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及其应对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及其应对研究
  • 姜凌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041058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09页
  • 文件大小:99MB
  • 文件页数:225页
  • 主题词:国际收支-经济失衡-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及其应对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引言及文献综述1

1.1 国际收支失衡的背景——经济全球化1

1.1.1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基本特征2

1.1.2 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及其社会经济后果5

1.1.3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收支失衡8

1.2 国际收支失衡的背景——全球性经济失衡15

1.2.1 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特征15

1.2.2 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18

1.2.3 全球经济失衡的经济影响20

1.3 相关的理论文献综述21

1.3.1 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21

1.3.2 关于国际收支失衡的可持续性35

1.3.3 关于解决国际收支失衡的对策建议40

1.3.4 对现有研究文献的评述44

2.全球经济失衡下的中国国际收支及其经济影响45

2.1 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现状45

2.2 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情况分析47

2.2.1 我国经常项目差额的历史回顾48

2.2.2 我国经常项目顺差的特点49

2.3 我国国际收支资本与金融项目情况分析52

2.3.1 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的历史回顾53

2.3.2 我国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的特点55

2.4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现状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影响57

2.4.1 双顺差使我国被动持有大量外汇储备,阻碍了经济健康持续发展57

2.4.2 双顺差增加了国际贸易的摩擦,影响到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58

2.4.3 双顺差对投资和出口的高度依赖,使得我国面临的经济风险增大59

2.4.4 双顺差产业发展模式,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化60

3.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国际因素分析62

3.1 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分工深化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62

3.1.1 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分析62

3.1.2 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影响的路径66

3.1.3 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影响的实证分析——以中美贸易为例69

3.2 国际资本流动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76

3.2.1 国际资本流动对经常账户的影响76

3.2.2 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影响80

3.2.3 国际资本流动对储备账户的影响81

3.2.4 国际资本流动对净误差与遗漏账户的影响82

3.3 国际金融危机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84

3.3.1 国际金融危机与全球经济失衡84

3.3.2 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85

3.3.3 国际金融危机与流动性过剩85

3.3.4 西方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与国际收支失衡86

3.4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94

3.4.1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本质上是美元纸币信用本位制94

3.4.2 美元本位制下美国对外围国家国际收支的影响96

3.4.3 金融危机前后美国经济及其政策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97

4.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国内因素分析104

4.1 储蓄率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104

4.1.1 储蓄和净出口104

4.1.2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储蓄率分析105

4.1.3 储蓄率和贸易差额的国际比较106

4.1.4 中国的储蓄率与贸易顺差现状107

4.1.5 我国高储蓄率的原因109

4.1.6 中国的储蓄率对贸易顺差的影响113

4.1.7 中国储蓄率的走势分析114

4.1.8 实证分析114

4.1.9 结论119

4.2 出口导向型战略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119

4.2.1 出口导向型战略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影响120

4.2.2 现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存在的问题123

4.3 人民币汇率制度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125

4.3.1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贸易顺差的影响125

4.3.2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进程中贸易顺差持续增长的原因分析128

4.3.3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129

4.3.4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面临的挑战131

4.3.5 结论132

4.4 经济周期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134

4.4.1 我国经济周期的划分及其特征134

4.4.2 我国经济波动与世界经济周期的相关性分析137

4.4.3 经济周期对我国经常账户差额的影响140

4.4.4 经济周期对我国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的影响147

4.4.5 结论149

5.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对策思路151

5.1 加强全球经济失衡的协调151

5.1.1 不能寄希望于美国自身对失衡的主动调整151

5.1.2 “外围”国家和地区不会也难以单边承担失衡调整的责任与后果152

5.1.3 加强全球协调是解决国际经济失衡的重要方面153

5.1.4 中国应加强国际协调能力的建设155

5.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56

5.2.1 将国际收支大致平衡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156

5.2.2 调整出口导向战略,改善贸易收支状况157

5.2.3 以技术进步的质量增长型模式替代粗放型传统出口模式160

5.2.4 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健全国际收支平衡市场基础161

5.3 扩大内需降低储蓄率161

5.3.1 实现政府财政职能由建设型向服务型转换162

5.3.2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162

5.3.3 发展资本市场,拓宽投资渠道163

5.3.4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163

5.3.5 储蓄率调整要与人口结构变化相适应164

5.4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164

5.4.1 结合出口贸易结构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升级164

5.4.2 加强内需拉动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165

5.4.3 把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置于重要地位166

5.4.4 突破价值链升级,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169

5.4.5 加快生产要素结构调整170

5.5 基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反周期政策措施172

5.5.1 反周期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目标和原则172

5.5.2 反周期调控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搭配172

5.5.3 完善相关反周期政策手段和协调配合机制173

5.6 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174

5.6.1 科学确立人民币汇率管理的政策取向174

5.6.2 合理把握人民币升值的速度176

5.6.3 调整一篮子货币的权重176

5.6.4 适时扩大汇率波动区间,增加人民币汇率灵活性176

5.6.5 主动应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际热钱炒作压力177

5.6.6 根据国际收支的变化进行汇率政策的调整177

5.7 改善对国际资本流动的调控和监管178

5.7.1 促使利用外资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178

5.7.2 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180

5.7.3 加大走出去步伐,鼓励对外投资181

5.8 把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促进国际收支的大致平衡结合起来184

5.8.1 基本考量184

5.8.2 具体措施186

参考文献190

后记2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