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普通生物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普通生物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78/35079690.jpg)
- 吴文经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济南出版社
- ISBN:7806295410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96页
- 文件大小:114MB
- 文件页数:51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普通生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什么是生物学1
二、生物学的分科2
三、研究生物学的方法3
四、生物学发展史及其趋势4
第一章 生命的本质与探讨7
第一节 关于生命本质的一些理论7
第二节 生物的基本特征8
一、化学成分的同一性8
二、严整有序的结构9
三、新陈代谢9
四、生长、发育和繁殖9
五、应激性和恒定性9
六、遗传、变异和进化10
七、适应10
第二章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11
第一节 细胞的化学组成11
一、元素组成11
二、分子组成12
第二节 细胞的形态结构23
一、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23
二、细胞膜和细胞壁25
三、细胞核27
四、细胞质和细胞器29
第三节 细胞周期34
一、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动态35
二、分裂期的主要特征35
三、细胞周期的时间和调控37
第三章 高等植物的形态与结构38
第一节 植物的组织、器官和系统38
一、植物的组织38
二、组织系统及植物器官44
第二节 根45
一、根的形态45
二、根的结构46
三、根的变态55
第三节 茎57
一、茎的形态57
二、茎的结构60
三、茎的变态67
四、茎的繁殖69
第四节 叶71
一、叶的形态72
二、叶的结构74
三、叶的变态78
四、植物营养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80
第五节 花、果实和种子82
一、花82
二、果实92
三、种子95
四、果实和种子对传播的适应97
五、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98
第四章 生物的多样性101
第一节 生物分类概述101
一、种的概念和命名方法101
二、生物分类等级和分类系统102
三、系统树104
第二节 病毒105
一、病毒的形态结构105
二、病毒的繁殖109
三、病毒的种类112
四、类病毒114
第三节 原核生物界115
一、细菌115
二、放线菌119
三、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支原体121
四、蓝藻123
第四节 真菌界124
一、酵母菌124
二、霉菌126
三、粘菌和大型真菌128
第五章 植物界131
第一节 藻类植物131
一、裸藻门132
二、甲藻门132
三、金藻门133
四、绿藻门134
五、轮藻门139
六、红藻门140
七、褐藻门141
附地衣植物143
一、地衣的主要特征143
二、地衣的分类144
三、地衣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经济意义144
第二节 苔藓植物145
一、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145
二、苔藓植物的分布及代表植物146
第三节 蕨类植物149
一、蕨类植物的一般特征149
二、蕨类植物的分类和代表植物151
第四节 裸子植物159
一、概述159
二、铁树纲160
三、银杏纲161
四、松柏纲162
五、红豆杉纲168
六、买麻藤纲169
第五节 被子植物170
一、概述170
二、双子叶植物纲173
三、单子叶植物纲199
第六节 植物界的起源与演化206
一、藻类植物的起源与演化206
二、苔藓植物的起源与演化208
三、蕨类植物的起源与演化209
四、裸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211
五、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发育212
第六章 动物界216
第一节 原生动物门216
一、概述216
二、原生动物门的重要纲217
第二节 海绵动物门和腔肠动物门221
一、海绵动物门221
二、腔肠动物门222
第三节 扁形动物门225
一、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25
二、扁形动物门的分类226
第四节 线形动物门228
一、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28
二、线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229
第五节 环节动物门231
一、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31
二、环节动物门的分类232
第六节 软体动物门234
一、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34
二、软体动物门的分类235
第七节 节肢动物门238
一、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38
二、节肢动物门的分类240
第八节 棘皮动物门249
一、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49
二、棘皮动物门的分类250
第九节 脊索动物门251
一、概述251
二、脊椎动物的重要纲253
第七章 高等动物及人体的比较解剖283
第一节 基本组织283
一、上皮组织283
二、结缔组织285
三、肌肉组织287
四、神经组织288
第二节 皮肤291
