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宪诫 从宪法角度对社会的规诫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宪诫 从宪法角度对社会的规诫
  • 刘小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5565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429页
  • 主题词:政治-文集;法律-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宪诫 从宪法角度对社会的规诫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传达民意是国家生存的基础1

1.传达民意是国家生存的基础3

2.政务公开呼唤“参与型公民”4

3.娱乐明星≠政治明星6

附录:老板参政不是该不该,而是怎么产生6

4.民主是治理腐败的“本”9

5.实行多元自主治理基础上的法律分权制10

6.与其“选拔”,不如民主11

7.用民主等多种方式产生干部14

8.公选只是由提拔到选举间的一个过渡15

9.“评议走过场”是对百姓的不尊重17

10.农民也是这个国家的主人19

11.就“票决产生市委书记”答记者问21

12.网民须依法监督,政府须承担责任24

13.不同的利益主体需要不同的利益组织26

14.尊重不同利益主体的民意诉求29

15.政府征求民意该想法“加加热”31

16.引入更多民意遏制潜规则33

17.听证会不应沦为一种走秀35

18.“听证会”应避免“垂帘听证”37

19.呼吁保障房定价听证38

20.愿将此类听证纳入制度形态39

21.“雷人”的标语与当下的民意有落差40

22.保障公众在司法领域的知情权41

23.人民有权参与司法审判——“海选”人民陪审员的思考43

24.从“社工家访”看居民自治46

25.没有民主建设,就没有法治江苏建设48

二、保护老百姓的“阳光权”53

26.期待“同命同价”55

27.信息的交流和多样化是我们的权利57

28.非黑即白,哪有什么“灰色收入”58

29.新闻发言人应认真对待百姓知情权61

30.70年后住宅何去何从63

31.尊重国旗 何罪之有65

32.保护老百姓的“阳光权”67

33.宽容,但有限度68

34.婚姻的本质是自由选择异性的权利70

35.从源头清理“歧视规定”71

36.不要让高速公路收费成为一种公害73

37.高速公路网命名和编号工作应多些宣传、解释和沟通75

38.银行收费“明码标价”消费者应有话语权77

39.民政局为死亡的未知名者索赔于法无据78

40.关键是提高机关服务质量79

41.捐献需要爱心和热情,也需要理性和法律80

42.要特别重视打击土地违法犯罪81

43.对贪污受贿犯罪不能畸轻畸重83

44.逮捕通知书出错令人费解85

45.“袁厉害事件”的焦点在哪儿87

46.这种“修正”太儿戏88

47.重视窗口地区的治安问题89

48.自学考驾照的合法与合理之辨90

49.民工维权重点真的已由“讨薪”转为“社保”了吗91

50.“美丽的黑暗”93

51.从严治理恶意乞讨94

52.“买房后悔权”需要配套措施的支持95

53.“后悔权”须依托合理的期限97

54.谨防租赁投资小产权房的法律风险98

55.调查住房收入的期待与疑虑100

56.工伤认定的主要标准是现行法律101

57.“钉子户”录下官员讲话的法律解读102

58.“驴子拉海马”呼唤消费者理性维权105

59.自行车实名制不是治本之策107

60.水乡闹“水荒”的根本对策是“开源节流”109

61.掌握好个人言论自由与破坏社会秩序之间的边界111

62.着力建设“守法责任制”113

附录:现阶段法治建设的主要任务113

三、法律必须被信仰115

63.法律必须伸张正义117

64.民主立法与严格执法119

65.法律必须被信仰121

66.法治不是权力的“面子”124

67.应当批判法律万能主义126

68.浪漫主义的法律观128

69.谨防六种反宪法现象129

70.十年来对老百姓生活影响最大的立法131

71.行政指导意见期盼“成法”132

72.政府文件怎能慢法律半拍134

73.规范性文件应“规范”135

74.制度的执行要考虑本身的可行性136

75.“风化警察”那一套解决不了问题138

76.向“羞辱刑”要快感不是法治141

77.“醉驾肇事终身禁驾”合法性质疑143

78.醉驾入刑之我见145

79.依法围堵“老赖”146

80.人事争议应该法制化147

81.出台“考试法”刻不容缓148

82.《国家赔偿法》的发展应与民主法治的发展同步150

83.抓紧完善《政府采购法》153

84.《突发事件应对法》解读155

附录:《突发事件应对法》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其完善158

85.新拆迁条例修改之我见163

86.新拆迁条例值得肯定但问题仍存166

87.“新条例解决所有问题”是误读168

88.司法理念的转型最终还要靠制度来保障171

89.仅仅指望立法排除非法证据是幻想173

90.法治恰恰是从大案、要案中生长起来的175

91.对环境犯罪应从重惩处177

92.道德调查该否纳入法院量刑参考179

93.须为“酒鬼”立酒规181

94.过度包装难界定阻碍立法183

95.防治“医闹”仍需制度建设185

96.法令为何禁不住秸秆焚烧186

97.建立长效治理机制,遏制垃圾广告短信187

98.渣土车疯狂的背后是管理的软弱188

99.建议省人大对渣土车管理立法189

100.古树名木保护应引入更多民意191

101.法治文化是其价值文化、制度文化与技术文化的共在过程193

附录:法治文化的综合解读193

四、权力期待“阳光”201

102.权力期待“阳光”203

103.不见阳光的权力滋生“六顶官帽”204

104.期待“全民问责”205

105.政策解释学是一门艺术206

106.将政府权力置于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治理结构之中207

