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用货币经济理论研究与运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信用货币经济理论研究与运用
  • 鲍银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2875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772页
  • 文件大小:214MB
  • 文件页数:789页
  • 主题词:信用货币-经济理论-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信用货币经济理论研究与运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篇 市场自由竞争的基础及其运行机制9

第一章 自由竞争机制的作用机理9

一、市场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及其作用机理9

二、市场自由竞争机制发挥作用所需要的相关条件11

三、市场自由竞争中政府所履行的基本职责12

本章小结13

第二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由竞争的切入点15

一、自由竞争机制下的主要竞争手段15

二、自由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18

三、自由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主要切入点20

本章小结22

第三章 公共产品的基本内含及其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24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界定25

二、中国公共产品供给所涵盖的范围及其理论依据26

本章小结29

第四章 “公平、公开、公正”是维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条件31

一、“三公”原则的基本内含31

二、“三公”原则发挥作用的基本原理31

三、中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三公”原则缺失而导致的诸多问题35

四、切实贯彻“三公”原则应该采取的相关措施39

本章小结40

第五章 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道德约束42

一、道德的基本内含42

二、道德的主要功能42

三、道德与市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43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道德的主要表现形式51

五、提高公民道德修养应该采取的相关措施52

本章小结60

第六章 教育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于中国的借鉴62

一、教育在增量价值创造中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62

二、中国各阶段教育的价值体现63

三、现阶段中国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解决路径64

本章小结66

第七章 市场“逐利”机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运用研究68

一、市场“逐利”机制发挥作用的基本原理及其所需要的假设条件68

二、市场“逐利”机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运用70

本章小结73

第八章 效率的真正内含及其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借鉴75

一、对于效率的一般理解75

二、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的真正内含76

三、效率的真正内含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借鉴86

本章小结87

第二篇市场价格运行机制91

第九章 价格机制发挥作用所需要的约束条件及其对于中国的借鉴91

一、价格对于供求关系产生作用所需要的约束条件91

二、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借鉴93

本章小结95

第十章 边际成本定价规则发挥作用所需要的前提条件及其对于中国的借鉴97

一、边际成本定价规则下实现企业产出最大化所需要的相关假设条件97

二、上述假定条件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借鉴99

本章小结101

第十一章 供求关系对于价格产生作用所需要的前提条件102

一、供求关系对于价格产生的影响及其所需要的相关条件102

二、中国建立供求价格调节机制应该采取的相关措施104

本章小结113

第十二章 生产力发展与商品价值之间的变化关系115

一、市场经济运行中商品价格的主要决定因素116

二、生产力发展与商品价格之间变化关系在经济发展中的具体体现117

三、生产力发展与商品价格变化关系对于经济发展的借鉴121

本章小结122

第十三章 信用货币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决定理论及其运用124

一、商品价格的组成内容124

二、不同经济学流派在商品价格决定因素上产生的理论分歧127

三、对相关商品价格决定理论的评价128

四、商品价值决定商品价格理论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运用136

本章小结146

第十四章 劳动力工资的决定因素151

一、劳动力价值的主要内含151

二、劳动力工资与劳动力价值154

三、不同生产方式下劳动力工资的实物补偿159

四、劳动力工资与劳动力扩大再生产161

本章小结164

第十五章 劳动强度对于工资收入的影响及其理论借鉴166

一、劳动强度的内含及其对于工资收入的影响166

二、中国劳动力工资收入准确体现劳动强度差异所需要的相关条件168

本章小结170

第十六章 生产要素参与增量价值分配的基本原则及其定价底线171

一、增量价值的真正来源171

二、影响各生产要素在增量价值分配中所占比重的相关因素171

三、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定价底线174

本章小结175

第三篇信用货币及经济货币化179

第十七章 信用货币经济条件下货币的价值体现179

一、黄金等金属商品货币本位制下货币的价值体现179

二、以纸币作为代表的信用货币体系下货币的价值体现184

三、信用货币的价值与商品使用价值保持相对一致所需要的相关条件189

本章小结191

第十八章 中国居民储蓄的形成原因及其改善对策193

一、中国居民储蓄的形成原因193

二、实现中国居民储蓄正常增长应该采取的相关措施202

本章小结204

第十九章 居民财富结构分布形态及最优财富结构配置206

一、信用货币经济条件下居民财富的不同分布形态206

二、居民财富在不同资产形态之间的切换207

