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武汉大学百年名典 中国新文学史初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武汉大学百年名典 中国新文学史初稿](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5064873.jpg)
- 刘绶松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11826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644页
- 文件大小:244MB
- 文件页数:672页
- 主题词:中国文学-现代文学史;中国文学-当代文学-文学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武汉大学百年名典 中国新文学史初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编 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学(一九一七—一九二一)19
第一章 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革命19
一 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础19
二 统一战线和领导思想25
三 文学革命的倡导及其主要内容30
四 文学改良主义者的主张39
五 与封建复古主义者的斗争43
第二章 文学革命的实绩50
第三章 倡导时期的诗歌与戏剧62
一 新诗的奠基作——郭沫若的《女神》62
二 其他诗人的作品68
三 戏剧74
第二编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一九二一—一九二七)8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国内形势与文学概况81
一 党成立后的国内形势81
二 本时期文学运动的特点83
三 本时期的文学团体87
第二章 在战斗中前进的鲁迅91
一 战斗的特色和历程91
二 战斗的武器之一——杂文95
三 战斗的武器之二——小说105
四 战斗的武器之三——散文诗、散文115
第三章 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的文学主张与“革命文学”的提出120
一 文学研究会的主张120
二 创造社的主张124
三 “革命文学”的提出132
第四章 本时期的诗歌与小说136
一 诗歌136
二 小说151
第五章 本时期的戏剧与散文164
一 戏剧164
二 散文172
第三编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一九二七—一九三七)179
第一章 在白色恐怖下向前迈进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79
一 政治形势与文学发展概况179
二 左联成立前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186
三 左联的成立和理论纲领191
四 关于大众化的讨论197
五 文艺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运动204
第二章 思想战线上的对敌斗争210
一 与“新月派”的斗争210
二 与所谓“民族主义文学”的斗争215
三 与“第三种人”的斗争218
第三章 成为伟大共产主义者的鲁迅226
一 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226
二 后期作品中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精神231
三 永恒的光辉241
第四章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246
一 瞿秋白(一八九九—一九三五)246
二 方志敏(一八九九—一九三五)250
三 柔石(一九○一—一九三一)255
四 殷夫(一九○九—一九三一)259
五 胡也频《一九○四—一九三一)262
第五章 老根据地的文艺运动266
一 文学与工农兵的初步结合266
二 老解放区的戏剧运动269
三 老解放区的歌谣273
第六章 本时期的诗歌278
一 两股逆流——“新月派”和“现代派”的诗278
二 为生活和战斗而歌288
第七章 本时期的小说303
一 沿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方向前进303
二 对于现实的暴露和批判324
第八章 本时期的戏剧332
一 戏剧运动概况332
二 作家和作品336
第九章 本时期的报告文学与散文351
一 报告文学351
二 散文355
第四编 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一九三七—一九四五)363
第一章 在民族解放旗帜下的文艺运动363
一 抗战爆发后的政治形势与文学概况363
二 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371
三 文学与工农兵结合375
第二章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伟大历史意义385
一 文艺界整风运动385
二 社会主义文学的指导方针393
第三章 文艺思想领域内的批判和斗争400
一 “民族形式”讨论400
二 对资产阶级文艺思想的斗争411
三 对于“主观论”的批判418
第四章 本时期的诗歌423
一 诗歌创作概况423
二 时代的号角426
三 愤怒和讽刺之歌441
第五章 本时期的小说448
一 小说发展概况448
二 工农兵斗争生活的画幅454
三 为民主与胜利而斗争465
第六章 本时期的戏剧479
一 戏剧运动概况479
二 国统区的剧作家及其作品487
三 解放区的新歌剧507
第七章 本时期的报告文学与散文514
一 报告文学514
二 散文519
第五编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一九四五—一九四九)527
第一章 沿着文学的工农兵方向胜利前进527
一 迅速发展的政治形势与文学概况527
二 工农兵群众文艺活动534
三 萧军思想批判540
第二章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巨大收获544
一 诗歌544
二 小说557
三 歌剧和话剧575
四 通讯报告586
第三章 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国统区文艺592
一 运动概况592
二 作家和作品600
第四章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及其成就610
一 胜利的会师610
二 党的关怀和教育612
三 重要报告613
四 决议、组织和宣言617
附编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学简述(一八九八—一九一七)623
第一章 农民革命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623
一 社会基础与文学特色623
二 文字工具改革思想的萌芽627
三 “新文体”和“诗界革命”630
第二章 几个小说作家及其作品636
一 小说兴盛的原因和它的特点636
二 作家和作品638
结语641
后记643
修订再版书后644