一、皮肤的结构及其衍生物291
二、脊椎动物被皮的比较解剖292
第三节 运动系统292
一、运动系统总论293
二、人体的运动系统295
三、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比较解剖298
第四节 消化系统300
一、人体消化系统的形态结构300
二、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比较解剖303
第五节 循环系统304
一、人体循环系统的形态结构304
二、脊椎动物循环系统的比较解剖308
第六节 呼吸系统310
一、人体呼吸系统的形态结构310
二、脊椎动物呼吸系统的比较解剖312
第七节 泌尿系统312
一、人体泌尿系统的形态结构312
二、脊椎动物泌尿系统的比较解剖315
第八节 生殖系统316
一、人体生殖系统的形态结构317
二、脊椎动物生殖系统的比较解剖319
第九节 内分泌系统320
一、脑垂体320
二、甲状腺321
三、肾上腺322
第十节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323
一、人体神经系统的形态结构323
二、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比较解剖331
三、感受器和感觉器官331
第八章 生物与环境335
第一节 生物圈的环境多样性335
一、生物圈335
二、生物与环境336
第二节 种群生态341
一、种群的基本特征342
二、种群的变动规律343
第三节 生物群落345
一、生物群落的概念345
二、生物群落的结构346
三、生态位346
四、生物群落的类型347
五、生物群落的演替349
第四节 生态系统350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350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350
三、生态系统的功能352
第五节 人与环境357
一、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357
二、环境污染和保护359
三、人口问题362
第九章 生物的新陈代谢366
第一节 新陈代谢与酶366
一、新陈代谢的概念366
二、酶366
第二节 生物的营养367
一、自养生物的营养368
二、异养生物的营养369
第三节 细胞内代谢371
一、有机物在细胞内的分解371
二、生物能的产生374
三、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376
第四节 光合作用和固氮作用377
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377
二、原核生物的光合作用378
三、糖类的合成与转化378
四、光能利用率379
五、生物固氮作用380
第十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382
第一节 生物生殖的基本类型382
一、无性生殖382
二、有性生殖384
第二节 高等植物的生殖和发育390
一、花粉粒的产生与胚囊的形成390
二、开花和传粉393
三、花粉萌发和受精395
第三节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398
一、动物的胚胎发育399
二、动物的个体成长409
第十一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412
第一节 植物生长与运动的调控412
一、植物激素及调节作用412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416
三、植物的运动416
第二节 动物的行为418
一、动物行为的类型418
二、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425
第十二章 传染与免疫428
第一节 抗原和抗体428
一、抗原428
二、抗体430
第二节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异432
一、非特异性免疫432
二、特异性免疫435
第三节 血清学反应和变态反应439
一、血清学反应439
二、变态反应440
第四节 人类传染病及预防441
一、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441
二、传染病的临床特征442
三、传染病的预防443
四、生物制品443
第五节 免疫系统疾病444
一、自身免疫疾病444
二、过敏444
三、免疫缺乏病445
四、艾滋病445
五、免疫系统与癌446
第十三章 遗传和变异447
第一节 孟德尔定律447
一、分离定律447
二、自由组合定律449
第二节 连锁与交换定律451
一、连锁452
二、交换453
第三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454
一、遗传物质454
二、DNA的结构与复制456
三、DNA与蛋白质的合成457
四、基因概念的发展459
第四节 变异460
一、染色体畸变460
二、基因突变461
第五节 遗传工程465
一、基因工程465
二、细胞工程467
第十四章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470
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化石470
一、生命的起源470
二、生物进化的化石记录475
第二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479
一、人类起源于动物480
二、从猿到人的过渡481
三、人类发展的基本阶段483
四、现代人种的分化486
第三节 达尔文和他的自然选择理论487
一、达尔文和《物种起源》487
二、自然选择学说488
第四节 物种的形成489
一、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489
二、物种形成的方式490
三、生物进化的途径491
第五节 进化理论的发展492
一、综合进化学说492
二、分子进化和中性学说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