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防空导弹武器制导控制系统设计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防空导弹武器制导控制系统设计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5107397.jpg)
- 袁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
- ISBN:978780034844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66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589页
- 主题词:防空导弹-制导武器-控制系统-设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防空导弹武器制导控制系统设计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1章 概论&孙丽1
11.1探测制导系统的一般概念1
11.1.1探测制导系统在武器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1
11.1.2基本组成与功能1
11.1.3制导体制的种类2
11.2探测制导系统的设计任务和设计原则5
11.2.1设计任务5
11.2.2设计原则7
11.3发展趋势9
参考文献15
第12章 探测制导系统的设计参数和体制选择&孙丽17
12.1探测制导系统的战场环境17
12.1.1目标环境17
12.1.2干扰环境30
12.1.3空袭模式35
12.2探测制导系统的总体参数设计37
12.2.1空域39
12.2.2多目标能力44
12.2.3目标识别44
12.2.4测量精度45
12.2.5分辨率53
12.2.6抗干扰能力54
12.2.7系统反应时间55
12.2.8机动能力56
12.2.9可靠性和可维性57
12.3制导体制的选择依据57
12.3.1拦截距离对体制选择的约束58
12.3.2制导精度对体制选择的约束59
12.3.3对付多目标的能力对体制选择的约束61
12.3.4抗干扰能力对体制选择的约束62
12.3.5反隐身能力对体制选择的约束63
参考文献65
第13章 指令制导探测制导系统设计&袁起66
13.1概述66
13.1.1指令制导探测制导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67
13.1.2指令制导探测制导系统的应用70
13.2目标与导弹的探测跟踪71
13.2.1目标搜索和探测72
13.2.2坐标测量74
13.2.3相控阵雷达在探测制导系统中的应用84
13.3导弹截获93
13.3.1导弹截获的一般概念93
13.3.2影响导弹截获的因素93
13.3.3导弹截获方式94
13.3.4系统对导弹截获的要求96
13.4遥控指令形成系统97
13.4.1导引法97
13.4.2遥控指令形成100
13.4.3遥控指令形成系统的功能和分类100
13.4.4对遥控指令形成系统的总体要求101
13.5指令传输系统104
13.5.1系统组成及其功能104
13.5.2指令的调制与编码104
13.5.3指令的发送和接收109
13.5.4指令的译码和解调110
13.5.5指令传输系统总体设计所要考虑的问题111
13.5.6指令传输系统参数分析112
13.5.7发动机火焰对指令传输的影响120
13.6指令制导探测制导系统的总体设计举例122
13.6.1武器系统对指令制导探测制导系统的主要战术要求122
13.6.2目标探测跟踪方式及其组成123
13.6.3导弹截获方式的确定128
13.6.4探测制导系统主要参数的分析129
13.6.5指令形成系统和指令传输系统的确定133
参考文献138
第14章 寻的制导系统设计&刘鲁勤 李群章139
14.1概述139
14.1.1功能与组成139
14.1.2寻的制导系统的基本特点142
14.1.3寻的制导分类144
14.2主动寻的系统设计147
14.2.1系统组成147
14.2.2主动寻的系统体制151
14.2.3主动寻的系统参数的选择159
14.2.4主动寻的雷达方程172
14.2.5信号处理176
14.3半主动寻的系统设计189
14.3.1半主动寻的系统的组成190
14.3.2半主动寻的系统典型工作体制192
14.3.3半主动寻的系统参数选择199
14.3.4截获方式202
14.3.5半主动寻的作用距离计算203
14.3.6信号处理204
