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注塑模具应用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注塑模具应用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5095222.jpg)
- 黄晓燕,许强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21829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44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260页
- 主题词:注塑-塑料模具-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注塑模具应用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塑料成型基础1
1.1 塑料及其应用2
1.1.1 塑料概述2
1.1.2 高分子构型2
1.1.3 塑料的特点3
1.1.4 塑料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5
1.2 塑料的组成5
1.2.1 树脂5
1.2.2 填充剂5
1.2.3 增塑剂6
1.2.4 稳定剂6
1.2.5 润滑剂6
1.2.6 着色剂7
1.2.7 抗静电剂7
1.2.8 发泡剂7
1.2.9 交联剂7
1.2.10 其他助剂7
1.3 塑料的分类8
1.3.1 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8
1.3.2 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特种塑料9
1.4 塑料的成型性能9
1.4.1 收缩性9
1.4.2 流动性10
1.4.3 相容性11
1.4.4 吸湿性11
1.4.5 热敏性12
1.4.6 比容和压缩率12
1.4.7 硬化速度12
1.4.8 水分及挥发物12
1.5 常用塑料的性能及应用13
1.5.1 常用通用塑料13
1.5.2 常用工程塑料14
1.5.3 常用特种塑料17
第2章 注塑产品设计19
2.1 塑件的设计原则20
2.2 塑件的尺寸和表面质量20
2.2.1 尺寸和精度20
2.2.2 表面质量23
2.3 塑件造型设计23
2.3.1 造型设计的基本要素24
2.3.2 造型设计的要点24
2.3.3 造型设计的基本原则25
2.3.4 造型设计实例25
2.4 塑件结构设计26
2.4.1 形状26
2.4.2 壁厚26
2.4.3 脱模斜度28
2.4.4 圆角29
2.4.5 加强筋30
2.4.6 支承面30
2.4.7 孔31
2.4.8 标记、符号、图案和文字31
2.4.9 凸凹纹32
2.4.10 螺纹33
2.4.11 齿轮35
2.4.12 铰链35
2.4.13 嵌件36
2.5 塑件强度设计37
2.5.1 塑件盖和底部的加强设计37
2.5.2 塑件侧壁的加强设计38
2.5.3 塑件边缘的加强设计38
2.6 塑件装配设计38
2.6.1 可拆卸式装配38
2.6.2 不可拆卸装配42
第3章 注塑成型工艺46
3.1 注塑成型原理47
3.2 注塑成型工艺47
3.2.1 注射前的准备48
3.2.2 注射过程49
3.2.3 塑件的后处理50
3.3 注塑工艺条件的控制51
3.3.1 温度51
3.3.2 压力52
3.3.3 时间52
3.4 典型塑件注塑成型工艺实例53
第4章 注塑成型设备56
4.1 注塑机结构57
4.1.1 注射装置57
4.1.2 合模装置57
4.1.3 液压传动系统58
4.1.4 控制系统58
4.2 注塑机的分类58
4.2.1 按排列形式58
4.2.2 按塑化方式60
4.2.3 按合模机构62
4.3 注塑机的规格及参数63
4.3.1 注塑机规格63
4.3.2 注塑机参数64
4.4 注塑机与注塑模的关系64
4.4.1 成型工艺参数的校核64
4.4.2 装模部分相关尺寸校核67
4.4.3 开模行程校核69
4.4.4 顶出装置校核71
第5章 注塑模基本结构73
5.1 注塑模的分类74
5.2 注塑模的组成74
5.3 注塑模典型结构和设计要点76
5.3.1 单分型面注塑模76
5.3.2 双分型面注塑模77
5.3.3 带活动镶块的注塑模81
5.3.4 带侧向分型抽芯的注塑模82
5.3.5 带嵌件的注塑模83
5.3.6 定模设推出机构的注塑模84
5.3.7 自动卸螺纹的注塑模85
5.3.8 无流道凝料注塑模85
5.3.9 叠层注塑模87
第6章 分型面与浇注排气系统88
6.1 分型面89
6.1.1 分型面的形式89
6.1.2 分型面的表示方法89
6.1.3 分型面选择原则90
6.2 普通浇注系统94
6.2.1 浇注系统的组成和作用94
6.2.2 主流道的设计95
6.2.3 分流道的设计97
6.2.4 浇口的设计99
6.2.5 冷料穴的设计105
6.3 排气系统106
6.3.1 排气系统的作用107
6.3.2 排气形式107
第7章 成型零部件111
7.1 成型零件结构112
7.1.1 型腔112
7.1.2 型芯113
7.1.3 螺纹型环115
7.1.4 螺纹型芯116
7.2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117
7.2.1 影响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因素117
7.2.2 型腔和型芯的径向尺寸119
7.2.3 型腔深度和型芯高度尺寸120
7.2.4 中心距尺寸120
7.2.5 工作尺寸校核120
7.3 成型零件强度刚度121
7.3.1 型腔的强度刚度121
7.3.2 型芯的强度刚度126