三、居民财富在不同资产形态之间进行转换所产生的经济影响215

四、优化居民财富配置结构所需要的前提条件219

本章小结221

第二十章 信用货币发行与实体经济发展222

一、不同货币形态下的货币职能222

二、信用货币条件下货币价值的实现形式226

三、信用货币发行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229

四、实现信用货币发行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应该采取的相关措施232

本章小结236

第二十一章 货币资本与实体经济的结合路径238

一、货币资本的成因及其来源238

二、货币资本的运用240

三、中国货币资本的运用情况246

四、提高中国货币资本使用效率的相关对策250

本章小结252

第二十二章 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的路径分析及其经济影响254

一、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的主要路径254

二、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的联系和区别259

三、在经济运行中正确处理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之间的关系261

本章小结264

第二十三章 中国货币资本与居民所拥有的金融资产之间的关系研究266

一、关于资本的本质属性266

二、决定货币资本增值空间的相关因素268

三、货币资本与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区别及联系269

四、货币资本与货币资金的区别与联系272

五、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与货币资本275

六、中国居民股票资产与货币资本278

七、中国居民债券资产与货币资本279

八、中国居民金融性实物资产与货币资本281

本章小结282

第二十四章 经济货币化的影响及相关对策284

一、经济货币化产生的背景284

二、经济货币化对于经济运行的主要影响287

三、经济货币化的实质及其在经济实践中的运用295

本章小结296

第二十五章 自然资源货币化对于经济的影响及其治理300

一、信用货币经济条件下自然资源的价值属性及其经济影响300

二、信用货币经济条件下自然资源新增价值的消化路径及其最终归宿303

本章小结303

第二十六章 防范自然资源价格投机的相关对策305

一、关于原料投机的可行性分析305

二、自然资源等原材料价格投机风险的规避对策308

本章小结310

第二十七章 金融资产投资收益的最终来源及其经济影响312

一、金融资产的含义及其主要表现形式312

二、金融资产的运用313

三、金融资产投资收益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318

四、实现金融资产投资收益与实体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所需要的相关条件321

本章小结324

第二十八章 外商投资对于被投资国的经济影响325

一、外部资本流入的主要途径及其投资着力点325

二、外国资本介入对于被投资国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331

本章小结336

第二十九章 外国资本的基本属性及其对于中国招商引资的借鉴338

一、引进外部资本的切入点338

二、当前在外部资金引进上存在的诸多理论误区346

三、中国引进外部资本的主要实践350

四、提高中国引进外资质量所必须采取的相关措施352

本章小结353

第三十章 购买力平价理论在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运用缺陷及其改进对策357

一、汇率决定理论的历史演变357

二、汇率理论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359

三、科学核定一国汇率水平必需考虑的因素363

四、平均劳动生产率的汇率决定原则有利于促进全球贸易的发展367

本章小结368

第三十一章 信用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基本条件及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借鉴371

一、信用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前提条件371

二、国际信用货币发行权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373

三、国际信用货币发行条件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借鉴374

四、实现人民币国际化需要采取的相关措施376

本章小结377

第四篇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调控381

第三十二章 信用货币经济条件下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381

一、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基本含义381

二、信用货币经济条件下市场“逐利”机制发挥作用的本质389

本章小结405

第三十三章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及其提高路径408

一、劳动生产力与劳动生产率的基本内含408

二、决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主要因素409

三、劳动生产力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及价值之间的关系412

四、提高劳动生产力发展水平应该采取的相关措施415

本章小结419

第三十四章 生产力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421

一、生产资料和劳动二要素在社会生产中发挥作用的演化路径421

二、生产对象在人类社会生产发展中产生作用的演化路径423

三、生产力三要素在社会生产中发挥作用的一般演化规律424

四、实现中国生产力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的相关措施425

本章小结426

第三十五章 生产要素构成及其价值创造理论的比较研究428

一、生产要素理论与生产力三要素理论在要素构成上的异同点428

二、生产要素理论与生产力三要素理论在商品价值创造上的理论分歧430

三、厘清商品价值真正来源对于当前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431

本章小结434

第三十六章 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436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构成436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原理442