107.“制度化”形式主义的危害及其消解208

108.谨守权力分际,反对“与民争利”210

109.政府的应为、无为与禁为212

110.政府该硬的要硬,该软的要软213

111.让“询问”等监督形式走进现实214

112.应真正形成司法权之间的有效制衡215

附录:抗诉制度的法理审视216

113.用更多制度性的力量来看紧公民的“钱袋子”220

114.金钱和权力共生的可怕图景——这样的“整肃”太轻佻222

115.应学习更应超越淮安阳光法案225

116.“当官别发财”是财产申报制度的核心要求227

117.新闻舆论监督首进反腐条例有利于遏制腐败229

118.舆论监督法制化还需法规细化230

119.支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的制度创新232

120.政府信息公开还须迈大步233

121.政府的公共服务不能当做创收渠道235

122.代币卡泛滥折射腐败日常化236

123.肯定网络举报作用,加强正式制度建设238

124.地方“三公”公开应为统一制度安排创造经验240

125.“同时公开”应是“三公”经费公开的基本趋势和立法重点242

126.“躲猫猫”等事件的发生与权力配置有关243

127.官员违法乱纪的黑色样本245

128.公安“公关”切忌走秀跟风248

129.“偷偷摸摸”的公车改革是自我游戏250

130.公车“轮休”不如落实公交优先253

131.改进会风文风不要沦落为一场“政府秀”255

132.“国土局长”如何成了高危职业256

133.不能如此委托执法258

134.依法行政不能只寄希望于清理259

135.政府不主动导致限塑令陷窘境261

136.“阳光采购”为何出现不和谐音263

137.地方违法用地仅约谈负责人管用吗264

138.引入社会第三方监督招投标活动值得肯定266

139.“镇长豪赌”案呼唤“政府问责制”268

140.食品安全监督必须整合力量、综合进行270

141.基层干部为何回避“监督真话”271

142.依法防治职务犯罪中的两个问题273

143.问责时“隐名”有违法治精神275

144.推动审计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277

145.官员保密不分上下班279

146.网上采购和拍卖更利于监督281

147.“史上最肥科级单位”的腐败仍然是腐败283

148.“政府热线”热得快,更应热得久286

149.阜宁安置缓刑期满“官员”于法不合,于理不通288

150.鱼翅消费已经成为一锅破坏廉政与环境的杂烩290

151.“阳光执法”是执法方式的创新292

152.官员的任免理由应及时说明293

153.支持撤销“廉政账户”294

154.既应停职,还应追责296

155.“以人查房”还是“以房查人”297

156.政府最该用法治的方式改善投资环境299

157.“想到”才能“长治”300

158.官场“变脸”复出不可取301

159.撤换干部要有合法问责程序304

160.运用跟踪审计,打造民心工程305

161.是不是只能搞“执行风暴”306

162.“网络新闻发言人”切勿流于形式307

163.举报是监督的一种方式308

164.政府网站不能是“首页秀”309

165.赞成“政绩广告”311

166.建立交通廉政指数312

167.法治建设中江苏也应“率先”315

168.“法治江苏”建设应当突出重点,找准突破口317

169.“平安江苏”建设需要处理好的若干关系319

170.街道暴力“执法”应予谴责321

171.“盲道”不能成为形象工程323

五、社会管理必须创新325

172.维护群众权益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首要之务327

173.维护正义是政府之责329

174.政府应高度重视社会矛盾331

175.“陷阱论”是陷阱332

176.“齐二药事件”受害者去世叩问信用体制334

177.治垃圾短信应建立运营商“信用记录”336

178.依法解决城乡居民差别待遇问题337

179.应赋予社会团体公益诉讼权利339

180.将公益诉讼纳入制度环境341

181.正确认识社会组织在推进法律服务与法治宣传中的重要作用343

182.社会团体应该有立法支撑344

183.唯民生不唯GDP346

184.重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347

185.中国应有自己的“国服”348

186.呼吁“土地变法”350

187.解决“三农”问题更需要政府的合理统筹353

188.请给微公益以宽容355

189.高考改革必须综合推进356

190.“教改”势在必行358

191.户籍改革拖延下去会伤害民生360

192.依法强化对洋品牌价格上涨的政府监管362

193.拆迁软执行值得肯定364

194.拆迁应尊重人权,保障物权,实行分权,制止侵权365

195.拆迁新政应“分类”368

196.“景区涨价”是个伪命题369

197.创建出租汽车行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根本之策371

198.理解支持“捆绑器官捐赠”373

199.整齐划一不是真正的城市美374

200.燃油附加费由谁买单376

201.支持通过网络开审跨洋离婚案378

202.莫让“环测”成“扰民”工程379

203.为违建“买单”是对纳税人利益不尊重380

204.维护公考面试的严肃性和公平性382

205.飞行员资质造假是一种“空难”384

206.政府要为百姓应对雪灾创造条件387

207.必须严惩出租车的此类违规行为389

208.旅游景点不能忽视“银潮利益”390

209.滥诉行为不合法391

210.亟待建立法学教育资源共享机制392

211.商场库存失物应上缴国家财政394

212.江苏也应率先保护环境395

213.“平安江苏”的基本要求396

214.不要让“斯文秀美”与南京渐行渐远398

215.鱼韵401

后记404

补记:对你的爱是我自愿背负的十字架4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