第8章 结构零部件128
8.1 结构零件129
8.1.1 动、定模座板129
8.1.2 固定板和支承板129
8.1.3 支承件130
8.1.4 其他结构零件131
8.2 标准模架131
8.2.1 标准模架的组成131
8.2.2 GB/T 12555—2006《塑料注塑模模架》132
8.2.3 模架的标记134
8.2.4 标准模架选择原则134
第9章 合模导向机构136
9.1 合模导向机构的作用137
9.2 导柱导套合模机构137
9.2.1 导柱137
9.2.2 导套139
9.2.3 导柱与导套的配合141
9.3 精定位机构141
9.3.1 圆锥定位件141
9.3.2 圆锥形导柱导套定位142
9.3.3 滚珠导套导柱精定位142
9.3.4 卧销精定位143
9.3.5 矩形块精定位143
9.3.6 型腔型芯锥面定位144
第10章 推出机构146
10.1 推出机构的组成和分类147
10.1.1 组成147
10.1.2 分类148
10.2 脱模力148
10.3 一次推出机构149
10.3.1 推杆推出机构149
10.3.2 推管推出机构150
10.3.3 推件板推出机构151
10.3.4 推块推出机构153
10.3.5 成型零件推出机构153
10.3.6 气动推出机构154
10.3.7 多元件联合推出机构155
10.4 二次推出机构155
10.4.1 八字摆杆式156
10.4.2 钢球式156
10.4.3 斜销滑块式157
10.4.4 斜楔滑块式157
10.5 定模设推出机构158
10.5.1 弹簧式158
10.5.2 拉钩式159
10.5.3 杠杆式159
10.5.4 链条牵引式159
10.6 自动拉断点浇口推出机构160
10.6.1 利用侧凹拉断点浇口160
10.6.2 利用拉料杆拉断点浇口161
10.6.3 利用定模推板拉断点浇口161
10.7 自动卸螺纹推出机构162
10.7.1 强制脱螺纹机构162
10.7.2 手动脱螺纹机构162
10.7.3 齿轮齿条脱螺纹机构163
10.7.4 大升角螺纹脱螺纹机构164
10.7.5 气、液压驱动的脱螺纹机构164
10.7.6 电动机驱动的脱螺纹机构165
第11章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167
11.1 抽芯机构的分类168
11.1.1 手动抽芯168
11.1.2 机动抽芯168
11.1.3 液压或气动抽芯168
11.2 抽芯距和抽拔力168
11.2.1 抽芯距169
11.2.2 抽拔力169
11.3 斜销抽芯机构169
11.3.1 工作原理170
11.3.2 斜销170
11.3.3 楔紧块172
11.3.4 滑块173
11.3.5 导滑槽174
11.3.6 滑块的限位175
11.3.7 先行复位机构175
11.4 弯销抽芯机构177
11.4.1 弯销外侧抽芯机构177
11.4.2 弯销内侧抽芯机构178
11.5 斜滑块抽芯机构178
11.5.1 斜滑块外侧抽芯机构178
11.5.2 斜滑块内侧抽芯机构179
11.5.3 斜滑块179
11.6 斜杆抽芯机构181
11.6.1 斜杆外侧抽芯机构181
11.6.2 斜杆内侧抽芯机构182
11.7 齿轮齿条抽芯机构182
11.7.1 利用开模力实现齿轮齿条的斜向抽芯机构182
11.7.2 利用推出力实现齿轮齿条的斜向抽芯机构183
11.7.3 利用齿轮齿条抽芯机构实现弧形抽芯184
11.8 手动抽芯机构184
11.8.1 开模前手动抽芯机构184
11.8.2 开模后手动抽芯机构185
11.9 液压气动抽芯机构185
11.9.1 液压抽芯机构185
11.9.2 气动抽芯机构186
第12章 温度调节系统188
12.1 温度调节系统的作用和设计原则189
12.1.1 温度调节系统的作用189
12.1.2 温度调节系统设计原则189
12.2 冷却系统设计190
12.2.1 冷却系统设计原则190
12.2.2 型腔冷却系统结构193
12.2.3 型芯冷却系统结构194
12.3 加热系统设计196
12.3.1 加热系统应用范围196
12.3.2 加热方式197
第13章 注塑模材料选择及热处理200
13.1 注塑模材料的选择201
13.1.1 注塑模材料应具备的性能201
13.1.2 常用注塑模材料202
13.1.3 成型零件材料的选择203
13.2 注塑模材料的热处理205
13.2.1 成型零件热处理的要求205
13.2.2 常用热处理方法205
13.3 注塑模零件常用材料和热处理206
第14章 注塑模设计实例209
14.1 设计前的准备210
14.2 注塑模设计步骤210
14.3 汽车继电器盒盖注塑模设计212
第15章 注塑成型新技术220
15.1 无流道凝料注塑成型221
15.1.1 无流道凝料注塑成型特点221
15.1.2 适于无流道凝料成型的塑料222
15.1.3 无流道凝料注塑模222
15.2 热固性塑料注塑成型224
15.2.1 热固性塑料成型特点225
15.2.2 热固性注塑成型用塑料225
15.2.3 热固性塑料注塑工艺226
15.2.4 热固性塑料注塑机227
15.2.5 热固性塑料注塑模228
15.3 精密注塑成型229
15.3.1 精密注塑件230
15.3.2 精密注塑成型用塑料230
15.3.3 精密注塑成型工艺231
15.3.4 精密注塑成型用注塑机231
15.3.5 精密注塑模设计要点232
15.4 气体辅助注塑成型234
15.4.1 气体辅助注塑成型特点235
15.4.2 气体辅助注塑成型工艺235
15.4.3 气体辅助注塑成型设备238
15.4.4 气体辅助成型模具设计239
15.5 共注塑成型241
15.5.1 双色注塑成型241
15.5.2 双层注塑成型242
15.5.3 共注塑成型要求243
参考文献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