三、生产要素充分流动是提高市场经济运行效率的必然选择459

四、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所需要的相关条件462

本章小结468

第三十七章 信用货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的最终目的470

一、信用货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的必要条件和可能条件470

二、不同货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的最终目的及其影响473

三、实现信用货币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最终目的应该采取的相关措施480

本章小结482

第三十八章 西方对外贸易理论的评述及新贸易理论的构建485

一、西方经济学关于对外贸易的基本理论485

二、对外贸易理论的相关评述488

三、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对外贸易理论的运用495

四、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公平贸易理论的构建501

五、新型贸易理论对于全球经济发展产生的促进作用507

本章小结509

第三十九章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运用缺陷及其解决对策512

一、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的内涵以及其假设条件512

二、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需假设条件在中国对外贸易实践中的运用513

三、实现中国对外贸易优化升级应该采取的相关对策519

本章小结526

第四十章 交通运输行业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主要发展路径527

一、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趋势527

二、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527

三、发展交通运输行业的主要路径530

本章小结532

第四十一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产业的价值创造及其发展路径534

一、推动流通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点534

二、当前发展中国流通产业应该采取的相关措施535

本章小结537

第四十二章 城市化的最终目的540

一、城市化所增加的GDP总量是不可持续的540

二、城市化所提高的经济效益需要诸多前提条件541

三、中国前期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542

四、实现中国城市化持续发展应该采取的相关措施542

本章小结544

第四十三章 中国特色城市化路径的选择546

一、中国城市化所面临的环境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异546

二、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之路549

本章小结551

第四十四章 经济增长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实现路径研究553

一、经济增长的主要表现形式553

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559

三、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路径568

本章小结573

第四十五章 投资、消费和出口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576

一、投资、消费和出口三者之间的关系576

二、经济增长与投资、消费和出口之间的关系579

本章小结591

第四十六章 中国前期经济增长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改善路径594

一、中国前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594

二、实现中国经济良性增长的主要路径598

本章小结604

第四十七章 国内生产总值在数量和质量上实现共同发展的主要路径607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内含607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数量与质量607

三、实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质量和数量共同发展的主要措施613

本章小结614

第四十八章 内生性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及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运用研究616

一、菲尔普斯的理论缺陷616

二、内生性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617

三、实现中国经济内生性增长所必需采取的相关措施618

本章小结620

第四十九章 信用货币经济条件下放松中国金融管制的相关措施622

一、LM曲线向上倾斜规律所需要的假设条件622

二、当前中国放松金融管制应该采取的相关措施623

本章小结625

第五十章 经济货币化条件下货币政策效应分析及其运用627

一、黄金货币交易模式下非价值形态产品的价值定价原理627

二、信用货币条件下的货币经济效应628

三、货币经济效应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机理631

四、经济货币化条件下货币经济效应在宏观调控中的运用632

本章小结633

第五十一章 生产可能性边缘最大化与最优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之间的关系636

一、生产可能性边缘最大化的基本含义636

二、生产可能性边缘最大化与国民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636

三、实现生产可能性边缘最大化与最优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共同发展的主要路径642

本章小结646

第五十二章 工业化发展与劳动就业之间的关系648

一、工业化发展的内含648

二、工业化发展与劳动就业之间的关系648

三、关于工业化发展与就业率下降关系的理论思考650

四、遏制机器大工业发展导致就业率下降需要采取的相关对策654

本章小结656

第五十三章 减税政策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658

一、间接税减税政策对于经济的影响658

二、直接税减税政策对于经济的影响661

本章小结670

第五十四章 结构性减税政策与财政支出政策政策效应的比较研究672

一、凯恩斯主义传统宏观调控理论综述672

二、对于减税政策乘数效应与财政支出政策乘数效应的理论再分析672

三、减税政策与财政支出政策经济效应的比较分析673

四、结构性减税政策在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的运用681

本章小结689

第五十五章 启动消费需求的前提条件及其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 借鉴691

一、关于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公式的理论说明691

二、提高一国消费需求所需要的前提条件693

三、启动中国消费需求的必要性和复杂性695

四、刺激中国消费需求应该采取的相关对策696

本章小结698

第五十六章 供给与需求在充分就业状态下实现更高层次有效均衡的主要路径699

一、国民经济充分就业的内含、实现路径及现实意义699

二、充分就业并不能实现社会供求的自动均衡700

三、国民经济在充分就业基础上实现供求基本均衡的主要路径706

本章小结710

第五十七章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712

一、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通货膨胀理论712

二、通货膨胀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720

三、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725

四、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货膨胀的治理732

本章小结738

第五十八章 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路径740

一、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目标740

二、中央银行上述宏观调控目标之间的关系742

三、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目标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757

本章小结767

参考文献770

后记7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