14.4被动寻的系统设计206
14.4.1辐射计被动寻的系统206
14.4.2被动寻的系统组成213
14.4.3被动寻的系统参数选择214
14.4.4被动寻的典型应用215
14.5红外寻的制导系统设计217
14.5.1寻的制导系统特点217
14.5.2寻的制导系统的基本组成220
14.5.3寻的制导系统体制比较223
14.5.4寻的制导系统参数选择与系统设计234
14.5.5寻的制导系统作用距离分析243
14.6复合寻的制导系统246
14.6.1复合寻的制导系统特点246
14.6.2复合寻的制导系统分类247
14.6.3长波红外成像与毫米波复合寻的制导248
参考文献251
第15章 复合制导系统设计&朱可炎253
15.1概述253
15.1.1复合制导系统的基本组成254
15.1.2复合制导系统的特点256
15.1.3复合制导的应用场合257
15.2复合制导体制的选择260
15.2.1复合制导体制的种类260
15.2.2几种主要复合制导体制的比较264
15.2.3复合制导体制选择的依据和原则277
15.3复合制导系统的总体设计280
15.3.1武器系统对复合制导系统的要求280
15.3.2雷达体制的选择281
15.3.3导弹截获跟踪系统的设计285
15.3.4指令系统的设计301
15.3.5寻的系统设计有关问题311
15.3.6目标交接班与外同步方式的选择321
15.4目标交接班系统的分析与设计331
15.4.1目标交接班系统的模型331
15.4.2交接班成功概率的计算334
15.4.3目标交接班精度的计算342
15.4.4目标交接班设计举例350
15.5复合制导系统的作战运用设计358
15.5.1复合制导系统的作战方式及其运用358
15.5.2复合制导系统的基本作战过程362
15.5.3雷达工作方式364
15.5.4复合制导系统其他设备的工作方式376
参考文献379
第16章 探测制导系统的电子对抗性能设计&吴欣381
16.1概述381
16.1.1电子对抗的作用和地位381
16.1.2电子对抗的基本概念382
16.1.3探测制导系统的电子对抗设计原则和发展趋势385
16.2典型的电磁干扰威胁环境388
16.2.1典型干扰威胁类型389
16.2.2典型干扰威胁的基本模式390
16.2.3形成干扰威胁环境的基本装备394
16.2.4典型电磁干扰威胁环境空间模型398
16.3探测制导系统电子对抗总体设计405
16.3.1体制选择与抗干扰性405
16.3.2探测制导系统的电子对抗环节组成414
16.3.3主要电子对抗环节的干扰威胁分析415
16.3.4电子对抗环节的抗干扰性能要求429
16.3.5光电综合设计抗干扰431
16.3.6抗反辐射导弹(AARM)综合设计432
16.4地面制导雷达电子对抗技术436
16.4.1地面制导雷达电子对抗设计原则436
16.4.2功率对抗437
16.4.3空域对抗438
16.4.4频域对抗442
16.4.5极化对抗444
16.4.6抗干扰波形的选择446
16.4.7动目标信号处理450
16.4.8干扰源跟踪和定位455
16.4.9常规抗干扰措施464
16.4.10干扰探测分析467
16.4.11抗干扰工作模式的自适应调度472
16.5遥控指令传输线的电子对抗技术473
16.5.1上行线电子对抗技术474
16.5.2下行线电子对抗技术477
16.6寻的导引头电子对抗技术478
16.6.1窄带速度门跟踪技术478
16.6.2全倒置接收机482
16.6.3干扰源寻的技术485
16.6.4抗速度欺骗干扰技术485
16.7智能化电子对抗综合系统490
16.7.1概念和层次划分490
16.7.2智能化、自适应电子对抗综合系统方案491
参考文献496
第17章 制导系统试验研究&朱晓东499
17.1概述499
17.2制导系统地面静态试验500
17.2.1指令制导系统地面上下行线对接试验500
17.2.2半主动寻的制导系统地面对接试验502
17.3制导系统动态飞行试验507
17.3.1指令制导系统的检飞试验507
17.3.2半主动寻的制导系统地面跟踪试验512
17.3.3主动寻的制导系统地面跟踪试验518
17.3.4寻的头动态挂飞试验520
17.3.5复合制导系统的挂飞试验523
17.4制导系统的仿真试验527
17.4.1制导系统的数学仿真试验528
17.4.2制导系统的半实物仿真试验531
17.5制导系统的电子对抗试验535
17.6制导系统试验数据处理和建模538
17.6.1试验数据的录取538
17.6.2试验数据的处理541
17.6.3试验数据的建模553
参考文献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