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秦汉军制演变史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秦汉军制演变史稿
  • 孙闻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7216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39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454页
  • 主题词:军事制度-研究-中国-秦汉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秦汉军制演变史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研究的对象和意义1

二 研究史回顾与问题所在5

三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30

第一章 武官制度的演进35

第一节 爵、官转移与文武分职:秦国相、将的出现35

一 爵、官转移:大良造到相邦36

二 相邦与左、右丞相设置考辨41

三 文武分职:庶长到将军51

第二节 秦汉太尉、将军演变考——以玺印资料为中心57

一 邦尉、大尉关系考——以印制变动为背景57

二 从太尉到中朝将军63

三 “节约之制”下的东汉太尉与将军66

第三节 秦汉中央宿卫武官演变考论——以宿卫体系确立与中郎将、校尉的发展为中心69

一 秦及汉初宦者的宿卫职能70

二 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户”辨74

三 殿门之外:卫尉、中尉补考79

四 武帝更增与中郎将、校尉系统的发展83

五 东汉中央宿卫武官的演进89

六 汉末军制变动:中郎将与校尉96

第四节 秦汉“内史—诸郡”武官演变考——以军国体制向日常行政体制的转变为背景98

一 秦及汉初“内史—诸郡”武官的平等格局99

二 武帝以降地方武官的“边地化”趋势106

三 东汉军事组织的“边地化”发展与地方屯兵113

第二章 军队的构成与演变119

第一节 从“南北军”到“禁兵”:两汉京师宿卫的统合与演变119

一 引言119

二 汉初南北军与期门的出现121

三 羽林前身:“建章营骑”的增设125

四 郎中令更名与军事地位下降129

五 东汉虎贲、羽林与“禁兵”名号132

六 中朝将军与禁兵掌控134

七 “省禁”宦者参与禁兵争夺136

八 禁兵外出征、戍的变化141

九 官显职闲及禁兵军力变化146

一○ 结论148

第二节 两汉的郡兵调动——以“郡国”“州郡”的行政变化为背景150

一 也说西汉的地方兵性质151

二 郡界与秦、西汉的郡兵调动156

三 “州”地位发展与东汉郡兵162

四 东汉州郡军事活动例释166

五 结论173

第三节 秦汉帝国“新地”与徙、戍的推行——兼论秦汉时期的内外观念与内外政策特征174

一 秦“新地”“新地吏”与徙、戍推行174

二 汉代的徙、戍互补与边策选择178

三 秦汉内外之别与内外政策差异182

四 边政运行及与邻郡、中央之关系185

第四节 汉代边地胡骑的使用——侧重两汉变化及其原因191

一 西汉前期的边地胡骑——以“臣邦”到“属国”的内附管理为背景192

二 西汉末迄东汉的边地胡骑发展——以凉州为中心195

三 胡骑使用原因补释:技术与财政199

第五节 族群活动与两汉北边防线变动204

一 两汉前期东北防线新探205

二 东汉西北防线的收缩及特征209

三 东汉弃地内徙的发生及其背景212

第三章 军队组建背景:爵制、法制下的社会身份219

第一节 秦汉爵制结构演变新考——从侯卿大夫士四分层的确立说起219

一 从商鞅爵制到二十等爵:秦汉爵制结构的再思考220

二 秦及汉初两种爵制分层的并存及特征225

三 附丽爵制之要素脱离与官、民爵分层的凸显228

四 东汉爵制分层的继续发展与五等爵复兴232

第二节 秦及汉初的司寇与徒隶236

一 引言236

二 旧题新探:司寇的社会身份238

三 同中求异:隶臣妾与城旦舂、鬼薪白粲的身份差别243

四 赏罚之间:爵制、刑罚序列衔接的若干问题考析254

第四章 军事征发:徭戍与军兴263

第一节 秦及汉初“徭”的内涵与组织管理——兼论“月为更卒”的性质264

一 广义“徭”的含义——兼论奴徭与吏徭264

二 狭义“徭”内涵及与“月为更卒”的关系273

三 狭义“徭”的组织与管理285

四 结语289

第二节 秦行戍群体考——以里耶秦简为中心290

一 里耶简所见“屯戍”新辨291

二 “更戍”“冗戍”考293

三 “罚戍”“適戍”及其他296

第三节 秦汉“军兴”、《兴律》考辨300

一 “戍”“兴”新辨300

二 汉《兴律》到唐《擅兴律》303

三 张家山汉简《奏谳书》中的“发屯”304

第五章 军事生活的制度史考察:性别、时序与军政运作307

第一节 性别与家庭:秦汉的女子参战与亲属随军307

一 也说“女子从军”——从城守史料切入308

二 军人与亲属的异处与共居316

三 军人家属的连坐变化325

第二节 节奏与效率:河西汉塞军人的生活时间表329

一 作息时间:办公与当直330

二 工作节奏:籍帐制作的周期性343

三 劳作定额:日常工作的种类与效率353

四 余论368

第三节 音声与军政:论秦汉军鼓及相关问题370

一 “金鼓”辨正——以简牍、图像为中心370

二 鼓下卒、鼓史及歌人身份考析377

三 征行、城守与军鼓使用382

四 驻屯候望、传置送迎中的鼓与鼓令386

结语391

参考文献398

后记4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