大部分编撰于公元前4世纪中叶以前404

叁 “周人尚赤”说的历史考察409

一、《礼记·檀弓》对“周人尚赤”的说明409

二、《礼记·明堂位》的周旗“大赤”说412

三、周代“服色尚赤”说的出现与其他演绎416

四、“周人尚赤”说出现的思想背景419

主要参考文献422

后记4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